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卡通為何總是技高一籌

(2009-11-02 00:15:04) 下一個

吉霞
----------------------------------

本文緣起:由於孩子經常看卡通片,我也跟著看,直到孩子說出一些令我震驚的話來,我才感覺到有必要研究一下日本卡通片為何總是比我們的技高一籌?是情是這樣的:

當剛過六周歲的兒子站在沙發上,指著我的頭,大聲質問道:“你!為什麽不把我生在日本?!”

我張口結舌,不知道該怎樣回答他。先說說他為什麽要生日本吧!

自從他長到四歲半以後,我就控製不了他的娛樂取向了,他先是看《機器貓》、《一休》,再看《奧特曼》、《寵物小精靈》,然後是《鐵膽火車俠》、《龍珠》,再是《四驅兄弟》、《神龍鬥士》等日本卡通片,最後是看《名偵探柯南》(電影版《迷宮十字路》)時向我發難的。

“媽媽,我真的崇拜柯南呀!我真的崇拜柯南呀!”

“媽媽,春天,咱們到東京都的清水寺看櫻花。”

“媽媽,北京不適合人類居住。”“哪適合人類居住?”“日本呀!”

不僅如此,他還熟悉日本地理,甚至是米花這樣的小的地名,我問他怎麽知道的,他說:“《火車俠》呀!白癡!”“我要吃日本料理”(晚上九點多了)我說哪有什麽日本料理,他就把《柯南》的書拿出來,翻出有日本料理的內容。

他竟然扯著我的脖領子說:“你不是出版局嘛,為什麽不出給我看!就照著這個(他手裏拿著《折紙戰士》)作不行呀!真是笨!”“就是,你不是出版局嘛,你道是出書給我們看呀!(他的小表姐)”

最後,他竟然說出:我討厭中國人這樣的話來,這時,他八歲了。

因此,我不想再為我國的卡通片再說什麽了,隻想分析一下,日本卡通為何這麽受孩子的追捧。


                                                                  

    一、為什麽日本的卡通在圍追堵截的情況下還能夠在中國大行其道?

日本卡通在1995年以後,除了那幾部經典的卡通片如《機器貓》、《聰明一休》等仍在中國占有一定的市場外,其餘的一些在有關政策下,都被拒之門外,可以說,當時的環境確實有利於我們的卡通發展。出版界不失時機地推出了“5155工程”,在當時治理整頓報刊散濫時,特批了五家卡通期刊,全麵提倡中國人看中國的卡通,全民上下,同仇敵愾。日本卡通著實沉寂了一階段。但是,僅僅過了不到兩年,日本卡通便開始卷土重來。

日本卡通製品(本文所稱日本卡通製品主要是指日本的卡通片、卡通圖書、音像製品和卡通玩具)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推出一批無色情、凶殺、暴力內容的卡通片,如《鐵膽火車俠》、《四驅兄弟》、《聖少女》、《七龍珠》等。這些卡通片先是在中國的電視少兒節目中播出,如中央電視台的大風車、北京的電視台的七色光以及各地電視台的少兒節目中都熱播這些卡通片。在少兒節目播出的過程中,卡通片的附帶產品則在當地市場上出現。如電視熱播《鐵膽火車俠》時,市場上就熱賣火車俠玩具,熱播《四驅兄弟》時,市場上就熱賣小賽車,音像店裏熱賣的是相關的光盤。這樣,卡通片和光盤、玩具、圖書形成互動,形成卡通產品的立體開發,極大的吸引了孩子們的觀賞欲和購買欲。僅《四驅兄弟》的車型就多達幾十種,每種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名稱,如“旋風衝鋒、黑色戰車、巨無霸、原始戰神、三角箭、魔鬼司令、疾速眼鏡蛇、黑蜘蛛”等等,這些玩具的名字不僅新鮮刺激、神密,而且又有故事,每個玩具都有歸屬,有個性,又能組裝、變形。故事中,人物之間的競爭,科學家的參與改進,把賽車的性能、型號、磨擦力、阻力、氣流、浮力等知識融在其中,而且《四驅兄弟》本身提倡的都是我們提倡的道德觀念如:團結、友愛、不服輸、不驕傲等,都是有益無害的,甚至自己也覺得孩子看了,真是有“寓教於樂”的味道,而且,孩子還從片子的字幕上學會了漢字,這樣的片子,你能強行禁止他看嗎?當然做不到。

這些賽車還可以用於實際操作。大一些孩子可以自己裝,小一點的家長幫助裝。各大商場為了促銷,在商場內提供的賽道,孩子們拿著自己喜歡的賽車,在商場裏比賽,又刺激又新鮮。在你基本認可之下,你就掏腰包吧!僅以《四驅兄弟》為例,你得付出:

1、光盤每套180元;2、大約50種左右賽車,在紅橋玩具市場每輛10元(在商場每輛18-25元),總價約500元;3、賽道(幾種)在80-150元之間;4、工具箱30-60元。

還不算上電池、膠水等各種支出,你就得付出人民幣約1000左右,這還是中等水平的消費,如果真的要集齊全套四驅兄弟,配齊輔助設備,以壞換新的,就得1500元--2000左右。每到周末,紅橋玩具批發市場裏賣日本卡通片附帶產品的台前擠的都是中國孩子。

“《火車俠》的型號多得讓你眼暈(兒子語)”,如“希望號、陽光號、馬虎使者、快速魔頭、黑暗使者”等等。這是一部宣傳日本新幹線的卡通片。這些“希望之光”、“陽光使者”遍及日本,他們正義、勇敢、富有同情心、扶危濟困、風趣幽默,挺可愛的,當看到孩子興奮地拿著一個火車俠高聲大喊“火車俠――變身”時,你也沒有理由不讓他看、不讓他玩。好了,那就要為此付出:

    1、光盤180元;2、火車俠約60多種,每個10元(商場25元);3、配套的太空基地150元、警官拖車50元、消防車30元、清障車30元;4、跑道70元。如果要集齊這些得1500元-2000元左右,就是再不願花錢的家長,也得為此付出約800元左右。就是從這部《火車俠》裏,六歲的孩子學的日本地理知識比知道的中國的地理知識還多,“媽媽,我們什麽時候坐新幹線旅遊呀?”可以說,對於中國地理,孩子是盲點。當孩子看到我們新聞中播出的重慶一些民工買不到火車票走不了時,孩子一邊忙著玩他的火車俠一邊說:“為什麽不去坐新幹線呀?!”

