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河南鄭州水災的消息鋪天蓋地,牽動著人們的心,每天都有水災的細節傳來。幾天來,洪水持續蔓延,開封、新鄉、安陽、鶴壁等多地告急。這些水患的消息,令人痛心。
我的媽媽文革前曾到河南新鄉農村參加四清運動,我聽她講過當地人的生活狀況。以後,她又在河南生活過多年,那是因為文革中她工作的水電部科學研究院的絕大部分人員都被下放到全國的幾個部屬大型水電站,她被分配到水電部河南三門峽工程局,我曾幾次去那裏看望她,至今我還記得當時的一些情景。
從三門峽站下火車後,要先到一個小火車站,乘坐小火車,才能到達媽媽工作的壩頭。我在小火車站的候車平台上等車時,車站的大喇叭播送著京劇樣板戲《龍江頌》,江水英的唱段不斷地灌入我的耳中。在幾個樣板戲風行中國的年代,這已經成為非常熟悉唱段,但在那地方,那時刻,仍然使我內心產生一種非常複雜的感覺。這種感覺也許是因為周圍環境的冷清,更多的是因為和媽媽暫短的相聚後,又將麵臨著長時間分離的現實。當時我家幾個成員各自奔赴東西,分別生活在南、北方四個不同的地方,相距甚遠,分開已經有幾年時間,從沒能聚在一起,別離成為常態,相見顯得那樣艱難,生活再也回不到過去,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即使馬上要見到媽媽,對於相見的期待並沒有使我有過多的興奮,心中充滿著對生活的無望和茫然。
(圖片選自網絡)
從小火車上走下來,看到來接我的媽媽。一路爬坡,媽媽帶我來到她居住的地方。半山腰上,一排排磚房依山勢而建,高低不平。住在那裏的有下放幹部,也有當地的職工。媽媽住的是兩人一間的宿舍,因為我的到來,同宿舍另一位也是北京來的阿姨臨時搬到其他地方。這是一間不算小的宿舍,並排放著兩張單人床,床鋪收拾得整整齊齊,掛著蚊帳。除此之外,有帶抽屜的桌子和簡單的生活用具。媽媽平時在不遠處的食堂吃飯,宿舍附近有自來水。走出幾十分鍾,有當地農民居住的窯洞。看到那裏的農民蹲在地上,抱著大海碗吃麵條的情景讓我感到新鮮並難忘。我去的時候,媽媽特地去買了整隻雞和大塊豬肉,拿到食堂,請師傅加工好,來招待我。我們到居住地附近走走看看,見到了一些同是北京來的下放幹部,他們也是媽媽在北京時的同事,其中有些是整個家庭一起搬來三門峽的。我看到他們在房前屋後開辟的小小菜園,吃上自己親手種植的蔬菜;還有一些人利用業餘時間刻苦學習英語和其他專業知識,堅持著多年養成的學習習慣,也為以後事業的發展做著準備;幾位文革中畢業分配到這裏工作的大學生關注的則是有沒有大學招收研究生和回爐生的消息。那些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幹部下放勞動,文革中的大學畢業生很多被分配到基層或農村,人們普遍沒有歸宿感,盼望命運有所改變,期待著社會的重新安置。
(圖片選自網絡)
媽媽帶我到到三門峽大壩外部參觀。從壩底走到大壩上,大約要攀登幾百級台階,媽媽告訴我,她下放的最初幾年,每天都要通過這些台階登上大壩。水壩的這一側位於河南三門峽市郊,另一側則是在山西的平陸縣界內。我去的時候,沒趕上大壩泄水,水麵開闊,水流平靜舒緩。在大壩的下方,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屹立在河道中央,這是被稱為“中流砥柱”的砥柱石。望著那壯觀的大壩,讓我想起五十年代末期那首由喬羽作詞的著名大合唱《祖國頌》中的歌詞:“三門峽上工程大,哪怕它黃河之水天上來”。三門峽水利大壩-人們曾引以為自豪。
