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其中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個人資料
滿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郭民英和郭世英--郭沫若的兩個兒子的命運

(2009-10-13 20:43:39) 下一個

                                 

      上世紀50年代初期,周恩來、鄧穎超與郭沫若、於立群及其子女遊頤和園。
                                            左三為郭民英


                                 
                            
 
                                        風華正茂的郭世英

看加州花坊的文章“跟著共和國長大(7)複課鬧革命”,談到農大的郭世英,想起舊事。

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家的兩個兒子:郭民英和郭世英都用自殺的手段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的母親郭沫若夫人於立群在兩個兒子自殺後也自殺了。瞧這一家子多慘。

我認為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下生存下去。用電影芙蓉鎮裏右派秦書田的話講,再苦再難,“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樣的活下去。”
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就有未來。

文化大革命中,數不清的人或受不了折磨拷打批鬥,或受不了羞辱委屈,或受不了生活艱難,上吊跳樓抹脖子跳海跳河。他們除了鬧一個“自絕於黨和人民”,隻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永不磨滅的痛苦。但那些熬過土改肅反,四清,五七年反右,文化大革命鬥爭的,都得到了平反。現在或在國內或在國外,大多數或生活事業蒸蒸日上,或歡度晚年。所以人一定要經得起考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郭沫若家肯定沒有對孩子進行這樣的教育,才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郭民英是郭沫若和於立群的第四個孩子,1943年11月出生於重慶。他熱愛音樂,對於音樂尤具天賦,竟然無師自通地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專業是小提琴。1964年的一天,郭民英將家中的一架盤式錄音機帶到班上,與同學們一起欣賞古典音樂,結果犯了忌:一是炫耀資產階級生活方式,二是宣揚所謂“洋名古”。

有學生於這年9月1日上書毛澤東,以階級鬥爭觀點反映中央音樂學院存在的“嚴重問題”。毛澤東在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室9月16日編印的《群眾反映》上讀到此信後,於9月27日給中宣部長陸定一寫了一個批示:“此件請一閱,信是寫得好的,問題是應該解決的。但應采取征求群眾意見的方法,在教師、學生中先行討論,收集意見。”毛澤東在署名之後又加寫兩行文字:一行是“古為中用,洋為中用”,一行是“此信表示一派人的意見,可能有許多人不讚成”。 關於此信的內容,《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的編者在第11冊的《關於〈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意見〉的批語》一文的注釋中有一定介紹。

音樂學院因此掀起了批判資產階級思想的熱潮。到1965年春夏間,郭民英心灰意冷,無意繼續學業,黯然神傷地離開了中央音樂學院。由郭沫若夫婦向總參謀長羅瑞卿親自登門求助,安排郭民英去了海軍部隊。 郭民英入伍後,一度對海洋生活感覺新鮮,又以擅長音樂,很快成為部隊十分緊缺的文藝宣傳人才,並成為中共預備黨員,但他始終不能自拔於失去他心愛的音樂專業。“文革”開始之初,1967年4月12日,誰也沒有料到,郭民英沒有留下任何相關的文字,竟悄悄地結束了自己年僅24歲的生命。

郭世英是郭沫若與於力群所生的第二個兒子。博聞強記的天賦,好學深思的習性,使郭世英在同齡人裏顯得異乎尋常。

1962年秋,郭世英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名傳京都的101中學,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他研讀尼采、弗洛伊德、薩特,深受俄羅斯文學熏陶又不乏民粹主義影響。但他就讀北大未滿一年,1963年夏季被迫中斷學業,下放到河南鐵泛區西華農場勞動。事情的緣由須從“X詩社”說起。

1962年歲末或1963年年初,郭世英與101中學的同學,後考入北京師範學院的張鶴慈,以及葉蓉青、孫經武、金蝶等人結成X詩社。 這群對現實氛圍深感窒息的文學青年,在文學的切磋中,不可能不涉及到對現實政治的指點激揚。郭世英向詩社同學們傾吐他的苦悶。關心現行政治,現行教育的種種弊端,修正主義是否全無真理,共產主義是否烏托邦,X詩社的這些涉世極淺而又真誠任性的青年學子,他們不加掩飾的言談舉止,在當時“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的政治情勢下,無疑成為“階級敵人爭奪青年一代”的絕好例證。

1963年初夏,有人向有關部門檢舉告發了X詩社的離經叛道。毛澤東在北京市委報送的一份反映北京市高等學校三反情況的簡報中提及張東蓀-張鶴慈之父,稱之為“那樣個別的人”,並與“嚴重的敵特分子”相提並論。公安人員很快對此案進行了處理。X詩社成員無一不交代自己的“反動”思想。X詩社的張鶴慈、孫經武、葉蓉青三人則以“反動學生”定罪判刑。隻有大學一年級生郭世英下放河南西華農場勞動——這是一種尚有若幹人身自由的改造,顯然是照顧到郭沫若的聲望才從輕發落。

郭世英在兩年的勞動中,意趣確乎大變,對於原先鍾情的哲學已不再在意,而對日日伺弄的棉花栽培發生了興趣。1965年秋,在自己並不願意的情況下,經不住雙親的勸說,他終於回到北京,進入北京農業大學重續學業。他期待在植物栽培學方麵經過深造之後,重新返回農場。殊不料不到一個學年(正與當年就讀北大哲學係一樣),“文革”開場。許多高校的造反派大揪“反動學生”。郭世英就讀的北京農業大學的一夥人非法綁架了他,並私設公堂,刑訊逼供。據說打得很慘。郭世英從三層樓上關押他的房間裏破窗而出,以死抗爭。他死時,年僅26歲。

聽古典音樂竟然導致一個年青生命的隕落;討論詩歌竟然導致另一個年青生命的隕落-那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悲劇。

我們現在可以自由的傾聽音樂,我們可以大聲地激動得爭論不同的觀點,這其實就是幸福。我們現在應該珍惜我們的幸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滿兒 回複 悄悄話 Hi, welcome 娓娓 friend visiting my Blog, Thanks.
娓娓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滿兒分享。

原來並不知道郭沫若有如此的家庭慘劇,不到十年三位家人自盡離世,讀了此文讓我感到對郭沫若曾經的言行和看法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他可能為了他不能為的人世。

那個時代的中國人啊,人不如鬼。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