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裏屋

感悟中國的社會,感悟中國的曆史,感悟中國的發展。 感悟自己的人生
正文

朱鎔基的改革與該改革之後的中國

(2009-12-01 16:26:58) 下一個

朱鎔基的改革與該改革之後的中國

               摘要:朱鎔基的改革是推動中國強大的、功績緊隨鄧小平改革的改革。朱鎔基改革後的中國,呼喚著國家實行所謂“公有企業”向全體國民分紅的改革。

中國國力近 30 多年的進步,主要依靠了兩個人的改革思想,一個人是大家熟知的鄧小平,另一個是地位略低的朱鎔基。

朱鎔基的改革比鄧小平的改革要困難得多。鄧小平和朱鎔基都不是第一把手,因而,他們都是共產黨一般不去歸功於之,並將其肖像在慶典遊行時抬出來的對象。但是,鄧小平指揮著第一把手,他的功績和地位,不會因為他名義上不是共產黨的第一把手而埋沒;朱鎔基就不同了,他的地位使得他的功績很容易被埋沒。可是,他的功績不僅不應當埋沒,也確實埋沒不了;他的堅定、他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更值得後來的頭頭去景仰和效法。這是因為,他的改革是攻堅戰,而改革活動本身也到處受著限製而極其艱難。他要讓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許多既得利益者公開批判他是“賣國”;實行企業破產、工人下崗是收拾毛澤東所搞的爛攤子的一劑猛藥,讓整個社會都感到了震動;而讓幾百萬政府官員丟掉金飯碗,改換門庭到自負盈虧的企業中去,在當時,則是在共產黨員最愛去、也最集中的地方丟炸彈式的做法。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感到朱鎔基本人對於毛澤東時代弊病的了解,以及他為了國家前進而敢為天下先的決心。

鄧小平實際改革的重點與遺漏點

最近,聽過一個在美國的經濟學家談論鄧小平的改革,說鄧小平的改革沒有什麽內容,就是“共產黨的領導加上私有化”。按照中國今天的實際情況看,這話似乎有點淺薄。因為,今天中國實行的是鄧小平路線,而國家的主體經濟是所謂“國有企業”。可見,單純從經濟成分的實際情況看,中國也不同於英、美等國家的模式。而能夠形成這種局麵、讓這種模式能夠生存並成功運作起來的關鍵人物是朱鎔基,

這是因為,正是朱鎔基的思想和改革讓所謂“國有企業”有了生機。鄧小平思想當然應當包括把所謂“國有企業”改變成能逮老鼠的大貓,所以,鄧小平的理論,絕對包含著對所謂“國有企業”的改革。可是,鄧小平當時的實際改革,主要表現於開放私有企業和實行農村改革,使得毛澤東時代被搞得亂七八糟的社會、國家先穩定下來,他的改革正好繞過了對當時的中國社會會有劇烈震動的、所謂“國有企業”的運作模式的改革問題。在當時,所謂“國有企業”的運作模式的改革問題對中國之重要,因為國家資源基本上由這些企業所掌握而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所謂“國有企業”,即公有製經濟成分的運作模式是個任何國家都會有、任何政府都會遇到的問題。鄧小平的改革允許私有化,但並不是隻有私有化和一切私有化。美國、英國的經濟運作模式也不是純粹的私有化經濟模式;在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純粹的私有化經濟的國家。事實上,中國的公有製經濟成分還在壯大之中。很多所謂“國有企業”所涉足的領域,如電訊、金融、軍工、銀行等,今天也沒有或者沒有完全對私人資本開放。鄧小平時代恢複的保險業、證券業,以及近 30 年建設的交通、電力工程等,更壯大了所謂“國有企業”的聲勢,因為,這首先體現在政府和共產黨官員可以去管理、去控製的領域更多了,這就不是象美國那種國家能夠出現和輕易接受的事情。這點,顯示了中國經濟模式的獨特性,也顯示出了對形成中國模式立下汗馬功勞的朱鎔基和朱鎔基的改革進行討論的必要性。

朱鎔基的改革

朱鎔基奠定了所謂“國有企業”翻身的基礎。

當時,所謂“國有企業”幾乎占據著國家的主要資源,壟斷著所有容易形成利潤的行業,例如,石油、公用事業等部門,卻幾乎是一片虧損的景象。幹部清廉、一錢不賺,看著私營企業蒸蒸日上,自己還保持著毛澤東時代的共同貧窮、卻也安心於享受著國家幹部或者“國營”企業官員和職工特有的精神快樂。

