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美國老太忽悠了咱十三億中國人”到美國的次貸危機

(2010-01-08 14:46:11) 下一個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美國老太忽悠了咱十三億中國人”,全文大意如下:曾幾何時,國人中悄然流行起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是有個中國老太和美國老太,中國老太太說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存夠了買房子的錢,現在買了房子,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而那個美國老太太說。我從年輕的時候起就用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了一輩子,現在終於把房子的貸款還清了。寓言不言而喻,當中國人捂緊錢包節衣縮食攢錢過日子的時候,美國人卻在瀟灑的借貸消費。這個寓言似乎是要教導我們,作為中國人,觀念落後了,應該向美國人學習,超前消費,不要捂緊錢包。

從小處說,等你存夠了錢,可以瀟灑的消費的時候,你已經老了,你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看人家美國人,今天花明天的錢,多瀟灑;往大了說,隻有咱老百姓放開膽量,超前消費,才能刺激經濟的發展,國家才能欣欣向榮。瞧瞧人家美國,就是因為人家老百姓今天敢花明天的錢,所以人家才能那麽富裕。於是乎那些經濟學家響應號召,紛紛給咱小老百姓上起了宏觀經濟學教程:刺激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和出口。第一位的是消費,隻有刺激了內需,經濟才能快速增長,還有個響當當的學名叫作“消費拉動增長”。因此百姓們,響應政府號召,敞開錢包超前消費吧。
政府的號召,學者的高論,媒體的宣傳,再加上那個不知是從哪裏來的美國老太太拿把小扇子在編上山脊下忽忽悠悠的小風,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著實有點眼暈。我們的傳統不是要艱苦樸素嗎,感情那是老皇曆了啊。中國不是入世了嗎,那就得有世界的眼光,看看老外貸款借錢住小樓,開汽車滿世界晃悠,我們守了一輩子的一室一廳和“永久牌”,旅遊都沒去過,想起來簡直這輩子是白活了。偉大領袖曾經說過,咱們國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這不,我們國人終於想到了,那就要好好的做,做到驚天動地,怎麽著也不能讓那個美國老太太小瞧了咱中國人吧。打開存折看看,還有這麽幾萬,要不先買房子吧,人那兒不是
0首付嗎,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住進大房子,一家三口四口五口其樂融融。原來天底下最劃算的就是借貸消費了,誰說咱國人就得艱苦一輩子,國家都入世了,咱們不得有點世界眼光,否則怎麽能夠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呢。要保持世界水平首先就得像老外一樣的消費,****來人哪,信用開此後,國人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這回輪到老外傻眼了。巴黎埃菲爾鐵塔邊上的免稅店裏三為中國農村模樣的婦女一次買走了50萬歐元商品的故事不得不讓法國人驚訝地用手托住下吧。不到10年的時間中,許多國人開始了自己“負翁”的生活,坐擁著上百萬市價的房子,也承受著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一個月的還款。當然人們漸漸發現他所承受的遠不止這幾千元一個月的房貸,還有高昂的醫療費,高昂的子女教育費,當然還包括增長速度讓世界也瞠目結舌的更高昂的房價。而國人的腰包沒有鼓出來多少,催款的賬單卻越來越多。驀然回首,國人竟然發現,自己原本平靜的生活竟然被一個美國老太太給改變了。再看看人家美國的老太太原來她生病不用自己花錢,養老由政府包辦,怪不得人家腰杆這麽硬,直嚷著今天要花明天的錢。而現在人家卻在反思消費主義的泛濫,批評超前消費。再看看我們,原來自費的項目是那麽多,卻傻乎乎的跟著那個美國老太太去當複翁,我們的明天又該怎麽辦呢?現在我們不僅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被那個美國老太太給忽悠了,還是根本就是自己造了個莫須有的美國老太太來自己忽悠了自己。

-------引文完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說的是

1,就事論事來說,先買房,住在自己的房子裏,再用一輩子來還貸款;與辛苦一輩子攢錢,最後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表麵看來,是典型的證明超前消費的好處的例子。

事實上,我自己作為過來人,感到這兩件事的可比性值得研究。最簡單的是那個先買房的老太太,一輩子還的貸款利息會相當高,相比之下那個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用不了一輩子就攢夠了買房的錢,到先買房的老太太還清貸款的時候,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已經買了兩套房子。你看哪一個更合算一些?

