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一個民族的崛起是以什麽作為特征? 高超的科學技術? 飛速的經濟發展? 還是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這些當然是重要的特征. 但是為什麽一提到中國的崛起, 很多西方國家總是提懷疑的態度? 盜版別人的技術, 沒有信用, 人權, 等等. 不時讀到的新聞比如中國高科技公司的產品到國外被懷疑, 被起訴, 中國公司製造的汽車被認為是仿造, 也許姓媸檔某煞?/span>, 也許有誇大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認, 整個社會充斥著浮燥急功近利的心態, 山寨產品居然成為可以接受的事物, 就難怪外國人要懷疑中國人製造的產品. 一個民族的崛起如果是僅僅是外在的科學技術, 經濟發展, 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但是心態卻總是不自信, 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勞動, 對外國人要麽過於崇拜, 要麽采用過於狹隘的民族主義去對待, 心態總是不平橫, 則很難說這個民族真正的崛起. 一個民族的崛起最終必然要從文化中體現. 這種文化中體現很重要的一麵就是在與外來文化的交流之中. 文化的輸出確實是另一個很好的特征. 但是這種輸出是靠外界的拉動,而不是內部的推動. 中國目前必須虛心的消化吸收外界文化中的精英部分, 進而改造自身文化中浮燥急功近利的部分, 才能真正的提升民族的素質, 為所謂的崛起奠定基礎. 這恐怕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作為外界文化中的精英部分, 基督教文化將是中國文化必需的補充. 基督教揭示了人性中的罪性, 即是自我做主, 漠視規律(自然規律或人際關係的規律), 自以為人可以成為神, 漠視人的極限性, 等等, 乃是當今中國社會以至中國文化中極其需要反省與革新的. 基督教透過耶酥在十字架的死揭示了人與人之間互動必須遵守的規律, 互信, 寬容, 與愛, 乃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 基督教還借此揭示了神對人的博愛, 換個說法是人應當對大自然,對世界上一切感恩, 對耶酥作為真理與愛的化身的發自內心最底層的感恩, 進而愛並尊重周圍其他每一個人, 而不管他是什麽身份, 乃是對所謂的人權的另一種表述. 中國文化中也許對這些思想有著不同程度的類似的表述, 但是要麽有深層的極限性, 要麽沒有係統化或者沒有上升到信仰甚至宗教的層次.
不是說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沒有它可取之處.隻不過是同一個事實同時有優缺點.比如:
· 中國文化的一大特點是無神論文化,中國的聖賢先哲們確實充滿智慧,建立了不用依賴神秘色彩的理論體係,讓生活在這個文化圈裏的人仍能相對地安居樂業,整個文明的演化也相對容易,因為有神論文化不僅容易陷進迷信的泥潭,而且它同時強烈地觸動了人的理性與感性,所以演化也相對需要更長時間.然而中國的無神論文化對人性弱點缺乏深刻洞察,並且過於強調理性,仁禮義等道德規範,而輕視了順其自然,感性.
· 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並沒有太主張情感性的信仰, 相對而言比較順其自然, 反而比較寬容, 比較容易接受外來文化.中國文化象個熔爐, 曆史上接受了不同文化並把它們本地化(包括現代的馬列主義). 從某個角度上講, 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有寬度而缺深度.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 提供了兩種互補的理論體係:老莊哲學有很多深刻見解, 順其自然, 直師大道而屏棄仁禮義.但是老莊哲學過於虛玄, 對很多問題回避而簡單化-因為它們”不可道”也. 真要把這些深刻見解, 順其自然的哲學應用到普通生活,即使再複雜也要麵對現實,采取入世的態度而非出世的態度. 回避而簡單化隻能說是這個哲學過於粗慥. 儒家講究仁禮義等道德規範, 讓人修身養性,林語堂先生在<孔子的智慧>一書中精辟的提到, 孔子哲學的精義, 就是"人的標準是人"這一點上. 人修身就是順乎本性的善而固執力行. 這種以人為尺度是其哲學容易被接受,老小皆宜, 非常有用.但是缺乏對人性的深度理解,隻告訴人應該怎麽做但不告訴為什麽.從老莊有更超脫的智慧,但消極回避生活與社會,從儒家理學則能入世,但缺乏足夠的深度甚至過於實用,中國知識分子隻能在兩者間尋找平衡.
· 中國文化的生命力仍然強大,主要歸功於它相對比較寬容,能吸收外來文化.同時它讓人有很強的歸屬感.不過由於中國文化的實用性過強,這種"拿來主義"如果沒有從深的層次尋找不同文化的共同點,就不能真正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 換句話說, 容易消化不良.
從前麵基督教最基本的,最能夠被接受的教義來看,基督教有那些最值得中國文化吸收?
