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我的譯釋
要去巴黎旅行,找來地圖研究。看著那些用中文翻譯過來的各式名稱,感覺人家法國怎麽就那麽香豔,那麽浪漫。
香榭麗舍( les Champs Elysees )是一定要去的了。由於法語裏帶“ Ch ”(發音為“詩”)的字特別多,一翻譯過來,都變成 什麽“香”了。除了這個“香街”,我們熟悉的還有 Chanson, 其實就是“歌曲” 的意思,但某些浪漫人士偏要把它說成是“香誦”。很香的還有香檳( Champagne ) , 香堡( Cham bord ), 香奈爾( Chanel ), ……
還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則四溢著浪漫的氣息,如夏樂宮( Palais de Chaillot ), 愛麗舍宮( Palais de l’Elysee ),紅磨坊( Moulin Rouge ), 塞納河( la Seine ), 普羅旺斯( La Provence ) , 藍色海岸( Côte d'azur ) ……
自認最絕美的確是“ 楓丹白露”( fontainebleau )。這個詞是由 “fontaine belle eau” 演變而來的,其法文原義為 “ 美麗的泉水 ” 。 這個“ 楓丹白露”絕就絕在其不單隻完全尊重了其發音: fontaine 音同“楓丹”, bleau 音同“白露”,而且這詩意的名字為我們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一幅秋葉彤彤,白霧茫茫的帝王行宮的夢幻般意境,如真似幻,仙氣飄飄。
翻譯的最高境界為“信達雅”,意思是說要做到 忠實原文,語句通順,意義美好。
如想將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翻譯得既音似,又意近,真真是難上加難。所以每當我看到“ 露華濃”三個字, 總要感慨人世間竟然能有如此聰慧之天才,創意出這樣一個絕美的名稱 來。
著名化妝品 Revlon 的中文譯名,其靈感出自李白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詩詞歌詠的是楊貴妃的傾國傾城美貌, 彷佛“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那樣嬌豔”,而這種美正契合了 Revlon 想要傳達給顧客的承諾! “ 露華濃”, 這三個美麗的中文字眼,不僅蘊含著美麗的寓意,更與其英文原名有著讀音上的驚人相似,不禁令人慨歎這隻能是上帝欽送的禮物,而這譯者隻能是被上帝親吻過腦袋的絕頂天才了!
同樣廣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譯名還有著名的“可口可樂 ”Coca Cola , “席夢思 ”Simone’s, “奔馳 ”Benz, “萬寶路 ”Marlboro ,等等 ……
除了品牌,名稱,我發現一些名詞的翻譯也特絕!比如說 Carnival “ 嘉年華”,其發音用廣州話讀出來真是神似; Shopping 被誇張為“血拚”, Massage 叫做“馬殺雞”,展現出一副血淋淋,活脫脫的動感鮮活畫麵! 而最絕的當屬 Hacker ,你叫它“黑客”也好,“駭客”也罷,不僅發音一致,其意思更是傳神,活靈活現地把入侵他人電腦專搞破壞的那群黑份子的嘴臉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眼下,我住在法語省份魁北克( Quebec )。在這裏,“魁北克人” Quebecois (男)的發音就像“魁北瓜”, Quebecoise (女)的發音就像“魁北瓜籽”。問候用語 Bonjour (你好),發音類似“崩如” , 但有些香港人,廣東人發不好“如”的音,所以就說成“崩逐”;親昵一點的問候叫 Salut, 音似“撒綠”。當新移民初來此地,總被告知:當你見到“魁北瓜(籽)”,他如果叫你“笨豬”( Bonjour ),你就“罵”回他“傻驢”( Salut )!
魁省最大城市 Montreal, 法語發音就像“蒙活亞了”,中文媒體都用“蒙特利爾”來稱呼它。但如果你走在這裏的唐人街,會發現其中很多老招牌都還保留著百年前的稱呼,如“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前人為什麽稱之為“滿地可”呢?據說這裏甚至北美大部分的早期華人都來自廣東江門,江門方言中沒有“ D ”的發音,他們把“地”發音成“ YI ”,所以用江門話說 Montreal 就像是“滿地可”。另外,這些前輩遠道跋涉而來,希望這個地方“滿地都可以做生意”。故此得名。
老移民們願意用講究的字眼寄予自己落腳地一個美好的寓意,以期滿足其虔誠的心理訴求。而我們這些後來者則沒那麽多禁忌與期望,當講到一個地名時,常天馬行空,興隨所至。地鐵綠線站名 At Water 被我們叫做“在水一方”, Jean-Talon 叫做“江太龍”。地鐵中轉站 Lionel-Groulx ,法語發音類似“裏昂耐了-歌戶”,很多中國人圖順口就叫它“列寧-革勒”。但有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 Lionel-Groulx 改名了,不叫 “列寧革勒”了,而是叫“你娘了個軲轆”啦!
我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