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多少錢過什麽日子
(2012-02-23 07:07:41)
下一個
不久前網上讀到那篇《在美國年薪六萬的生活》,文章的本身並沒有什麽特別, 現在的網上經常是跟帖的評論更有看頭,就說六萬一年在美國如何生活, 這是個很正常的收入很正常的中產階級(雖不能說是中上)的生活,跟帖中居然還有“這在XX怎麽活呀”的感歎, 心想如今的有錢人真多, 晉惠帝古代有現在也有相信將來還會有。
其實, 錢多有錢多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 都能活, 隻要你想活, 不想活則另論,哪位“在XX怎麽活”的, 一旦落到了一年“隻有六萬”的時候, 相信也不會跳金門大橋。
具體一下四口之家六萬在紐約咋活。
住房是大頭,有錢住大房沒錢住小房再錢少住地下室, 能省的大頭主要在這兒,那些“咋活”的朋友會問“為什麽”了吧? 回答是“沒錢”, 別的就不用說了。住房省了, 別的地方就活泛了,子女上學當然可以基本一份不花, 課後的才藝到底不是十分必要,有則很好沒有也可以生活,需不需要完全看收入,食品開銷不會大, 衣服支出也是上下浮動的,這麽一來, 衣食住行全有了, 標準自然不高, 不過心態正的話,一家人心情也可以頗為愉快地生活下去。
總得一句話, 多少錢都可以生活, 當然生活的質量不同, 說句實話, 二十多年前的來自中國的訪問學者, 其生活若是讓現代晉惠帝們來看,簡直不得了了。
其實還有一件事, 很多人是心知肚明的, 說出晉惠帝那種話的人, 未必不是當年過過一萬元甚至更少一年的生活的, 隻不過翻身感強了點, 或者是為了要顯示自己的翻身感覺,故意忘了本的。
就象我也經常想“知足常樂”這話,我爸爸經常這麽教育我。可我想我要是高中都考不上,他會這麽對我說嗎?肯定不會。人總有欲望跟期望,知足要想常樂,其實可能是已經達到了你的期望所以自然就樂了。所以我的體會是有欲望跟期望是好的,但不要太超出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製定合理的力所能及的目標,然後努力去實現提高自己,即使最後的結果還是達不到目標,可對於自己的努力成果,你也會快樂。永遠的不變跟固步自封也是很BORING的事。
你的提醒使得我也得好好挖一挖自己的靈魂深處了。
同樣是質疑別人的生活方式!!!
人活就活個感覺,有人就喜歡顯富,人家隻要樂嗬就沒啥錯!最怕又想顯富又抱怨的那種。就像那個掙16+W,省4,5W, 又抱怨我怎麽沒錢剩,沒錢花。他都不想自己存了幾萬的401K和女兒的大學費。
“ 不就是大家說說好玩麽?”---- 正是這樣啊。 哪兒出了問題,理解得這麽嚴重?
倒也不必,本來到這兒潛水的, 大多應該是閑工夫較多的朋友,不就是大家說說好玩麽?
凡事心態放正,大事就能化小。
明白了你的意思。 和你朋友素味生平,不再點評。
激動? 沒激動啊,當然知道不是衝著我來的。不就是交流一些不同看法麽?
“雞同鴨講” 意思為雞和鴨講話,語言不通,形容兩個人操非共同語言,無法溝通,也有對牛彈琴的意思。 你不是在說我是對牛彈琴吧?
你覺得他夠,人家就覺得不夠,就要繼續工作,隻要身體允許,他自己心理上又能接受,又有何不可?就算他愛買豪宅,作麵子也是他花錢的方式。人家就花錢買麵子了又如何?
