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稱謂
(2010-03-13 13:44:24)
下一個
老是聽說政府要求工作人員之間不要稱官職而是互稱同誌,聯想到一些事。人與人之間的稱呼,原本是個相互辯認的記號,不同社會不同時代不同層次自然有所不同,各自帶著“階級烙印”。這遠的咱就不說了。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也都是些文人,他們相互的稱呼也脫離不了書卷氣:某某兄某某先生等等。進入戰爭年代了,都成了軍人了,打仗的時候軍令如山倒,上下級職務的重要性象征著官大一級壓死人, 得聽誰的命令,馬虎不得,因此帶有軍事職務的自然稱職務,例如朱德的 “總司令”職務被稱呼了一輩子。那些純黨務人員以劉少奇為例。則被叫做“少奇同誌”好幾十年(除去文化大革命那些年頭),文革前那幾年倒是被稱為過“劉主席”,好像這多少也犯了些忌諱吧, “一山咋能存二虎? 一國哪能有兩君?”。文化大革命的炮聲改變了世界,當官的大多成了豬狗不如的走資派,被正正經經叫個名兒就不錯了,要不幹脆被喊成X狗XX,還會有什麽人稱他們某局長某處長呢?取代他們的革命委員會成員,自認為隻是人民的勤務員,老百姓們也沒把他們當成是棵什麽蔥什麽蒜,老張小王的隻管叫,心想沒叫你小名二蛋或者綽號就不錯了,難不成你還指望老子喊你個張主任不成?等到工宣隊進駐了上層建築“領導一切”的時候,工廠裏對老工人的尊稱:“師傅”成廣泛的尊稱了,隻要是想對一個人表示尊敬,便稱一聲“師傅”,一時間解放軍“師傅”警察“師傅”出現了。隨著時代的發展,師傅得到了更大的發展,延伸到了無處不是了師傅了,原本是對教自己某項技能的人,泛指成了掌握某種技能的人,開車的師傅,打馬掌的師傅,做飯的師傅等等,這倒還是說得通。後來師傅的範圍擴大了,什麽賣菜的師傅推車的師傅,師傅就不再是教或掌握某種技能的人了,變成在幹某樣工作的人了,雖說和原本定義差了很多但多少還有點關連。慢慢地,能被稱作師傅的人更多了,我個人的經曆就有過被稱為,一日我行走於街上,兄弟膽小怕被車撞,走街上盡量靠著牆跟走,這樣太平些,忽聽一聲“嗨,那位走牆跟的師傅,請問去地區醫院咋走啊?”我回頭一看,一位抱著孩子的農村大嫂,帶著孩子急著找醫院呢。我在她眼中是個師傅而且是靠牆走的師傅,我當然非常仔細地給這位大嫂指引了去醫院的路。暑假後回到學校,當作笑料給大家說起此事,一位湖南來的老兄說他被當成過更搞笑的師傅。他說文革後首批考上大學,得到公社辦手續,快到公社所在鎮的時候有點尿意,那時城鄉接合地區一般也沒什麽公共廁所,男同誌都是找個背人之處方便一下,這位仁兄也當然不例外,背在一棵大樹後準備解決內急,隻聽得一聲問話:“那位屙尿的師傅,問個路,到公社還有幾裏路啊?”嗨,屙尿居然也成了一種師傅了!?若是大夥都改稱同誌,會不會被叫成屙尿的同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