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6)
2019 (26)
2020 (23)
韓紅的女高音我是無法跟唱的,但這首歌太美了,所以就情不自禁地一口氣唱了十幾遍。
唱著,唱著,眼淚就流了出來----是悲喜交集的淚。
喜,是因為優美的歌詞和旋律把我帶到那個讓世人向往的地方:“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場,看到神鷹披著那霞光、、、、、、”
悲,則是因為美麗的土地折射出人的醜陋。
在西藏問題上,為什麽中西方總在你爭我鬥?
首先當然是因為政治。關於西藏牽扯到的政治糾紛,我不想多說,因為我對此知道得很少-----而且就我讀到、聽到的那點可憐的西藏知識,我至今無法確定到底哪家媒體說的是真相----因為作為“喉舌”的媒體,總是容易被政治的大腦所控製。被夾在兩種報道中間的我,隻好選擇誰都不信。
但我想從心理的角度來談談西藏問題。
很多西方人,從未去過西藏,有些可能僅僅覺得西藏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名詞,為什麽“沒有調查,就本應沒有發言權”的那些西方人,會非常“統一”地同情、支持西藏?
起因是因為一本書----《失去的地平線》。
英國作家詹姆士·希爾頓在書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大約在60年前,幾個英國人因為一次意外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顯然這裏是藏區,四麵雪山環繞,大峽穀的穀底有金礦,在這個似乎與世隔絕的地方,他們受到了極好的接待,在這裏時間似乎失去了意義,他們覺得自己正處在東方文化的神秘核心。
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們知道在這裏時間確實失去了意義,這裏的人們驚人的長壽,在這裏多種宗教並存,在一個喇嘛寺院中,他們見到了當地的精神領袖——一個活佛,在活佛的影響下,他們中的一些人被東方文化所折服,他們覺得世界已向他們展開了令人驚奇和敬畏的一麵,在峽穀中人們活得逍遙自在,靜靜地享受陽光和雪山的賞賜,卻對峽穀的黃金不屑一顧,喇嘛寺領導著整個山穀,形成香格裏拉社會,香格裏拉居住著以藏民族為主的居民,他們的信仰和習俗各不相同,有儒教、道教、佛教等教派,但彼此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幸福安康。在香格裏拉的所有領域,在處理各教派、各民族、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時都遵守著“適度”的美德,認為人的行為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罪惡的,隻有適度才是最完美的,香格裏拉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種氣候、多種地理兼容並存的地方。
從此,英語辭典裏多了一個音譯外來詞———Shangri----La,一個與漢語中和世外桃源同義的英語名詞。《不列顛文學家》辭典評價說,詹姆士·希爾頓及其《消失的地平線》的功績之一,就是為英語詞匯創造了———或許是根據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一個實際地名譯出了———“香格裏拉”這一奇異的名詞。
香格裏拉,這個人間樂園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詞,以其夢幻般的語音色彩和虛無縹緲的神奇魅力,隨著《消失的地平線》不脛而走,蜚聲全球。
《失去的地平線》被搬上銀幕後,獲得了當年的哥倫比亞電影大獎。該片的主演感歎道:“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裏都向往香格裏拉。”
為什麽一本書能在人文學上創造如此偉大的意義?
小說發表的時候(1933年),西方世界正處於“一戰”的創傷恢複期,可是“二戰”的烽煙又將燃起。身處飽受軍備競賽、經濟危機與工業汙染之苦的西方,人們開始將目光轉向寧靜和平古老的東方,尋求人類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希爾頓在《失去的地平線》帶給人們一個永恒寧靜的香格裏拉,這個美麗的地方在中國藏區的神秘峽穀裏,周圍環繞著金字塔般的雪峰、“藍色”的湖泊、寬闊的草甸,各種宗教的寺廟殿宇恢宏壯麗,人與自然和諧相生,生活祥和安寧,香格裏拉代表的不僅是一片風景,而是一種意境。
此後香格裏拉就像一個奇幻的謎,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桃花源,吸引了無數人去尋找它。希爾頓曾經肯定地說,他的讀者是不可能在現實中找到香格裏拉的,因為它隻存在於人們心中。然而這並沒有讓尋找的人們放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人們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尋訪“香格裏拉”的熱潮。
這種熱潮依然長江後浪推前浪,使得西方人一提起西藏,馬上就想到香格裏拉:遙遠、神秘、美麗、聖潔、夢幻。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西方人覺得西藏也變成自己的了----即使有些人從未親眼見過西藏,但西藏卻早已成為其心靈的安慰與寄托。
《失去的地平線》讓西方人覺得西藏應該是多種宗教並存,人民友好相處的理想世界,所以文革中中國政府對西藏廟宇的蹂躪,讓西方人震驚、憤怒,從此中國政府被永遠定格在了西藏的對立麵。
冷戰的曆史、加上朝鮮、古巴等共產主義政權似乎都是獨裁統治的現狀,讓西方人無論從哪個角度,都很難信任世界上最大的共產主義政權。因此,不論中國政府給西藏花多少錢,出多少力,都不會討西方的好----看看你把我們心目中聖潔的西藏搞成什麽樣子了?
我當然不支持藏獨---這樣我去西藏玩的時候,不用象Jeff一樣可憐巴巴地等著中國大使館給去西藏的簽證-------萬一遇到國慶等敏感時期,要去西藏,外國人說不定得徹底死心。
既然西藏在政治上歸中國管轄,那中國就得好好地珍惜愛護西藏,保護好西藏的宗教與文化,避免工業文明對雪域高原的環境汙染----不僅是為了西藏和中國,也為了全世界。
從中國古代的陶淵明所創造的桃花源,到莫爾筆下的理想社會烏托邦,再到現代作家希爾頓所創造的香格裏拉,都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因此,從人類精神追求的角度,《失去的地平線》中香格裏拉的所在地西藏,也就成了全人類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