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湘竹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1 西班牙葡萄牙之行 (三)-- 格林納達(上)

(2011-09-05 17:59:58) 下一個
第三天

        我選擇去格林納達(Granada)既不是讀過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傳說》(Tales of the Alhambra),更不是聽過西班牙作曲家弗朗西斯科•塔雷加的吉他名曲《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請原諒我的孤陋寡聞,我之所以選擇去格林納達,是被我買的旅遊介紹書裏有關格林納達的第一句話給打動了。書裏是這麽說的:“如果在西班牙您隻能去看一個城鎮,它應該是格拉納達。因為在這裏,有著在歐洲所有的古跡中最令人興奮,感性和浪漫的阿爾罕布拉宮。它矗立在一個巨大的天然環境裏並保存非常地完好。這是曾是Nasrid Sultans -- 西班牙摩爾人王國的最後一個統治者的宮殿,這座宮殿將摩爾人的建築藝術推到了一個壯觀而又寧靜的高潮。透過這些建築,更進一步向人們展現的是摩爾人燦爛的文化和生活的精神。在簡•莫裏斯的書《西班牙》中,對宮殿所體現出的內涵有過這樣的描述:‘生活的本身,在歐洲的其他地方被看作是一種死亡的見習準備,而摩爾人則認為生活有著本身的美好,會因為不斷地學習而變得高貴和充滿著樂趣而變得生動。’”

       由於選擇了去格林納達,而格林納達又因阿爾罕布拉宮而有名,我這才留心起了有關阿爾罕布 拉宮的介紹。網上一查,不得了,有關的介紹和遊記是林林總總,洋洋灑灑,讚美之詞溢於言表。總之阿爾罕布拉宮以它的美麗與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它的麵前,考古學家用深邃的眼光尋找著若幹年前不為人知的秘密,曆史學家緊鎖著雙眉思考著繁華過後留下的反思,文人倘佯其間是為發思古之幽情的作品尋找靈感,遊客們的腳步匆匆是為了滿足對它的仰慕和好奇。我屬於後者。既然領導會務在身不能率領我們一同前去,隻好我和女兒隻身前往了。早晨9點,長途汽車在馬德裏準時出發,沿途不停。新認識的朋友愛說愛笑,有她做伴,旅途不僅不寂寞還很開心。很高興我選擇了坐汽車去格林納達,延途的風光帶給了我新的視覺享受,那廣闊的田野,綠色的鄉村,縱橫有序的樹林,跌宕起伏的遠山,讓我看到了西班牙的自然之美。盡管窗外的景色隨著車輪的旋轉轉瞬即逝,但我仍忍不住地按動著相機的快門,希望能留住眼前的美景。

(P1)在離格林納達還有一個半小時車程。有時是近在車窗前陡峭的山峰,可峰回路轉之後,又見起伏的遠山和縱橫有序的近林。

On


(P2)車窗外的景色。

On


(P3)遠處山腳下的縱橫有序的樹林不知是否是人工造林。

On


(P4)林間的小屋和山腳下的民居。

On


       中午1點半,汽車準時到達了格林納達。在車站裏的Information Center,我們要了一份格林納達的地圖和定好第二天的Segway Tour後,就直接坐出租車直奔預先訂好的旅館。路上堵車有些耽擱。到了旅館,趕快check-in,因多了一位朋友,為朋友在房間裏多加了一張床和多加一份第二天早晨的自助早餐。等旅館的服務員架好床後,我們出得門來,已是下午3點多鍾了。好在旅館離阿爾罕布拉宮很近,走下坡5分鍾就到了。朋友排隊買票,所幸隊不長,老天保佑,朋友如願買到了4點半鍾的票,比我們5點鍾的票還早了半個小時呢。我們則直接去旁邊的機器上取票,不用排隊。等拿到了票,才感覺饑腸轆轆,口幹舌燥了,趕緊的在售票處旁邊的小店裏買了水和麵包和三明治狼吞虎咽之後,終於邁進了阿爾罕布拉宮的大門。


