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妮的世界

虛擬的世界,真實的我;以心靈和誠實,來結交真朋友
正文

朋友的難處

(2010-09-08 13:31:14) 下一個
朋友是年幼的時候就認識的好朋友。年少的時候,常常去他家裏玩,兩小無猜,有無數美好的溫馨記憶。回國的時候,他找到我,因為信任,跟我講起他的家事,谘詢我的意見。

他是獨子,父母都很寶貝他。我到這次才知道,其實他父親幾十年來,一直外麵有個女人,他母親恨得要死,但堅持不離婚。那個情人也終身未婚。 他父親後來在外麵為那個女人買了房子。從他高中開始,父親就經常借口打麻將,徹夜不歸。 他母親若幹年前猝死,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父親單身。他也勸父親再找一個老伴,直到有一天看到父親和那個女人在一起了。他心裏真的沒有辦法接收:“什麽人都可以,就是不能是她!” 父親想辦法讓他接受那個女人,可是他都微妙地拒絕了。 他的女兒不懂事情,也叫那個女人:“奶奶” 他心裏就很為去世的母親難受。

這個世界,價值觀如風飄搖,他也不曉得自己這樣做對不對。有朋友勸他,母親反正已經去世,就隻有父親了,就為了父親的原因,接受那個女人吧,人家也是苦戀呢。 母親也不該,拖著不離婚拖一輩子。

我不曉得怎麽說才好,可是還是講了,大致意思就是把對父親和對那個女人的態度嚴格區分。 這事情是他父親不對在先,他們父子畢竟感情還是很好的,那就全家仍然對他父親好,生日,過節,都有表示,父親一個人上他們家裏來,永遠歡迎。

但如果他父親指望他們小家庭能接受那個女人,那是非分之想。堅決不邀請那個女人上他的小家庭來,不要他女兒叫那個女人奶奶,給她看親奶奶照片,說:“這才是你的奶奶”。就是這樣,否則他怎麽給他母親清明節上墳呢? 

可是他父親有再婚的自由,也要尊重人家兩人的關係。他自己心理上,也要跟父親“斷奶”。把他交給那個女人了。

說完以後,我心裏還是很惶恐,不曉得自己講得對不對,為這件事情反複思量了好久,很為我的朋友難過,也為他父親難過。 他父親我小時候經常在他家見到,那時候自己年幼,沒有想到那個伯伯居然有這麽"瓊瑤"式的隱秘的事情。

我有個原則,凡事不太確認的時候,常常問自己:“我父親會怎麽看這件事情呢?” 在這事上,我不用問我父親,因為我知道他會怎麽說。 他是一個沒有什麽中間地帶的人,他會說:“什麽亂七八糟的, 這太不象話了,當然不理那個女人!”

如果說我父親觀念“跟不上時代”, 那麽瑞怎麽看呢? 瑞是我的先生。

瑞說:“他父親不對。若要你的朋友原諒,必須他父親首先承認錯誤,請求原諒。他父親有責任邁出這第一步。”

“可是他父親愛那個女人,一邊是自己唯一的兒子,真是痛苦。”

“痛苦是罪的後果。他傷害了自己的妻子,傷害了自己的兒子,傷害了幾十年。”

“可他後來不愛自己的妻子了,他妻子應該同意離婚呀”

瑞轉過身,直麵我,指著自己的腦門,嚴肅地對我說:“他去喂養那個念頭(情人),它就會生根,發芽,他對妻子的愛,自然就會死去。他忙著喂養那個罪惡的感情,他怎麽可能會愛妻子? 反過來,他不去喂養那個念頭,讓它餓死,你就會愛妻子,發現妻子的可愛--這是他的選擇,他要承擔後果。不要說他沒有辦法,是他的錯誤選擇,對他的唯一的兒子造成極大的傷害,他要想關係的複合,他必須邁出第一步,承認錯誤,請求原諒。”

中國人,是很含蓄的。永遠不可能有這麽明白的語言。他和他父親能和好嗎?

我腦海裏閃過幾個細小的瞬間:

--高考過後,他父親忙著跟來校招生的人談他的專業申請。我們都在操場上、走廊上玩。招生的老師要見見他,他父親走出來找他,叫他的名字:“**,** ”  我正好在附近,就跑到操場的另一麵,把他找到,他正在吃棒冰:“**, 你爸爸找你呢。”他跟著我跑到那個教室,進去之前,將吃了一半的棒冰塞到我手上。  我就這樣替他尷尬地拿著,看著棒冰一點點溶化,不知如何是好。陽光一點點照在那條棒冰上。。。我不記得我最終是扔了,還是等他出來還給他了。

--他過生日,他請同學們吃飯,我們從來沒在外麵吃過飯,還是圓桌子有轉盤的,大家都興高彩烈,他爸爸最後來買單。 我們什麽都可以點,因為他爸爸說了,他會最後來買單的。

--他離開家上大學,他爸爸給他寫信:“你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他很感動。

--他母親送他上大學,托一起走的同學“照顧照顧”他,他很生氣,覺得很沒有麵子。 母親已經過世,他現在才明白當時母親的牽掛。

--他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因為他是獨生子。

--他母親沒有見過他女兒出世,但是女兒的臉上,有他母親的表情和痕跡

-他父親裝修房子,他去照看,房門鎖了,他鑰匙打不開,原來那個女人在裏麵,他氣得差點要打人,“那是我們一家三口的房子,我在那裏長大,他要和她在一起,為什麽不在那邊的房子呢?為什麽要在這邊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