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病例,讓我們看看中西醫治療的差別。西醫使用容積性瀉藥、刺激性瀉藥、滲透性瀉藥、軟化性瀉藥以及灌腸,針對腸道內幹燥的大便,設法保持腸道內的水分和潤滑度。但是西醫不考慮腸壁的幹涸枯竭問題。腸壁之所以不能排出正常量的水分滋潤腸道,是因為腸壁自身出了問題,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血虛。在這種情況下西醫不去保護濡養腸壁,反而用瀉藥從原本已經枯竭的腸壁強行擠出水分,這樣做猶如飲鴆止渴,是對腸壁的進一步傷害。時間久了,腸壁的陰血虛會更嚴重,更加難以向腸道輸送水分,便秘也會更加嚴重。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西醫治標不治本。而中醫,此時會用滋陰補血的方法濡養腸壁,而不是強行攫取腸壁中的水液。腸壁潤澤,自然就會釋放更多的水分進入腸道,如同潺潺不絕的泉水,滋潤腸道。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中醫治本。上麵這例患者,她從年輕時就開始用瀉藥。這樣做非但沒有治好她的便秘,病情反而越來越重,甚至到後期用瀉藥時都會出現類似虛脫的症狀,而且還需要做手術切除部分結腸。對於陰血虛這類便秘,西醫的治療不僅治標不治本,而且對身體還有進一步傷害,而中醫的治療就要好很多。這例患者除了陰血虛,還有肝鬱,我用的是逍遙丸加減,滋陰補血,濡潤腸壁。
西醫也注意到腸道動力不足可以引起便秘,用作用於5-羥色胺受體的藥物對症治療。但是這類藥物副作用頗多,不能長期使用。而且停止服藥後便秘會複發,所以此類藥物仍然是短期應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腸道動力不足引起的便秘,相對應的是中醫的氣虛便秘。中醫的補氣藥,作用途徑與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不同,正確使用的話,它沒有副作用,隻要是氣虛引起的便秘,都可以用。而且隻要氣虛存在,就可以一直使用,直到便秘消失。上麵這例病人不僅存在氣虛,同時還有中氣下陷,我用的是補中益氣丸加減,補氣使腸蠕動能力增強,提升中氣使下垂的橫結腸上升。
至於脾虛寒引起的便秘,西醫沒有寒熱概念,所以根本沒有這方麵的治療。現代人喜食生冷,濫用抗生素,造成脾胃虛寒;很多人因為便秘,長期小劑量服用寒涼的瀉藥,也會使得脾胃虛寒,所以臨床上寒秘很常見。但是,由於人們經常主觀地認為便秘是由實熱引起,很少人考慮腸道寒症,所以不能做出正確診斷,當然也就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對於脾虛寒便秘,中醫會溫暖腸壁,就如同冰封的河流被融化,河水能暢快地流動,溫暖的腸道也會使大便變得通暢。我給這個患者用的是大黃附子湯加減。
對於胃腸積熱型的大便,中醫與西醫的治療基本是一致的:增加腸道水分,刺激腸道蠕動以及潤滑腸道。不同的是中醫是救急,中病即止。西醫有時候會讓病人小劑量長期服用瀉藥,這樣做對胃腸係統是慢性傷害。長久服用,會引起寒秘。
麵對便秘隱疾,中醫出手,一劍封喉,直指病機,淩厲霸氣;西醫出招,劍在皮毛,緩解症狀,拖泥帶水。這兩種治療方法,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自己根本不難受,也沒有便意,所以不著急。但很多人說不好,自己就開始做很多努力。最後的結論是,吃全麥麵粉最有效果。加上吃乳酸菌(便色會正常,軟些)。大一不小心就是三五天。不知道應不應該算並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