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愛情在當代西方社會的衰亡---弗洛姆

(2010-05-25 21:03:34) 下一個
 現代資本主義需要大批能在一起協調工作的人。這些人對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但他們的口味是標準化的,既容易受到控製,又能預測。現代資本主義需要的人是一方麵能感覺到自己是自由和獨立的並相信自己不屈服於任何權威、原則和良心,另一方麵他們又準備執行命令,完成別人交給的任務,服服貼貼地進入社會這部機器中去,規規矩矩地聽人擺布,自願服從領導,盲目地受人指揮-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他們要不遺餘力地幹活,永遠地發揮作用和力爭晉升。

  那結果是什麽呢?如果就是現代人對自己、對同代人和對大自然產生異化。1他變成一種商品,體驗到自己的生命力實際是一筆資本,這筆資本在既定的市場條件下要給他帶來最大的利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本質上來看是互為陌生的,是自動機器之間的關係,其安全感的基礎就是要想方設法靠攏一群人,在思想、感情和行動中同這一群人保持一致。雖然每個人都努力同別人接近,但實際上都是孤獨的,充滿了不安全感、恐懼感和負罪感。隻要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得不到克服,這種感覺就會不斷出現。但我們的文明提供了各種可能性,使人們感覺不到這種孤獨。這首先就是人們每天都重複著千篇一律僵化的機械性工作,這種工作秩序使他們不再自覺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統一的基本要求。但是光靠這個還不行,因此人就通過享受,通過娛樂工業提供的音樂、畫片,以及通過不斷地購買新的物品去減少這種尚未意識到的絕望。事實上現代人很像休克斯勒爾*(*休克斯勒爾(1894-1963),美國作家,深受佛教的影響。-譯者注)在他的《美麗的新世界》一書中描繪的那付樣子:"營養充分,穿戴講究,性欲得到滿足,但卻沒有自我,同他同時代的人也隻有表麵的接觸。"現代人的宗旨正如休克斯勒爾簡明扼要地總結的那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是"今日,人人幸福"的頌詞。現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滿足消費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他們消費商品、圖片、食品、飲料、香煙、人、雜誌、書籍、電影,真是無其不有。世界隻是為了填飽他們的肚子,就象一個巨大的蘋果,一個巨大的酒瓶和一個巨大的乳房,而我們是嬰兒,永遠在期待,在希望,卻永遠是個失意者。我們的性格努力地適應進行交換、接受和消費的要求。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質的東西-都成為交換和消費的對象。

  至於愛情,當然也完全符合現代人的社會性格。自動機器是不會愛的,它們隻能交換"一攬子特性",想做一筆好買賣。在這一異化了的結構中,人在愛情上的基本要求是"結伴"思想,這在婚姻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無數宣傳美滿婚姻的文章中,一對毫無摩擦的伴侶被奉為是理想的結合。這一宣傳同社會要求職員應得心應手的標準毫無兩樣。這個職員必須"相應獨立",是一個很好的合作者,寬容,同時又具有進取心,對生活的要求又很高。正像婚姻顧問對我們介紹的那樣,一個丈夫應該理解他的"妻子",並是她的幫手。他應該讚賞她妻子的新衣服,也要稱讚她做的飯菜。而每當丈夫疲勞不堪、怨氣十足地回家來時,妻子則應該體諒他,當丈夫談到職業上的麻煩事時,妻子應該注意聽他講。如果丈夫忘記了她的生日,妻子不應該生氣,而應該通情達理。所有這一切無非是表明這兩個人的關係如上了油一樣毫無摩擦,但這兩個人一輩子都會互不了解,永遠達不到"中心關係",而是敬如賓客,隻是盡力使對方舒適而已。這樣的愛情和婚姻概念實際上是強調保護自己免遭不可忍受的孤獨感的侵襲。在"愛情"中人們終於找到了避風港。兩個人結成用以反對全世界的同盟,卻把這種兩個人的自私看作是愛情和信賴。

把愛情看作是性滿足的產物,把愛情看作是結伴思想和防止孤獨的避風港,這兩種觀點是西方社會中愛情衰亡的兩種"正常"形式,是由社會決定並造成的愛情病理學。這種病理學有許多個性化的形式,其結局都是自覺地受苦。這些形式被精神分析學家和越來越多的外行稱為神經玻下麵通過幾個例子簡明地說明一些經常出現的形式。

  造成精神病態愛情的基本條件是"相愛的"一方或雙方都牢牢地抓住父親或母親的形象,並把他以前對父親或母親懷有的感情、期待和恐懼成年後都轉移到"所愛者"身上。這些人從來沒有超越兒童階段,成年後還在尋找兒童時代的聯係。在這種環境下,這些人在感情生活方麵始終是停留在二歲、五歲或十二歲的階段,但他們的智力和社會能力卻符合他們的實際年齡。在嚴重的情況下,感情上的這種不成熟狀態會破壞其社會生活;在不那麽嚴重的情況下這一衝突隻限於個人親密關係的範疇。

  我們再回到我們前麵已經提到過的以父親為中心或以母親為中心的討論。下麵的例子與我們現在經常能看到的病態愛情關係有關,也就是男子在感情發育過程中始終停留在同母親的聯係上。這些男子從來沒有斷奶,他們始終感到自己是孩子,他們需要母親的保護、母愛、溫暖、關懷和欣賞。他們需要無條件的母愛--得到這種愛隻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他們需要這種愛,他們是母親的孩子,弱小無力。這些人在企圖贏得一個女子的愛時,往往和藹可親,風度翩翩;如果他們成功了,仍然會保持這副樣子。但他們同這個女子的關係(實際上同對所有的人的關係一樣)都是表麵的,而且不負責任。他們的目的是被人愛,而不是愛自己。在這種類型的人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很強的虛榮心和沒有完全暴露的遠大誌向。如果他們找到"合適"的妻子,他們就信心十足,覺得自己占了全世界的上風;這時他們對其他人也會和藹可親,溫文爾雅。但在過了一段時間後他的妻子不再符合他的想像,就會出現衝突和摩擦。如果他妻子不始終如一地欣賞他,如果她要求有自己的生活,希望得到愛和保護,如果她--在極端的情況下--不準備原諒他的外遇(或者不流露對此有一種頗為欣賞的興趣),這時他就會感到受到很大的傷害和失望。一般來說他還會用"妻子不愛他,自私或者專製"的說法把他的這種感情簡單化。很明顯,"慈母"對她的令人著迷的"兒子"的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被看作是缺乏愛情的表現。這些男子一般來說把他們的文雅舉止,和他們願意使別人高興的願望同真正的愛情混淆起來,並因此得出他們受到不公正對待的結論。他們自以為是偉大的戀人,對妻子的不滿抱怨不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