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博文有網友留言, 說悲觀的人可能那個快樂的門檻太高, 所以不容易快樂起來。 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 因為我早就對此感同身受。
記得一次家庭聚會, 我那時還沒有孩子, 聚會的也都是類似的年輕夫妻。電視開著, 放的是《走向共和》, 題材很嚴肅, 拍得很精致, 我已經看過,所以強烈推薦給這次聚會。看電視的年輕太太們卻奇怪地時不時地爆發出笑聲, 比如電視上某人摔了一跤, 某人哼了一聲,等等, 她們簡直是把這部劇當喜劇在看, 倒是很符合聚會得氣氛。我對這部劇有強烈的崇拜,不管從編劇, 表演, 到場景的設置,人物的深刻挖掘等等, 我都認為是不可多得的好劇。 波瀾壯闊的清末到民國初年, 讓你感受到中國的國運起伏和身處其中的曆史人物揮灑和各種不得已。
我像個局外人, 看著太太們彼此能夠通過眼神和笑聲產生友善快樂的聯係, 心裏感到和這個世界都隔絕了, 非常孤獨。
對於這些年輕的太太們, 聚會就是來找快樂的, 不是來找深刻的。 我推薦了一部不和時宜的電視, 她們對這個題材可能根本不感興趣, 但是何妨借此彼此快樂一番呢。 找點笑料, 彼此融洽,放什麽電視效果都是一樣。
她們的快樂起點不高, 所以也容易快樂起來, 隻要有個快樂的氛圍, 就可以達成快樂的目的。
我需要的快樂可能是在更深層麵的彼此交流和理解, 這個層麵有的時候超過了簡單的世俗的標準。 我當時的願望是大家聚精會神地看著這劇, 然後擊節讚歎, 探討對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各種感受, 表達對曆史人物評價和喟歎, 也許由此我能感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
可是這個快樂起點是高了一點, 並不是說我又多麽卓爾不群, 而是我可能忽視了簡單的友善和交流的快樂。深刻的交流也許並不是快樂的唯一來源。
我最近參加了一些聚會, 每一次都告訴自己, 別把話說深了, 簡單一點的話, 友善的表情就夠了, 尤其是在女性朋友中間。
帶著比較低的預期和自我克製, 這一次,我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次有意義的對話。
一個女性朋友非常深刻地說了一句話, 很多事情沒有答案, 但隻要大家一起陪著走下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