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旭:美國為什麽要拚命地搞中國?

(2010-02-01 10:40:08) 下一個
曆史並沒有遠去。1840年,歐洲第一次對中國瓜分;1894年,中國洋務運動也就是第一次改革開放失敗,世界對中國進行第二次瓜分。在這50年的兩次瓜分中,中國失去了中華文化圈中的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台灣;東北大片領土以及蒙古。

  中國像一個巨大的冰塊,被西方敲掉了一大圈。

  隻是由於二戰的爆發,帝國主義國家間狗咬狗,中國才從日本和西方兩隻狗嘴裏死裏逃生。之後,蘇聯的崛起,把西方勢力頂住,中國加入東方陣營,才守住本土不失。

  但是,現在,蘇聯倒下了,西方對中國的第三次瓜分又在醞釀了。在以往,釣魚島問題,台獨問題、南海問題和藏南問題,都是蟄伏著的。現在全都出來了。而且所有這些問題,控製權都不在中國一邊。而且所有的問題背後,都有美國。

  除了進一步掠奪中國的領海、領土,美國還在搞中國僅有的兩三個能夠稱得上朋友的小鄰國,還這做試圖肢解西藏、新疆的文章。

  我一直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未來的10到20年,也就是2020到2030年左右,會有一場針對中國的大屠殺,大哄搶。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著曆史的邏輯。

  讓我們想想,從16世紀到18世紀,西方以地理大發現的名義,到處進行掠奪,南美洲的黃金、白銀,非洲的木材、黑奴;地理大發現其實就是財富大發現。到19世紀它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富裕的中國。1840年的時候,中國富甲天下,到1940年的時候,一百年中被世界搶得隻剩下一片焦土,成為世界最窮的國家。發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稱得上戰爭規模的就近百場。這些戰爭,就是在奪中國的財富。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打敗中國,讓中國賠款,割地。這跟一個強盜到人家裏的行為有什麽兩樣?有錢拿錢,沒有錢拿東西,拿地,什麽都沒有就讓人家借錢給他--中國最後不是借歐洲的錢還日本嗎?最後還殺人家的男人,強暴人家的女人,燒人家的房子,圓明園遺址不就是這樣留下的嗎?

  如果當初中國懂得守護自己的財富,今天中國人比美國人富裕得多。可惜曆史不能假設。

  把中國奪完以後,自己又互相奪。兩次世界大戰打累了,他們要進行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現了中東的石油,於是,又到中東去奪。中東又打了五十多年,一直到現在。

  回顧這個曆史,我們會發現什麽規律呢?那就是當一個地區成為世界戰略的焦點,也就是當你成為誰都想爭搶的食物之後,圍繞你所進行的戰爭,短則四、五十年,長則近百年。

  現在,今天的中國,就和鴉片戰爭和洋務運動之後的中國一樣,你有錢了,就是長肥了,所以食肉動物都來了。

  中國人一直夢想的是複興和崛起,但在美國和日本的眼裏,它們思考的是一隻肥牛已經長大,何時開刀宰殺。一百多年的洋務運動不就是如此嗎?經過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積累了很多財富,日本突然撲上來,像一隻野狼咬住牛蛋一樣,把中國放倒,然後其他猛獸一起撲上,把中國洗劫一空。現在,中國改革開放又三十年了,又弄了不少錢,它們又眼紅了。特別是看到很多中國人沒有警惕不思進取,更覺得有機可乘。

  所以,美國率領歐洲的那一群老的食肉動物,又帶了亞洲的一群小動物,在中國這隻大黃牛身邊轉來轉去,尋找下手的地方和時機--有的公然占有中國海島,大肆攫取中國資源;有的把石頭當鑽石賣給中國,有的……舉世無不以欺壓中國為能。

  我預感未來中國要麽會遇到巨大的內部動亂,或周邊此起彼伏的戰爭,要麽兩者一起來。一旦打起來,亂起來,時間就短不了。我判斷美國不會直接和中國打,因為大國之間動起來,地動山搖,而且美國從來都是讓別人打頭陣,等人家打累了,自己再上。可能先發生周邊地區的戰爭,美國幹預,先消耗中國。這些戰爭除南海以外都有可能引發核戰爭。等中國打累了周邊也打累了,美國就該出來了,像兩次世界大戰一樣,當漁翁,揀走亞洲五十年發展的成果。

  為什麽是2020和2030年?看看美國給自己軍隊定的轉型時間表就知道了。到2025年左右,美國現在的四大軍種,全部轉型完畢。那時,它還有兩個新軍種,一個是天軍,一個是網軍,這兩個是主力。六大軍種,采取“一小時打遍全球”理論。美國以往對小國,是斬首行動;未來對大國,是快速戰略癱瘓。

  我要簡單地介紹一下美國的新軍事戰略。它”一小時打遍全球“的三大武器係統,一是安裝常規彈頭的三位一體的洲際導彈,二是空天轟炸機,三是太空武器和網絡武器。之後,才是隱身空軍和無人攻擊機、機器人部隊等。它的防禦體係就是全球反導係統。攻防兼備。為了實施這一最新理論,美國一直在進行數字地球的工作,其實就是建立地球軍事地理信息。它的偵察衛星已經把地球掃描完畢,它的飛行在全球的偵察機,進一步做信息補充。它們還通過美國公民全球的合法旅遊,拍攝視頻、照片,充實這一信息庫。前兩年中國在新疆和甘肅等地連續發現日本人搞測繪,其實就是在為日美提供戰略信息。清朝時候日本就開始測量中國的地理了。現在又開始了。

