到底女知青的被推薦上大學有沒有“潛規則”?
(2012-03-03 14:14:16)
下一個
那篇爭論紛紛的文章,好像本地免費中文小報也轉載了,想說幾句。會有但很少。當時的推薦上大學,理論上說是叫做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挑選, 看起來還算合理,一條一條很清楚,但是執行起來則是問題多多。就說群眾推薦, 工廠裏還有個大家討論說是誰誰誰,農村, 您見過一群貧下中農坐那兒討論哪個知青崽子上學去?還不是幹部說誰就是誰,當時的農村, 權勢最大的是大隊一級,除少數邊遠山區, 一般一個大隊也就在方圓不超過十裏的地方,大隊幹部對本大隊的人會很熟悉, 尤其是知青,生產隊一級雖說幹部是直接管著你的, 但畢竟大家都認識大隊幹部,而有些生產隊可能離公社很遠,壓根沒法認識公社幹部,大隊幹部就起了個上承下達的關鍵作用,大隊幹部可以直接對生產隊的事務做決定,向上匯報又是絕對的憑大隊幹部咋說公社幹部咋信,所以,在推薦上大學時, 大隊幹部起的是關鍵作用。一般名額是分到公社的, 公社往下分則看大隊幹部的本事了, 省裏“紅”的大隊幹部,縣裏得給麵子, 縣裏“紅”的大隊幹部,公社就得讓他幾分, 那時, 每個大隊幹部一定是想為自己大隊多爭點無論是招工還是上學的名額,但畢竟臉上也好看,而且解決點知青問題也可免了好些麻煩。招生時, 有小部分是從上麵直接帶著人名兒來的, 來頭大的別說大隊幹部不敢動, 公社縣裏都不敢動, 比如中央哪個大幹部省裏哪個大幹部的閨女在這兒插隊, 原先老子是走資派, 奶奶不愛姥姥不疼,一旦老子解放出來了,指定今年招生要上學,您說縣公社大隊哪個幹部敢“潛”她一下?找死呀?不知這類的推薦比例有多少?所以是否被“潛”過的一定得扣除這批人。來自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子女,尤其是所謂”高級知識分子“家的孩子, 文革後好些“傷痕”作品把這類人的子女在鄉下說的很可憐,嘿嘿您信麽?的確, 在剛開始“大有作為”的1968至1970年吧, 他們的父母大致還是什麽牛鬼蛇神反動學術權威啥的,處境十分不好,姓林的二把手“摔死在溫都爾汗”後,情況就變啦,很多不牛不鬼了其學術也不反動了,統戰部一恢複活動,他們又可以小心翼翼地提些要求了,大學裏的教授們首先設法把子女整出來, 最好的地方自然是自己的學校,於是找到了以前的學生如今可能有點權力的,這類人的女兒的被“推薦”,很可能是“招生老師”帶著名額的, 大隊幹部一點也不傻:別惹,雖然她們可能是最楚楚動人的,即便不是什麽教授高級工程師,誰知道她們的社會關係中有什麽呀?她們社會關係複雜到了可能會有你根本想不到的而一旦惹了事就會起作用的人,還是別給自己添麻煩。大隊幹部, 在農村是屬於見過市麵的,公社縣城去得有如自家後院, 省城也是會經常走走的, 開會采購等等,對“外麵”的世界不比一般城裏人少, 尤其是官場“現行”規矩,很是熟悉。他們大多正值壯年,對那些“雪白粉嫩,識文斷字“的城裏姑娘,會不眼熱?但他們非常清楚,城裏人不是可以隨便惹的,哪個知道這個小崽兒那個丫頭片子家裏的七大姑八大姨, 舅舅叔叔表姐夫是幹嘛的?一不小心就夾住你的手。什麽來頭也沒有,什麽本事也沒有, 誰來推薦你? 一小部分, 非常小的一部分,憑著自己的傻幹,鐵姑娘啥的, 縣上掛了號,可能還累出了些病,不容易地被推了薦,幹部動她的壞腦筋的可能也不大, 想也怕告啊,要知道,揭出來叫做“破壞上山下鄉”可能是死罪啊。這麽算來,從農村推薦到大學的女知青裏, 七扣八扣, 還剩多少?隻有那些潛一下無所謂的了, 這種人有多少? 是這種人即便被“潛”了未必被“薦”了。加之, 我們也不能說全部大隊公社幹部都不是東西,好幹部還是有的,加上有賊心沒賊膽的, 加上家中河東獅子吼聲特別大的,也得扣除,那麽,“潛”者不多,被“潛”者很少,排列組合一下,此類事多不了。說一件與“潛”無關但和推薦上大學有關的事。一上海知青, 資本家子弟, 很想上大學, 亡命地幹,幾年不回家,跳水裏救過人, 用嘴吸過被毒蛇咬過的傷口, 第一次,大隊有個名額,可公社說他成份不好, 此人更加賣力了。第二年,公社分到個“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上大學名額, 大隊公社毒推薦了他,這小子心想:這回該老子上學了吧;萬萬沒想到的是,縣裏對“可教子女”的定義是“地富反壞右”等敵我矛盾子弟, 資本家是沒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民內部矛盾, 其子女不算“可教育好的子女”!!還是沒去上成大學!!!
