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觀百年越劇 述千古傳說(2)

(2011-09-26 17:58:57) 下一個
接上文.


第一場 - 草橋結拜
演員:陳雪萍(梁山伯)、李敏(祝英台)

“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濱,有一個祝英台,秀麗聰明......”

這是全版越劇《梁祝》的開頭小合唱,緊接著的,應該是祝英台為外出讀書不被父親許可而故意裝病,又女扮男裝成算卦先生戲弄父親的一場戲。這次的明星版刪減了這一場,直接從祝英台外出求學開始。

在播放的合唱聲中,帷幕徐徐拉開。十六歲少女祝英台(李敏飾)女扮男裝,與肩挑書擔行囊的丫環銀心一起趕往杭州府求學,途中在一草橋長亭休息。也將同赴一所學堂讀書的17歲少年梁山伯(陳雪萍飾)及他的仆人四九與英台巧遇。梁、祝二人言談甚歡,觀念一致,便決定撮土為香,成為結拜兄弟。


 

圖(好攝) 草橋結拜:李敏(祝英台)、陳雪萍(梁山伯)


劇中祝英台的家鄉上虞縣與越劇的發源地嵊縣同屬紹興府,現在這兩地都分別上升成了隸屬紹興市的上虞市和嵊州市。上虞縣也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五帝之一虞舜(舜姓虞)的後代的封地,因此名中有“虞”。

來自杭州越劇院的陳雪萍扮演了這一幕戲中的梁山伯。她在這出戲裏向觀眾展示了“範派”(範瑞娟)小生的特色。2009年,陳雪萍曾以《新獅吼記》榮獲第24屆梅花獎。

說起“範派”的範瑞娟,早年由於家境困難,10歲學戲,13歲時已掛了頭牌。一次,範瑞娟到諸暨演出時,遇到日機轟炸,姐妹們各自逃難。她沿途乞討,曆盡艱險,才回到家鄉。同年,範瑞娟輾轉來到了上海,又從跑龍套、演醜角做起。她身處逆境不灰心喪氣,不論演什麽角色,都一絲不苟,認真對待,最後成為一代越劇大師。範瑞娟在越劇《梁祝》中扮演的梁山伯成了“範派”的招牌戲之一。

扮演祝英台的是來自福建“芳華”越劇團的“王派”(王文娟)花旦、2007年第23屆“梅花獎”得主李敏。說起李敏的求學過程還有一段小插曲:1982年“芳華”到李敏的家鄉浙江招生,當時14歲的李敏因為班車晚點而姍姍來遲。到達時,招生老師都已打點行裝準備離開了。所幸的是,老師推遲了乘車時間,專門為她安排了一場麵試。果然,小姑娘以一段清悠婉轉、娓娓動情的《盤夫索夫》唱段留給考評老師極好的口碑。經過初試、複試、三試後,李敏成為當地唯一考入“芳華”的學員。因她嗓音好,外型又有點像扮演林黛玉的王文娟,所以受命工“王派”花旦。

或許有人感到奇怪:越劇本是江浙、上海一帶的地方戲,怎麽會在福建這麽一個沒有越劇語言環境裏出來一個“芳華”越劇團,而且該團在中國越劇界的地位極高?原來,該團是1946年由尹桂芳與竺水招(原名竺雲華)搭檔在上海成立的,尹桂芳任團長。團名各取她倆名字的尾字。1948年,竺水招(竺雲華)從“芳華”退出另起爐灶,組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雲華劇團”。

上世紀50年代中起,大陸實行了“公私合營”改造(其實就是沒收私營企業)。“芳華”的全體演職員於1959年在十天時間裏就被遷往福建,成為國營。而竺水招的“雲華劇團”早在1954年就被遷往南京,最後成為國營的南京市越劇團。

說起梁祝二人草橋結拜,順便也提一下竺、尹二人。她倆也是結拜姐妹。那還是在1938年,她倆被當局陷害關押了四十多天。釋放後,兩人結拜為姐妹。令人痛惜的是,“文化大革命”中,竺水招於1968年被迫害致死,尹桂芳被迫害致終身殘廢!許多越劇界老一輩藝術家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第二場 - 同窗共讀。
演員:王君安(梁山伯)、李敏(祝英台)、吳素英(師母)

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杭州日夜相伴讀書一晃三年,他們情投意合,感情深重。盡管梁山伯也注意到祝英台有女孩才有的耳環洞,但被機智的祝英台以小時在廟會扮演觀音打消了他的懷疑。祝父來家書要祝英台趕快回家。臨行前,祝英台將心愛的蝴蝶玉扇墜交給早已知道她是女兒妝的師母,請求師母轉交梁山伯並為他倆做媒。師母滿口答應。




圖(好攝) 同窗共讀:祝英台(李敏)臨行前,將心愛的蝴蝶玉扇墜交給師母(吳素英),請求師母轉交梁山伯(梁山伯)並為他倆做媒。


在這幕戲中,“芳華”的台柱及老搭檔王君安和李敏分別扮演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來自越劇之鄉嵊縣的王君安於1981年(11歲)時以一段《黛玉焚稿》考取了“芳華”,開始了她為期五年的學員生涯。這期間,她的藝術天分得到了一代宗師、“芳華”團和“尹派”創始人尹桂芳老師慧眼選中,極其幸運地成為了尹老師的嫡傳第五代弟子。“尹派”藝術在演唱上特點鮮明,唱腔醇厚質樸、跌宕有致,具有“圓潤糯”三大特點。