至於《寵物小精靈》、《卡布達》、《奧特曼》、《柯南》、《彈珠警察》、《神龍鬥士》等等,我就不必再說了,但是有一點是血淋淋的,就是:每部日本卡通片的播放,我都要為此付出約1000左右人民幣,看官一定說:這也太誇張了吧,是有點誇張,如果是一次性讓我掏這個腰包,除非我是神經病。但是,我確實掏了,真是不算不知道,不算嚇一跳!以《四驅兄弟》為例,請看:

    1、電視剛播出這部片子時,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一周去一次紅橋玩具批發市場,也就花10元,一個月約50元左右,因為,有玩壞的,要再買個新的;2、到了第二個月至第三個月,一次就得買兩輛(“因為要比賽呀!”)3、到了第四個月,不但要買車,還得買光盤(“因為我看不夠!”,電視每天隻播一集,要記住,每部日本卡通片至少都是100多集喲。電視把孩子的胃口調得高高的);4、有了這麽多車,總得有個工具箱呀,肯定得買;5、有了這麽多車,總不能老去商場比賽吧,得買個賽道吧!6、組裝修改也得有書呀,再賣3-5本這類的圖書(每本12元)。就這樣,零敲碎打,隨著一部部日本卡通片的由始至終地播放,我得每周必須為此花上15-20元。一年下來,1000多元出去了,竟然不覺,這就叫蠶食。孩子長到六歲,驚回首,細算帳,我為日本卡通片及其附加產品花去了近8000元左右,每周平均花25左右!一周25元,看似小數,但是,日本的卡通片能牽著孩子和你鼻子,讓你心安理得地每個星期甘心情願地必須買它的一件產品!我想信每個有孩子的家長都會有這個同感,做個調查吧。有時我想,如果沒有了日本的卡通片和玩具,中國小孩看什麽?玩什麽?紅橋玩具批發市場裏還會賣什麽?我不是危言聳聽,前年去過山東一個小縣城,這裏的孩子手上拿的,家中擺的,也都是日本卡通片的附屬產品“卡布達、沙魚辣椒、玩子輪”等,可以這麽說,兩歲以上25歲以下的中國人,隻家裏有電視的,沒有沒看過日本卡通片的,縣城以上的孩子沒有沒買過日本玩具的,僅這一點,相當於日本在中國開了無數個彩票機,中國人替他賣彩票,而且永遠不會付獎金,一批一批的孩子是他們忠實的彩民。據日本貿易振興會公布的數據稱:“2002日本動畫片以及相關產品出口的中國香港市場的年營業收入高達46億港幣。2003年日本卡通產業(卡通片及相關產品)的年營業額是2300000億日元,已成為日本的第二大支柱產業。(日本自稱其卡通產品為無煙重工業,目前,韓國也開始向中國輸出其卡通產品)”

最後說說《名偵探柯南》吧。《柯南》目前出了三部,每部都100多集,光盤出版了5套,據知情人士說,僅賣《柯南》的圖書,就淨利近千萬元!

第一部《柯南》100多個故事,兒子每天看,幾乎能把每個故事背下來,我也跟著看了近100集。《名偵探柯南》講的是一個名叫宮騰新一的高中生,是個業餘偵探。一次,偶然看到黑幫交易的過程,被黑幫強行灌了毒藥,沒有被藥死,但身體卻縮小了(大腦還是高中生的大腦)。為了逃避黑邦的追殺,新一在在阿笠博士的幫助下,改名為柯南。柯南有幾樣特殊的武器:麻醉手表、追蹤眼鏡和能充電的球鞋和變音器,這個變音器能夠模仿任何人的聲音。柯南以阿笠博士的親戚的名義住入了女友小蘭家。小蘭的爸爸毛利小五郎是個私家偵探,並開了一個偵探事物所。知道柯南的真實身份的隻有柯南的媽媽、阿笠博士、柯南的高中同學(也是個業餘偵探)服部平次。每個凶殺案的謎底都是柯南用麻醉槍將其它人麻醉後,然後借用他人之口揭出案情真相,大多數都是借用毛利小五郎的嘴說出來的。因此,毛利的名聲大振。每個凶殺案都很離奇,但柯南總能根據線索將真正的犯人抓出來,正義得到伸張。電視台播放的《柯南》和市場上賣的光盤,都是漢語帶字幕的。最近,在市場上也出現電影版,如《謎宮十字路》、《天堂謀殺案》等。而這些電影版的《柯南》都是漢語字幕,日語發音。電影版《柯南》要比單集的《柯南》好看得多。

《迷宮十字路》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夜晚,東京、大板等三地同時發生了凶殺案,被殺的五個人都是一個盜竊團夥的人,而該團夥的每個成員都有一本書叫《義經》,每本《義經》裏都一張神密的圖,凶手把圖和《義經》都拿走了。毛利一家人應清水寺和尚之邀來到東京,原來,清水寺的藥師佛在8年前被盜,前幾天寺裏收到一封神密的信和圖,信中說如果能解開圖中的謎,就能找到藥師佛。柯南的高中同學服部平次也由大板來到東京,因為被凶後殺害的人中有一個人是平次的朋友,他想幫助警察將揖拿凶手。同時,平次想到東京尋找他兒時在清水寺僅過一麵的不知名的女孩,他一直將小女孩掉在現場的一棵水晶珠帶在身邊,還登過報,尋找小女孩。阿笠博士也帶著少年偵探團來到東京,在少年偵探團中有一個小女孩與此柯南一樣,也是喝黑幫的藥水變小的,但她直在研究變回去的藥。就這樣,幾路人馬由於不同的原因一起到了東京,並卷入了這件案子。

柯南和平次按圖解謎來到清水寺,平次遭到暗算。當他們與朋友在一起看藝妓表演時,他們其中的一個人被殺。柯南和平次共同調查,在調查時,平次又被凶手打傷。當最後目標被鎖定時,平次的女友被綁架。柯南吃了剛研究好變成原樣的藥,化妝成平次的樣子去救平次的女友,並指出凶手的殺人目的和凶手的名字。於是凶手摘下麵具與柯南打將起來,由於柯南的藥力快失效,又要變小了,體力不支,這時,平次趕來,和凶手搏鬥,最後,兩個人齊心協心,將凶手製服。在驚心動魄的搏鬥中,平次找了初戀的女友,就是他現在的女朋友,小蘭也見到了新一一麵,還以為是在夢裏。

整個故事充滿了驚險、溫情、浪漫、友情、智慧、勇氣、幽默,故事情節安排得有張有弛,畫麵非常美麗動人,櫻花、童年、夜色、藝妓等等溫情、浪漫小故事穿插在凶殺、追殺、搏鬥之中,讓你看了很感動,可以說這真部精品,幾乎沒有什麽可以挑剔的。當穿插300多集中的主題音樂響起時,兒子大聲地用日語唱起該《柯南》的主題歌曲,字正腔圓!快看到故事的結尾時,孩子大聲喊到:“正義!力量!智慧!”我看了兩遍,總結也是“正義、力量、智慧”。它是卡通片的精品。

最關鍵的是:這部卡通片用的是日語!中文字幕。記得小時候,周圍的大人都會說幾句日語。他們常說,小日本壞著呢,上學逼著你學日語,也挺好,誰要學日語,還免費!不過,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讓我想了《最後一課》。

幾乎所有熱播、熱賣的卡通片我都看過,通過這六年的看片,不得不承認人家的卡通片的確實有一套值得研究卡通的人好好學習的東西:

