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媛

書眉看世界,越看越喜歡。
個人資料
正文

少年pi的漂流-懷疑還是信仰上帝?

(2013-02-13 12:32:57) 下一個


讀了少年Pi的故事, 結果是被它迷住了。接下來就想知道楊瑪特為什麽會寫這麽一個故事?整個作品栩栩如生仿佛一個真實的發生。我險些被他騙了,以為這可能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沉船故事寫出來的亞故事。湃也有原型。

後來就到網上去查有沒有70 年代的沉船事故,結果是零。再查了些楊瑪特的生活經曆和寫作意圖。這才發現包括他的序也是故事虛構的一部分。瑪特忽悠讀者先來個序,讓人以為那部分至少是真的。但真的隻是一部分,從瑪瑪吉這個老頭的出現就開始了故事,作家把真實和虛構融合得自然貼切,得體逼真,要讚一個。

瑪特在書裏說這是一個關於上帝的故事。我覺得他其實是寫了一個懷疑上帝的故事。瑪特在印度生活時由衷地看出印度是個宗教繁多的國家,從錫克廟宇,基督教堂到清真寺,香火全都旺盛。小說裏少年湃前後加入了三個宗教,而基督教是湃加入的第二個教。總所周知,基督教最排斥其它宗教。舊約部分有不能拜外邦神的誡命。而湃同時拜著三個不同的神。這個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喜歡投機,而是他格外熱愛上帝。

書裏有幾個情節。第一個是湃的幾位長老在一個下午相遇交談而得知湃拜了三個神。於是教主,長老們開始互揭對方宗教的短。竭力把自己的宗教打扮成道德最高。第二個情節是湃在大海上漂流感到孤單時想要讀一本厚厚的書,這裏他就提到了在旅館裏讀到的聖經,說“它安安靜靜地和你打著招呼,沒有講壇的威壓,惡教堂的譴責,同行的壓力。隻有一本經文靜靜地和你打招呼,溫柔而有力,象小姑娘印上你額頭的吻。”這能看出瑪特的反教堂情節。而當老虎理查德帕克吃掉法國人的時候,少年湃說,他心裏的某種東西死了,再也沒有活過來。如果老虎帕克象征湃嗜血,勇猛,凶殘的一麵,那麽他就是靠著這樣原始的生存力量而活了下來。我想到底是什麽死了?當一個熱愛信仰上帝的孩子開始了吃人的經曆,你還能再信仰上帝嗎。這是整篇最沉重的一筆。後來當湃的漂流接近尾聲的時候,瑪特又借著湃說“一種極端會引起另一種極端。如果你像我一樣處在如此悲慘的困境之中,你也會讓自己的思想變得崇高。你的處境越是低下,你的思想越想高高飛翔。我是如此絕望淒涼,處在永無休止的痛苦的掙紮之中,很自然地,我會求助於上帝。”

 



所以,這不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而是一個生存的故事。但這個生存跟上帝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我們並不清楚,作者也有懷疑。因為他自己一定也很迷惑。湃所受的一切究竟有沒有意義?湃自己給的綽號Pi=3.14,後來湃批評它沒有適當地結束,因為它是周而複始的循環。另外一節說:“老實說,讓我生氣的不是無神論者,而是不可知論者。有一段時間懷疑是有用的。 我們都必須經過克西馬尼花園。如果耶穌心存懷疑,我們一定也是如此。如果耶穌整整一夜都在痛苦地祈禱,如果他在十字架上大聲叫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麽拋棄了我?那麽我們肯定也可以懷疑。但是我們必須向前。選擇懷疑作為生活哲學就像選擇靜止作為交通方式。”這很說明瑪特的觀點。人們選擇信或不信仰,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懸而未決,一直處於懷疑狀態。


在漂流期間,湃一直堅持祈禱,但他禱告的對象是三位。當然湃必須要經曆所有的苦難然後靠著動物般的本能活下來,這當然也是上帝的恩典。要是伏爾泰還活著,他會說,這相遭遇對少年湃毫無益處。他還會嘲笑:即使有善神護身,可又有什麽用呢?還不是遭了大難,而大難對人毫無益處。這是他在《查第格》《天真漢》裏麵說過的話。當然伏爾泰是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他倒不是一定相信神靈,而是不敢否定有神。

