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誠明淨

持戒為本, 淨土為歸;觀心為要,善友為依。
正文

妙明

(2010-01-05 18:53:14) 下一個
“與自心最近的交流,應該是有趣的事”。自鼐法師是這樣回答的,當我問她我靜坐一會就覺得無聊而昏睡的時候。這句話對我印象深刻。

  
  周四晚上,我們六個好朋友難得的快樂聚會,直到淩晨兩點半才不得不散。周五早早地下了班回家,這兩天沒做多少事,下星期再好好補上吧。在沙發上睡了兩個小時,剛好晚上七點鍾,我和明心匆匆趕到日照城的菩提學會去聽自鼐法師講關於五禪支的開示。

  
  剛一進門,就看到有人在點蠟燭。我還以為是特殊的布置呢。這天晚上竟是極少有的停電。法師帶領大家向佛像三問訊後,坐在講台的椅子上。她前麵的桌上點著五支蠟燭。我在第二排一邊的位子上坐下來。自鼐法師極其平靜地輕聲講起。很快就進入禪修的主題。我發現我不得不從背包中取出筆和本,借著微弱的燈光,記下法師微妙的開示。

  
  “禪修的態度,第一是無所求。第二是不費力地用力(effortless effort)。對於產生的障礙,不去評判。隻是單純的覺知,全心全意,全身放鬆。第三就是放下一切,知道自己心中的掛慮和情緒,對它說:我了解,接受它,然後放下。在身心上培養對自己的支持,全然地接受生命的本質就是這樣子。對生命中所有的現象都全然投入,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地去看不二的情況。全心全意,不計報酬,不計代價,真正地活過。不是一種要求,而是一種投入。沒有人我的分別,沒有得失的差異,安寧安頓。禪修不是尋找快樂,不是尋找新的快樂,而是怎樣活得完全真實”。我不得不驚歎她的話。我曾在一個夢中,夢見在臨死前哭泣:這輩子都沒有真正活過,竟然流淚地醒來。這真正地活著,真實地活著,多麽意義深遠!這正是我要去學著做的!
  
  法師接下來講五禪支。“禪修是一個曆程,是以優質的心所(心理條件),不斷練習才有的專注能力。止禪的對象是概念,觀禪的對象是色法。五禪支是尋.伺.喜.樂.心一境性。尋是引導,把心不斷地抓回來,不斷地引導心停留在所緣境上,象摩擦一樣。伺是停留,更靠近,密切地與所緣境聯結,住在那裏 — 好有趣啊,做對了,身心完全地投入。喜是覺得有趣,身心的自我回饋,一種享受,能耐煩的力量提高,身心調柔。樂是專注持續久的時候,身體快樂的感受。它是不需要有外在回饋的,因為心越來越專注,心與所緣對象聯結在一起。心一境性是心與所緣融合為一,心與優質的心所一起工作,才能遠離五蓋。

  
  五蓋中第一是昏沉。昏沉的原因是對所緣境無興趣,感到無聊,精進不夠。所以要生起檢查的心,要起”尋”的心, 檢查現在專注的是什麽,專注的品質怎樣。這時”喜”非常重要。要提高興趣,鼓勵自己做對了。尋是挽回的力量,覺得有興趣才能停住。專注時是不需要反饋的,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這時,忽然地,無聲地,所有的燈都亮了,眼前的一切是如此清晰,這樣的喜悅!這樣妙的巧合!我們的禪修就如剛才的室內一樣,開始時暗淡昏沉,然後如法相應的練習專注,會有那麽一個時刻,就象剛才一樣,心有了光明!我終於聽到這樣美妙的指導—靜坐時,定時生起尋察的心來檢驗專注的品質,然後作相應的身心的粗調或細調,還要給自己一點安慰和鼓勵,保持心的興趣,也就保持著專注, 保持著心的光明一直照在所緣境上!
  
  法師接著說:“ 禪修的心是開放而有活力的。要慢慢地演變積累。使禪修成熟化。
  
  伺,可以對治懷疑。全心全意地與心聯結,就是去做,沒有推理.概念,不要進入概念世界,無語言的世界。禪修,比如彈鋼琴,要不斷地做看似無聊的練習,最後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

  
  喜,對治不耐煩。 不耐煩是對己對人對境,排斥,不願安定下來。這時自己要給自己喜,在困難時,吐氣,微笑。不讓自己的不耐煩的心生起,用身調心,不起嗔心, 嗔心使身體僵硬。

  
  樂,對治掉舉。掉舉是心安定不下來,因為太猛,太用力。要用定來平衡。要鬆一下,貪分為有貪.有愛.欲愛,一種心要粘住什麽。有愛就是我要應該怎麽樣,都是幻想出來的。無有愛是我不要有什麽。禪修不是直線上升的,會有退有進,螺旋型增進。專注時,會放下愛。當過去.未來變成真實的時候,就會有煩惱,就有苦。隻要不活在現在,就有苦.
  
  住在當下,安住所緣。要靠五個心所不斷地培養,巨大,成熟,禪修才能成功。《清淨道論》中有四十種所緣。要持續用功,還要調和適中。禪修不是打仗,不要去推動河流。身心要放鬆。我們自己是唯一能夠照顧自己的。”
  
  第二天的一日禪中,我才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禪修與我一直用的顯微鏡和電鏡的原理,是完全一樣的,就是不斷地找回光束,聚焦,看清所緣境。我的興奮以至於使我在吃過那一大盒午飯後還保持著少有的清楚,可是最後兩支香還是坐著睡得深沉。

  
  這幾年來所聽到的開示不算少,能使我這樣一直專心地聽,又使我很興奮地覺得如此印象深刻的實在希有。願一切眾生智慧顯明。

2005.4.26

PS. 自鼐法師那時剛剛從帕奧禪師的兩個月的密集禪修中回來,我的兩個好朋友都特意給我打電話,說務必要去好好聽。現在看來,隨順善友的勸導是應該的,是有大益處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