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裏屋

感悟中國的社會,感悟中國的曆史,感悟中國的發展。 感悟自己的人生
正文

為國家、為人民吃虧是福——趙、錢、劉、蔣的感人舉動

(2009-10-18 17:02:29) 下一個

為國家、為人民吃虧是福——趙、錢、

劉、蔣的感人舉動

 

    在中國傳統裏,成敗是評價英雄人物的關鍵。可是,為了當個英雄,讓成千上萬的生靈塗炭就不可取了。我這裏說的是為了個人當英雄而讓中華民族付出代價的做法不可取,並不是說為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人民不應當付出犧牲個人生命的代價。

    問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似乎並不欣賞為了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而舍棄個人前途的高級官員人物。可是,有些官員確實遇到了一些情況,需要犧牲民眾利益,才能保護自己。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卻放棄了自己利益。下邊的四個人,都屬於這一類。

 

寧願不當總書記,也不向民眾開槍的共產黨員趙紫陽

    這是1989年發生的事情,很多人都記憶猶新。向手無寸鐵的示威民眾派出坦克車進行驅散作業,他沒有幹,也不願意幹。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他知道自己首先是個中國公民。他沒有把共產黨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上。恐怕中國的任何一個黨派的黨員都應當學學。

 

為了國家統一和減少民眾的戰爭苦難,放棄個人勢力範圍的錢氏

   

五代十國末年的錢婆留家族,實在是個應當由曆史學家大大讚揚的愛國家族。宋朝就這麽完成了中國的基本統一。可是,中華民族的習慣是讚賞孫權、劉備那種不畏強權的人物,並不喜歡不經過拚搏就放棄個人勢力範圍的做法,哪怕其對手是比自己對國家更恰當的勢力。似乎是,打內戰的兄弟,也要有寧為玉碎,毋為瓦全的鬥爭精神。三國演義的作者和三國的英雄們,對我們民族的流毒,向對我們民族的滋潤一樣——大著呢。

 

寧願放棄個人權力,也不讓民眾流離失所的劉璋

    正如諸葛亮所說,劉璋確實是個懦弱的人。可是,不能因為這點,把他做對的事情也加以嘲笑。鄭度建議他用堅壁清野的辦法來對付劉備。那是一個必然勝利的策略;可是他拒絕了,他說了一句非常感動人的話:隻知道“拒敵安民”,沒見過搬遷民眾對付敵人的。你看,別說用自己統治下的老百姓的血肉來對付內戰中的對手,就是讓民眾搬遷一下也不行!一個地方軍政統治者有這種思想,太少見了。遺憾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把這句話也當作了他軟弱無能的證據!

    鄭度的建議是對付外族侵略的好辦法。一千多年後的法國-俄羅斯戰爭證明了鄭度建議的策略對取得勝利的有效性。1812年,俄羅斯人放火燒毀了自己的首都莫斯科以對付法國侵略者,威風凜凜的法國皇帝拿破侖因此而站不穩腳跟而最終失敗。但是,在內戰中使用這種犧牲自己一方大批老百姓的辦法,是值得提倡的做法嗎?劉璋在英雄與退縮麵前選擇了退縮,但是,這不是他軟弱的證據,而是他有勇氣作出個人犧牲的證據,因而,這是他比英雄還高尚的精神的證據。

 

寧願丟掉個人和本黨權力,也要實行軍

隊國家化的蔣經國

    蔣介石是靠槍杆子起家,並且傳位給自己兒子的統治者,可他的兒子卻將槍稈子實行了國家化,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決心依賴民眾選舉取得政權,而不再依賴槍杆子來奪取和保衛政權的人物。他的這個行動,證明了他比他的父親和毛澤東都更相信人民。毛澤東曾經公開宣揚不要迷信選舉,軍隊永遠不能為國家所有,而隻能由黨控製等思想;毛澤東的後繼人也都在執行著這種思想。蔣經國的父親和毛澤東觀點一致、做法雷同,而蔣經國竟然能夠決心拋棄其父親的錯誤信仰,這真是中國之福而值得大書特書!畢竟,不管怎麽看,這都是中國曆史上劃時代的舉動。今天,在台灣的國民黨在沒有槍杆子支撐的情況下選舉上台,也正可以告慰蔣經國先生的亡靈:你做對了,國家可以從用槍杆子搶權的時代向前邁進了。今天,全中國的老百姓終於不再相信有什麽絕對可靠的人會用槍稈子給人民而不是給自己打天下的的鬼話了,雖然,毛澤東的繼承者,包括許許多多在既得利益環境中生存著的普通共產黨員們,還想使用槍杆子來保護自己,而拒絕中國人民有選舉權利來決定誰可以做國家的領導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