2,目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就是因為這種借錢過日子,超前消費的觀念過度膨脹的結果。

我雖然不懂經濟,但是我感覺到,超前消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互助金,有多餘的錢的人把錢放在銀行裏,需要用錢的人,向銀行借錢買房,買車等等。這樣借錢的人提前享受到了他想享受的,但是他要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他要付出多餘的錢作為利息;把錢借給別人的人,他的錢不白借,他賺取了利息。這本來是人類的一種互助方式。

這種觀念過度膨脹的結果,就是目前的經濟危機。大家都來借錢,又還不起本金和利息。借錢的人愈來愈多,往銀行裏放的錢的人愈來愈少,銀行裏也沒有那麽多的錢了,怎麽辦?政府就大量的印鈔票,其結果就是,世界經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說好聽的是讓人們多花錢,多消費,刺激經濟發展;說不好聽的,這個泡沫越拱越大,大家都在買空賣空,經濟的發展不是其經濟實體的發展,而是虛幻的數字的遊戲。這波的經濟衰退即使得到好轉,也隻是未來更大的泡沫的開始。當它最後完全破滅,再也吹不起來的時候,世界經濟將是一種什麽局麵,我簡直不敢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9)
評論
helloguy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奕銘的評論:

您老可是有意(或無意)地混淆“信貸消費”和“過度信貸”。我在前一貼已經說了“果沒有還貸能力,卻獲貸款,當然不會有好結果”。您卻是說“信貸消費沒有好結果”。

有些人對“超前消費”抱有負麵態度。但“超前”怎樣定義?

就像有些朋友問的“如果你等存夠錢再買房,那買房以前你住哪?”你說“可以租房啊”。那租房不用錢嗎?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在還貸。但是否所有的“非必要開支”都免了?譬如下館子、去旅遊什麽的。如果欠著債還下館子,豈不也是“超前消費”?

奕銘 回複 悄悄話 讚成,“信貸消費的問題就在於,對未來的預期是建立在虛無的缺乏生產能力支撐的所謂明天會更好。“

消費,浪費。
眾所周知美國人的消費觀是十分強的,我們中國人常說他們是:有錢就花,東西舊了就扔,再買新的。所以美國人“後院賣”的東西特別多,有的還是新的,買來沒用過,美國人是超前消費,貸款消費。車還是新的,就貸款再買新的。冰箱彩電全是貸款買的。

正是美國人的這種浪費------我稱之為浪費,是因為我認為很多這種“消費”不是消費,是在浪費地球資源------這種浪費,在某種程度上成就了美國高度發展的經濟。你想一想,那些後院賣的一箱一箱的八成新的玩具,90%以上是中國製造,如果這些人不買,或者少買,那些玩具製造商就要少多少生意,少賺多少錢?難道這種經濟發展的消費基礎,消費理念也是值得學習的嗎?我認為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全世界都應該學習。而我們打開國門後,正在努力學習的是如何消費(浪費),以促進生產。
我不是經濟學家,倒是我認為美國這種膨脹性的“借錢花”的國策,老百姓過渡借錢花的理念,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你知道嗎,有材料說:美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5%,但是這5%的人正在消耗著1/3的地球自然資源。用一句直白的話說:美國正在用浪費地球資源的方式促進其本身經濟的發展,這樣說我想是不為過的。這難道也值得我們學習嗎?如果全世界的人全變得節儉一些,降低消耗,降低生產,降低經濟發展,減少壓力性生活,那麽人的身體和精神能比現在更健康,我認為中國應該走自己的路,不應該一切以美國為標準,美國這種竭澤而魚,過度超前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不是人類的發展方向。
dingzihu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elloguys的評論:
誰在忽悠呢?信貸消費 不等於 信貸。信貸的出發點在於生產而不是消費。而且信貸的還貸能力是基於對未來的預期,顯然用於生產的信貸的預期的可靠度要高於單純的信貸消費。信貸消費的問題就在於,對未來的預期是建立在虛無的缺乏生產能力支撐的所謂明天會更好的基礎上。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在北美的好幾個地方,我發現每月還房貸的錢(包括房地產稅)比月租要略低一點,但住房麵積和社區卻要大一些和好一些。 這這種情況下,除了credit不好貸不到款或者付不起首期的人,誰不會選擇買房住? 而付不起首期的人努力積攢幾年後,大致也可以省下一些錢來做首期吧?

