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哲學

在紛繁的塵世中,找一個角落,與自己對話,升華心靈.
個人資料
正文

假期收獲

(2020-10-10 21:04:35) 下一個

 

不知不覺, 年假就休完了。 害怕住賓館, 隻能在家附近轉悠,好處是有了學習的時間, 疫情的鬱悶也就轉化成收獲的喜悅。

先看了些邏輯視頻, 裏麵引用的法律讓我有興趣上完了8小時的憲法課。 幾年前學憲法,是為了通過入籍考試。這次學習, 讓我明白奧巴馬為什麽要把140萬諾貝爾獎金捐出去。如果據為己有, 不僅吃相太難看, 也因為可能會被指控違反憲法第一條第九款裏的這項規定:“凡是在合眾國政府擔任有俸給或有責任之職務者,末經國會許可,不得接受任何國王、王子或外國的任何禮物、薪酬、職務或爵位。”

不過, 我還是不知道赴美產子熱中出生的小孩是否有資格競選總統:出生在美國, 但父母都不是美國公民。如果將來這方麵的官司到了最高法院,對於“自然出生”的有關爭議才會塵埃落定。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總統提名, 參議院確認,這個程序一方麵確保三權分立, 但同時也說明,實現真正的司法獨立是何等艱難。這次總統選舉和大法官任命, 讓人與人之間,越來越撕裂,有些家庭甚至因為投票而分裂, 這讓人更加懷念已經去世的 Scalia 和 Ginsburg。

這兩位大法官,  可以說是黨派鬥爭與合作的典範。 一個向左, 一個向右,工作上的嚴重分歧,卻從未毀滅倆人的友誼。 道不同, 不相為謀,需要堅持原則的勇氣。 道不同, 互相為謀, 則需要高度的理智超脫,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除了學習法律, 這次假期還有個重大收獲: 印度電影《三個白癡》。一個90後同事非常震驚我居然沒有看過《星球大戰》, 每周都給我幾部電影, 說那是讓我了解美國文化的作業。我花了幾乎半年的周末, 才看完了他收藏的所有電影。可情節與人物, 卻記不起多少, 雖然所有電影都是免費, 可還是後悔花掉的時間。

相比那些讓我沒有多少印象的好萊塢大片, 《三個白癡》之所以讓我震撼, 也許是因為它讓我產生了文化認同。很多人都抱怨印度人一堆毛病, 但我近距離接觸的幾個印度同學同事,卻都聰明, 勤奮, 溫和, 幫我緩解了很多壓力。

這部電影裏抨擊的學習壓力, 應該會引起所有亞洲人的共鳴:中國, 日本,韓國, 印度, 幾乎都是文憑主導的應試教育。當學生因為無法畢業而自殺, 鐵腕校長沒有絲毫內疚, 因為現實本來就是弱肉強食。 

《三個白癡》是部喜劇,但裏麵折射的殘酷現實,卻讓人的心情在大悲大喜中跌宕起伏。拉加父親癱瘓, 妹妹因為負擔不起嫁妝而嫁不出去,全家都指望他,焦慮讓他無法專心學習,被開除成了最後一根稻草。他的跳樓讓我淚流滿麵,而兩個朋友為了喚醒昏迷的他,作出的有趣承諾則讓我一邊擦眼淚, 一邊笑。 

一邊哭, 一邊笑, 一邊思考,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魔力。什麽是學業有成?怎樣衡量成功?小人得誌的模範學生,一邊炫耀自己在美國的豪宅, 一邊嘲笑藍丘隻是個窮酸的小學老師。 這種愛攀比的富豪,好像到處都有。 

富人有致富的秘訣, 而窮人也有自己難以克服的障礙。經濟資助, 未必能解決貧困。貧窮的原因有很多。 有個教授給窮人貸款, 有的人用貸款買雞,原始資本積累就是攢雞蛋。有的則去買電視, 教授問你為什麽不用這筆錢去買生產資料, 比如買牛來耕地, 或者給孩子交學費。 那個農民說, 生活本來就很苦, 隻有電視才能幫我找樂子。這說明有些人窮是因為短視, 不願意為長遠(比如說子女教育)而投資。有些人窮是因為好麵子, 比如很多貧困地區,在婚禮和葬禮上的花費甚至會耗盡其一生積蓄。 

除了短視,虛榮, 人性的貪婪也讓借錢給人成了煩心事。別說感恩, 對方如果習慣了索取, 就很容易產生怨恨。 所以借錢這事, 還是交給不是親友的銀行, 公事公辦, 不用擔心錢財人情兩頭空。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 別人過得比你好, 你沾不上光;別人沒你過得好, 你也幫不上什麽忙,所以跟別人比, 到底有什麽意義呢?

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非常讚同法罕在請求父親支持自己改專業時的那段話:“賺得少一點, 住小一點的房子, 開小一點的車, 可我很開心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