首先是對人的極限性,人的原罪性的理解.中國人很反感"罪"這個字,其實基督教中講的原罪指的是人的自由意誌天性總是會偏離外在規律-即神的旨意(偏離神的旨意即為犯罪).基督教將外在的存在和規律人格化,神化,從而清清楚楚的,也很容易的把人與神分開,是明確的兩個對立麵.而中國文化特別老莊哲學中對人的主觀意誌的危害也有深刻的論述,不過對外在的存在和規律則稱為"道",沒有去人格化,神化,人與道的互相作用就是人要尋找道,遵從道,關係比較模糊簡單,不象人與神是兩個明確的對立麵.
- 基督教的理解使得人對"把人神化"有著本能的警惕,對把人樹立為絕對權威有著本能的反對.即使在社會的草根界層也有這樣的認識,在這樣的社會是很難建立起獨裁專製的.獨裁者之所以能夠成功,往往是他把自己神化,或者周圍的人把他神化,而沒有人去反對.
- 這個認識不僅隻能應用在政治生活中,一般社會生活也看得見.中國文化沒有使人對絕對權威有著本能的反對,反而默認它的合理性,從另一個角度上則培養人的奴性,而缺乏對立精神.這在官場,在職場上隨處可見.要培養獨立的人格,首先要明確人的本質定位,人不可能代替神,在這一點上人人平等,沒有例外,人唯一的主人(老板)隻是耶酥基督.
- 基督教明確把人與神分開,人必須遵從神的律法,上升到情感的層次而非停留理性的層次,使人遵守律法是從心而來,而非從頭腦中來(from the heart, not from the head). 中國固然開始進入法製社會,人治的觀念依然深得人心.鑽法律空子不僅有機可乘,而且被認為聰明而非可恥,誠信與遵守法規者卻被認為是迂腐.這種文化導向實在不可取.
其次,基督教透過耶酥在十字架的死揭示了律法的尊嚴與神的救恩,揭示了人與人之間互動必須遵守的規律, 互信, 寬容, 與愛, 乃是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基礎.這在中國文化中找不到類比.救恩論具有普世價值,任何文化都可以接受耶酥是愛的真理的化身.老子提到的"聖人",孔子提到的"君子",在耶酥和十字架麵前,我想都也會感到耶酥是通往愛的真理的道路,也會被這個救恩所降伏.
- 老子說,上天是沒有感情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切隨自然自生自滅.然而人是有感情的,有被愛被嗬護的訴求,特別在人走投無路的時候:在困境中,或者在意識在作了錯事壞事想自拔的時候,基督教的救恩論為人提供了一條道路:隻要接受耶酥基督就行.並且,這種救恩是個人直接與神的關係,而沒有必要通過其他人.中國文化中在這方麵基本上是漠視不顧.這種文化導向不能不說是有缺陷.
- 人世間,各種人與人的爭紛,矛盾,仇恨,太多了.如何化解它們?老子七十九章也主張"以德報怨",與耶酥基督提倡的"左臉被打,把右臉也轉過去"有異曲同工的主張.隻不過耶酥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實踐了這個信仰,從而征服了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更有直接影響.如果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以德報怨者反被恥笑,沒有輿論理論支持,這種文化導向不可取.
- 人格固然要獨立,更要健全.健全的人格要顧及理性與感性兩者,缺一不可.太強調理性而壓製感性,人可能被扭曲;太強調感性而輕視理性,則很可能變成迷信.中國知識分子就是太強調理性而壓製感性,因為他們負載了中國主流文化,而主流文化過於強調理性.中國知識分子應以更開闊眼界來看待信仰的自由,特別是有神論的信仰.不成比例太強調理性而壓製感性的文化導向不能不說是有缺陷.
在信仰的起源一章提到,追求永恒的東西是人的一個本能.有的人把它應用到宗教信仰中,有的人把它應用到探索自然科學規律中,有的人則把它應用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跡.在無神論占主流地位的中國文化,曆史上有多少人不奪手段地隻想留下自己的名字,基督教在這裏有更好的教導:人的一切所作所為隻不過是為了榮耀神,人的功成名就再大,一切榮耀都歸給神.這種把自己名利拋在一邊,投身於某個事業更會有長遠眼光,而非急功近利,也有可能使人專注於自然科學規律,為人的多元選擇提供理論基礎:一切工作沒有本質區別,都是為了榮耀神.這些觀念都有幫助於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
基督教並沒有必要代替中國主流文化, 而是一種補充. 中國人,特別是知識分子,很難接受過於帶神秘色彩的信仰甚至宗教. 在信仰的起源論中提到, 每個人都有尋找信仰的種子和相似的起點, 但同樣的種子可能長出不一樣的結果, 應該允許多元化的選擇的共同存在. 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必須少一點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