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需要多少艘航母才夠用

(2010-03-02 06:24:29) 下一個

軍網時常有消息“泄露”出來說中國目前有好幾艘航母同時開建,可能嗎?中國連驅逐艦都是一艘一艘的下水,更何況中國從未製造、使用過的航空母艦。中國航母眼下最急的是尋求“零的突破”還沒到一味追求裝備數量的時候。放眼美國這個航母超級大國,自“二戰”後他們也沒有說好幾艘航母同時開建。

不過我們倒可以沿著這個思路探討下,中國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才夠用?能不能簡單的認為航母越多就越好?

個人認為即便中國的航母橫空出世,中國對航母的使用也不會超越既定的戰略目標,也就是說中國航母在製造之初就設定好了其使用的戰略範圍。說到中國既定的戰略目標大家都能張口就來,那就是“打贏高科技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或許是國人實在太渴望航母了,所以一遇航母問題有時便忘了我們的既定戰略。
從我國的戰略目標出發決定了航母使用的範圍無外乎渤海、東海、南海。具體再分析,渤海的條件是用不上航母的,作為航母的訓練腹地倒可以考慮。至於東海(包含台海範圍)同樣用不上航母,中國的海空軍已經可以不依靠航母即達到有效控製。隻有南海,中國的海空軍既無法有效的完全控製同時南海也適宜航母的作戰。至於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等,那等到中國把戰略目標修改為“打贏全球戰爭”的時候再考慮吧。

看來要說明中國航母出現後能夠控製多大的海域麵積還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艦載機的問題。本人在《全新艦載機上航母?!——中國航母艦載機的探討!》一文中分析了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艦載機極有可能是蘇33或是蘇33的中國山寨版。蘇33的作戰半徑在1000千米以上,我們按照一個極小值來考慮,因為中國的航母噸位及彈射器的問題,就算蘇33隻能發揮一半的功率,也就是打個5折,假設蘇33作戰半徑隻有500千米來計算。也就是說即便按照極小值來計算,通過圓形麵積的計算公式也可以得出一艘航母能控製785000平方千米的海域(3.14乘以500的平方)。如果我們的艦載機能達到1000千米的作戰半徑,一艘航母又能控製多大的海域麵積呢?那是呈幾何數級倍增的。

且看南海,整個南海150多萬平方千米的海域幾乎有一半以上被越南等小國所占有、控製,也就是超過75萬平方千米的海域沒有控製在中國手裏。中國所不能控製的區域恰好是海空軍暫時還到達不了或是不能長久守候的地方。航母的出現將能有效的補齊這塊短板,並且在航母的強大武力威懾下牢牢的控製住我們的海疆。按照圓形麵積所計算出來的中國航母的控製麵積計算,中國隻要有一艘航母即能控製整個南海。

這麽說來是不是中國有一艘航母就足矣呢?當然不是!按照通行的原則來講,航母的使用是三分之一的時間作戰、巡邏,三分之一的時間訓練,三分之一的時間休整。如此看來,中國要想達到對南海等區域的永久性控製,則中國必須要有3艘航母。有了3艘航母中國才有可能始終保持至少一艘的航母牢牢的控製住南海區域。而在戰時,中國集中3個航母戰鬥群的力量,在自己家門口附近是足以完成“打贏高科技條件的局部戰爭”的!

有了3艘航母即便台海或東海有戰事,那麽中國航母也可以前出到太平洋——當然不是同美國的超級航母死磕,而是執行隔離作戰。有3艘航母的力量,中國不敢說打沉美國幾艘航母,但介時美國是不是要認真考慮下能不能來的問題。隻要達到了隔離作戰的戰略效果,為台海登錄或是東海作戰贏得了時間,航母的作戰效能同樣功不可沒。

同時,航母出現後中國的打擊範圍或者說防禦範圍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前推1000千米以上。這使得現在所有逼近中國海域的軍艦不得不退後數千公裏,包括美國的軍艦。這在戰時,所有想馳援台海或東海的軍艦要在路上耗費更多的時間,這同樣也可以達到隔離作戰的效果或至少遲滯美軍等軍事力量的馳援時間。去年台灣的8月水災後美軍大型運輸機很快就“登錄”台灣,進行了一場準軍事演習。看起來美軍是具有快速馳援台灣的軍事力量,但倘若從美軍的軍事基地到台灣之間橫亙有中國大陸的3個航母戰鬥群,哪怕隻有一個航母戰鬥群,美國的運輸機能說來就來的嗎?

結合中國的航母再囉嗦幾句眼下吵的最凶的所謂C型包圍圈,隻要中國航母一出,看似講的頭頭是道的所謂包圍圈就將變得一文不值。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想封堵軍事力量已逐漸崛起的中國隻靠建立一條漫長的線性防禦那是不可能防的住的,處處設防那就處處力量薄弱。中國隻要集中部分的軍事力量,海麵依靠航空母艦、水底依靠潛艇、天空依靠戰機,再加之後方的“二炮”,中國可以從美國所謂的C型包圍中的任意一點“突出重圍”,而且毫不費力。退一步說,即使沒有航母,僅憑中國現有的軍事力量中國也不會把所謂的C型包圍圈放在眼裏。

所以落實到軍事力量的實處就是中國的航母什麽時候才能“橫空出世”!開始我們不要一味求多,而是先謀求航母有無的突破,零的突破,這比什麽都來的重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