    1、貼近生活。日本的卡通片不僅貼近孩子的生活,而且貼近成人的生活和社會生活,即貼近現實生活。雖然卡通片中也有些幻想,但那些都是屬於孩子世界的,而且孩子大人都能接受,因為主要的生活背景是現實生活。最明顯的如《機器貓》。《機器貓》中,大胖老愛打架,欺負人,強夫順風倒,幫助大胖欺負人,野比總是被欺負,經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的,這在孩子們的生活中是常事,但並沒因此而“散夥”,打完了,就好了還在一起玩,這基本符合小孩子的本性。孩子們的家長也不是道德家,他們之間嫉妒、鬧矛盾,夫妻吵架等等,也是孩子們經常看到的,很正常,沒有什麽矛盾可回避的;家長在單位受氣,回到家裏來向孩子們發火、夫妻吵架等等,這些不僅是日本人的生活,也是中國人的生活,在展現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也細節的真實。至於那個來自於二十二世紀的“機器貓”,提供一些未來的工具,以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陷。這些想象也是孩子們非常需要的,也能接受。孩子看了《機器貓》,對於我上班的問題,是這樣解決的:“你快去上班吧,遲到了老板扣你的工資,我可不饒你!”看,日本卡通片教育的也不差。並不是一提卡通就是幻想、不著邊際的太空生活,所以孩子愛看,大人看了也沒什麽反感。

2、人物形象的程式化,加深了人物個性化的刻劃。如《機器貓》中的幾個孩子,大胖愛打人,不講衛生,家裏比較窮,愛搶小朋友的玩具等等,基本上是個反派角色,但是偶爾也有點愛心;強夫是個膽小鬼,家裏富有,總跟在大胖後邊欺負人,主要是打野比,偶爾也挨大胖的打,還愛傳閑話;野比各方麵都比較笨,上課遲到、考試得零分等等,但是,他有個機器貓幫助他;靜子愛洗澡、學習好。每個故事都要強化一下這個人物的特點,但結果都是犯壞的人、得意忘形的人、欺負人的人、撒謊的人等有壞毛病的人都會倒黴的。《火車俠》、《四驅兄弟》、《寵物小精靈》等都是這樣。

3、表現人性的東西多。不把人物嚴格區分出好人壞人,再有有缺點的人物也有可愛的地方,不管正麵的還是反麵的,都有人性的一麵。如大胖愛欺負人,但有時也見義勇為,野比雖然不爭氣,但是心眼好等等,如《火車俠》裏的黑暗軍團,他們見火俠們工作很累,被感動了,也去做點好事,但他們生來就是與火俠倒亂的。比如,自私、膽小、饞、懶、投機取巧、吹牛等,這些說不上是壞的但卻是人的缺點的東西經常出現在正派人物身上,也出現反派人物身上,就是孩子們的世界,也是現實生活,所以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覺得很親切。

4、貫穿始終的程式化的語言、音樂、畫麵強化了卡通片的連續性和整體性。一部100多集的卡通片讓人強化記憶住這部卡通片的名字都很難,讓人看下去,又不讓人不產生厭倦,這是很難做到的。我看過的每部日本的卡通片,都有強化這方麵的功能。如每個片子都有一句貫穿於每個故事中的語言,而且一般都是反派人物。如《火車俠》裏在反派角色被正派角色打敗時,總是出現一段很可笑的音樂和同一個畫麵,畫麵是黑暗軍團被打飛到天邊消失,並伴著一聲“老大――”的哀叫,這個故事便以正義戰勝了邪惡而結束;貫穿於《四驅兄弟》裏的台詞是:“我不會輸給你的!”,給孩子增添了不少勇氣;《聖鬥士星矢》中每當正義的聖鬥與反派決鬥時的“燃燒吧!小宇宙!”這句話不僅是卡通片的主題語,也讓孩子們感受到正義的力量,同時,自己也充滿著正義感;在《寵物小精靈》中,反派人物的每次出場的台詞都是:“我們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白色、白色的明天在等著我們,我們是飛翔在銀河中的火箭隊,我—小次郎(畫麵是小次郎著白衣閃出鏡頭,表示這個人物是個男的。),我—武藏(畫麵閃出梳著誇張紅色頭發的武藏,表明這個人物是個女的),然後是正派角色吃驚地大喊到:‘啊,火箭隊!’”這是每個故事的開頭,每當故事結束時,反派角色火箭隊都被打到天邊,同時喊到“好討厭的感覺!”等等,這種方式,讓孩子看了,覺得很好玩,甚至他們就是為了看這個程式化的東西,因為,孩子每次看到這裏,都哈哈大笑,還提醒我注意看。許多低年齡段的學齡前的孩子都愛看廣告,廣告裏並沒有什麽完整的故事,就是反複播放,起到一個程式化的作用。而針對學齡前兒童創作的這些卡通片,故事性都不是很強,並不是一流的故事,但是,程式化的語言的特點,讓孩子們很著迷。

因此,可以看日本針對低年齡段的學齡前兒童的卡通片一般很少有故事情節非常好的,而程式化的語言、音樂、動作、畫麵比較多,這比較符合兒童的特點。像《寵物小精靈》、《火車俠》、《彈珠警察》、《四驅兄弟》等屬於標準的這一類卡通片。

針對年齡段再高一些的日本卡通片,則比較重視故事性,沒有了固定的程式化語言,但是,每部片子裏都有一段程式化的音樂,如每到故事高潮時,這段音樂隨之響起,與故事交融在一起,不僅強化了故事情節,也提醒你這是故事的關鍵,讓你專心觀看。這種手法在《柯南》中運用得非常好。“多麽美的音樂呀!”每看當這段音樂響起時,兒子都要製止一切影響他“伴唱”的因素。有一次在唱完之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這些程式化的語言、音樂充滿激情,給不僅給片子本身提氣,也是調動觀眾激情的一手有效手段。

5、受眾定位非常準確。日本的每一部卡通片的定位都非常準確。不僅準確地劃分出年齡段,而且還要分為以男生為重點和以女生為重點的。如學齡前的男孩子、女孩子;小學低年級的男孩子、女孩子;小學高年級的男孩子、女孩子;初中男孩子、子孩子、高中生的男孩子、女孩子;根據不同年齡段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不同特點,進行創作,開發相關的產品,如學齡前的男孩子喜歡“戰鬥”,便製作一些簡單的故事和玩具,如《奧特曼》,為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創作了《寵物小精靈》;為小學低年級的男孩子創作的《四驅兄弟》、《龍珠》、《鐵膽火車俠》,為女孩子創作的《蠟筆小新》,男女孩子都適合的《機器貓》、《數碼寶貝》;為小學高年級男生創作的《柯南》,為女孩子創作的《聖少女》、《櫻桃小丸子》、《百變小櫻》,高中生可以看《灌蘭高手》、《靈棋王》、《亂碼二分之一》等等。