和三峽大壩同樣,一些水利專家和學者對三門峽水電樞紐也一直存在著不同意見,誰是誰非隻有時間最終能給出結論了。
三門峽城市不大,給人印象比較幹淨整齊,人口不是很多,清清靜靜的,甚至略顯蕭條。那些年,北京是不允許發展自由市場的,而三門峽允許自由市場的存在,看來河南在政策上還是比較寬鬆的。當地的農民會到自由市場上銷售各種農副產品,以彌補國營市場供應的不足,因此當時三門峽的農副產品供應還算好。有一次我回北京前,特意在自由市場買了很多大棗、香油等帶回北京。從北京火車站下車後,換公交車回家途中,提著沉重的手提行李,深感吃力。爸爸看我提著這麽多東西回家,心疼地說,這是背石頭上山啊,不必這樣嘛。當時雖然物質匱乏,但在北京多花些錢還是能買到一些食物的。我記得在三門峽吃過一些奶糖和點心,味道算是細致美味。據說幾年前,有一批從上海遷居到三門峽的食品製作師傅,帶來了上海的技術,讓人們在河南也能吃到上海口味的糖果糕點。在三門峽吃過的餐館也給我留有很好的印象,每次家裏人去,媽媽都會帶著去吃當地的一家有名的小籠包。在那個地方、那個年代,這已經是最好的招待了。
轉眼間,這已成為幾十年前的往事。這些年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沒想到直至今天,河南人麵對災害仍然那樣無奈,損失竟然那樣慘重。真的希望河南人盡快度過這場災難,為他們祈福。
順便秀秀家裏的雛菊:
晨曦中的白雛菊。這意大利的國花簡單、純淨、美麗、溫和。
白雛菊和黃雛菊:
每天剪下些花,放在花瓶裏,令室內多了些色彩。
周末愉快。
謝謝親愛的雲兒,每天忙忙碌碌的,都忘了過節了。也祝雲兒節日快樂。
好的,馬上去看。謝謝。
新周開始,看見老鄉,真的開心。時間太快,2021年又過了一大半了。希望我們在今後的日子都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祝秋天安好。
雲兒,我也是很多節都不太在意的,但雲兒的心意讓人溫暖,謝謝雲兒。也祝美美的雲兒天天開心、事事快樂!
尼斯好。好久不見,都好吧?看到你都走出去旅遊了,真的好羨慕。疫情持續一年多了,還是反反複複的,我們唯有好好保重,把自己和家人保護好。
我一切都好,謝謝尼斯惦念。今年依舊不太平,疫情沒結束,水災又來了,讓人擔憂。盼災難快快過去。
“人的一生真的好快,經曆了放下了懂得了,健康平安是人生唯一的重要”,這是多年的生活讓我們看明白了的道理,尼斯說得真好。
祝老鄉生活一切順利。
真是好久不見了,謝謝老鄉的問候與惦記!我很好,昨兒剛剛從法國西部度假回來,疫情依然沒有好轉,真是出乎我的想象,就在周邊看看。
你還好吧,河南洪水太慘了,人哪能勝天啊!
老鄉的這篇文真切又溫暖,看得俺心裏酸酸的痛,一切盡在不言中,你懂得的。
人的一生真的好快,經曆了放下了懂得了,健康平安是人生唯一的重要!
再謝婉妮並祝全家闔家幸福喜樂平安!
由衷希望河南災民能夠盡快度過災情,為他們祈福。
謝謝la-vie,祝好。
問好
謝謝遊士。三門峽就在黃河邊上,我幾次去卻沒有吃魚的記憶。可能那時供應還是比較緊張。聽遊士這麽說,我好想嚐嚐黃河的鯉魚。
祝新的一周愉快!
那些年幾次去三門峽,盡管城市不是很大,但在當時的形勢下感覺還不錯。
高興看到momo,祝周末愉快!
雛菊原來是意大利國花,記住了。
xiaxi回國去過的地方真不少,看到你更新了很多博文,有時間慢慢讀。
喜歡你家的美食,品種多,好豐富,xiaxi實在能幹。
謝謝來訪,祝周末愉快!
開心見到xiaxi,我最近進城少,很久不見。問好。
謝謝婉妮的介紹!周末快樂!
