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聊

會周遊在亞太國家之間,看到什麽就放在這裏啦。
正文

《移動著的奶酪:是傷不起還是盟不起》

(2011-08-24 20:23:47) 下一個

 


是兔子還是鴨子,是老女人還是年輕少婦呢?光學的幻覺呈現出坐標係的轉換可以造成麵對同個信息可能造成完全不同的解讀。翻譯成“範式轉移”或“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digm_shift 詳細的解釋)個人認為都不是十分貼切,用“坐標係轉換”這個翻譯,看似比較容易理解,但局限在“十”字框架下,從西到東,從南到北,顯得十分的狹隘,但對那些不諳數學的文科生,也就是這樣的簡單範式能夠承載他們知性的感官世界。

看到文學城頭高懸的《麵對蘋果穀歌的步步緊逼 風雨飄搖中諾基亞命運幾何》(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08/24/1453143.html),感歎之餘,想起了另一個範例。

提起瑞士,首先映入腦海的是歐米茄、勞力士等馳名世界的名貴鍾表,瑞士的鍾表工業是從家庭手工業開始的,鍾表製造技術世代相傳,這種精益求精的民族性格,使瑞士人沉溺於對鍾表技術的鑽研摸索,在歐洲史上爆發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1618—1648年)的30年間,“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在幾乎整個歐洲打成一團的時候,瑞士人把玩著自己的日內瓦鍾表(最強的德意誌的鍾表製造業在戰爭的硝煙下衰落著),對外逐步發展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中立政策,大發國內外的軍事訂貨財,生意的興隆帶動了鍾表技術的研發,使瑞士鍾表迅速崛起成為全世界鍾表界的領頭羊。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沒給瑞士鍾表業帶來什麽危害,瑞士手表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銷售市場,瑞士鍾表逐步取得世界市場壟斷。技術的不斷革新也必然帶來市場的開拓,從50年代開始,瑞士出口手表連續十幾年居世界出口總量的50%以上,到本世紀60年代,瑞士鍾表業進人鼎盛時期,鍾表業的成就給瑞士帶來了極大的榮譽,也是瑞士工人最值得引以為豪的成就。

在60年代東方的亞洲,一家剛成立不久的小公司諏訪精工舍瞄準的是未來,麾下的技術人員將研究革新命名為“59A計劃”,其突破口就是石英電子表,由於它擁有高精確度,開始被日本多家馬拉鬆采用,並且在日本國內的每次鍾表比賽中榮獲第一名,在1966年在東京奧運會上,石英表951大出風頭,因為它的可信技術是一種能夠攜帶的,最早使用幹電池帶動的石英表,重3公斤,平均日差僅為O.2秒,裁判可能用一隻手輕鬆地攜帶著,而且2個幹電池可以用一年,這和1957年的有一部小型卡車那麽大的石英鍾表相比,是相當驚人的進步。

到了70年代,諏訪精工舍又推出達到小型化、薄型化目標的精致石英表低成本化也就順理成章了。日本石英表開始走向世界。瑞士鍾表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70年代中期開始,瑞士鍾表每況愈下,在世界市場占有率每年以兩個百分點的速度下降,傳統的家庭作業更是受到致命的打擊。與此相反的是,日本精工石英表在世界市場上勢如破竹,節節推進。瑞士在石英電子表上的遲鈍,不僅使日本奪去它的市場,美國和香港的電子表也同樣給瑞士以沉重的打擊。60年代末,美國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十年內電子表將代替機械表。然而同期瑞士的鍾表界卻認為,到1980年3億隻世界鍾表總產量中,各種電子表隻能占10—15%。這種對市場趨勢看法的不同極大地影響瑞士鍾表業的走向。1978年瑞士《新畫報》的大字標題道出了瑞士鍾表業的不安:“傳統的瑞土鍾表業就要消亡了,美國和日本電子表侵入海爾維第,意味著這個行業的消失和嘀噠嘀噠的告終。”

到了80年代,無論在電子表還是機械表市場,瑞士的銷售總額退居日本、香港之後而屈居第三位。它對石英電子表的漠然和遲鈍以及它的盲目自信,使得瑞士的兩家最大的鍾表集團:ASUAG和SSIH麵臨破產關門的下場,數以千計的小鍾表公司宣布停業,有一半以上的鍾表工人痛苦地加入了失業隊伍,這時美國資金大量湧人,收買吞並瑞士鍾表廠,並且在瑞士建立鍾表廠。鍾表王國的地位“黃鶴一去不複返”了。在過去的十幾年間,瑞士鍾表雖然事實上也有進步,隻是相比日本、香港的跳躍式發展而言,顯得老態龍鍾,力不從心而已。

最後,八卦一些輕鬆的。小章的奶酪從她這首部電影作品起,隨著潮流變化是與時俱進了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