由於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的卡通片就進入了中國市場,看著日本卡通片長的的孩子已有近兩代了,最大的獨生子已有二十五、六歲了,於是針對這些成人,也就是二十五、六歲以下的中國人,日本的卡通片也沒有放過,如最近在我國這類成年人中愛看《棋靈王》、《亂馬二分之一》、電影版《柯南》。這幾部片子的光盤在北京、上海、廣州的音像店賣得就很火。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即現在二十五、六的孩子長在三十五、六,四十五、六,五十五、六的時候,那時候,我國將是一個日本卡通片的王國,同時也會像日本一樣,成為一個讀圖、看日本卡通片的時代,這不我在危言聳聽,如果我們還在那裏躺著回顧我們的有多少,現在有多少困難的話,不真正把自己的卡通片搞起來,再過二十年,日本卡通片衝擊的將不再是我們的少兒卡通片的市場,而且是我們的電影、電視、圖書出版、音像出版等等。

可以這麽說,日本的每一部卡通片的定位是非常準確的,而且,每個環節都是市場運作,真正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在中國市場無孔不入。

6、規範性的語言。我們大部分人包括家長、教育家、出版家等都認為日本卡通是個讀圖的,盡是些“嘿!哈!殺!”之類的語言,其實並不是這麽回事。日本卡通片的語言相當規範,就是那些學齡前的卡通片,也很注重語言的規範和純淨。如適合學齡前兒童看的《火車俠》這部卡通片,除了些幾句程式化的語言外,其它的語言都是書麵語,口語較少,這些語言本身就能讓孩子學習一種規範性的語言,在學習規範性語言的同時,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規範性語言表達能力。像這種適合學齡前的日本卡通片,一般是不出版圖書的,與之配合的是玩具,而玩具的說明書很規範並帶有邏輯性,孩子在組裝玩肯時,學習的就是一種規範性語言。

7、卡通片(圖書文字量大)傳達的信息量多。與我們理解的日本卡通片(圖書)恰恰相反,一般我們認為卡通片(包括圖書)是讀圖的,文字量小,所孩子愛看。其實並不完全是這麽回事。相反的是,日本卡通片(圖書)的文字量很大,而且用靈活的文字表現形式傳達出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多的。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卡通片《機器貓》,是日本早期卡通片,那時還沒有運用上電影的一些分鏡頭等技法,還比較平麵,但是,它卻是以一流的故事吸引孩子的,主要靠的是文字配圖。隨著卡通片的發展,日本的卡通片將能夠利用的電影上的一些技法都運用在了卡通片,以增加卡通片的動感,吸引觀眾,這就是現在流行的我國出版業極力模仿學習的日本卡通片。但是,日本的卡通片並不因此而減少文字量,相反,每個故事的文字量非常大,而且這此文字所傳輸的信息量也是很大的。 如目前在學生中流行的《柯南》,隨便拿出一本來,就可以看出它的文字和圖的份量一樣重,甚至是文字超過圖的,這就我們一些人認為日本是一流的故事的原因。一個故事中的重要信息都是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而不是僅憑畫麵表現的,這些文字有的敘述性的、有對話、有評論性的,有介紹性的,有時,一幅畫麵,就出現許多種文字形式。隨便拿出一本日本漫畫書,都有這個特點。而我們的一些卡通卻正好相反,大量減少文字,使一個故事的信息量大為減少,而不能有效地與日本卡通進行竟爭。僅舉一個例子:隨機取一本《名偵探柯南》(第五輯,第43本),總計200個頁碼,《卡通王》2004年第4期,260個頁碼,《少年漫畫》2004年第3期,200個頁碼。這三本卡通都是32開本(《柯南》為小32開),《柯南》的文字是30000多字,《卡通王》的文字量是6000字,《少年漫畫》的文字量不到5000字。日本卡通圖書的文字量是我們的5-6倍之多。孩子們讀圖時,更喜歡讀的是故事(即文字)。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的《中國卡通》創刊時,多以圖為主,發行量一直沒有上來,經過一段時間後,該刊增加文字量,加大故事性後,發行量才有了質的上升。反觀我們的卡通片(圖書)所包含信息量就少得可憐,如一集《小和尚》、《快樂東西》片長約20分鍾,在這20分鍾內,人物的動作重複、幾乎沒有幾句台詞,場景轉換不多,這就造成我們的卡通片“動感”差,由於信息量省,看半天,就是那幾個動作,所以看幾集後,也就失去了觀看的耐心。而日本卡通片則不然,人物的語言、動作、場景、分鏡頭等運用得非常多,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會被吸引看完“這一集”,還想看下一集,這就是日本卡通的最基本的媚力所在。

可以這麽說,孩子的這六年就看著日本的卡通片,玩著日本的玩具長大的(同時,也看些歐美的卡通片,說到這裏,我自己都沒有了自信心,中國的卡通片下麵會講到)。日本人達到了在輸出其文化的同時,輸出他的經濟。同時,還有著更深一層的東西,怕也沒人注意到,那就是,還有文化侵略的企圖,這些潛在東西不時地出現在他們的卡通片中。所運用的手法也很隱蔽,就是把許多中國古代的故事或者傳說或者現成品直接搬到他們的卡通片中,把中國的成語故事、古人的話,直接說成是日本的古人說的,做的極為自然,讓不知曆史的孩子還以這些都是日本的東西呢,久而久之,誰知道這是中國文明還是日本文明。如2004年4月5日《參考消息》刊登的日本作者米澤嘉博撰寫的《日本卡通的昨天與今天》一文寫到:“為什麽日本的卡通片會如此繁花盛開,今天日本的卡通片會如此吸引人?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為卡通片提供原型的的漫畫作品的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政風憲三、瀨尾太郎等人就開始製作國產卡通片。戰後,以東映動畫公司的《白蛇傳》為開端的影院版卡通片,因承襲了美國迪期尼的‘名著路線’而成功地走向世界。”這裏,作者公然將我國傳統神話故事《白蛇傳》說成是日本的“名著”而被“普及”。另外,他們還將我國的神話故事《西遊記》等也進行竄改。這些卡通片的的直接效果就是:不僅讓孩子們深感不如日本,在日本的文化麵前失去了自信心、自尊心。

8、精耕細作,連續開發。日本片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部卡通片都非常“長”,即集數多。如《柯南》已有200多集,《火車俠》100多集,《彈珠警察》100多集,《聖鬥士星矢》100多集,在我國電視台裏播出的日本卡通片每部都不少於100集。在長篇卡通片播出受到歡迎後,日本的卡通片的製作者更善於搞繼續開發。如《名偵探柯南》熱播後,製做者一邊繼續創作卡通片,一邊將《柯南》轉化成電影版、電視版、DVD版、VCD版、劇場版,不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出版形式上都搞些新花樣,即再賺上一筆;再如《奧特曼》播出後,見效果不錯,製作者便在《奧特曼》的基礎上,又創作出《劍﹒奧特曼》、《迪斯﹒奧特曼》、《帝拿﹒奧特曼》、《傑克﹒奧特曼》》、《雷毆﹒奧特曼》、《泰羅﹒奧特曼》、《艾斯﹒奧特曼》、《愛迪﹒奧特曼》、《吉幫﹒奧特曼》、《賽文﹒奧特曼》、《葛雷﹒奧特曼》、《奧特曼555》等奧特曼係列卡通片,這些“奧特曼”每部都不下100集,並配有光盤、圖書,玩具,每一個奧特曼都有一個特別的“工具”,即玩具。僅一個什麽奧特曼用的神光棒就60元一個!(這僅是在紅橋批發市場的價格,一個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在買神光棒時對我說,阿姨,買吧,這個在我家那邊的商場200多元呢,我特意從北四環來這裏買)看看人家的卡通產品,都做到了消費者的骨頭裏了,真讓我們汗顏。

9、產業帶動事業。一次在朋友家裏,見一大三學生看《靈棋王》。便問他有什麽好看的。他道他喜歡圍棋,該片是寫圍棋的故事。據他講,圍棋近幾年在日本很是蕭條,由於《靈棋王》的播出,在全日本又刮起了圍棋熱,特別是在學生中。這樣克觀上帶動了圍棋事業的發展。

    二、為什麽我們的卡通片總是不能吸引孩子?

