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的文化大革命:李安新片“Taking Woodstock” (圖)

(2009-08-28 14:49:47) 下一個


電影“
Taking Woodstock (台灣翻成《胡士托風波》)是台灣導演李安的一部以“Woodstock音樂節”為背景的喜劇作品,以於20095月的“坎城影展”上首映,828日起在全美上映。 

Woodstock音樂節”是19698, 在美國紐約州北部的一個鄉下小鎮Bethel(距離Woodstock 43公裏)舉辦的, 為期3天的大型露天搖滾音樂音樂節,近50萬音樂愛好者和嬉皮士湧入,使得“Woodstock音樂節”成為史上最成功的搖滾音樂節之一。當時正值美國1970年的紀錄片《胡士托》與現場錄音專輯皆獲得相當大的成功。音樂節被《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改變搖滾音樂的50個曆史時刻之一。

 

這部真實故事電影是根據一位無意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的當事人的一本新書回憶錄而改編的。作者艾略特·台伯(Elliot Tiber)一不小心就成了這次音樂節中的關鍵人物之一。他原本在紐約擔任室內設計師,不太成功,所以不得不回到Bethel他父母家。他父母在那裏經營著一家破舊的汽車旅館(Motel)。旅館因拖欠房貸,將快被銀行收回。他要盡快想出對策。

 

當艾略特聽說鄰近的一個小鎮取消了一場嬉皮士音樂節的演出許可證後,他馬上遊說,因為他也是Bethel鎮的“鎮官”,而且自己給自己發了演出許可證。這時離開演時間隻剩下三個星期,而且已經賣出了18萬張預售票,演出單位這時別無選擇。雖然演出單位沒有用艾略特家的後院,但是看上了附近一家有600頃地的奶牛場。艾略特家的汽車旅館就成了中心指揮部,連倉庫裏都睡滿了人。

 

三個星期後,50萬年輕人來到此地,汽車排成的長龍有30多哩(48公裏)。天降大雨也無法阻止來自全美各地的年輕人的熱情。這場音樂會不僅改變艾略特和他家人的生活(他家賺的錢付清了所有房貸和債務),也徹底改變了美國文化。

 

也許對於我們這些來自中國大陸的觀眾來說,對這場音樂會的曆史背景以及它所產生的曆史影響認識模糊。那時,中國正處在“文化大革命”的狂熱中,而美國則深深地陷在越南戰爭的泥潭裏。美國青年反戰情緒高漲,要和平、博愛(性濫愛)、吸毒這類反傳統的潮流席卷全美,流向世界西方各國。所以電影中也有不少男女全裸,野外做愛,抽大麻等等當時的做法。這一切都是當時“反潮流”的表現。當年也有不少歐美青年崇拜毛澤東(電影裏也有毛的畫像),學生罷課,等等等等。不過,這次音樂會沒有發生任何暴亂,所以成為以後的所有露天大型音樂會的楷模。

 




1969年“Woodstock音樂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