即使兩者在月消費和麵積、社區等完全打平,而且假定房價和房租都不上漲(實際情況是,前者比後者漲的快多了),還是沒法比---30年後,買房的就完全擁有那棟房子,不需要再付錢了(除了房地產稅等),但住房者卻一如既往的仍然需要每月付租金。 你說哪個合算?

當然,買房者需要付自己修繕房子和別的零星開銷,而租房者卻不需要。但這些錢應該比不上每月的房貸(+房地產稅)或者租金吧?

比如說一個四口之家一個月的房貸(+房地產稅)或者租金是$2000. 你說那些修房子等的零星開銷會超過這個數目嗎?

另外,你的那個“那個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用不了一輩子就攢夠了買房的錢”的說法實在是欠缺一點計算的基礎。要想說明這個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可能的,你得給一些大略的估算。
奕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elloguys的評論:
過度的信貸消費與當前的經濟危機怎麽沒有關係呢?
helloguy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奕銘的評論:
要是算上“價值觀”,那就說了等於白說。有人買18萬一個的蘋果,還大呼“物超所值”。這就是價值觀不同。

把“信貸消費”和目前的經濟危機拉上關係,其實是偷換概念。若大家都不信貸,現代社會經濟根本行不通。國家的重要基建,商業的投資,大部分都是基於信貸。

信貸的重點在於“信”字。如果沒有還貸能力,卻獲貸款,當然不會有好結果。但說因此而說信貸是“忽悠”,那可真是忽悠了。
奕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evenfish的評論: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我們應該提倡什麽樣的消費觀念,由點及麵,我從這個事情聯想到的是,目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就是因為這種借錢過日子,超前消費的觀念過度膨脹的結果.我說的是過度膨脹.
現在"抵製環境汙染",提倡綠色,環保,已經成了一種社會風氣.我們的經濟發展也應該開始"抵製過度膨脹的超前消費",提倡"量入而出"的"平實經濟"的世界經濟發展,那樣的話我們這些老太太,老爺爺們甭管住什麽樣的房子裏,心裏會不會踏實一些哪.
奕銘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elloguys的評論:
各位住在美國的"中國老太太,老爺爺"們:請各位找個經濟學家好好算算,加上房價上漲,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租房租金,等等因素,怎麽著合算.這個合算還要加上各位"老太太,老爺爺"們的個人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原意背著債先享受,還是願意"先苦後甜",怎麽著您自己心裏舒坦.
甚至打個比方,一輩子享受一套房子,與當一輩子房奴,到65歲給你兩套房子,有人或許選擇前者,也有人願意選擇後者,給孩子留點家產唄.所以除了經濟學的問題,這文化價值觀也很重要.
thrawn 回複 悄悄話 therefore you need balance. Personal balance of is hard to achieve therefore government helps with policies
zweicents 回複 悄悄話 The key is do you need to pay rent if you don't own? The cost of renting and owning is pretty close in north america. That's why lots people buy. Compare to europe, majority just rent, due to the high housing price and less land for new developement.
xxc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imgurr的評論:
the key is not what time you buy and what time you want to pay off. the key is housing is never a good investment in the last few years. and housing price was pop up by the government. put it this way, would you rather buy at lower price but with higher interest rate, or buy at higher price but with lower interest rate. if you asked me to go back to 1995, since I know what happened already, I would not buy house in 1995, I would buy stock and sell all my stock in the beginning of 2000. well, maybe that is not a good one, but, we have a long time bull market in housing and stock from 1980 to 2000 (housing to 2005). to my view, these two bull market is over. next bull is commodities.
qiaosh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o-tree的評論:
你說的也有道理。Robert 的理論並不適應普通老百姓。如果你知道20/80 定理,Robert的理論隻是對20%的人。
sevenfish 回複 悄悄話 還有,請問中國老太在買到房子之前住哪裏?住的房子不要成本嗎?
世界旅行者 回複 悄悄話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cost. The American lady might have done many other things in her life by borrowing money. The Chinese lady with the same argument might have missed much. By the time she is ready to enjoy the house, she' might not be able to enjoying....