        阿爾罕布拉宮建於叢林雪山下,是摩爾文化碩果僅存的遺產,其細膩精致的美感,清新脫俗的格調,警世之美令人溢於言表,更是摩爾藝術上最偉大的鼎盛之作。阿爾罕布拉在阿拉伯語中是紅色的意思,所以阿爾罕布拉宮又稱為紅色城堡。其中的王宮(Nasrid Palaces)、園林(Generalife)、阿爾卡薩瓦城堡(Alcazaba)是阿爾罕布拉宮中三個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伊斯蘭建築藝術最傑出的代表。而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阿爾罕布拉聖瑪麗亞教堂(Church of Santa Maria de la Alhambra)則是基督教徒收複伊比利亞半島後的作品。西班牙政府為了更好地保護阿爾罕布拉宮,對每天參觀的人數和參觀的時間都進行了限製。不僅進阿爾罕布拉宮的時間分上午8點到下午2點和下午2點到晚上8點(夏天時間),進到宮裏以後,王宮、夏宮、城堡憑票隻能進去一次。而且進入王宮隻能在你票上顯示的時間的半小時以內進入,也就是說,我們票上注明參觀王宮的時間是5點,我們就必須在5點到5點半之間進去,5點以前和5點半以後你是絕對不讓進的。


(P5)去王宮的路上,右邊是阿爾罕布拉聖瑪麗亞教堂。

On


(P6)去王宮的路上,查理五世宮的側麵。

On


(P7)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與葡萄牙公主在格拉那達蜜月期間建造的(1526年)。整個宮殿設計反映了當時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風格。

On


(P8)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外方內圓,分上下兩層。

On


(P9)在查理五世宮的側麵陳列著曾在戰火中立下過汗馬功勞的大炮。

On


(P10)在進入王宮以前經過的小花園,右邊那個最高的灰色的塔樓是科瑪瑞斯塔(Comares Tower)。

On


(P11)終於可以進王宮了,過了這道門想必裏麵一定別有洞天。

On


(P12)穿過庭院,庭院的窗外是那特若穀(“Darro” valley)的民居。

On


(P13)進入這道門,就進到了阿爾罕布拉宮的核心部分 -- 科馬瑞斯宮(Comares Palace)。科馬瑞斯宮是摩爾國王生活和料理國事的地方。它是由一組圍繞在桃金娘庭院四周彼此相連的房間組成。

On


(P14)科馬瑞斯宮靠南的一端。這頭有上下兩層,上下兩層都有由8個柱子托起的7個半圓形的拱窗、拱門,拱窗和拱門的後麵是漂亮的走廊。走廊後麵的房間在修建查理五世宮的時候給拆掉了。

On


(P15)科馬瑞斯宮靠北的一端。這一端除了有與南端相對應的7個半圓形的拱門和拱門後麵的精美的走廊,還有巴薩大廳(“Barca” hall)和大使廳(“Embajadores” hall),大使廳位於科瑪瑞斯塔(Comares Tower)裏。站在科瑪瑞斯塔(Comares Tower)上,那特若穀(“Darro” valley)的景色一覽無遺。在科馬瑞斯宮的中心是桃金娘庭院(Court of Myrtles),一個透著阿拉伯 - 安達盧西亞風格的古典型的庭院。放眼望去,庭院以長方形水池為中心,南北兩頭畫廊前的拱門形成的南北對稱,南北兩頭的建築有著自身的左右對稱,東西兩側有修剪有型、密實如牆的桃金娘樹叢對稱,地上的建築與水中的倒影形成上下對稱,這種幾何的對稱美在這裏可謂是發揮的淋漓盡致,妙不可言。

On


(P16)走廊牆上的精美雕飾和用彩色瓷磚拚成的漂亮圖案。

On


(P17)科瑪瑞斯塔(Comares Tower)裏的大使廳(“Embajadores” hall)是摩爾國王的金鑾殿。這裏有裝飾的極其奢華的王位,摩爾國王在這裏料理朝政和接見外來的使者。科瑪瑞斯塔高45米,讓大使廳頂上的天花板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天花板上的圖案代表著伊斯蘭教宇宙的七層天。