你可能沒睡醒。我說過那“40個”都是去上大學的嗎?
我所借用的現代詞“潛規則”就是指的布告寫的“奸淫”和“強奸”的意思。那種事情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最初幾年比較少,但後期非常嚴重,因為很多青年已經開始厭倦,急於想要回城,不管什麽手段。一些官員正是看準了他們的這一弱點而大肆犯罪。
另外,順便講一個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那是當年洪湖二中的一位許姓體育老師在二中的磚窯廠講的,講故事的時間應該是1975年前後。那年我跟著他們幾個老師到那個窯廠看他們製磚燒磚,也就是看看熱鬧。中間休息時,許老師講了一個60年代末發生在他的家鄉的事情。兩個武漢來的17~18歲的女知青下鄉後被分配在大隊書記的家裏居住,第一天晚上的半夜裏,房門被一個蒙麵男人從外麵撬開,兩個女孩被那個男人持刀威脅而遭強奸。那個人為了防止她倆報案,完事後拿走了她們的全部衣服。兩個女孩就這樣赤條條地報在一起哭了一整晚。許老師當時說,“那個案子已經過去好幾年了,至今也沒破案。”
還有很多關於下放到我們家鄉的女知青的故事,不過,就像上麵許老師講的那個一樣,都隻是道聽途說而已,沒有“證據”。就不亂講了。
真的,當年的女知青是最慘的一個群體。在那個如花似玉的年代遠離父母,毫無保護,嚐盡了人間醜惡。
到底有多少? 誰也說不清, 被潛的人大多不會說出來, 隻好吃個啞巴虧。
如果當時潛了40人會判死刑 而不是20年。 一個公社能招40個大學生?
正義不等於憤青。
我小時侯在一個兩千人的知青農場住過,那時性是禁區,管理極嚴格.大家住在一起,要“潛規則”都沒有時間地點.兩個相愛的人半夜跑到外麵野合都被抓到處理.
"應該不會是每一個女知青都被“潛規則”了" 潛台詞絕大多數女知青都被“潛規則”了.這說法傷害多數沒有被“潛規則”女知青和管理她們的人.
因為那些“女知青”和“幼女”不是你的親人,所以你不“容易偏激”,也很“厚道”??
TNEGI//ETNI隻是從他幼年所見來舉例,也沒說是“普遍”現象。大家到這混混, 隻是好玩而已嘛。
除了自己的觀點,我不會說沒有根據的事實。那些案子是有案可查的。我在這裏提供實際的案子來支持那個年代裏女知青的血淚人生,你卻在此風言冷語,可見你的心底此刻有著某種見不得陽光的陰暗,或者說,你這人在此刻做人做得有點不太厚道。
所以,我的觀點在你這個說話似乎不太厚道的人看來是偏激的,但在他人看來則未必。你愛怎麽著就怎麽著。
應該不會是每一個女知青都被“潛規則”了?
那些案子的宣判和張貼在你的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再加上你容易偏激才會如此說話.你可能會忍為你沒說錯,好舉例說明:
你應該不會是一個神經病.
字麵上也許沒錯,但這樣說話很不厚道.
別生我氣,我看過你不少文章,感覺你正直,有思想.
而動“真格”的, 實在不會太多, 就算是所謂“色膽包天”,大部分農村幹部看到這些不知底細的城裏姑娘還是“有賊心沒賊膽”的, 出了事要命的啊。
好像與那張布告同時(但也許是下一年或兩年。那幾年裏小鎮上每年都會張貼當年的公開宣判的布告)宣判的還有一位鄉村小學的男教師,他在課堂上奸淫幼女,也是被判處了20年徒刑。這些案子的宣判和張貼在我的幼小的心靈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