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文學雜誌

巴黎文學雜誌由陳湃先生創辦於2000年。是巴黎中華文學社刊物。
正文

哈偉先生 一個在澳洲傳播中國文化的使者

(2010-04-26 13:03:24) 下一個

文/澳洲思語


中文教學的工作狂

自從1961年Camberwell Grammar School 正式開辦中文課程以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中文教育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曆史了。目前在維州約有三萬多名學生選學中文,僅是周末的社區中文學校便有將近上萬的學生就讀,約有150所日校(私校、公校和教會學校)正式開設了中文課程。大部分中文教師都是華人背景,這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移民加入到這個隊伍,為傳播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努力地工作。在這個大家庭中,哈偉先生早已是大家熟悉的人了,無論是在教師、家長,還是在中文畢業生的圈子裏,他都有著很高的聲望呢。在過去的二十年裏,他一直從事中文教育工作,在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這塊園地裏,辛勤地耕耘著。

生長在武漢的哈偉,1978年考進北京大學中文係,1982年畢業後便留校任職,後在中文係任教,並繼續就讀研究生課程。用他的話講,前半生都是在校園裏渡過的。在一個地方呆久了,不免感覺有些悶,很想改變一下環境。聽說澳洲要大力發展中文教育,沒有過多的考慮,便隻身移民澳洲,一住就是二十年。

由北大中文係的講師到澳洲的中學教師,對當時的哈偉來說,確實有心理壓力。但是回過頭來再看,他認為這也是一種鍛煉。“有時你在北大的光環之下,總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會失去一些東西,於是便想跳出那個圈子,出來看看外麵的世界。”

“在中國我是教中文係和法律係本科生的現代漢語課程,到了澳洲就完全不同了。在這裏需要教很簡單很基本的知識,以前積累的那些學問有些根本用不上。然而越是這樣簡單基礎的東西,越需要由學問的人來教,因為即使是簡單的東西,要想解釋明白,沒有一些大學問還真是解釋不清呢。”

 

5

目前哈偉同時在Camberwell 中學及墨爾本大學任教中文,他還負責皇家理工大學的中文教師培訓課程。他的中文教學經驗不是局限於課堂教學,他曾在教育部負責製作一個教學電視係列節目-- SALS(Secondary Access to Language),在教育電視頻道播放。由於節目製作班子的其他人都不懂中文,因此,除了攝影、剪輯之外的工作,哈偉一人承擔了編輯、導演、采編、主持的全權責任。

維州中文教師協會是全澳人數最多的一個中文教師協會,在維州的中文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自2003人起哈偉出任了教師協會的會長,從此,在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路上,作為一名誌願者,他又投入了更多的業餘時間和精力。和他那些誌同道合的夥伴們攜手合作,通過各種活動來宣傳推廣中文教學,擴大中國文化在整個社會的影響。哈偉認為:“比起二十多年前,目前學中文的人增加了,可是我們還必須吸引更多澳洲本土人選學中文,隻有這樣澳洲的中文教育才有前景。現在大部份中文考生都是屬於母語組,如果政策一變,海外學生不來的話,我們不就失業啦,而且也失去了我們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意義。我們所說的推廣中文教育必須要讓當地人接受,融入社會,成為澳洲文化的一部份。如今的現狀是95%的中文教師是中國人,中文考生大部也是中國人,實在是沒有意思了。”

有很多澳洲本土學生在低年級時選讀中文,由於課程的難度較大,大部分人到了高中便放棄了。因為中文在維州是高考的一門主課,可是擠在眾多的有中文家庭背景的人堆裏,對老外們來說的確有點難。雖然考試政策和標準一再修改,但是一些學生和家長還是覺得不夠合理,至今教育部還在繼續修改標準。

業餘嗜好-- 舊書收藏

哈偉來到澳洲後,除了教學沒有什麽愛好,一個人上街時便喜歡轉轉舊書店,在那些舊書堆裏尋寶,漸漸地便也成了癮。他最喜歡收集那些外國人介紹中國的英文書,包括一些原版的古董書,最老的夜有近200兩百年的曆史,也有一些是再版的和近年來出版的新書。他每年都會花上兩三千澳幣買舊書,這些年下來已經搜集了幾千本。家裏舊書多了,簡直像個書庫,太太覺得占了太多空間,常常覺得不爽。於是他就改為地下,悄悄往家裏帶,不知道在哪個角落就會慢慢碼成一摞,車庫也早已成為他的迷你書庫啦。在哈偉的珍藏中,有美國作家賽珍珠、從英國移民澳洲的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Patrick Fitzgerald 的作品。據哈偉的判斷,Patrick 應該是老舍在倫敦學院教中文時的學生。

哈偉曾對記者說:“我以前在中國沒有見過這樣的書,來到澳洲後我才偶然發現的 。看外國人寫中國,很有意思的,而且官方和民間的寫法完全不通。”

在這些作家中,他最鍾情的就是把Coca-Cola翻譯成「可口可樂」的蔣彝。蔣彜,原本是中國的一個縣長,辭官留學去了。他用英文寫了不少書,包括介紹世界各地的遊記。他還是一個詩人和畫家,在一些書裏配上了他的詩和畫,很有意思。

哈偉的購書體會是:“買舊書不能刻意地去找,而是在不經意中走進書店,隨意地翻一番,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呢。所謂的“緣”,報答我的‘知遇之恩’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