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龍應台: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2010-08-06 02:04:29) 下一個
龍應台: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台灣作家龍應台8月1日破天荒在大陸北京大學紀念講堂發表演講,她說,真誠地擁有一個「中國夢」,這個夢希望中國的崛起不是來自於軍事力量或經濟富強,因為這樣的大國「很危險」;她希望,中國的「大國崛起」是根源於文明的崛起。

獲選「中國夢踐行者」的台灣作家龍應台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闡述她的「中國夢」,希望中國的「大國崛起」是根源於文明。她更直言,衡量國家文明尺度當然包括「13億人怎麽對待2300萬人」。大陸知名作家易中天也分享他的「中國夢」。他直言,如果沒有人格獨立、意誌自由的個人,國家隻是個人組合起來的機器,「要他幹嘛?」

文明是…13億人怎麽對待2300萬人 龍應台北大開講 犀利探討國家文明尺度 贏得如雷掌聲

台灣作家龍應台1日破天荒在大陸北京大學紀念講堂發表演講,她說,真誠地擁有一個「中國夢」,這個夢希望中國的崛起不是來自於軍事力量或經濟富強,因為這樣的大國「很危險」;她希望,中國的「大國崛起」是根源於文明的崛起。

龍應台更直言,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應包括多數怎麽對待少數,這中間當然亦包括「13億人怎麽對待2300萬人」,此話一出,現場一片掌聲。

美麗島大審 登上北大

演講一開場,龍應台以1949年後台灣的音樂演變,來解說台灣曆史與民情的轉變。她說,她小時候都是聽著《反攻大陸》長大,在國民黨教育下讀著國民黨的「教材」;到了1978台灣人的夢開始破碎了, 1979年台美斷交,台灣被孤立成為國際孤兒。這過程裏,有些人覺得被拋棄,有些人的中國夢因情感認同反而被強化了,所以當時出現一首歌《龍的傳人》。

不過她話鋒一轉,說這首歌的作者侯德健最後也「投匪了」,可能會令人有點尷尬,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龍應台還播放胡德夫所唱、李雙澤所寫的民歌《美麗島》,她說,這首歌集結了台灣人民的情感,也是部分台灣人開始從移民者真正融入台灣,對台灣濃厚情感的體現。從餘光中為《龍的傳人》作詞到描寫屏東枋寮的台語歌,代表了在台灣人民「夢的轉化」。

接著,她將台灣的「美麗島大審」曆史照片播映在北大百年講堂屏幕上,引起現場一片的騷動。龍應台帶領現場觀眾一個個辨認照片中的人物,在法庭上咧嘴而笑的施明德、如今是高雄市長的陳菊,甚至為「政治犯」辯護的律師陳水扁。龍應台說,照片中與現今變化說明了、台灣民主變遷的過程。

禮義廉恥 台灣價值觀

她說,如今台灣民主亂象,包括藍綠紛爭、本省與外省,還有立法院的打架,在她看來,這都隻是表麵,「大家不要被表麵給騙了」。不管台灣民主怎麽亂,在她看來,台灣人都有著相同的價值觀,這價值觀就是從小被教導的「禮義廉恥」。

龍應台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構成了台灣社會價值觀的基座,而且永遠不會改變。包括當初紅衫軍包圍總統府時,很多民眾升起的天燈上就是寫著「禮義廉恥」四個字。

她強調,這是台灣人的夢,是可以與中國人共同擁有的夢,也就是兩岸人民基本的價值觀。

免於恐懼的自由

龍應台指出,她看一座城市的文明尺度是,這座城市怎麽對待精神病患、對待民工、盲流;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的程度也有很清晰的尺度,就是國家怎麽對待弱勢、怎麽包容不同意見、怎麽對待「異議人士」,也包括多數怎麽對待少數,「當然也包括13億人怎麽對待2300萬人」。此話一出,現場掌聲如雷。

最後她引用80年代《野火集》風聲鶴唳出版後,離台赴歐前留下的一句話:「今天晚上站在這裏說話,深怕帶來什麽後果,但我有夢,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在任何地方講我們想說的話,我們的下一代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龍應台、易中天 精湛對話響徹北大

兩岸知名作家龍應台、易中天1日在北大百年講堂的對話精湛,字字珠璣,現場觀眾多次鼓掌叫好,這場兩岸知名作家演講對談,由代表「南方視角」的《南方周末》主辦、代表「上海幫」東方衛視訪問播出,卻在「北京」政治中心最具象征性的最高學府北大舉行,備受兩岸知識學界矚目。

龍應台一上台便語出犀利,她說,初獲邀請時還想「你有1000個飛彈對準我們,還想邀我去嗎?」

她更在提問時間要求踴躍舉手的觀眾把握時間,因為聽說北大可能會對逾時現場「斷水斷電」。

中間還詢問前一個演講者易中天:「你今天(講這些)恐不恐懼啊?」

易中天說,1966至1976年曾經恐懼過(意指文革)。30年前他萬分不能想象今天能站在北大裏麵,與龍應台做這樣的對話。他由衷地感謝北大,謝謝《南方周末》給的這次機會。

龍應台說,很難得也是首次來到北大演講,隻是這些言論「不知道北大校長在現場嗎?」觀眾紛紛環顧四周。易中天接過話:「管它校長在不在,學校不是校長的,是教員與學生的」。此話一落,現場爆出叫好聲與熱烈掌聲。