這裏我不想再去重複我們以前的動畫片有多麽多麽行,要發展我們的卡通存在的各種困難。因為,人家的東西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你也不是在做慈善事業,都是商人,要嫌錢的,做為顧客,要花最少的錢賣最好的東西,這是市場經濟規律,沒有人因為這個東西是愛國者產的,就來買你的,如果這樣,是不正常的,也不是長久的。所以,我不想和那些“我們的‘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的愛國者們抬杠”,就國內近幾年花大力氣製作的一些卡通片,來具體說說中國卡通片的一些不足之處,也有的放矢,不致說一堆不痛不癢的套話、空話,談到這些問題時,本人希望是本著討論問題態度對之,沒有惡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1、故事本身不適合兒童。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央電視台花大力氣製作的《西遊記》。我花了180元買了一套光盤,兒子看了幾集,便不再看了,逼著看也沒用。《西遊記》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故事比較好,人物形象也好,色彩運用的也比較精細。但是,究竟是什麽原因,不能讓孩子們像迷日本卡通片一樣迷上《西遊記》呢?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麵看這個問題:雖然《西遊記》裏的某些小故事是適合孩子的,如《大鬧天宮》、《偷吃人參果》、《大鬧通天河》等這些小故事可以製作成單獨一集的卡通片,而《西遊記》作為一部完整的長篇卡通來製作,卻是不適宜的。因為,《西遊記》故事本身的並不是專門給兒童創作的,它的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意義是隱在故事背後的,比如,作者是通過這唐僧師徒取經的故事,來寫現實社會,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宗教方麵的情緒,這些故事中隱含的社會意義,隻有有一定生活閱曆的人才能理解,因此,就《西遊記》故事來講,是不適兒童看的;同樣作為大製作的《隋唐英雄傳》也是一個道理。目前北京動畫頻道正在播出的動畫片《快樂東西》也是一樣,形式是動畫的,故事卻是大人的,而我國的成人沒有看動畫片的習慣,所以這些故事本身不適合兒童。

2、受眾對象的不確定。由於象《西遊記》、《隋唐英雄傳》、《快樂東西》等故事是給成人看的,隻是借助一些用現在眼光看來適和兒童的形式,這樣就踩了兩隻船,內容是成人的,形式卻山呼海嘯的,成人不愛看;形式是上天入地的,內容卻讓孩子不接受,同時,這些成人故事中難免有些“暴力、色情、凶殺”內容,特別是《隋唐英雄傳》中,有色情內容是不適合孩子觀看的,相反,日本卡通片中卻沒有這些內容。這樣,新瓶裝舊酒,這樣兩頭落空。

3、故事本身沒有一個明確性。最明顯的如《西遊記》。《西遊記》故事本身沒有一個明確性--即取回經來有什麽用?盡管有些故事很好,適合孩子,但是就整體來說,那麽多集都過去,還沒有取到經,讓孩子期待時間過長,產生厭倦心理。孩子看動畫片卻是直觀的,他們期待的是結果。而《西遊記》的故事的結果就是取經,一切行為都為了這個結果。孩子們要看到怎樣取回的經,取沒取到,而不是那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媽媽,幹嘛孫悟空不自己去取經?”“唐僧壞,不幹事,還要念咒,孫悟空還要幫他!取經幹嘛!”聽了孩子這樣的話,我感到很吃驚!所以才細想了這些問題。想想也是,那麽有本事的孫悟空幹嘛不翻個跟頭把經取回來不就得了,還用得著費那麽大的力氣受那麽多磨難,再說取回這經來幹嘛?我也回答不了,最後,隻能解釋為:為取經而取經,白浪費生命!受苦受累活該!這說明,我們的卡通片的製做時,沒有下狠功夫去研究故事本身,研究兒童心理,研究兒童倒底需要什麽的卡通片,研究一下市場。花了大力氣拍出來,一句話,就讓孩子給否定了。目前在北京動畫頻播出的《小和尚》,也是如此。老和尚和小和尚的一些所作所為,都是成人式的幽默和成人世界裏的“好與壞”,這些“發人深醒”的“好與壞”對兒童來說,如對牛彈琴,這樣的動畫片是費力不討好的。日本改造的《西遊記》(改為《七龍珠》)就避免這個問題,所以,很受孩子喜歡。

4、附加產品遊離卡通故事本身。我國的卡通片幾乎沒有什麽附加產品,有的卡通片有了附加產品的意識,但是,做得不夠好,不能與卡通片本身合為一體,所以影響也不大。如《西遊記》的附加產品就是唐僧師徒的四件武器,在公園裏賣,好像最近連這四件武器也被日本的玩具取代了。伴著該片在電視台的播出,孩子隻買過一本配合電視劇出版的《西遊記》圖書,以後也沒在要求買。圖書大廈的銷量不多,書攤上不見蹤跡。  

《藍貓淘氣三千問》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也在卡通片的附加產品上做足了文章。如開藍貓專賣店,凡是學生能用的商品,藍貓都做了。如藍貓書包、鉛筆、麵具、衣服、鞋帽、洗頭水等等,不下上百種,但是,效果並不是很好。據了解,《藍貓》也是近年來的一部大製作。全國電視台都播過,聲勢造得很大。但是,孩子也是看了不到一個月,便轉而去看《星球大戰》了。為什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呢?筆者認為,做為卡通片的附加產品,不能脫離卡通故事本身,而應是與卡通片成為一體才成。如上麵所提到的日本的卡通片的附加產品都是卡通故事人物的重要“行頭”,如《四驅兄弟》附加產品為賽車,這些賽車名目繁多,但都與故事中的人物相關。如正派人物星馬烈、星馬豪的第一代賽車名為“勝利衝鋒和音速戰神”,第二代賽車名為“勝利衝鋒和先驅音速”,第三代賽車名為“旋風衝鋒和巨風音速”;星馬烈爸爸的賽車名為“戰神600和戰神600叫夫號”;反派人物衝田海的賽車名為“蜘蛛王”,中間人物騰吉的第一代賽車名為“原始戰神”,第二代賽車名為“疾速斧頭和疾速眼鏡蛇”, 二郎丸的第一代賽車名為“二郎丸特別號”,第二代賽車名為“鷹羽龍”,“鷹羽龍”又分為“三角劍”和“新三角劍”兩個型號;反派人物的賽車還有“魔鬼司令”、“黑巨無霸”等;《鐵膽火車俠》的光明使者的各種火車俠和黑暗軍團的各種火車俠(名目多達近百種);《彈珠警察》的各種彈珠人;《奧特曼》的神光棒;《寵物小精靈》的各種寵物等,這些附加產品都與卡通故事片中的人物、故事緊密相聯,產生的效果是互動的,而不是分離的。反之,我國的卡通片的附加產品與卡通故事疏離,互動效果不好。

