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殲10B看611所四代機發展脈絡

(2010-01-27 08:05:39) 下一個
雖然不是很詳細,但是足夠看出611近年在戰鬥機研製方麵發展的軌跡了;也可以明白為什麽611拿到四代而不是601。如果給同時期的601做一張表格,場麵將會非常的難看。
  從這個表格,基本上可以看出,從三代到四代的過程中,一些主要的技術體係在趨勢上,都是逐漸的在J-10和FC-1的各型中被驗證並被批量生產投入實際使用。隻是可能四代的發動機早期仍然要用毛子的,實在是讓人遺憾。
  根據表格,J-10B如果需要承擔重四的技術驗證任務的話,需要其驗證的應該就主要是飛火推交聯和四代航電係統兩個技術。由於四代的矢量推力都是與氣動設計整合的,因此個人認為矢量推力發動機的驗證工作將類似於07年首飛的太行棍,將一架J-10或者J-10B改成專用的技術驗證機,而不是推廣到成批次的量產型號上。
  飛火推交聯的重要關鍵是數字電調式發動機,就我聽到的消息,J-10B型選用的發動機並不是J-10原來使用的AL-31FN,而是推力更大的改型;J-10B上是否會實現飛火推交聯,可以等待J-10B各方麵情況進一步明朗後根據其正式定型所使用的發動機情況予以推測。
  J-10B的航電係統與重四的航電係統基本可以參照“寶石柱”結構的F-22與“寶石台”F-35的關係,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按 FR6ZP同學的說法,J-10B能做到類似F22那種工作頻段相近的小的分係統級的天線孔徑、硬件資源共享;個人認為有很高的可信度,摘抄出來共享。
  在J-10上,611搞出了比較先進的基於1553B總線的綜合航電係統,飛火交聯和手不離杆以及一平三下都具備了,但是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比如早期J-10出現過好幾次空中下顯黑屏,而FC-1的01和03號機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其原因可以從後來梟龍的航電改進電源管理係統推測。
  由於巴基斯坦的特殊國情,巴基斯坦恨不得611把所有最先進的技術全給FC-1用上,而611也非常樂意把FC-1作為一個有人為自己買單的技術驗證平台。很快,在全狀態的FC-1 04號機上,新航電非常誇張的出現了,3大塊多功能液晶顯示器的顯示麵積比台風戰鬥機還大。當然,關鍵不是這個。
  FC-1的航電係統基於POWER PC 603E處理器構建(F-22用的是POWER PC 604E),而WMMC構架肯定不能和四代的F22比,有代差,但即便在世界上各三代半戰鬥機麵前說出去也不算掉份。而且FC-1的航電上也有碰見四代戰鬥機都不算掉份的組成部分。
  一個是分布式電源管理係統。三代機都使用集中供電體製,發電機——供電盤——逆變器——各部位;FC-1的01和03號機也是如此。而分布式電源管理係統作為標準的四代機技術,各設備單獨設置電源轉換器,電腦控製供電盤對多路供電進行管理檢測,極大的提高了航電係統的靈活性和安全性。FC-1的這套係統公開宣示對航電的故障檢測率達到95%,並著重強調,控製由軟件功能實現,控製邏輯變動延時時間變更之類的參數調節和不同機型間的移植都非常方便。
  這套係統應該是針對J-10和FC-1早期航電的可靠性不足做的除根藥方了。什麽叫做上進?這就叫上進,每一個不足都是新優點的開端。
  另一個是數字式分布式壓力傳感器,這個東西的應用最明顯的外觀區別就是機首空速管的消失。F22沒有機首空速管,F35也沒有,歐洲雙風也沒有,就是采用了同樣的技術。
  再一個是外掛物管理和武器管理係統。FC-1的掛點有西方標準掛點和適應俄羅斯武器的非標準掛點,都采用標準化武器接口單元,能夠獨特的對東方體製的武器實現和西方武器一樣的任務管理;這點估計武器來源繁雜的印度人會嫉妒到眼睛噴血的。
  內置GPS的環形激光陀螺慣性導航係統,也是與時髦同步的東西,相對於傳統機械式撓式陀螺至少15-30分鍾的啟動時間,這個通電後很快就能對準。什麽是出動效率?什麽是作戰效能?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的小設備中出現的。
  FC-1的導彈逼近告警係統是分布式綜合光學孔徑成像係統,不算先進,因為連J-11B也好像用了同樣的東西;對比F-35的EODAS,這套係統欠缺了F35的視頻監視功能。西方的第三代戰鬥機中僅有陣風裝備類似的係統,但采用非成像體製,3孔徑掃描器件,技術水平略差。
  J-10的航電作為標準的三代較先進航電還沒有實現完全的玻璃座艙化,仍然保留了一定的儀表備份;而J-10的航電進一步在FC-1上進化,摻雜進了大量的四代航電技術,使用WMMC架構在構架上不遜於西方三代半戰鬥機的航電係統,至此,611走完了驗證三代航電結構的最後一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