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所麵對的事實 - 北海月
(2010-05-26 17:26:24)
下一個
對絕大多數女人來說,愛情都可能帶來傷害,並且是永久性的傷害。因為從社會角度來講,在現有現實條件下,女人的愛情都不可能真正地實現,所以愛情,為了愛的付出和犧牲帶來的都是悲劇,隻有大小的區別,沒有本質的區別。
有女性朋友說,結婚才算女人不幸的開始。我的理解是,婚姻家庭這些男權製集中體現的體係中,女性的被動性和附屬性才被最大程度地體現出來。女人恐懼離婚仍舊是普遍現象,因為無意識中,她體會到女人的價值實際上就等於她年齡和容貌的價值,而且這個價值評判的標準仍舊是掌握在男人(最近的就是丈夫)手裏,如果丈夫想拋棄她,即使她能假裝瀟灑地麵對,她也無法瀟灑地麵對離婚後的人生——男人通通繞道而走,她無法再從男人那裏體會到作為女人的價值。
這就是事實。女人即使有再多的聰慧靈氣,最後也會發覺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因為在性別等級裏,她永遠隻是第一等的群體中的一員。所以女人渴望嫁給國王王子富豪的欲望強烈得猶如男人渴望一夜暴富的欲望。而很多女人的一生都可一眼望穿——不是失望就是迷茫,最後無可奈何地卷入到喪失,不斷的喪失之中。
如何突破?在社會性別的革命還未到來之時,我們能夠突破的也隻能是自己了。
要獲得自由就必須戰勝失去的恐懼。
第一個恐懼是:“沒有男人愛我”
看,林憶蓮不是唱過“女人沒人愛多可悲”,可被愛的代價往往是失去更多,如何選擇?一邊忍耐著喪失的痛苦,妥協的屈辱一邊去迎合麽?
也許有人會說:愛情是情投意合的,女人沒有那麽痛苦吧。
嗯,不覺得情投意合情意綿綿的愛情比較短暫麽?女人一旦投入了自己的感情,一切就不再輕鬆了。女人若是想繼續感受溫暖,就必須不斷地失去。除非有備胎。
來看一下,女人失去的是些什麽呢?
花很多時間關注自己的容貌,花錢買各種化妝品來裝扮自己。嗬嗬,假若她用這些時間和錢裝備自己的頭腦,即使沒有男人愛她和她結婚,她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愛,究竟有多重要?
在現有社會條件下,在男女並不平等的關係下,愛不過是性欲、衝動、幻想的綜合體。男性並不在意女性自身的感受和需要,並且常常迫使女性去符合男性的想象和需求。女性在其中不過是被捕獵的對象、苦苦守候的家庭婦女、哀戚悲苦的黃臉婆。
因為她的價值是隨著她肉體的價值的消失而消失的。她的所有幻想和驕矜都會被現實碾得粉碎。
------------------
這不是說否認“愛”本身,而是認識到,在男尊女卑的時代,不可能有真正的愛存在。任何真實的美好的夥伴關係都會受到破壞。
那麽怎麽辦呢?放棄對愛情的不切實際的幻想,踏踏實實地開創自己的生活。沒有人會否認這句話:錢永遠比愛情承諾更可靠。
當然,某天,假若有那麽一個不世俗的,懂得欣賞女人內在價值的男人出現,愛情也許會曇花一現,對於現在的世界來說,這已經是一個驚喜了。
有人說:自信的女人有人愛 or 要讓別人愛首先得愛自己
這都是自我麻痹的話。自信的女人無非是給男人一種想象:這個女人不好追。由此勾起他們的占有欲(對物一樣的占有欲),不過結果還是悲劇:不是被終於占有後突然覺得寡淡無味而拋棄掉,就是感覺占有不了就扔到一邊。
讓男人愛和自己是否愛自己沒有什麽聯係。有一個男人愛不愛一個女人(就是對她是否有性欲——在當下來說,愛基本上等於性欲)取決於她好不好看,是否符合他對女性的性幻想,跟她是否愛自己沒關係。
---------------------------------------------------------------------------
第二個恐懼:我是個失敗的女人or我一點都不像女人
這個恐懼是比較初級的。每個女人在成長中都會比較自己和其他同性。看自己和她們在體貌特征、漂亮程度、吸引男人的能力上有多大差別,以此來判斷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的女人,像不像一個女人。也就是判斷作為一個女人(符合男性想象和需要的女人)是否是合格的、有價值的。
恐懼就在於突然發覺,其他女人能享受到的東西,自己沒有,感覺自己似乎是被拋到了女性群體之外的某個空間裏。孤獨感、被拋棄感讓人難受。
麵對這種恐懼,女人希望通過努力去減肥、整容、學習《魅力女人的100法則》來克服這點,來縮小和其他“成功女人”之間的距離。然而,付出的所有精力、時間和金錢並不是都能有所成效的。而人生也不知不覺走到了該落幕的時候。
對抗這種恐懼需要一些耐心和沉靜的思考。
思考自己是什麽。“我是誰”這個哲學命題是需要一輩子來思考的。
如果我們隻是呈現為符合他人欲望和願望的東西,那麽我們還是自己嗎?
