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兩戶中國人家和我們周末在一起吃飯。席間不慎談到政治,頓時氣氛變得熱烈。
陳先生是民主黨支持者,他認為美國的經濟已經被唯利是圖的跨國公司害慘了。他們隻顧及股東和華爾街的利益,一味將工作外包到便宜的國家,先是製造業等藍領工作,逐漸到電腦、製藥等白領工作,逐漸外包,以致美國勞動人民沒有工作喝西北風,而CEO們拿著超高的薪水。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這種局麵,不靠政策幹預,單靠市場經濟是不行的。所以他支持奧巴馬政府對富人征稅,醫改。陳先生認為:“難道不應該人人都有醫療保險嗎?”
我們和另外一戶人家都反對奧巴馬,支持共和黨。拋開意識形態(宗教、墮胎和同性戀等問題)不談,很大原因可能也是“屁股決定頭腦”吧,我們痛恨政府提高稅收。每當想到工作賺了1美金,3毛5交稅,心裏就痛,於是沒有動力繼續打工掙錢。我們不反對稅收補貼窮人,但是,我們認為“給人魚,不如教他怎麽捕魚”。減免中小企業負擔,鼓勵企業主創造工作機會,才是正確的方法。現在這麽多稅、這麽多強製性的醫療保險等負擔,誰願意在美國雇工?香港是美國的1/2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0成本,企業家再愛國,如果可能,也要解雇紐約的員工,到香港、中國、印度、越南招人呀。中小企業,而不是大企業才是創造本地工作機會的主要來源,而奧巴馬政策,讓中小企業負擔沉重,沒法生存。
“天助自助者”,一談起“占領華爾街”的那些人,我就來氣,很同意共和黨的一位候選人的話:“你若沒有工作,窮,你不要責怪任何人,你要自己負起責任”。人最要不得的是那種“我是受害者”的心態,把困難的原因,推到別人頭上,於是一肚子氣,不積極解決自己的問題。有時間,沒事情,趕緊找活幹,跑華爾街撒野,有什麽用呢?如果鼓勵這種行為,和電影《芙蓉鎮》裏,勤儉工作的地主被槍斃,遊手好閑的破落戶鬧革命,有什麽兩樣?
有人說,你若在年輕的時候不支持民主黨,你就沒有激情。你若在年級大的時候不支持共和黨,你就沒有成熟。可能是年級大了的緣故?我覺得自己現在從年輕時的左派,變成現在的右派了。
可能最終需要的是一個平衡,平衡也是最困難的。企業高管的收入確實很離譜。但是,我覺得政府做父母,管這管那,也太自不量力,越管,越糟糕,美國現在40%的稅收在養各級政府,效率低下,赤字嚇人。政府最能做的,就是精簡機構,讓開,鼓勵創新和產業升級,讓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更多的小企業給經濟帶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