關鍵不要一邊努力,一邊又抱怨,或是不愛惜身體的努力。那就劃不來了。
我從來沒說人不需要將自己的生活越過越好,朝上走是趨勢,至於對到沒到哪天就已經不想搬到小房子去的也是個人選擇,經濟承受得了則是自家的事。
問題是若以前曾經有過那種貧窮生活經曆的人, 應該知道這種生活的真實性,您現在有條件可以不再過了,犯不著用“怎麽活呀”的口氣說話,別人隻有這個條件就必須那麽活下去,不用再過這種生活的人可以慶幸自己擺脫了這種生存環境,對眼下還在過這種生活的人至少別用斜眼俯視,更不應該是(這樣的人不是沒有)說什麽“誰叫他們來的?”也不必假裝自己好像從來沒過國這種日子甚至知都不知道世界竟然還有人過一年“六萬”的日子!
不過, 還是謝謝你對我的文章感興趣, 也花了時間和精力寫了評論。
你的觀點和他的沒有直接對應關係,基本上屬於雞同鴨講
您是回我麽? 若是,我好像無法回答你我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不知道是無知,知道是TXTX。你說我應該知道還是不知道好啊?這樣好了,是順著你的話講的。
我想剛來時,大家都是窮學生,畢業後,一開始的工資也不會高到那。若像你講他家三代赤貧,那家中可能還有要資助的,補貼的。再加上孩子上大學等等。。。
人隨著收入增加後,自然消費水準會對應上去,住更好的房子,買更高檔的車,下高級餐館,買名牌衣服,一年度一,兩次假。。。本來辛苦掙錢就是為了享受的,總不是來做苦行僧的,隻要不超支就無可厚非(超支別人也管不著)。所以錢又沒了。
老了時,吃穿本來就花不多,若還想住原來的大房子,地產稅是一大開銷,你可以說搬進小房子。話是可以這麽說,但我現在就聽到周遭有人還沒到那一天呢就開始不舍不願了。生活上往好走,總是高興的。往下走,真是痛苦。 第二就是醫保,生病增加,醫保變差。 好像隻有80%? 第三,當你不得不住養老院時, 4000/月。 我忘了包不包夥食,但醫療是不包的。所以老時,不知要存多少錢算是夠? 我沒算過,可能你那朋友算過。 所以他說那話。
我隻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你朋友說的話, 沒抬杠之意。當然你比我更了解你朋友。
其實, 隻要是八九十年代(前期)來北美的, 大概都過過些苦日子, 那時"六萬"就差不多是天文數字啦, 現在真的不需要裝有錢.
納悶的是某些現在裝有錢的人, 七十年代憶苦思甜時拚了命想告訴別人他家解放前多窮多苦, 人趕時髦連窮富也包括了呀, 一聲歎息.
我也知道這樣的人,老愛"得(4聲)色",忘了自己也是苦孩子出身。
故意忘本的人我真的見過, 一位文革中北大生物係畢業留校的, 現居美國某地, 年薪十餘萬老婆收入相近, 多嘴人問他何時退休? 答曰:“退休後那點錢哪夠?”幾點分析。
1。文革中的大學畢業生能留校者,絕對是紅五類, 而且祖宗三代都是“窮鬼”的紅五類, 這窮鬼打上引號是表示我絲毫沒有瞧不起窮人的意思隻是想說明他家族一定是窮苦人。
2。按說他倆來美二十多年,即便工作年頭不多SS等也不會太少,畢竟薪水數目在那兒放著,估計就算四萬吧
3,怎麽說他們的房貸負擔不該太重,若買方式考慮了年齡, 該付清了吧;
4。到了這個年齡生活需求也不會太高了, 咋的非要說“這點錢哪夠”?即便說個“還有些負擔比如房貸啊,”也比“哪夠”這種語氣低調些;
5。可能翻身感實在太強烈, 三代窮得被人瞧不起瞧怕了, 處處從心底裏要顯示“咱家現在很有錢的,啊”;
6。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這點錢真的不夠交房貸, 當年買房時實在想要個又大又新的房子, 可以到處炫耀的“豪宅”,那打了折的收入的確也就不夠了,轉回來了, 原因還是想顯擺“老子翻身住大房了”。
別對號入座, 說說玩玩的。
年入六萬在紐約是能活下去的,就像在中國日收入2美金也能活下去一樣(看過一些醫院護工和一些保姆的生活),隻是活得感覺怎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