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老太忽悠了咱十三億中國人”到美國的次貸危機
文章來源: 奕銘2010-01-08 14:46:11

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美國老太忽悠了咱十三億中國人”,全文大意如下:曾幾何時,國人中悄然流行起這樣一個寓言故事,說是有個中國老太和美國老太,中國老太太說我工作了一輩子,終於存夠了買房子的錢,現在買了房子,住上了自己的房子;而那個美國老太太說。我從年輕的時候起就用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工作了一輩子,現在終於把房子的貸款還清了。寓言不言而喻,當中國人捂緊錢包節衣縮食攢錢過日子的時候,美國人卻在瀟灑的借貸消費。這個寓言似乎是要教導我們,作為中國人,觀念落後了,應該向美國人學習,超前消費,不要捂緊錢包。

從小處說,等你存夠了錢,可以瀟灑的消費的時候,你已經老了,你的時間已經不多了,看人家美國人,今天花明天的錢,多瀟灑;往大了說,隻有咱老百姓放開膽量,超前消費,才能刺激經濟的發展,國家才能欣欣向榮。瞧瞧人家美國,就是因為人家老百姓今天敢花明天的錢,所以人家才能那麽富裕。於是乎那些經濟學家響應號召,紛紛給咱小老百姓上起了宏觀經濟學教程:刺激經濟的三駕馬車是消費,投資和出口。第一位的是消費,隻有刺激了內需,經濟才能快速增長,還有個響當當的學名叫作“消費拉動增長”。因此百姓們,響應政府號召,敞開錢包超前消費吧。
政府的號召,學者的高論,媒體的宣傳,再加上那個不知是從哪裏來的美國老太太拿把小扇子在編上山脊下忽忽悠悠的小風,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著實有點眼暈。我們的傳統不是要艱苦樸素嗎,感情那是老皇曆了啊。中國不是入世了嗎,那就得有世界的眼光,看看老外貸款借錢住小樓,開汽車滿世界晃悠,我們守了一輩子的一室一廳和“永久牌”,旅遊都沒去過,想起來簡直這輩子是白活了。偉大領袖曾經說過,咱們國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這不,我們國人終於想到了,那就要好好的做,做到驚天動地,怎麽著也不能讓那個美國老太太小瞧了咱中國人吧。打開存折看看,還有這麽幾萬,要不先買房子吧,人那兒不是
0首付嗎,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住進大房子,一家三口四口五口其樂融融。原來天底下最劃算的就是借貸消費了,誰說咱國人就得艱苦一輩子,國家都入世了,咱們不得有點世界眼光,否則怎麽能夠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呢。要保持世界水平首先就得像老外一樣的消費,****來人哪,信用開此後,國人的力量果然是無窮的,這回輪到老外傻眼了。巴黎埃菲爾鐵塔邊上的免稅店裏三為中國農村模樣的婦女一次買走了50萬歐元商品的故事不得不讓法國人驚訝地用手托住下吧。不到10年的時間中,許多國人開始了自己“負翁”的生活,坐擁著上百萬市價的房子,也承受著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一個月的還款。當然人們漸漸發現他所承受的遠不止這幾千元一個月的房貸,還有高昂的醫療費,高昂的子女教育費,當然還包括增長速度讓世界也瞠目結舌的更高昂的房價。而國人的腰包沒有鼓出來多少,催款的賬單卻越來越多。驀然回首,國人竟然發現,自己原本平靜的生活竟然被一個美國老太太給改變了。再看看人家美國的老太太原來她生病不用自己花錢,養老由政府包辦,怪不得人家腰杆這麽硬,直嚷著今天要花明天的錢。而現在人家卻在反思消費主義的泛濫,批評超前消費。再看看我們,原來自費的項目是那麽多,卻傻乎乎的跟著那個美國老太太去當複翁,我們的明天又該怎麽辦呢?現在我們不僅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被那個美國老太太給忽悠了,還是根本就是自己造了個莫須有的美國老太太來自己忽悠了自己。

-------引文完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說的是

1,就事論事來說,先買房,住在自己的房子裏,再用一輩子來還貸款;與辛苦一輩子攢錢,最後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表麵看來,是典型的證明超前消費的好處的例子。

事實上,我自己作為過來人,感到這兩件事的可比性值得研究。最簡單的是那個先買房的老太太,一輩子還的貸款利息會相當高,相比之下那個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用不了一輩子就攢夠了買房的錢,到先買房的老太太還清貸款的時候,後買房的老太太可能已經買了兩套房子。你看哪一個更合算一些?

2,目前的世界經濟危機就是因為這種借錢過日子,超前消費的觀念過度膨脹的結果。

我雖然不懂經濟,但是我感覺到,超前消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互助金,有多餘的錢的人把錢放在銀行裏,需要用錢的人,向銀行借錢買房,買車等等。這樣借錢的人提前享受到了他想享受的,但是他要為此付出代價,那就是他要付出多餘的錢作為利息;把錢借給別人的人,他的錢不白借,他賺取了利息。這本來是人類的一種互助方式。

這種觀念過度膨脹的結果,就是目前的經濟危機。大家都來借錢,又還不起本金和利息。借錢的人愈來愈多,往銀行裏放的錢的人愈來愈少,銀行裏也沒有那麽多的錢了,怎麽辦?政府就大量的印鈔票,其結果就是,世界經濟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泡沫。

說好聽的是讓人們多花錢,多消費,刺激經濟發展;說不好聽的,這個泡沫越拱越大,大家都在買空賣空,經濟的發展不是其經濟實體的發展,而是虛幻的數字的遊戲。這波的經濟衰退即使得到好轉,也隻是未來更大的泡沫的開始。當它最後完全破滅,再也吹不起來的時候,世界經濟將是一種什麽局麵,我簡直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