On


(P18)摩爾國王寢宮前廳外的走廊。走廊右邊的盡頭是阿布埃阿雅依塔(Abu-I-Hayyay Tower),後來者在對它進行改造時,保留了其中的一個單間,並在單間裏加進了一個 “火爐”而被稱作了 “女皇更衣室”(The Queen’s Dressing Room)。

On


(P19)姊妹廳是獅子宮裏占有第二主要地位的房間。因為房間的地麵是由兩大塊看似一樣的大理石組成,而這兩塊大理石又在廳的中間被獅子噴水池到廳裏的流水渠道隔開,因而得名姊妹廳。讓人稱奇的是廳的拱形的房頂,這個用鍾乳石材料雕鑿成蜂窩狀的完美圓頂將摩爾人的美學智慧和雕刻水平推向了高潮。

On


(P20)以細膩見長精雕細琢清麗華美的拱形門框和牆飾。優素福一世(Yusuf I)為了讓他的宮殿給來者一個驚訝,他下令無論是建築還是裝飾都要精致至極。可惜他沒有眼福看到最後的完工,刻在宮殿牆上的創造者的名字是他的兒子穆罕默德五世(Mohamed V)。

On


(P21)獅子庭院一角。獅子院正在維修,12個獅子都已移進到了室內,不讓拍照。

On


      出了獅子庭院,也就到了王宮的出口。出了王宮,我們緊接著去園林。在去園林的路上,要經過帕塔爾花園(Garden of the Partal),帕塔爾花園中最主要的建築就是帕塔爾宮(Partal Palace)。


(P22)帕塔爾宮(Partal Palace)。在摩爾人時期,帕塔爾宮(Partal Palace)周圍還有好多建築,這些建築包括帕塔爾宮在內都是被那些住在王宮(Nasrid Palaces)周圍的富豪們所擁有。帕塔爾宮(Partal Palace)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門廊,並由此而得名。(“帕塔爾”是門廊(portico)的意思。)門廊左邊最主要的房間,被稱為“女士塔”(Ladies Tower)。

On


(P23)一處向外觀望的窗戶,斑駁的牆壁,仿佛在向來人訴說著風雲的變幻和歲月的滄桑。

On


(P24)帕塔爾宮門廊的牆飾。考古學家從門廊牆上裝飾的材料和風格來推測,它是在蘇丹穆罕默德三世統治時期(1302年至1309年)建成的,這使它成為了阿爾罕布拉宮中迄今為止還屹立著的最老的宮殿。


On


(P25)花園的一角與聖瑪麗亞教堂相鄰。這個角度能看見教堂上優雅的鍾樓。聖瑪麗亞教堂由西班牙建築師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設計,采用文藝複興時期的風格。由西奧 - 維科(Ambrosio de Vico)負責建造,1581年開始動工,直到1617年才完成。教堂的門麵用的是磚石,上麵有一個優雅的鍾樓。在格林納達的大教堂(Granada Cathedral)建好以前,這裏一直號稱是格林納達第一大教堂。

On


(P26)從帕塔爾花園遠眺園林(Generalife)。


On


      天堂在可蘭經裏被描述為綠樹成蔭,花木成林,流水潺潺。用這畫麵來形容阿爾罕布拉宮裏園林一點都不為過。“Generalife”字麵上的意思是“建築師的園林”。園林(Generalife)是供格林納達的摩爾國王娛樂休息的地方,在這裏摩爾國王可以不理朝政而徹底地放鬆。園林依山而建,延坡而上,由一係列充滿著豐富想象力的庭院,封閉的花園和人行道組成。分為下花園(Lower gardens)、夏宮(Palace of Generalife)和上花園(Upper gardens)三個部分。


(P27)在帕塔爾花園的盡頭,憑票進入園林。進門後,首先經過的是下花園。這一段平緩而狹長,中間有水槽,水槽的兩邊是修剪有形的花圃,花圃裏各色玫瑰正在陽光下怒放著。碎石鋪成的小路穿行其間,更像是花的長廊。柏樹修剪成的拱門,可看出花匠們的別具匠心。