Also borrowing and over borrowing are two different things.
jimgur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xxc的評論:
您講的不錯。 但是您覺得用1990年開始省下來的工資到2005年買房合算呢, 還是用2005年的工資去還1990年借的債合算呢?
xxc 回複 悄悄話 you guy all make an assumption that house price will always go up. be realistic, that is inflation. you buy a house in 2002, how much is it now. the same year, you buy gold, how much is it now? which one go up faster? it is just inflation that make home owner look better, not that the house price increase, when the time house price increase, everything increase. look at gas from 2002 to 2007. and look at your income from the same time period.
sevenfish 回複 悄悄話 “相比之下那個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用不了一輩子就攢夠了買房的錢”大哥,你沒算通貨膨脹。工資漲的快,沒有房價漲的快。你今天看中房子10萬,1年1萬的攢,10年後你買得到這個房嗎?
helloguys 回複 悄悄話 筆者還是沒有領會“美國老太”的精髓。

美國人注重的是“使用”,而不是“擁有”。比方說,筆者注重的是“擁有兩套房子”,但沒有去想“擁有”後的事情。自己住一套,另外一套用來幹什麽?如果不出售或出租,這“擁有”是毫無意義的。這也是許多老中不明白什麽老美不買車而是 lease。

其實“美國老太”的另一個版本是:

中國老太在臨終前說:“我終於把貸款還清了!"
美國老太在臨終前說:“我還欠銀行一大筆債."
rnmb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印鈔票機器一開,債務就賴的差不多了。
o-tree 回複 悄悄話 《窮爸爸,富爸爸》已被美國人摒棄,現在人們崇尚的是SUSAN ORMAN,量入而出
knp 回複 悄悄話 "我自己作為過來人,感到這兩件事的可比性值得研究。最簡單的是那個先買房的老太太,一輩子還的貸款利息會相當高,相比之下那個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用不了一輩子就攢夠了買房的錢,到先買房的老太太還清貸款的時候,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已經買了兩套房子。你看哪一個更合算一些"

在沒有買到房子前,你在哪裏住呢?在大街上還是避難所,不用出租金?
北京饞人 回複 悄悄話 背著抱著一樣沉。
qiaoshe 回複 悄悄話 瞎子摸象。建議您去看看《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對你有幫助。
好望角駱駝 回複 悄悄話 到先買房的老太太還清貸款的時候,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已經買了兩套房子。

房價不漲嗎?
小刺蝟9 回複 悄悄話 在房價上漲的情況下,當然要做美國老太太。否則攢錢的速度夠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不幸的是,房價在長周期下永遠是上漲的。
maopao30 回複 悄悄話 I think your assumption is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real estate with very low increasing rate.

In the SF bay area, I brought a half mil house 13 years ago. I had 15 yr fix rate loan. I will pay totally around 1 mil when the time I pay off in a few years. The house is worth 1 mil now. I don't believe any family can save 1 mil in 15 years with household annual income around $250,000 to $350,000 (this is the average for double income family in this area).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