5、人物塑造類型化。怎麽看《藍貓》裏的人物,都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如雞大嬸就像唐僧、宋江、教師、阿姨等永遠正確的及時雨;藍貓則是李逵、程咬金、豬八戒或是總犯錯誤認不清大方向的什麽隊長之類的人物轉世;而非非則像是個二醜人物。人物類型化的痕跡太濃,創作者沒有真正地動腦筋創作,沒有脫離“三突出”的套子;《黑貓警長》已有人做過相當精辟的分析,我認為,黑貓創作的骨子裏沒有擺脫“血統論”和“出身論”即,隻要是貓就是好的,隻要是老鼠就肯定要做壞事。所以,黑貓就成了永遠正確的高大全,一隻耳隻要一出現就準幹壞事,就得被消滅。雖然有的有點人性的東西,卻又是成人社會的老生常談,塑造的形象一點也不可愛,顯得生硬而僵化。而且,一隻耳們永遠躲在黑暗的角落裏,黑貓們永遠英雄氣概,陽光燦爛。不僅讓人想起楊子榮和座山雕來。最近拍的《神探威威貓》與《黑貓警長》相差無幾,雖說生活化一些,還不好不“生活”化的好。給孩子們看的東西,沒有深入到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裏,而是將成人的東西、想當然的東西強加給孩子們,孩子們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有總比沒有強,還是看的,一旦有了選擇權,就由不得你了。

6、“階級鬥爭”的陰魂不散。《葫蘆兄弟》也應算是我國近幾年來比較好的一部卡通片。但是,孩子還是愛看“大蛇精”部分,而且喜歡葫蘆娃,並以葫蘆娃自居,將父母比成蛇精和蠍子大王。書和盤都買了,也挺愛看,特別喜歡看蠍子大王把三娃的褲子打掉的情節片斷,而且還哈哈大笑。後來,就不看了。我認為,孩子並不是不喜歡看,而是覺得太殘酷,這種感覺孩子說不出來。因為故事的結局是葫蘆娃把大蛇精和蠍子大王給裝在葫蘆裏化成了水,被壓在由葫蘆娃變成的七色大山下,永遠也活不了了,看得出來,這個結局讓孩子很傷感,因為在孩子的想像中,是把蛇精和蠍子精比成自己的父母,自己則以葫蘆娃自居,他認為與蛇精和蠍子精的打仗,則是一場遊戲,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就像貓和老鼠一樣。而我們的卡通片則是用成人對世界的理解來給孩子們講故事,世界永遠是二元對立,隻有好壞,隻有你死我活,壞的一定要讓他們永世不得翻身,好的永遠正確、沒有一點人性的東西,所以,不吃也不喝,也沒有父母,像葫蘆娃(類似的還有孫悟空、黑貓、藍貓、威威貓等),沒有媽媽,孩子最需要的是媽媽,蛇精又漂亮,所以孩子喜歡,卻又是孩子(差不多每個學齡前的的孩子看卡通片,都會以故事中的一個人物自擬的)把蛇精打死,這讓孩子沒法接受,學齡前的兒童愛看一些打打殺殺的卡通片,但是他們看的著重點是在“動”,而不真的“殺”,反派角色總是在“搗亂、失敗、再搗亂再失敗”中循環往複,而不是滅亡。我們的卡通片總是讓反派角色滅亡,而且亡得很慘,孩子又難以接受。相比較,日本的卡通片都很人性化,正派和反派並不總是完全對立的,反派角色總是“可愛迷人”的,也是永不言“敗”的,所以,他們的動畫片每部都很長,少的近百集,多的達200多集(也有例外的,如《奧特曼》中的怪獸,但是,怪獸是必須被打死的);

7、人物形象製作比較粗,且模仿嚴重。如果《藍貓》放在七十年代,應該說是最好的了,因為,那時國內很少有人看過《貓和老鼠》和《星球大戰》。藍貓的形象就是TOM貓的一個劣質克隆,孩子們都看過TOM貓,還怎麽能認同這隻藍貓呢。不知為什麽經常與藍貓作對的外星機器人,怎麽看都怎麽像《星球大戰》中的機器人,且沒有人家製作精良。模仿不說,就是原創作品的形象,也是粗糙得很,如北京動畫頻道播出的《中華上下五千年》,其中的人物都是四個手指頭(孩子指著電視說:媽媽看,他們都少個手指頭),《快樂東西》裏的人物更是粗得不像個人了;《小和尚》裏的人物比起《一休》來,形象製作不可比了,這樣應付孩子的動畫片,孩子怎麽能喜歡?

8、語言生硬、貧乏。一套《藍貓》看下來,沒有記住什麽美好的語言,隻有像念教課書一樣的長篇知識解說,這些知識解說就像觀音菩薩,隻要它們從機算屏幕上出現,藍貓們準是化險為夷;最近北京動畫頻道播出的新製作的動畫片《快樂東西》和《小和尚》,也不能盡人意,與同時播出的《四驅兄弟》相比,不能吸引小觀眾。這兩部動畫片不能吸引觀眾的原因除了以上不足外,還有一點就是這兩部卡通片應該是給成人看的,而我國的成人卻沒有觀看卡通片的習慣,又是兩頭落空。

9、故事情節陳舊,離生活太遠。外星人無緣由的要占領地球,這種東西早人家已經拍爛了,再出新意很難。日本的卡通片就有這個意識,便早轉行拍些一人間生活了,像《四驅兄弟》等,而我們卻還在玩人家剩下的東西。

  三、中國卡通究竟卡在哪裏呢?

通過對日本卡通片和國產卡通片的分析,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製約著國產卡通片的發展。

1、整體文化水平低。就目前卡通片的創作來說,整體創作整體的文化水平不高,這是嚴重製約我國卡通片發展的主要原因。卡通產品是文化高度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卡通創作不僅要有高科技的支持,更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不僅要有深厚的文化修養,還要有深刻的人文關懷。卡通藝術綜合了文學、美術、音樂、電視、電影、話劇等等與藝術生活相關的要素,並將這些要素綜合運用到卡通創作中,不是僅僅會些動畫創作就能勝任的。而我國卡通創作隊伍都以學技術(電子計算機、理工科)為主,這支隊伍年齡也比較輕,社會經驗和閱曆不足,文學素養不深,他們隻會學些日本、香港、台灣卡通的一些皮毛,照貓畫虎。形式上可以模仿,但內容是模仿不來的。內容厚實,靠得是深厚的文化素養,這種文化素養不是電腦技術、不是卡通繪畫技法、不是高科技,而是文學、史學、哲學、地理學、心理學等哲學社會科學的綜合知識修養,這是基礎,沒了這個基礎,我國的卡通片想上個層次,想也難。所以,我國卡通片(包括卡通故事)模仿性強,創造性不足,這也是卡通界常說的“沒有好本子”。好本子即好的腳本,這個好的本子需要好的創作者,這個創作者必須是文化功夫相當深厚的,如日本《機器貓》的創作者滕子F不二雄,《名偵探柯南》的創作者青山剛田等,而我國專門從事卡通創作的隊伍少,學問深厚的也少,屬於“玩票”的居多。