還有這個生存的故事絕對是虛構得無法無天。瑪特給了一個數字說史上最長的漂流是174 天,而湃在海上生存了227天。這都能編,我就無語了。喂,寫小說也得考慮一下常識吧。當然更雷人的還在後麵。所以我覺得他更象一個懷疑論者。瑪特在大學學的是哲學。哲學家是不是最容易對上帝發出疑問? 

湃反正最後就隻有他一個人,信不信都由你。他不過是在生存,為了生存,沒有一件事情是不得不做。在饑餓構成的死亡麵前,即使他吃了廚師的肉也沒人會怪他。 

這就是替作者行了天道。因為這本書的構想是抄襲了另一位作家的小說《麥克思和豹子》。那個故事寫的是沉船後少年和豹子在救生艇上,豹子打敗了鯊魚的襲擊。少年和豹子開始和平相處,打漁為生。最後少年和豹子搏鬥昏倒不省人事。被救以後他談到豹子,別人卻以為他是因為胡言亂語。作家被指責抄襲的時候說他隻是讀過紐約時報上一位作家關於這本書的評論。但這篇評論根本不存在。開始他不承認自己讀過這本書,但後來還是承認了,又說。“我不想讀這本書來著,為甚麽要忍受一粒沙硌,為什麽要把一個傑出的作品跟一個不值的作家放在一起?”

瞧瞧,他在說什麽?好像倒是那本書招惹了他。不過你可以理解,他在印度寫作時確實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他飛到印度,就是因為那裏生活水平很低。他的孤獨逼迫他不停地寫作。所以到那裏是為了用極少的錢存活盡可能長的時間,這何嚐不是一種生存的漂流?寫作也是為了生存,所以抄襲一下構思那不算啥。更何況,他還花了大量時間考察了當地的動物園,清真寺,印度廟宇,教堂,佛塔。讀了很多動物,宗教和海洋書籍,對動物行為做了大量的分析,描寫,發展出許多波瀾壯闊的情節。

他還是險些吃了官司。不過再版的時候,他就把那位巴西作家的名字放在了感謝的頁麵裏,說他給了他創作的靈感。。這就算是一個雙贏。學哲學的瑪特知道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


我和很多人都被這個故事迷住了。這確實是個好故事,驚險,奇特,意外迭出,文字簡單卻張弛有度。書裏那些大量關於動物的細節知識,諸如行為,食物,心理,語言,感覺真是描寫得令人感動。但對於一個虛幻的故事來說,少年湃與孟加拉虎的經曆和與人在一起的經曆都沒有大分別。關鍵是作者想說明什麽。少年湃敘述的兩個版本,實際上是作者考慮的兩個構思,但他發現要真正寫出吃人的殘酷來遠不如寫跟一隻老虎的關係有趣。因為人和人之間可以互相揣摩心理,但人和動物之間的揣摩就需要一些非凡的技巧和手段。也或許吃人的故事真是有個印度男人講給他聽的,而他出於對動物的興趣而寫出了一個少年和老虎的故事。那個故事更有動人心魄的魅力。老虎那種勇敢,無畏,富有雄性力量的凶猛,專心致誌的原始生存狀態才是瑪特希望表達的。所以,當帕克離開後,湃會那麽傷心。因為進入人的世界,雖然有了食物,但必須達到文明馴化的狀態:次序,理念,適當的行為舉止,是人類自己給自己套上的枷鎖。當人隻需要動物本能生存的時候,那麽信仰的份量才會顯出厚重和堅執。


瑪特雖然懷疑,但很明顯他需要神。。。而且是三個,組成一個有力的三角,永遠不倒。於是,他說:這是一個關於上帝的故事。 當你讀完以後,你就會相信上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別讓童心流浪 回複 悄悄話 這麽好的文章居然從未置過城頭, 還文學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