1986年,16歲的王君安便以一出“尹派”全本《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蜚聲上海灘。該劇在滬連演30天,場場爆滿,“小尹桂芳”之名不脛而走,轟動越劇界,從而奠定了王君安、茅威濤(浙江小百花)及趙誌剛先生(上海越劇院)“尹派小生”三分天下的傑出地位。在越劇小生中,學“尹派”的占大多數,因此有“十生九尹”之稱。

或許命運就是要作弄這位梁山伯。盡管王君安獲獎無數、粉絲眾多,可惜她卻與“梅花獎”無緣。被譽為“越劇王子”的趙誌剛得過一次梅花獎,而茅威濤女士則更厲害,她不僅是越劇界第一位得梅花獎的演員,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三度梅”越劇得主。


第三場 - 十八相送
演員:王君安(梁山伯)、李敏(祝英台)

三載同窗情如海,山伯難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錢塘道上來。。。

這是《梁祝》一戲中最著名的“十八相送”的開場合唱。一路上,英台用種種比喻暗示山伯自己是女兒身,如:喜鵲報喜,鴛鴦成雙,牛郎織女,犬咬紅妝、井底雙影、觀音拜堂。。。可惜木呆的山伯每次都沒能理會,最後氣得英台把他比做對牛彈琴的笨牛。

這次演出的版本比傳統版本少唱了樵夫為妻兒把柴打、家有牡丹等兄摘、笑梁兄真像呆頭鵝三段暗示。在傳統版本中一共有十種暗示才走完十八裏。

這時,梁祝二人和他們的仆人、丫環十八裏相送,來到了他們當年初次相逢結拜之地草橋亭。英台將自己比做家中的雙胞胎“小九妹”許配梁兄,並約他七巧之期花轎早來抬。傳說中,祝員外有八子一女,祝英台排行第九,因此人稱“小九妹”。




 

圖(好攝) 十八相送: 李敏(祝英台)、王君安(梁山伯)



繼續扮演梁祝的王君安和李敏兩人,也曾經曆過不算短暫的分別。

當王君安一路走紅的同時,也遭遇了一些不如意的事,讓她感到在事業的發展上缺少施展的空間。1996年,26歲的她突然決定離開舞台、赴美留學,一晃就是十年。她先於2001年取得美國天主教大學(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Washington, DC)經濟與金融管理本科學士學位,畢業後又在美國從事金融工作五年。

王君安的離開使與她合作了12年的最佳搭檔李敏一夜之間失去了配戲的“相公”,形影相吊,孤掌難鳴。是離開“芳華”遠渡重洋另謀發展,還是另辟捷徑改行去唱流行歌曲?李敏麵臨著她從藝以來人生的最艱難抉擇。最後,李敏決定繼續留在“芳華”當家花旦的位置。李敏坦言,她與“芳華”的關係已經不是簡單的演員和劇團的關係,而是情感與生命交融的關係了。

在王君安離開的十年裏,她的恩師尹桂芳也於2000年去世。2006年,在“芳華”建團六十周年的慶典時,王君安重返“芳華”。王、李二人再次聯手。至少在舞台下,她們比舞台上的梁祝的命運幸福。


第四場 - 思祝下山
演員:陳雪萍(梁山伯)、吳素英(師母)

英台走後又過一年,山伯繼續完成他的學業,但他早已是心不在焉、六神無主。於是師母告訴他真相,並將英台的玉扇墜交給山伯。喜出望外的山伯急急打點行裝,與四九離開杭州,趕往祝家求婚。


 

圖(好攝) 思祝下山:陳雪萍(梁山伯)、吳素英(師母)

這出戲中的師母一角繼續由來自紹興小百花越劇團的吳素英扮演。吳素英1983年進入紹興戲曲培訓班學藝,1986年畢業後成為紹興小百花越劇團主要演員。她師承呂瑞英,在舞台上展現了“呂派”唱腔注意運用對比變化,處理好旋律節奏的抑揚頓挫、語氣語調的輕重緩急等特點。

陳雪萍再次扮演了這一幕戲中的梁山伯。可巧的是,吳素英和陳雪萍二人同於2009年獲得第24屆梅花獎。兩位同屆獲獎的明星今天又能在亞特蘭大同台同幕聯袂演出,這也是我們海外觀眾的大幸。

看到這裏,場下觀眾都對梁山伯終於弄清了祝英台是女兒妝的身份感到鬆了一口氣。在全本的越劇《梁祝》中,應該有一段最能代表“範派”藝術之一的“回十八”,是梁山伯在興高采烈地趕往祝英台家時,在十八裏路上唱的。他每到一處,就會觸景生情地回想起當年英台對自己的各種暗示,笑自己的笨頭呆腦。可惜在這次演出中,這段戲被刪減了。

接下來,該是這次的頭牌明星吳鳳花上場了。

且待下文分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