  為什麽是2020年和2030年?還在於今天中國的發展模式,將在這個時候到達危險的臨界點。

  從金岩石先生的研究中,我看到這樣一個數據:中國在2009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發行大國。我們發行的貨幣跟美國一樣多,但美國的 GDP是中國的3倍多。美國的貨幣可以流出,我們的貨幣不能流出,隻能是連續的通貨膨脹。他的研究成果裏,還有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中國並沒有成為世界工廠的條件,但卻支撐了一個世界工廠的事實。中國為外需構建的生產產能,隻能靠內需消化。要內需就得城市化。他判斷未來20年,中國還有5億人進入城市,北京會達到3個億,上海會有兩個億的人,上海和北京的房子,會達到30萬元一平米。金先生開玩笑說:他說在這樣一個財富迅速膨脹的年代,可以讓革命家變成投資家,讓未來的暴徒變成投資人,為容易起火的幹柴,覆蓋上一層泡沫。

  我部分同意他的這個結論,因為這也許對國內的安全形勢有效。但對於外部,這樣急劇增加的財富泡沫,就像一個特別巨大的麵包,將更加吊起那些食肉動物的胃口。而且,這樣的一個城市化規模,中國會需要多少汽車?多少汽油天然氣?多少鐵礦石?我們對海洋和能源的依賴將比現在嚴重幾十倍。危險係數也一舉增加了幾十倍。

  我們用票子吹起了一個氣球。但是,氣球會爆炸的,看看日本就知道,泡沫終將破滅。但是,日本是個高技術大國,又有美國的保護,它經濟泡沫破滅了,隻不過從頭再來。中國呢?泡沫破滅之日,一定是戰爭來臨之時。這一場戰爭,如果被我不幸言中,結局比一百年前還嚴重,我認為將被瓜分。美國、日本包括李登輝,早就有”中國七塊論“。我們不能隻是當笑話聽。2030年,當我的泡泡吹到最大的時候,也正好是美國和其他列強新型軍隊打造完畢,戰刀出鞘的時候。回顧曆史可以看出,每一次世界新軍事革命完成之後,接下來都是世界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掌握軍事優勢的一方,對軍事劣勢的一方進行血腥的屠殺,以奪取財富。我不知道,2030年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在軍事變革方麵追上世界。因為,沒有工業基礎、技術基礎、經濟基礎,拿什麽追呢?戰爭打的就是工業,就是技術啊!我們的是大泡,人家的是大炮!到2030年,人家是新型武器武裝的新型軍隊,我們是新房子、新城市,正好做為新屠場,新墳墓!

  我們現在全民大念和平經,但是別人在做什麽呢?上世紀80年代,美國在中國內陸幾個省搞血樣采集,名為科學實驗,幾十萬人參加,我們有關部門還予以大力協助,一人給一包方便麵。結果,2003年中國發生了”非典“,後來賴在果子狸頭上。我們不要忘了,日本731部隊全部的資料最後都給了美國。現在,基因武器已經問世。這種武器比核武器的威力大得多。有的國家已經研製出來了。這是真正的種族滅絕武器。美國還在研發影響氣候的地球物理武器。2003 年俄羅斯的首席軍事理論家就發出了這樣的告警。2008年中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雪災。這些東西,都是隱藏很深的國家絕密。也許要很多年才會真相大白。但我們不能到那個時候才知道,我們應該聰明一點。

  我說過,美國拚命地搞中國,並不是因為中國天然和美國有仇,而是美國的戰略目標需要。它要統治世界,中國是它的障礙,所以,它必須遏製你,折騰你,搞垮你。狼跟羊有什麽仇?就是正常的吃和被吃的關係。它要舒服,你就必須倒黴。列寧說,帝國主義就意味著戰爭。隻要美國不改變全球帝國戰略,中國麵臨的威脅就是永存的。但是,在今天,戰爭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概念,不再是兩軍對壘,刀光劍影。如果不得不兵戎相見,也隻是斬首行動和戰略癱瘓。從軍事戰略的目的上說,美國全麵包圍中國,並不是想直接進攻中國,而是想誘使中國把國防經費用在毫無用處的防衛本土方麵,以免挑戰美國賴以維持世界霸權的海空優勢。

  美國不怕中國全民皆兵地保衛國土,因為它根本就不打算占領中國。未來戰爭的樣式,也完全不同於我們關於戰爭的基本設想。1995年,五角大樓推演中國和日本在2007年發生戰爭:”一支大型的日本艦隊向南中國海的深海駛去。午夜時分,艦隊指揮啟動邏輯炸彈,有超強感染能力的計算機病毒迅速將台灣的鐵路係統、空中管製係統、海上交通導航係統等切斷、鎖死。與此同時,日本隱身戰鬥機分別到達大陸和台灣上空,投下電磁炸彈。強烈的電磁波雖然不殺人,但卻把計算機係統的電子組件全部摧毀。火車不能行進,飛機不能起飛,空軍陷入癱瘓,龐大的地麵軍隊也不能有效地調動,戰略威懾失效,國家社會結構陷入混亂。然後,日軍強大的空中攻勢開始了:戰鬥轟炸機撲向北京、上海、台北,巡航導彈如暴雨般飛來……“這是美國前國防部長溫伯格透露的。十年以後的戰爭,比這個樣式還要可怕。

  我們現在不用帝國主義形容美國了。我在這裏揭破美國的世界戰略目標和針對中國的戰略圖謀,也不是說中美關係已經進入或者應當進入對抗狀態。7月底雙方最大陣容的代表團在白宮笑逐顏開的場麵,就已經證明。我隻是點明當今國際政治的一個真相。這是今後很多年中國的戰略命題。中國的學者和民眾必須知道,中國與美國的關係,絕不僅僅是雙邊關係,而是具有世界曆史意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