我們自己的欲望呢?
一個沒有獨立欲望欲求,同時又隨時臣服於他人欲望的人,與奴隸何其相似!
我們需要獨立思考兩個問題:
什麽是“我”?
“我”不是一個簡單的定義可以概括的東西,而是需要不斷添加屬性或特征進來的,不斷擴大和豐富的概念。這意味著“我”是不斷豐富的,具有獨特價值的事物。而女人內在的豐富性才是她作為一個“我”存在的原因和根據。
我們先撇開是否會讓男人喜歡,一個自我缺失的人,是很難博得自己喜歡的,或者自我已經在雙重價值標準(一個強大的他者的凝視的價值標準和一個微弱的自我的直接反應)下被分裂。
什麽是女人?
世界上可以看到和被認定為女人的人,不過是符合男人的幻想而被肯定為女人的人。
真正的女人首先是她自己。她可以心無旁騖地感受自己,體驗生活,獨立進取,展示欲望,予取予求。
她不會發狠一樣說“我要愛自己”或者“我不愛男人”。而是作為自然存在的一個人,一個可以將女性氣質發揮到極致的人,她可以不和男性對抗而成為自己,她也有她的柔韌性以抵禦和穿透男性的暴力。
-------------------------------------------------------------------
第三種恐懼:我是不是一個好女人?
什麽是好女人?評價標準是什麽?
我們先回到古代去看看。好女人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有丈夫一個男人,洞房的時候必須見血。一輩子最好隻見過丈夫一個男人,出門洗衣服若是被別的男人看到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必須自我譴責,自認為“不幹淨”了……
但多少女人能夠滿足所有的標準而成為一個“好”女人呢?即使一個女人很幸運,什麽都滿足了,她的這個“好女人”形象其實也是極端脆弱的。
比如她某天不小心說錯一句話,或者和陌生男人多看了一眼,也許她的“好女人”的名節就不保了。
回到現代。一個“好女人”也必須符合現代男性社會的標準:既要性感又要賢淑,既要能幹又要嫻靜,既要能掙錢又要能操持家務,既要夠聰明但又不能比男人聰明……嗬嗬,好像比古代還要累。這不光是技術活兒(隻需要自我控製和壓抑就能完成),還是腦力活兒(琢磨如何能夠將男人所欲望的各種女人的形象集於一身)。
但我們的現實就是想象——也許今天我們被很多男人認為是“好女人”,但轉瞬間就不是了。比如容貌,再美的女人也會逐漸衰老,再美的女人也有比她更美的,我們隻能坐等著,用祈求的眼神望著男人,渴望他能夠有點良心,能夠不要去喜歡別的女人,或者實在不行也不要喜新厭舊,喜新不厭舊就足夠女人們感動得涕淚並流了……
也許今天我們還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明天丈夫想出軌想離婚了,我們在他們嘴裏就立馬變成最壞的女人了。而其他人似乎想都不用想就會同意他的說法——我們的社會總是欺負弱者讚同強者的。
女人的存在就是悲劇。關於好女人、成功女人的形象實際上都是掛在遙不可及的地方等著女人去追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成功地被社會意識形態所掌控,被男人所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