那些記憶大概這輩子不會忘記了。那時我還沒回京,還是知青,下鄉期間。每年就是十幾天時間,回家探親,在北京幾天又要匆忙去河南,緊緊張張的。
謝謝來讀,問好。
往事不堪回首,沒有那段經曆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當時的事情。對我們來說,那是刻在我們成長經曆中深深的印記。
三門峽水利樞紐在新中國文革前的水利史上算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了,當時的知名度很高。
白雛菊的品種很多,感覺我家的這種應該算是花型比較簡單的,但簡單有簡單的美,清爽、不嬌豔。
謝謝並問好雪七。
雲兒的話語像聲音一樣,溫和、誠懇,充滿著對人的理解和友善。謝謝美好的文字,令人感動。
雛菊,極平常的花,種上幾株,就會在旺盛地生長,生機勃勃,枝葉繁茂。和雲兒一樣,我尤其喜歡白色的雛菊,清麗,雅致,看似普通,卻是不俗。她的花語也很有寓意:純潔的美·天真·幼稚, 愉快、幸福、和平、希望,還有“深藏在心底的愛”。好有靈性的花朵。
謝謝雲兒。
這水災真的是牽動著我們的心,希望災情快快好轉,為河南祈禱。最近波波的兩本新書出版,真的為你高興,為才女點讚。
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很多人的生活都經曆過艱難。相對來講,個人的磨難還算小事,國家的動蕩造成的損失就無法估量了。但願曆史不要反複,更不要逆轉,祈福國泰民安。謝謝佳園。
謝謝點點的鼓勵,祝夏天清涼。
三門峽水利大壩一直是我心中的偉大工程,今天有幸看到這麽多詳細的細節,很珍惜!婉妮姐的雛菊養得真好,原來白雛菊是意大利國花,記住了:)
謝謝親愛的婉妮分享那段不尋常的河南之行,細膩柔軟的文字,有情有意,好值得回味...
婉妮種的雛菊真是清麗,雅致,都好喜歡啊,特別是白色的,讓人愛不釋手!^o^
問候親愛的婉妮,祝新周愉快!:)
願河南能早日戰勝災情, 天佑河南!
謝謝美言鼓勵。一直喜歡菲兒的美食分享,都是有創意又新穎漂亮的美食,有時間要慢慢學做。問候菲兒,祝一切安好。
那個年代,那一代人,都有相似的經曆。謝謝棗泥的來訪。
當年河南的自由市場也讓我大開眼界,那時物質匱乏,比較而言河南真的是副食豐富了。
鬆鬆,新的一周愉快!
圓圓說的真對,變化巨大,但有些方麵沒有變。我們期待一切能越變越好。謝謝圓圓。
是的,這些雛菊非常好養,生命力很強。去年我分給好幾位朋友,都長得很好,可我的白雛菊去年秋天移栽後卻都死了。今年春天,朋友又回移了幾株給我,所以我的白菊現在還不多,有待發展壯大。
那些年很多人都經曆了動蕩和不安定,我媽媽在河南生活了十幾年,想想真的是一段艱難的日子。
謝謝小小,喜歡你的遊記。祝好。
謝謝說明,看來當時整個河南的政策都比較寬鬆,領導開明、務實,老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些。問好。
鄭州和開封,我隻是坐火車時路過,那會兒也不時興旅遊。以前對河南人印象很好,覺得很純樸。但也沒近距離接觸過。謝謝亮媽的來訪,你的外國點心做得很地道。
都是那個年代過來的人經曆的事情。雛菊真的是簡單又好看,而且花期長。現在我們能吃到好味的小籠包也真是不容易呢。謝謝老鄉MM。
開心曉青喜歡。問好。
我也特別喜歡這小雛菊,特別是白色的。謝謝小樹。
中國巨變,但有些方麵幾乎沒變。
小花真漂亮!
婉妮真切的回憶,也勾起我小時候的記憶,竟然與婉妮有些相似,我們家也被分散至三地,爸爸媽媽分別被隔離下放…………,我當時還小,外婆帶著我在家,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
今年好像多災多難啊,祈福,希望一切安好,天佑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