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應該向印度學習什麽?

(2010-02-06 20:21:48) 下一個

印度正在從“不結盟不承諾”道路轉向了對“多結盟”道路的特有戰略。從2000年到2008年底,與印度簽訂特殊防衛協議的國家已經從7個國家增加到26個國家。

印度通過與美國改善關係結盟後,印度與美國簽署了《終端用戶監督協議》,印度從此可以向美國購買高技術武器,包括最先進的導彈、戰機和戰艦等。這使印度成為世界少有的可以向世界5個核大國中的4個成員購買武器的國家,可以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武器。目前,美國一些公司已經躍躍欲試,準備向印度出售極為先進的E-2C空中預警機、F-18E/F戰鬥機、F-35隱形戰鬥機、艦載宙斯盾防空係統和陸基愛國者防空導彈等。


印度也正在與日本低調結盟,英國《簡氏防務周刊》隨著印日防務合作深化,未來不排除日本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向印度提供先進軍事技術,特別是反導技術的可能性。該刊援引美國軍事專家丹尼·墨菲的分析稱,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彈道導彈讓印度頭痛,日本則在導彈防禦方麵擁有很強的技術優勢。如美國研製的“標準”-3海基反導攔截彈就采用日本設計的頭部整流罩,美方稱這項技術“連美國公司都搞不了”。墨菲表示,如果印度得到日本的導彈防禦技術,將會大大降低中巴彈道導彈對印度的威脅,削弱中國對印戰略優勢。

與此同時印度專家還號召南亞諸國結盟對抗中國。

當昔日不結盟締造者印度已經放棄不結盟,而試圖通過結盟走向全球的時候,中國還堅持不結盟嗎? 美國也是靠與多國結盟來鞏固其勢力範圍的,沒有美日美韓美台及美國和東盟的結盟,及中東和以色列在歐洲英國和法國等國以及大洋洲澳大利亞和北美洲加拿大的結盟,可以說美國在世界寸步難行,一個以世界頭號軍事強國自居的美國尚在靠各洲結交盟友來走四方。那麽中國還堅持不結盟嗎?

也正因為中國的不結盟,堅持獨立、自主,才使中國在外交軍事經貿上經常要陷入“以少對多、被動防守、境地也才使東盟、美、歐、日等國敢觸動獨立潔身自好的中國的核心利益,(領土完整受挑戰、兩岸問題等)因為他們有盟友為了共同的利益他們能夠聯合起來對中國搞群起而攻之讓中國陷於四麵楚歌中。 

印度目前已與美國、法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的軍隊建立起定期係列軍演機製。印度正是靠雙邊和多邊演習來發現自身軍事上的不足,才更有針對性的彌補不足不斷完善其軍力,使其軍事作戰經驗和武器性能都提高到了能適用於21世紀作戰的檔次上。

反觀中國在去年9月澳大利美國提出邀請中國軍隊舉行三國軍演時,中國的一些專家出來發言了說,對方是在探中國的底,看中國的實力如何,我們不能去。在此思維下,中國失去了一次了解對手向對手學習的機會。也在此思維下中國沒有與印度、越南、日本、韓國、美國、法國、英國建立起定期係列軍演機製來。還是在此思維下我們沒有開放瓦罕走廊給美國。中國沒有考慮阿富汗是美國和北約盟軍在還是俄羅斯和日本在對中國更有利?想到還是要堤防美國。

我常想沒有作戰經驗的中國在不知己不知彼情況下如何去應對未來的戰爭?


在中美鷸蚌相爭中,印度正在通過與美國和日本等多國結盟來為印度謀求全球戰略布局。

無論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如何複雜,這複雜都隻是利益衝突而不是厲害衝突,這些利益衝突利用中國人的智慧是可以化衝突為雙贏的。在兩岸關係和美對台軍售上(如,大陸允許台購買一些防禦性武器等)是可以找到中美台三方三贏化幹戈為玉帛情況的。中國應該把與美國的分歧和能夠合作的層麵切割開,不能因為分歧的部分而影響到合作的那部分。

中國也應該在各大洲選擇結盟的盟友,來瓦解美國及其日本和印度還有東盟及俄羅斯對中國的圍堵。中國應該向日本學習,日本沒有因為兩棵原子彈而與美國為仇,而是選擇了與狼共舞,因此才有了今日的又與美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的日本。

不結盟已經不適合現在國際環境了,中國在對外外交政策上應該與時具進變不結盟為結盟,隻有改變不結盟政策中國才會有更廣的國際生存空間。

結束語: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說過“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麽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麽就銷聲匿跡。”這不正是中國所要向印度學習的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