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美國文化入侵了嗎?
(2010-02-03 14:37:54)
下一個
此間環球時報刊載署名江肅京的文章指出,電影史上的“1905年現象”似乎正在中國發生。那年,美國票房市場幾乎全被歐洲電影壟斷;現在,中國票房前三名的電影也都來自美國。
不同的是,那年,美國人發起了一場罕見的“護國運動”。美國各大電影公司聯合重組,媒體一邊倒地將歐洲電影斥為頹廢墮落的貨色,把美國電影捧為健康、人道的佳作,連美國總統也呼籲保護國產電影。
在中國,電影公司沒有團結,而在為各自利益內鬥;在好萊塢票房誘惑和對社會輿論反彈的忌諱下,相關部門保護國產電影的決心也不夠堅決;媒體立場同樣在分裂,尤其是幾天前,當中國電影《孔子》上映、《阿凡達》部分院線調整時,互聯網上還出現不少攻擊甚至抵製《孔子》、力挺《阿凡達》的聲音。
此時,爭論中美電影之間的拍攝水平、技術效果、編劇能力、票房收入、營銷手段的差距,都已成了一個次重要的問題。我們最需要自我質問的是,在好萊塢大片麵前,為什麽有那麽多中國人缺乏文化自醒力和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感?
不要輕視電影的文化侵蝕力。加拿大學者馬修.弗雷修曾大篇幅地闡述過好萊塢帝國與美國政府、五角大樓的關係,在其代表作《大規模煩心武器(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軟實力與美國帝國》裏,他很討巧地套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三個單詞的詞首,然後揭露道:“好萊塢永遠負有傳播使命,向世界傳播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和信仰。”
美國政治家也不諱言。1915年,時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曾說:“電影已達到了傳播大眾思想的最高境界。”這位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還透露:“由於電影使用的世界語言,更有助於它表達美國的計劃和目標。”
很少有大國會像現在中國這樣,允許好萊塢電影在本國市場上如此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1923年,倫敦《晨報》就明確警告:“美國電影是侵入英國的旗幟。”
在亞洲,好萊塢電影的日子在中國是最好過的。日本每年十大票房都被國產電影所壟斷;在韓國,甚至一度禁止美國電影發行商設立辦事處,“把美國佬的電影趕出去”的口號時常出現;在印度,好萊塢更是受到嚴重的挑戰。
有人會說,《阿凡達》就是好,我是心甘情願自掏腰包去看,與你何幹?是的,可能不少中國人都會這麽想,這恰恰折射了美國強大的軟實力。畢竟,一部電影的成功與否,是一係列國家軟實力的綜合反映(比如,文化感染力、電影技術、市場營銷、國際傳播、政治交往、人物往來、創新能力、科技水平、經濟投資能力等)。
什麽是軟實力呢?還是聽聽加拿大人馬修.弗雷修的解說:當一國國民迷戀他國軟實力時,就會對這個國家產生親近感,進而想反對本國政府。那些被《阿凡達》的電影技術所折服轉而質疑甚至謾罵《孔子》的人們,是否已經意識到自己“中招”,是否還能感受到美國文化的入侵呢?
保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不需要贅言。如果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社會還有強大的聲音,要求警惕“西化”浪潮的話,那麽,現在,21世紀新一輪美國信息技術的強大優勢,使我們中的許多人產生了對美國的技術依賴,以至於忍受不了美國利益和美國符號在中國減弱。這正是當《阿凡達》下線、穀歌揚言退出時,一些中國人為美國說話的重要原因。
誠然,中國的各項技術水平、相關部門一些行事作風、治理方式,都有待提高。但美國強大的軟實力攻勢之下,如何促進相對弱勢的中國文化和思想的崛起,是一個更加迫切的現實問題。
再回到1905年吧。那年,歐洲電影占據了美國70%的票房,但到1912年,美國約80%的新影片都是國產電影了,想象一下,到2017年,中國的前三名票房電影會不會也是國產的呢?如果我們想達到那個結果,那就必須意識到美國文化的慢性侵蝕。在電影層麵上複興中國文化,更需要電影人的努力、政府更大力度的扶持,同樣需要中國人的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