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患了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問題很嚴重

(2010-05-02 19:53:45) 下一個

總感覺很拖遝,做事效率低。今看一科普文章立馬對號入座,原來我患病了 :-]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的症狀及形成

  1. 百分之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長期拖拉的人。對他們來說拖拉是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並不適應它。這種狀態充滿了他們的生活。他們不能按時付帳單,他們忘了買音樂會的門票,他們直到聖誕前一天才去買禮物……
  2. 拖拉並非不重要,雖然通常我們不把它當作一個嚴重問題。它其實是一個自我調節的深奧問題。通常我們都寬容別人拖拉的借口,這也是問題的根源。
  3. 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或者計劃方麵的問題。拖拉並不因個人對時間的估計能力而不同,雖然這些人會更樂觀一些。弗拉裏博士強調說:“要一個拖拉的人做一個有計劃的人,就像讓一個長期消沉的人馬上振奮起來一樣。”
  4. 拖延症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延症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這種家庭環境下,朋友對拖拉者的寬容會助長這種習慣。
  5. 拖延症的飲酒者會有更高的酒精需求量。拖延症的人會喝的更多,這是自我調節有問題的表現。
  6. 拖延症的人對自己撒謊。比如“我更想明天做這件事”,或者“有壓力我才能做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拖延症者的另一個謊言是時間壓力會讓他們更有創造力,其實這隻是他們的感覺而已,他們是在揮霍時間。
  7. 拖延症的人不斷找消遣的事兒,特別是自己不需要承諾什麽。查看電子郵件就是絕佳的目標,這樣的事情成為他們調節情緒(比如害怕失敗)的一個途徑。
  8. 拖延症並非一模一樣。拖拉的人有不同的原因,弗拉裏博士定義了三種基本的拖拉者:
    * 鼓勵型,或者說找刺激型,他們盼著最後幾分鍾忙碌帶來的快感
    * 逃避型,他們回避失敗的恐懼,甚至害怕成功,但實際上他們非常關心別人怎麽看自己,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 決心型,他們沒法下決心。不下決心就可以回避對應對事情的拖拉。
  9. 拖拉帶來的損失巨大。健康是其中之一,研究表明拖拉的人更容易患病。拖拉也影響人的情緒,也會破壞團隊協作和人際關係。
  10. 拖拉會改變人的行為,但不會耗費多少精神力量。這並不意味著一個念頭就能馬上改變。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高度規範的認知行為治療來解決。
  11.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誌,會讓自己覺得,自己隻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
  12. 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適合在最後期限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這一個部分寫得非常符合大部分有拖遝習慣的中國學生的經曆。因為中國學生往往非常聰明,所以哪怕最後隻剩一點點時間了,也會完成得不錯;從而自認為自己最適合這樣子的工作狀態。周而複始,反複循環。

拖延症的其他特點

  1. 沒有自信。因為每次完成任務都達不到自己最高的能力,對自我能力的評估會越來越低。
  2. 我太忙。我一直拖著沒做因為我一直很忙。
  3. 頑固。你催我也沒有用。我準備好了自然會開始做。
  4. 操控別人。他們著急也沒用,一切都要等我到了才能開始。
  5. 對抗壓力。因為每天壓力很大,所以要做的事情一直被拖下來。
  6. 受害者心態。我也知道自己怎麽會這樣,別人能做得自己做不到。

拖延症的淺層原因

  1. 太難
  2. 太耗時間
  3. 沒有相關知識技能
  4. 害怕別人知道自己做不好

拖延症深層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1. 完美主義。所有事情都要達到一個很高的境界,要一次做好,所以不願意匆匆忙忙開始,要萬事俱備。
    解決方法:對自己說現在的狀態就已經很好,可以開始了。每有一點進展都鼓勵自己。意識到一點錯誤都不犯是不可能的。偉大的作家,詩人,藝術家都是斷斷續續完成他們的傑作的,自己也可以如此。
  2. 抵製與敵意。這個老師對我態度太差了,所以我不高興作他布置的作業。
    解決辦法:要意識到,不完成作業受害的是自己。不能僅僅因為一個老師的態度而影響到自己的前途。
  3. 容易頹廢。任務太難了,或者別人都不需要做我幹嗎要做,不能忍受持續做這件事情,等明天再做吧。但是往往明天到了,心裏還是不高興做,又繼續往後推。
  4. 自我貶低。如果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自己對自己的能力的估計會越來越低,即使以後完成好了,也認為是運氣。解決辦法:接受別人對自己工作的讚揚;自己對自己進行勉勵。
  5. 解決辦法:尋找一切可以找到的幫助,設法降低事情的難度,取得進展;暫時推遲自己想要放棄的心態,每天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這一點也很符合很多中國學生的現狀。因為不是人人都對自己的課題感興趣的,所以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不容易定下心來完成相關任務。解決的辦法如上所說,向別人尋求幫助,聽取建議,同時可以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很容易能完成。

拖延症的治療步驟及方法:

對行事拖拉的人進行勸誡就如同讓抑鬱症患者高興起來那麽困難。”法拉利教授認為,勸導對拖拉症患者來說作用微乎其微,關鍵還是要靠自己下定擺脫拖拉慣性的決心,這需要很大的精神動力才能完成。試著結合以下5種情況,可能會更容易一些。記住,每達到其中一項,你就離成功進了一步。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經常接到任務以後,心裏想的是盡快完成,可總是一拖再拖。為什麽?
→病名: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隻要作錯了一點,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麽消極的事情。
假如,在準備報告時,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沒耽誤什麽事。

case 2:一旦接到什麽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可以把責任都推托到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這樣隻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後,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比如: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但因為沒有時間,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麵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麽好的創意。”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

case 3:我特別的執著,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麽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麽那麽做?”即使在過去的事情裏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麽改變。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什麽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留下了創傷。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怎麽努力也改不了。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裏走出來。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事的人,應該先想些什麽?先做些什麽?”假如,做報告的時候,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這時,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應該先做什麽事呢?”考試成績不好,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我是個成績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應該先做什麽事?”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長的時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發就可以了。

case 5:我在所有決定中沒有自信。當決定了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因為不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而煩惱。這樣一來事就一拖再拖。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動。所以人們都說我辦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麽長時間,付出了那麽大的努力,但要是失敗了怎麽辦?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因為這些不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裏。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假如,要學習但桌子很亂找書都很不容易。明知道應該收拾一下,但怕麻煩遲遲不行動。這時候,父母要嘮叨個不停,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這時你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是打掃一下好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的好。然後再決定。把最初的想法扭轉過來很難,但一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

其實,歸結為一點:現在就開始做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