2、創作框框多,沒有激情和想像力。由於傳統文化和主流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一涉及到文學藝術問題,首先就要主題先行,問一問是否符合傳統,是否符合主流文化,使創作者在創作伊始,便戴上枷鎖,失去了想像力。所以,我們所創作的卡通片,大都是些“學問貓”、“智惠兔”、“大壞狼”、“狡猾狐狸”、“糊塗熊”。還有,目前社會上的一些學者和教師,特別是家長,認為卡通片充滿凶殺、暴力、色情,並且影響孩子學習,這種現象也潛在影響著卡通片的創作,使創作者極力迎合這種認識,所以,在創作中盡力避免出現打鬥場麵,表現出一種平和。其實,卡通本身的特點在於“動”,而動並不是隻有打鬥,而打鬥本身也並不就是暴力。這種對卡通的誤解,也使得我們的卡通片創作平平,沒有激情和想像力。

3、“教”與“樂”的關係沒有擺正。現代社會,中國是個開放的社會,現在是各種文化大交融的時代,如果死守著我們那些固有的東西不放,不用說被時代拋棄,不久就會被我們的後代拋棄。如《狼來的故事》講了幾千年,孩子們都是欣然接受的,到了我這裏,同樣的故事講完了之後,兒子坐在沙發看都看我一眼,拉著長聲著道:可是北京也沒有狼呀!那時他還不到四歲!審視一下我們的卡通片,無一不是以“教”為主,把一些大人的觀念強加進行卡通片裏,弄得個四不像。不是說日本的就好,但是,仔細看過,也是在教育孩子,但是,沒有說教,就是娛樂。在樂中受教,而我們的呢,主題先行,我們大人都做不到事情,卻要求孩子去做,而且不能犯錯誤,一旦被劃進了壞人的圈子裏,就是萬惡不赦。這樣,費了大勁搞出來,讓孩子們說:你們搞的動畫片都是白癡。

4、食古不化與糟蹋傳統文化並行。由於我國有著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些流傳統下來的精品,隨手一翻,稍加改動,就可以做為卡通腳本。但是,社會這個生活大背景在變,沒有鮮活的社會生活做背景,怎麽吸引人呢?如同一句話,如“我視金錢如糞土,富貴於我如浮雲”這句話,我們的卡通創作便是一個古人的故事,怎麽品格高尚,怎麽結局,就完了。而日本卡通則設計成為現代小孩子爭鬥時打嘴仗的口頭禪,哪一個更吸引人,哪一個更活學活用,不是很清楚嗎!我國的卡通創作基本上走得是“食古不化”或是“竄改古語”的路子,雖然一時引起點笑聲,但總不是卡通的真正創作路子。

5、低俗化和庸俗化。縱觀在我國熱播的每部日本卡通片,都有一種向上的精神,一種不言敗、有服輸的精神,也就是我國傳統文化所提倡的“精、氣、神”,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像一條紅線,貫穿於整個卡通故事之中,如《火車俠》中當火車俠們要去扶危濟困時,總是充滿激情是大喊一聲:“火車俠――變身!”《四驅兄弟》則是“我不會輸給你的!勝利衝鋒――衝啊!”《柯南》是一句“看我的――!”等等,幾乎每部日本的卡通片都有這些激勵人心的程式化語言。反觀我們的卡通片製作,不但拋棄了這些孩子們應該有“英雄主義”氣質,而且越走越遠,甚至搞起了低俗和庸俗。不管怎麽說像《黑貓警長》、《神探威威貓》等國產卡通片,還能給孩子點正義和道義,雖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沒有日本卡通片的情況下,孩子還是可以看的。但是,從目前創作的如《小和尚》、《快樂東西》、《火星娃學漢字》等卡通片,卻在走低俗和庸俗,拿無聊當有趣,宣揚一種平凡人的平庸,而不是平凡人的平等、博愛,相反,卻在平庸中流露出一種調侃生活,一點都不可愛。人總是要有點精神,從流行的韓劇、日劇看,每個主人公都是有一種執著的追求,這種追求散發著人性的美。

6、事業還是產業沒分清。事業是國家拿出錢,產業是要賺錢的。把卡通片定為事業,那是要國家拿錢出來做的,不用自己操心,就賺錢,誰還肯賣力!把卡通片定為產業,但是,從出版、發行、播放都是控製在事業單位手裏,賺多少錢都是單位的,誰還肯出力!

7、條塊分割,不能形成合力。一部卡通片從製作到進行市場要經過“製作、出版、發行”等幾個環節,而這些環節都不是控製在製作人手中的,而是要通過至少幾個環節來完成。就拿《葫蘆兄弟》來說吧,據說這部卡通片賣得還不錯,圖書銷售也還好,是有希望成為一個品牌的,但是由於圖書出版和卡通片的製作方不是一個部門,在利益的分配上沒能達成協議,同時,製作方也換了領導,使這部遠景比較好的卡通片,便在市場上消失了,也很可惜。且不說投資方是誰,製作方是電影製片廠,圖書的出版是出版社,光盤的出版是音像出版社,還不算發行。算算看:投資最多,花費最大的是電影製片廠,而電影製片廠得到利益卻僅三分之一,還要合作好,如果合作不好,那就另當別論了。按市場規律,不能實現誰投資、誰受益,哪裏還有積極性。而日本的卡通片製作本身就是一個產業,真正實現了市場化操作。一定選題定下,投資方就是製作方,可以按市場規律操縱一切:製作、出版圖書、出版音像、銷售、版權等等,一切都在自己手裏。當然很快就占有市場了。我們呢:卡通片製作出來後,要找出版部門出版圖書、要找音像單位出版光盤、要找有專營圖書進出口部門代理版權,關鍵還得找電視台播放,而這些部門靠著國家的專營權力,是最大利益均沾者,別的不說,就說電視台吧,如果一部好卡通片想在少兒頻道上播放,製作者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精力消耗在這上邊,筆者不敢妄測;隻要占有這個位置就能賺錢,這是個不變的真理,所以哪個人肯輕易地放棄這個利益,哪個人肯去解放思想,搞搞改革!別的不說,隻要看看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那幾個主持人,十幾年永遠不變的那幾張臉,你就別指望什麽了。這些部門雖說都是事業單位,可哪個部門在賺錢方麵都不是等閑之輩,層層剝皮、雁過拔得毛,剝也可以,要是辦得快也行,很多時候,得層層批,一但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便要至少擱上一陣子。一部卡通片要與觀眾見麵,這樣算下來得幾年功夫。我們還在協調時,人家的第二部、第三部都快出來了。說我們的原創少,這樣的環境,原創怎麽出得來!就是國家出了大錢,事情也未必做得好,因為,這些還沒有市場來決定。如《西遊記》,中央電視台投資,自己台播,自己出版圖書、音像等等,可謂條件之寬鬆至極,但是仍然沒有想像的那樣好,為什麽呢?因為是公家的東西的,誰肯花大力氣去真正的下一番苦功夫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呢,另外,做完了就做完,下一步該幹什麽幹什麽去,甚至領導一句話,你就調走去幹別的去了,一切都是在應景,能做好嗎?

