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聊

會周遊在亞太國家之間,看到什麽就放在這裏啦。
正文

《新移民甄選與求利境界之我見》

(2011-08-18 21:22:27) 下一個
新加坡是一個有天然硬傷的彈丸之地,缺乏生存必須的戰略資源,比如水、能源(如石油、天然氣),靠著天然港口的地理位置(特別是馬六甲海峽)、占全球一體化的好處開放市場、靠著積累的財富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等國策、靠著社會製度、中英雙語的微弱優勢,把自己最拿手的領域,傾國家資源不遺餘力地做成著名的品牌(比如新加坡航空業、港口運輸業等等)。

然而人口老齡化,生育率偏低,坡人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住房、醫療、教育等生活費用的提高而造成社會的分裂,並不能指望階段性的發紅包,按住房類別發放補助來解決根本的問題,所以政府必須得引進外來人才來填補坡人不能夠或不願意做的領域,並且鼓勵坡人養成憂患意識,不斷地進修學習,充實並加強自己的受雇和職場競爭的能力。

新加坡政府的功利性在各個方麵都表現得極為突出,買賣價值體係公開透明,隨之的分配體係也相對公平,等級分明。外來人才的引進也呈兩極分化的傾向:

一類是坡人不願意幹的:比如生產線的勞工、建築工人、清潔工人。。。
一類是坡人幹不了的:比如高科技人才,這些人是絕對能夠創造價值或因為這些人的存在,能夠吸引外國大公司投資的。那些在NUS,NTU,A*Star等地方做過的都知道爭經費、名銜的慘烈,不多贅言。

新移民以帶來的價值進入新加坡,根據價值設定的相對應的分配體係決定了一些列出吃穿住行等生活必須方麵的資源分配,想過更好的生活,源頭就在於提高自己的價值,並且把這種價值轉化成名利,更功利的表述就是薪水和能夠拿到手的金錢。

融入新加坡社會以及在這個過程中與坡人的衝突雖然不可避免,但我以為矛盾衝突並不是大到不可協調。煮咖喱運動的引發源是低層次的,根本屬於有正常情商就能處理的。高層次的衝突是競爭價值的過程中的廝殺,你需要在自己所屬的職場領域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加上足夠的軟能力(包括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能力、危機意識/處理能力和談判協商的能力等等),對手是坡人還是印度阿三有什麽關係呢?借由一個恰當的平台,展現自己的提升過程,是屬於滿足了低層次需求以後追求自我實現的人類高層次需求的範疇。

說到求利的境界,我最近感觸頗多,由於時間精力關係,我先記個提綱,還不成熟,等有空了再展開細說。

第一境界是爭利。就是處處斤斤計較,一分錢都不放過。那些接了洗衣服的水衝廁所(曾在新傳媒作的一個係列專題片中專門介紹過,名曰:《Extra ordinary people》);滿世界搜羅商場折扣卷,專揀打折時囤積便宜貨的大媽大叔(小市民??)幸運歸為此類。

第二境界是逐利。算到你好我也好或至少不虧很多。大部分包括新加坡政府可以歸入這類。

第三境界是養利。是站在義的基礎上看待利,能做到這個的,絕對是讓人仰慕的大家。不過這類人常常經曆過破產敗家,窮困潦倒的窘境,是那種不到南牆不死心,見了棺材不掉淚的怪胎。比如現在的土共,外匯儲備被美元惡意貶值縮水了35%都還不落井下石,如今副總統拜大嘴抵京,在給土共順毛的同時,還不是要逼迫土共加速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滿嘴“大國負責任”的土共跟嗜血如命的紅毛惡魔在不同遊戲規則下過招,代價是國人用辛勤汗水積累起來的外匯儲備,扔在水裏都不會打打漂;還有就是日漸惡劣的環境導致的異常氣候(據說重慶連續5天氣溫在近40度了?)。這養利類的讓人仰慕了,怎麽看著像情緒短暫高潮了一下呢。隨著新科技(互聯網、微薄、FB、論壇)的蓬勃發展,國人自我意識的提升,需要知情權、發言權、調侃權和咆哮木有傷不起權,然而個體情緒的發泄隻有當權的土共拿出具體可行的辦法來討回外匯資產縮水損失的現實才算告一個段落,政府選出來是行動作決定的,不然占著國家資源是幹嘛吃的?怎麽寫到這裏止不住了?得,我先打住轉一個頻道,這篇算是拋磚引玉,有什麽正反觀點我都會接住的,嘻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