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6)
2019 (26)
2020 (23)
昨晚9點多,一則消息讓我非常奇怪:這個時間段還有同事找我?
非常意外是同事H,更意外的是他的短信沒有具體工作內容,隻是說:“該過周末了, 你還在工作?關掉電腦吧。 我在另外一個州出差。”
他能用公司電腦和我聯係, 說明他也在工作。我驚訝, 首先是遠程工作讓同事之間很少聊天, 最多是在聊某項具體任務時順便拉些家常, 但專門聊天,在我這特別罕見。 也許這就是在家上班和去公司的最大區別:去公司肯定和同事的互動更多。 比如我總在洗手間碰到另外一個部門經理。不同項目之間,什麽該說, 什麽不該說, 都有嚴格規定,加上我們的工作沒有任何交集,所以我倆幾乎從來不聊工作,但無論我們的聊天氣氛如何融洽, 如果不是碰到, 我們誰也不會主動去聯係對方,我們的友誼生存空間,隻是局限在公司那個特定的洗手間。
我很享受在家上班, 但有些外向的人, 卻總想回到公司,因為對於這些人, 工作的意義不僅僅是養家糊口, 也是排遣寂寞的社交機會,所以即便沒有升職加薪, 但如果老板和同事容易相處, 這些人也照樣忠誠於公司。
驚訝的第二個原因, 是我和H並沒有走的那麽近。真人隻聽過聲音,模樣隻見過他的郵件頭像。他在另外一個州, 有段時間我需要經常和他開會, 但在過去幾個月裏, 我們從來沒有聯係過,以至於我幾乎忘了世界上還有H這個人。 他的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在疫情期間出差不僅辛苦, 也挺危險。作為退伍軍人,H定期還要飛到我們這個州, 完成國民警衛隊的訓練任務。也許,隻有軍人的責任感,才會讓他承受這樣的工作和訓練強度。
還有一個同事W,幾個項目的首席工程師都想全職要他,因為他本事大, 脾氣小, 甚至可以說沒脾氣,因為我從來沒見過他發火,電話裏總能聽到他的理性分析和爽朗笑聲。有些老好人, 怕得罪人, 缺乏擔當, 但W卻能在笑聲中保證完成工作。有次他領導我們幾個人在半個月內完成一項任務, 每隔一天他就開會詢問進度。最近他被另一個首席工程師征用, 我就沒好意思去打攪他, 沒想到有天他發來消息,說他驚訝地發現自己居然有15分鍾空餘, 就問我有什麽問題或者困難。我說你好像從早到晚都在工作, 怎麽能找到時間做飯呢?他哈哈一笑:“我有微波爐呀。”
的確,美國有很多象他這樣沒時間做飯, 總是用微波爐燒速凍食品。不論每周工作多少小時, 他從不抱怨, 總是樂嗬嗬的, 說明工作對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公司裏那些擁有專利的技術大拿, 更讓我佩服, 對於這類同事, 工作的意義,就是發明創造,推動社會進步。每次聽到人家演講, 我的敬仰之情,如同濤濤江水, 雖不能至, 心向往之。
雖然是顆小土豆,但工作對於我, 也有著重要的人生意義。除了經濟獨立帶來的安全感和完成任務的成就感, 工作中認識的這些出色同事,總是給我新的啟發和激勵。
同事, 朋友和家人,都很重要, 但隻有“可遇而不可求”的隨緣,才能讓人際關係多些輕鬆美好, 少些爭吵煩惱。不論身邊的人對我什麽態度, 美麗的大自然總能讓我感到放鬆和解脫, 所以每天散步的時候, 飛舞的蜻蜓, 蝴蝶, 還有蟋蟀的輕輕吟唱, 總讓清風拂麵的我, 身心愉快,神采飛揚。
當然, 不論世事如何變幻,學習永遠都賦予我人生的意義。有些知識用來救命, 比如打雷的時候, 不要躲在樹下, 而是要彎腰,雙手緊抱胸前, 讓頭和心髒低於後背的位置, 這樣如果真被閃電擊中, 後背也許被燒傷, 但能保護更重要的大腦和心髒。有些知識用來付賬單,所以對很多人, 上大學的首要目的是將來能找到一份工作,以避免自己成為社會公眾的負擔。有些知識讓人憧憬未來,忍受並超越現實。從學ABC開始, 我就喜歡上了英語, 也許是因為英語給我打開一扇窗戶, 讓在貧窮與絕望中掙紮的我,向往遠方,更加努力地改變現實。有些知識似乎實用性不強, 但卻能幫我們去除浮躁,洗滌靈魂, 享受內心的寧靜。以前在杭州時, 周末我常在浙大圖書館的回廊裏流連忘返, 時而低頭讀詩詞, 時而對著江南的雨發呆, 那些雨打芭蕉的浪漫, 成了我回味一生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