易中天演講一開頭,便用龍應台遭禁的《大江大海1949》做為開場白,尊稱「龍先生」,並以「1949龍應台大江大海,20101易中天小打小鬧」自我解嘲亦表達對龍應台的敬重。

易中天:公民有選擇的自由 直言:沒有人格獨立、意誌自由的個人 國家隻是機器

大陸知名作家易中天1日在北大百年紀念講堂分享他的「中國夢」:「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個人幸福」。他說,20世紀下半最大的解放就是改革開放,賦予公民選擇的自由。他直言,如果沒有人格獨立、意誌自由的個人,國家隻是個人組合起來的機器:「要他幹嘛?!」

毛思想核心來自鬥爭

一向縱古論今的易中天,難得從古代「跳脫」出來論現代「中國夢」。易中天表示,中國曾做過不同的「大同」、「小康」、「治世」的夢,但最後都不免破滅,包括清末的甲午戰爭、巴黎和會等都讓傳統的中國強國夢徹底破碎。這也讓部分人轉入「俠客夢」,所以金庸小說風行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說1949年之後中國夢有了新版本「人民公社」,這裏麵也有相信大同理念的成分,但他解析,毛澤東的思想中是結合了馬克思的社會主義與秦始皇的法家思想,核心都來自於「鬥爭」,但結果眾所周知,帶來的是民生經濟的崩毀。

易中天回憶,曾經聽過一個故事,在70年代某個地方非常流行喇叭褲,不過當時喇叭褲是不務正業的服裝表征,於是某個校園領導為了「正風」豎立一條標語「喇叭褲能吹響四個現代化的號角嗎?」

有學生悄悄在布條下回了:「請問哪條褲子可以?」極盡嘲諷之能事。

他說,後來他才知道,這個故事來自於廣東。沒有這樣的南方視角,就沒有現在的南方報業集團,也沒有現在的《南方周末》。易中天話講至此,贏得全場掌聲。

中國夢就是個人做夢

他進一步闡明,隻有讓公民人格獨立、自由意誌,國家的組合才不至於是一個機器,否則「要他幹嘛?」

他說,如今中國夢就是「拋棄做集體中國夢」,個人可以做夢了,可以有選擇的自由、做夢的自由,可以選擇穿什麽衣服、可以自由擇業,甚至也可以「同床異夢」。

易中天最後說,隻有達到「政治文明、道德高尚」才能走向強國,而他理解的強國,不應僅隻追求船堅炮利而已。

有夢 龍應台想找個情人去旅行

龍應台、易中天的演講與對談,北大學子的提問五花八門。理性與感性兼具的龍應台,在一位女學生提問時,不禁泄露出「個人夢」,她說:「想找一個情人陪我去旅行」。

目前從事寫作、教學的龍應台,昨天首次接受北京大學學生提問。現場座無虛席,她說希望可以有女生提問,結果獲得這個機會的女學生問:「妳個人有什麽夢呢?」

龍應台微笑響應說:「首先我希望找一位情人陪我去旅行;然後是希望安德烈、菲力普,我的兩位小孩不要嫌我煩,可以讓我跟著他們,他們都嫌我了。」語氣中顯露出母親的慈愛及難得流露出「小女人」嬌嗔姿態。

北大學生也問「中國夢與台灣夢有沒有交集?」,龍應台說可以回歸到她認為的共同價值觀基座上;還有粉絲提問時先表達仰慕之意,全家都是龍應台的書迷,這次全家動員來北京聽她演講。

龍應台說,目前她在大陸點閱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不相信〉,她鼓勵在座的人說,年輕人應該對很多事情都抱持懷疑。她說,這次來大陸,抵達後又要增加演講數據,網絡一搜尋卻發現很多網頁都是「此網頁已……(不存在)」,她真想將那一幕拍下來。於是很多資料隻好麻煩助理從台灣找出來寄給她。

敢言 龍應台、韓寒頗有相似處

比較近日參加香港書展時大陸新銳作家韓寒的一句:「禁書讓社會進步」,與新書遭禁的龍應台曾說「一個健康的時代,應該有各種各樣的韓寒」,兩岸「敢言」作家,血液中似乎有著相同的理念因子。

今年5月底龍應台攜其紀錄片《目送1949》赴廣州,在中山大學舉辦大陸首映暨交流會,被問及如何比較80年代的龍應台和當今的韓寒,她曾回答:「一個健康的時代,應該有各種各樣的韓寒。」

《目送1949》是根據《大江大海1949》而拍攝的紀錄片,講述遷台 60年的故事。龍應台參考了上百本史料書籍,行跡遍布台灣、馬祖等地所拍攝而成。首映會當晚座無虛席。

龍應台說:「在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各個年齡段的韓寒。我寫作《野火集》時能一夜爆紅,是因為當時的台灣有各種各樣的禁忌,一拍就會紅腫,一拍就會有血跡。」她希望,社會進入開放健康的時代,就應該讓每個人的聲音都能夠發出來。

去年龍應台新書《大江大海1949》,內容因涉及國共內戰,在大陸遭到封殺。龍應台曾在北京談起這本書時稱它為「和平之書」,她曾形容,大陸決策者如果真的看了這本書,應該會說「趕快出吧!」而龍應台的前一本描述親情的書《目送》則在大陸獲得出版,並曾舉行新書會。

□ 旺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