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掌控自己的情緒嗎?
這個問題其實太粗放了, 如果我們不加思索地回答, 大部分的人都覺得這應該是個人的責任, 受過點教育, 有點自控能力和修養的人都應該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
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嗎?
這個情緒掌控最多不過是說我們在和人相處的時候, 對自己情緒有一定程度的約束, 這樣不至於傷害他人, 也能夠給自己留餘地。
我今天想說的情緒控製, 是那種在我們內心深處生成的情緒, 我們用來和自己對話和思考時候的情緒。 大部分的精神問題其實是情緒問題, 是長時間的負麵情緒的累積的結果。
焦慮症的人最大的負麵情緒是擔心和恐懼。 這個擔心和恐懼造成的毀滅性的影響外人未必看得出來, 它是潛藏個人內心深處的巨大的陰影。
這種情緒我們能夠控製嗎?
這個好像就不是那麽容易回答的了。 我做了一些研究,找到一些線索, 但未必是讓人滿意的答案。
一種比較現代的觀點認為這種情緒是不能自控的, 它是一切因素的綜合結果, 比如個性, 基因, 成長環境, 生存狀況,和外在人際關係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種結果使得人大腦裏麵的化學物質, 甚至神經元的交流和大腦某些區域的構成起了變化, 這樣, 這些負麵的情緒就完全超出了人的自我控製。 比如焦慮的人很難能夠靠自己的能力放下擔心和恐懼的想法。 這樣就需要藥物幫助, 來扭轉大腦的運作方式。
另外一種認為所謂情緒問題一定是和個人的生活中出現的嚴重問題密切相關, 這個問題不能夠得到解決的話, 焦慮情緒就很難緩解, 而且有的時候並不需要問題馬上能夠解決, 隻要人能夠有應對困難的希望和信心, 焦慮就能夠得到緩解。 打個比方, 一個人在五十歲的時候失去工作, 家裏還有兩個上大學的孩子, 房貸沒有還完, 老婆也掙不到能夠支撐家庭的工資,就業市場也不景氣, 這個重大的問題可以讓這個人馬上陷入焦慮, 當然你可以給他吃藥, 讓他緩解情緒, 但是最終的解決辦法可能還是要讓他能夠找到工作。 或者就業市場好轉, 讓他感到自己找工作的希望很大, 甚至有增加工資的可能, 這樣他的焦慮就會好轉很多。
這兩種情況都是情緒不能夠自控的證明。
還有一種情況是這樣推斷的。 同樣的困境, 有的人出現情緒問題, 有的人不會, 是不是說明人的情緒還是有很大的自我調整的空間呢?
我的醫生給我舉例, 如果病人失業了感到焦慮不能自拔, 我們沒有辦法幫他找到工作, 但我們有辦法幫他應對焦慮。
就是說現代的psycho therapy是幫助情緒, 而不是幫助解決問題?可是情緒和問題是密切關聯的啊, 而且有的問題真的是很難辦啊?
我看過一個心理醫生, 感覺是我買了她的時間來聽我叨叨我的問題, 她也沒有什麽建議或者意見, 有人聽你叨叨自己就是給你很好的機會放鬆自己, 感到有人傾聽也是治療的一部分。
最近看過一篇心理學研究的論文, 一個小範圍的實驗證明, 人如果相信自己的情緒是可控的, 那麽他就有更好的情緒控製能力, 不容易陷入情緒問題, 相反如果這個人不相信自己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他其實更容易被負麵情緒控製。
說來說去, 又回到“相信”兩個字,看來宗教在人類曆史種的重要被再次印證。
對付生命的無奈和問題, 隻能靠相信?
很多搞藝術的人都有瘋狂、痛苦的特質,他/她們把內在的躁動、不安份表達出來,成了不世出的偉大作品。關鍵在於找到一個方向,把情緒引導到那個的方向。就像是一個使命,可以為之生為之死。
有很長時間,記得特別清楚的就是一年六月,百子蓮開花的時節,看著那些花,心裏空成一個洞。聚會、讀書、各種活動......好像都不能解決問題。後來讀到《當下的力量》,發現每個人內心都有這個力量,用比較佛係的語言是說心不隨境轉。找到內在的本質:所謂無相就是能夠領悟到外相並不是你的本來麵目。
那天被六月的大太陽曬了一整天,等把大觀園全逛完回家,第二天就不那麽恐懼了,而是信心滿滿,覺得那事兒也不算什麽大不了的了! 所以曬太陽絕對幫助人客服恐懼焦慮,不信你們試試去.
=====================是這樣的,所以焦慮實際上是人們麵對困難可控性掌握的問題,認真負責,注重具體事物的人更容易焦慮,所以宗教可能是抵抗焦慮的方法,要不很多人都認為基督教救了他們,也就是相信上帝會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