8、專業性媒體少,稿酬低不利卡通創作者的提高和卡通作者的生存。我國職業卡通創作者極少。目前一些卡通作品的創作一般都是些卡通愛號者,他們的作品大都是在學生期間的創作,一旦工作以後,便不以卡通為業。因為,目前我國可供卡通作品刊登的媒體極少,隻有北京的《中國卡通》、《漫畫大王》、《少年漫畫》、《北京卡通》和上海的《卡通王》和《卡通先鋒》,而這些卡通刊物發行量都不大,讀者對象偏重少年兒童,而少年兒童大多數都看日本和歐美的卡通片。因此,沒有形成真正的卡通市場,作者隊伍以年輕人居多,而且極不穩定,沒有一個好的創作隊伍。另外,這些刊物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出版社,所出版的卡通作品不能及時有效地被開發利用,即不能像卡片、音像、圖書等產品衍伸,形成立體開發。由於專業刊物少得可憐,因此,在我國沒有培育出一個良好的卡通市場,沒有競爭,沒有活力,沒有創作動力。一個行業特別是文化產業的成熟與否,要看這個行業的媒體是否存在競爭,是否優勝劣汰。如我國的漫畫事業,在四九年以前是非常成熟的,漫畫的概念僅在上個世紀初才從日本引進,與卡通相似。但是僅僅過了不到三十年,我國的漫畫事業不僅遠遠地超過日本,而且出現了一大批漫畫家,創作了一批傳世作品。如張光宇、張樂平、丁束、廖冰兄、豐子愷、張聿光、魯少飛、葉淺予、張仃等二十幾位著名漫畫家。當時,在上海、天津、北京、重慶、西安、桂林、泉州、香港、福州、湖北的老河口、廣州等地都辦有漫畫期刊,各種漫畫社活躍在全國各地,如上海詩歌漫畫社、新上海漫畫社、上海滑稽漫畫社、上海沈氏兄弟公司、天津漫畫雜誌社、泉州一月漫畫社、重慶抗敵漫畫社、香港人間漫畫會、張家口建國漫畫社、華北漫畫協會等,這些漫畫社、漫畫協會創辦了近90多種漫畫專業期刊,如《漫畫周報》、《笑畫》、《半月漫畫》、《漫畫》、《北京漫畫》、《抗敵漫畫》、《漫畫之友》、《上海漫畫》、《詩歌漫畫》、《群眾漫畫》、《時代漫畫》、《滑稽》、《天津漫畫》、《東方漫畫》等,這些漫畫期刊培養了一批漫畫作者,這些作者靠給這些刊物投稿,可以生活得很好,所以,他們安於漫畫創作。因此,在四九年前,我國的漫畫業的水平是相當高的。當時隻是作為漫畫界普通一員的丁聰、方成,現在成為我國漫畫界的大家,都是當時打下的基礎。

解放後,我國的漫畫期刊少提可憐,就是現在,專業的漫畫期刊和卡通期刊也少得可憐。沒有一個發達的漫畫業,卡通業的可以說就是一個空中樓閣,發展沒有後勁。另外,我國的稿酬製度基本上還是剛解放時的標準,低得可憐,作者不能靠稿酬養活自己,特別是卡通作者,都是些年輕人,更不能以此為生,他們創作卡通時,大多是在校學生,衣食無憂。畢業後,要自求口實,則不能以卡通業,因為,卡通創作不能養家,作為業餘愛好,還可以。而日本的(我沒有去過日本,也沒考察過日本的卡通業究竟是怎樣經營,我隻是從日本的卡通片或卡通圖書中得出的這個結論)卡通業的每一個環節都能養活一批人,即分工協作協作。有專門從事腳本創作的作家,稿酬高,有專門從事繪畫的繪畫者,稿酬高,所以日本的卡通業非常成熟。而我們的卡通業的隊伍一直沒有培養起來,讀者卻培養起來了,所以讓位於日本的卡通製品。

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的漫畫期刊都應該不少,所以他們創作的卡通作品也比大陸的受歡迎。

我們的卡通片製作的製約的東西太多,這不是一個製作者或者一個大投入就能解決得了的。如果沒有一個更加徹底的自由卡通片製作市場,我們的卡通業要發展,很難。

但是,不是說沒有辦法解決,那就是再提高一些各方麵的素質,形成共識,那就要發展我們自己的東西,在為我們的卡通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同時,創作者要認真做好自己的事,認真研究日本及其它國家的卡通片,真正在內容上吸引讀者、在製作上再精細一點,盡管難,還是要去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wuliaof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nightrose的評論:
謝謝你的留言,我個人感覺除了商業和曆史因素,中國動畫比不過日本的就是,中國動畫說教太明顯,就跟我們的基礎教育一樣,教給孩子的跟現實中真正做的截然相反。
nightrose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卡通產業曆史良久,且市場導向,所以商業製作完美。我個人覺得中國幼兒教育前途不在於和日本較量卡通片,而是根據中國的文化環境和條件給孩子提供其他形式的娛樂。

比如我小的時候就很喜歡聽西遊記,是一個中央廣播台著名的故事播音員講的,情節曲折起伏,引人入勝。因為孫悟空是放蕩不羈的個性,他做出的種種事情,最對孩子心性,如果西遊記都收不到效果,那多半是父母沒找對方式。至於孫悟空為什麽不能自己去取經,理由很簡單,在西遊記的故事裏,西天取經是佛祖對凡人唐僧的考驗,若是孫悟空一個跟頭自己到了西天,或者他夾著唐僧飛去西天,佛祖是不會把真經給他們的。孫悟空和唐僧的其他幾個弟子雖然都武功高強,卻因為各種原因觸犯了天庭,要陪唐僧取經贖罪,吃遍苦頭,最後才能得到寬恕,成為各級神靈(就像他們最後被冊封的那樣)。當然西遊記裏的寓意還有很多,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決定講解多少,但決不至於不能自圓其說。

日本卡通可以滿足立即的娛樂滿足,卻也多是快餐文化,不見得有太多養分。其中的“向上”號召有時感覺像武士道精神,更有很多漫畫包涵成人,甚至是黃色暴力內容,家長最好警惕!你雖然能監控孩子在家不看,不見得能防止他在學校不向其他孩子借著看。

雖然對日本卡通與文化不見得要排斥,但如果孩子生活中充斥日本文化,父母就有責任了。這世界上好的幼兒故事有很多,且不說中國民間傳說故事,有安徒生,格林童話,丁丁曆險記(漫畫)及許多世界名著微縮本,怎麽會找不到好的素材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