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科研工作者在實踐中應該具有耐心、細致的品質

(2010-05-02 19:57:53) 下一個

成功,其實就是“用正確的方法把正確的事情重複成千上萬次”,而這些事情往往都是比較簡單的。在科學史上,因小失誤而釀成大禍的事例比比皆是。可見,簡單的事情總是難做的。這個道理往往為科研工作者所忽略,究其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麵:一是思想意識上存在認知誤區;二是確保簡單事情不出錯的科研技巧缺乏。

Science_careful 科學研究需要耐心細致的實踐,雖然有時很枯燥但日積月累終會取得成就

思想意識上的認知誤區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

一是簡單的事情往往給人容易完成的感覺。研究人員認為很多事情都比較簡單,所以,一旦他想做就一定會成功。而目前沒做成,隻因他不願意去做,而不是沒能力做。事實上,世間沒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如果沒有去嚐試,就沒有資格去評判一件事情對一個人究竟意味著難還是易

二是簡單的事情容易讓人產生麻痹心態。結果,在完成這件事情時常常出大錯,這恰恰是科研工作者栽跟頭的主要原因,所謂“眼高手低”說的就是這種人。

三是一件簡單事情,如果需要長期重複做,極易讓人產生倦怠之心,惟有依靠毅力方能堅持。但是,毅力對很多研究人員是奢侈品。如果研究人員缺乏在日複一日完成簡單任務時所必需的堅毅,那麽就必須求助於新鮮感,即必須在看似簡單枯燥的工作中增加創意使得研究任務變成有趣味的事業。否則,科研工作就會逐漸陷入沉悶與單調的節奏。

可見,世間一切事情都不簡單。比如書法,筆畫越少,越要斟酌。此外,看似簡單,貴在堅持。科研工作者要防止犯錯,觀念上的改變是第一位的。

做事是需要能力作為保障的,而能力的增長非一日之功。一名研究人員自認已具備的能力,其實不見得是真正地擁有。而這種能力缺位,除了前述思想認識上的誤區外,更重要的在於對很多小技巧的無知。正是因為簡單的事情不需要太複雜的技巧,所以很多科研工作者往往輕視完成這些簡單任務的工作技能,結果導致“千裏之堤,潰於蟻穴”。

團隊成員之間應該互通科研技能,即每名科研工作者在研究中獲得的小經驗、小技巧,應貢獻出來與其他成員交流、分享,這是確保簡單任務不出大錯的重要保障。當然,千萬不要把網絡上別人整理好的科研小竅門不加消化就一古腦貼上來,這樣做既是浪費所有研究人員的時間,效果也不佳。

一個科研小技巧是否適合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至少有四個標準可以幫助你去判定:

一是這個小技巧你自己有沒有去真正實踐過?如果一個小技巧,連你自己都沒有去實踐過,你怎麽知道它是一個技巧呢?

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這個小技巧是否真能在你的手上實現?實踐隻是一個參與過程,而實現則代表參與的結果是可以預期的。如果你無法將這個小技巧實現,那麽別人也許也會遭遇同樣困境。一旦你告訴別人一個好的小技巧,那就做好接受別人垂詢的準備。不要等到別人前來谘詢時,連自己都無法實現這個技巧,那就太尷尬了。

三是這個小技巧是否真能解決你在科學研究中所遇到的煩惱?如果一個小技巧所解決的問題和你研究中碰到的問題相關性不大,那麽這樣的技巧也許不具備太多的實用價值。不同的研究者會遇到不同的困難,解決這些困難需要不同的技巧。因此,最好是隻給出真正幫助你解決了困難的那些技巧,其它對你沒有什麽作用或者幫助不大的技巧,留給別人去挖掘好了。當然,同一個學術團隊內部所需要的科研技巧,因為研究的問題趨同,所以可借鑒性較大。

四是對於這個小技巧能夠解決的問題,是否以前已經有人發布過其它的解決技巧?你所發布的小技巧是否確實比別人已經發布的要強?抑或是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思路?不要把一些通過簡單途徑能夠解決的問題,用相對更複雜的方法去完成,那就得不償失了

科研無小事,所有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必須時刻牢記這一點,並尋求妥善的科研技巧確保自己不在簡單任務上犯超級大的錯誤。

一個人要堅持重複做簡單的事情,尋找到合適的激勵源至關重要。一個辦法就是:讓簡單的事情變得有趣,創造性地讓枯燥的工作充滿新鮮感。另外一個方法就是:樹立遠大的目標,將目標提升為成功的願景,並且將日常的簡單工作化為實現願景的裏程碑。(原文作者:王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