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安定,世界和平——《佛法的天地:幸福布施》

(2009-09-08 01:51:49) 下一個
『佛法的天地』[精品文章] 轉貼 幸福布施

《國語·周語上》:“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莊子·外物》:“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為?”由上可見,我們民族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倡布施。

在佛法菩薩行的修行中,需遵守六個原則,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中布施排在第一位。很多人認為布施就是財物布施,其實是有三層含義:1 、財布施;2 、法布施;3 、無畏

布施。世間人最先追求的是財富,因為沒有財富,生活會過得很苦,所以財富是第一位,也是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生活物質需求滿足了,就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其次追求的就是聰明、智慧;最後想要健康

長壽,這也是曆代帝王追求的目標。

佛教中告誡世人要獲得財富、智慧、健康長壽,就需先修因,有因才有果。因此,一定要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因,才會有果報。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就是布施、供養。你在做家務、

努力工作加班時,可能就會心中有怨言,想發牢騷,那你這所有的布施功德就沒有了。若你換一個想法,做家務是為布施、供養你的家人,加班工作是布施公司、社會大眾……你念頭一轉,牢騷、痛苦就變成了布施功

德,這樣你心裏就會感到:多快樂呀!幸福感覺也油然而生。

財布施,在佛法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這個很好理解,就是錢財物質;內財就是身體,在醫學界,許多捐贈角膜和內髒,就是內財布施的一種。還有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的一種。例如作義工不

求報酬,這也是屬於內財布施。法布施,就是智慧、聰明、才藝的修因。分為出世間與世間一切法,就是佛法與世法。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隻要我會、我能,就熱心的去教導他,這就是法布施。法布施不

一定就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無量布施當中的一種。

例如各行各業無盡的知識、技術、沒有條件、不計報酬的傳授,都屬於法布施。一切布施中,佛法布施為最。無畏施,就是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例如為保衛國家去抵

抗敵人、保護後方;有人晚上害怕走夜路,送他一程,他就不害怕了、心安了;吃素食也是屬於無畏布施,因為一切眾生看到你都不會害怕了。

布施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從早到晚處世、待人、接物,隻要轉一個念頭,時時處處無不是修布施。布施就是放下、是舍、是幫助別人。

我們每個生活在世間的人,都要為生活去奮鬥,去奮鬥的目的若是為一己私欲,就會常常遇到對自己很不公平的事,若換一個想法,是去做布施了,可能就會減輕痛苦憂鬱;若一個人成功後,不知做什麽好,就學

會去幫助別人吧,這種助人為樂將是你一生的目標,永遠也不會有盡頭,你會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幸福快樂。

大多數的人們很喜歡物質財富,這也無可厚非,因為擁有了物質財富,不僅自己過得好,家人也過得好。在自己和家人過得好的同時,布施財物給那些需要的人們,可能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幸福快樂。不過精神財富

更重要,這樣既可以讓人充實遠離空虛,還可以幫助一部分身體健康,但心理處於亞健康的人群。你的樂觀感染憂鬱的人們從中解脫,啟發他們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你的健康心理和行為,反照憂鬱人們的思

想,他們就會發現:隻為自己而活的狹隘人生觀是獲得不了很多快樂的,要心理健康就要學會布施、樂於助人。灰暗人生才會看到光明,人們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快樂。從思想上去引導人也是一種法布施和無畏布施



我從小確定的人生觀就是立功行善,喜歡以助人為樂作為己任。曾有一晚夢到佛陀指引我說,在宇宙中,有一個阿彌陀佛世界……看來我同助人為樂的宗旨有很深的緣份,這也是我獲得快樂的幸福布施緣份。

其實當你幫了一個人,看到對方感激的笑容,心裏也有一種安慰,這種幸福安慰會讓你一生難忘。布施可以讓人從中獲得快樂,每個人快樂了,社會就和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