On


(P28)水槽中間的噴水池,為烈日下的花園帶來了幾分涼意和生氣。


On


(P29)走到下花園的頂頭拾級而上,來到水槽庭院(Court of the Water Channel)。水槽庭院是園林中最精彩的部分,生動而又別致。


On


      不覺中,已是快7點鍾了。我們還有阿爾卡薩瓦城堡(Alcazaba)那一部分沒去呢。園林的遊覽隻好就此止步,上花園沒有時間去了,掉頭快步往阿爾卡薩瓦城堡趕去。

      阿爾卡薩瓦城堡(Alcazaba)是阿爾罕布拉宮裏最老也是毀壞得最厲害的城堡。整個城堡呈三角形,占據著Sabika山的最高點。四周被城牆和塔樓所包圍,是堅不可摧的軍事要塞。它的最高的處是瞭望塔(Watch-Tower),也就是在這裏,1492年元月2日下午3點,十字架第一次出現在了城市的上空。當摩爾人國王莫德裏迫不得已的向阿爾波哈芮斯山逃去時,回眸城堡,不禁淒然淚下,他的母親見狀訓斥道:“既然不能像男人一樣的去保衛也別像女人一樣的流淚。”


(P30)憑票進入阿爾卡薩瓦城堡(Alcazaba)後,第一個來到的是園塔 (Round Tower)的塔頂。站在塔頂上往西北方向看,山下的老城阿拉拜辛(Albayzín)和對麵山上的薩克柔蒙蒂(Sacromonte)盡收眼底。


On


(P31)站在園塔的塔頂上往東北方向看,右邊是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左邊是瑪丘伽庭院(Court of Machuca)。


On


(P32)從園塔去瞭望塔(Watch-Tower)的城牆上的小路上,遠處插有旗幟的就是瞭望塔。


>On


(P31)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麵往東北方向看,遠處的右邊是阿爾罕布拉聖瑪麗亞教堂的鍾樓,近處是阿爾卡薩瓦城堡的內部結構。


On


(P32)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麵往西南方向看,新城的市中心和大教堂盡收眼底。


On


(P33)站在瞭望塔(Watch-Tower)上麵往東看,遠處的群山清晰可見,風光無限。


On


(P34)酒門(Wine Gate)。取此名是因為16世紀時這裏曾做過酒窖。酒門是從西邊進入城堡的大門。時近8點,到了該關門的時候。雖然太陽還懸得老高。可遊人卻已散盡。


On


(P35)聖瑪麗亞教堂的側影。


On


(P36)一邊是聖瑪麗亞教堂,另一邊牆上爬有綠色植物的房子曾經是清真寺的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聖瑪麗亞教堂站立的地方曾經是清真寺,現在保存下來的部分隻是一間浴室。西班牙作曲家安久•巴裏奧斯(Ángel Barrios)就在這裏出生和居住。安久•巴裏奧斯曾是西班牙著名的作曲家,現在這裏成了紀念他的博物館。


On


(P37)清真寺浴室(The baths of the Mosque)的正麵。


On


(P38)聖弗安西斯科旅館側門。聖弗安西斯科旅館是西班牙享有盛名的旅館,通常要提前數月預訂。它早在1332至1354時期由摩爾人建成時,屬於清真寺的一部分,後來被改造成了旅館。裏麵的裝飾結合了阿拉伯和基督教風格並配以古典的家具,還有眾多的畫像,雕刻,刺繡等,每個房間都不一樣。


On


(P39)喧騰了一天的阿爾罕布拉隨著遊人的離去而靜了下來,沒有了人影,沒有了聲音,行走在鵝卵石鋪成的路上,腳步漸漸地遠去,思緒仍久久地停留在阿爾罕布拉 ……


On


      回想著阿爾罕布拉宮裏見到的一切,那華麗的宮殿,斑駁的浮雕,多彩的瓷磚,變幻的曲線,還有婆娑的樹影和潺潺的流水,如此絢麗,如此精美,又如此的奢靡。有人說這是摩爾人麵臨著無可挽回的沒落而去尋求奢華生活的一種體現,也有人說這是藝術至高無上的境界,是紅燭行將熄滅時最後閃動的絕世之美,是一種淒美,淒涼的美。阿爾罕布拉宮就像是一個飽經風霜韶華已逝風韻尚存的紅顏女子,向無數後來人訴說著它曾經曆過的滄桑巨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