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GOOGLE 的狐狸尾巴

(2010-02-09 05:42:36) 下一個

前一段 Google 鬧著要退出中國,最近偃旗息鼓,不見動靜了。可是據《華盛頓郵報》2月4日報道,Google 要與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聯手防範黑客攻擊,這意味著 Google 可能與美國情報機構資源共享。考慮到國安局的背景,網絡用戶當然擔心自己網上信息的私密性,同時也發現 Google 前一段高調宣稱它遭受來自於有組織的網絡攻擊隻不過是在項莊舞劍,其真實的意圖是為它下一步與國安局聯手而進行鋪襯。在 2001 年“911”發生之後,國安局就已經對電話和郵件進行廣泛監聽。這一次和 Google 的合作,就可以把監聽的目標擴大到互聯網絡。

一位曾在 AT&T 工作的資深技術人員 Mark Klein 在2006年證實,電話公司巨頭 AT&T 在舊金山總部的電話光纖上裝有分流器,那些被分流的電話送進一個受國安局控製的密室,在那裏被國安局的情報人員進行監聽和分析。其實,不僅是 AT&T,其它電話公司都必須配合國安局對電話進行監聽,這是前總統布什所建立的所謂反恐措施之一。互聯網目前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如果國安局通過 Google 對網絡信息進行監聽,那真是對個人隱私的巨大威脅。事實上,國安局早有興趣插手互聯網。去年三月,美國國土安全部網絡安全主任 Rod Beckstrom 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反對國安局插手互聯網安全事務。如果 Google 與國安部真的狼狽為奸,那將會是是互聯網和 Google 本身的雙重災難。

首先來看互聯網。互聯網的安全是很複雜的問題,國安局本身的使命決定了它決不適合插手網絡安全事務。互聯網安全是要保護用戶的隱私,而國安局的任務是要監聽並分析網絡的信息。試想,一個人既要賣矛,又要賣盾,結局會是如何?比如,對信息編碼的密鑰長度進行限製就是一個例子。數年前,國安局曾要求網絡通信的編碼密鑰長度不能超過 48 比特,後來增加到 56 比特再加 8 位校驗碼。對這樣編碼的信息進行破譯可以說是易如反掌。對於國安局來說,民用通信或網絡信息根本沒有秘密可言,但是它還是千方百計阻撓網絡用戶使用更強的加密算法。

再來看 Google 。如果它非要去抱國安局的大腿,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提倡保護電子隱私的組織(電子隱私保護中心,EPIC)已經要求國安局提供它與 Google 的合作細節,不知能否如願以償。如果國安局和 Google 進行實質性的合作,那就會把 Google 變成“國搜局”(Natinal Search Agency, 詞頭縮寫和國安局相同:NSA),那時誰還敢使用 Google 的搜索引擎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