朱鎔基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改革的。他把石油部等政府衙門改變為石油公司等,實行了政府、企業的分離製度。這個措施,讓數以百萬計的衙門共產黨人幹部被撼動了!想想當時的電視報道就能知道,當時那些在前途未卜中“轉崗”的共產黨官員們心理有多麽沮喪!朱鎔基改革之徹底,是作過幾次政府精兵簡政改革的周恩來都沒有作過的。朱鎔基的改革,讓國務院管理部門從接近 100 個減少到了 30 個左右。朱鎔基的這項改革被溫家寶繼承了下來;這項改革奠定了國家前進的基礎。

朱鎔基的這項改革大大加快了改革的進程。改革開放之後的一段時間,城市雖然允許私有經濟的發展,可多年的折騰使得人們隻有白手起家,資金和資源都在所謂“國有企業”手裏。鄧小平奠定了改革的思路,但是,當時的局麵還是人熱情而動靜小,因為,活躍的都是沒有本錢的,他們隻能開飯館、賣衣服和跑單幫等。改革真正在城市動真格的時候是朱鎔基就任總理開始的。朱鎔基使得城市改革形勢從大頭不動小頭動的小打小鬧局麵一下子開了鍋。當然,這才是實行鄧小平的改革路線,這才是鄧小平希望的改革!

朱鎔基改革的多方位性

朱鎔基的改革並不局限於政府改革,他的改革領域十分寬廣。它不僅涉及政府,還涉及企業、教育、國際貿易、社會財富分配等多個領域。正是在他的任期內,不僅政府官員以百萬計的數量大大減少,而且國際貿易的渠道開始暢通,大學生的數量成幾倍到上十倍的增加。中國近、現代曆史上那種財政困難、外匯奇缺、國民文化科學素質低下和人才匱乏等現象有了被徹底扭轉過來的基礎。

特別應當提到的一點是,朱鎔基的改革,使得在毛澤東時代形成的以大老粗為榮、忽視子女讀書的社會現象在他的任內被徹底打倒了——這是國家發展和華夏子孫進步的至關重要的問題,而在當時卻是極難辦到的事情。事實上,毛澤東時代出現的學生不願意學習,學校課堂秩序混亂的現象,在鄧小平時代雖然有所改觀,卻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朱鎔基和鄧小平一樣,都在讚美著毛澤東的方式下,把毛澤東時代的一切都是黨關懷、幹部吃著國家,國家吃著農民、一生在教育上投了不少資本的大學畢業生的一生收入抵不上早日工作的大老粗,或者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剃頭刀的國家運作方式扔到了太平洋裏,讓人民重新過起了不要等待解放或者恩惠的日子、重新過起了要過好日子就得讀書、就得在有風險的環境裏奮鬥的日子。這當然是正道上的國家運作方式。

中華民族的優秀人物都是喜歡動腦筋的,可中國的傳統就是韜光養晦,說真話辦不了事;這點,老百姓是清楚的,雖然帶者悲傷的心情。這是人們可能不喜歡鄧小平、朱鎔基的原因,可是,他們的功績不能被埋沒。

朱鎔基改革後的黑領階層問題

黑領階層是在所謂“國有企業”贏利的基礎上出現的現象。

當朱鎔基將石油部、化工部、機械部撤消而將它們轉變、改製為石油公司等所謂“國有企業”的時候,那裏邊的很多官員哭喪著臉——當不成官了,誰對前途捉摸不定能放心呢?幾年過去後,人們才發現,用錢生錢的部門高管比政府官員還神氣。權、錢兼有的黑領階層出現了。所謂“國有企業”是產生這個階層的主體成員的地方。政府的資源管理、財稅、社會管理部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後也跟著有了錢,這些部門的某些成員更壯大了黑領階層的隊伍。顯然,這個階層的出現,在毛澤東的所謂“社會主義”時代是不可能,在鄧小平時代也沒有形成氣候,而且,如果朱鎔基不將石油部門等從政府體製改變為公司體製,黑領絕對不會以階層的方式出現在社會現象裏!這樣,黑領階層是在朱鎔基的改革的基礎上出現的現象。

可是,誰願意我們的國家再把那種不能用錢生出錢、卻能在清苦中當官、整天製造文件的企業政府部門恢複起來呢?毛澤東、周恩來的企業管理衙門化方式好嗎?而且,同樣顯然的是,黑領階層的出現是朱鎔基改革成功的派生現象,是改革不配套的原因而不是改革本身產生的現象。很多黑領人物並不是用錢生錢的專家,但是,他們當了共產黨員,接著當了官員和高級官員,或者因為父母的功勳、地位而掌握了所謂“國有企業”的管理權力,等等。黑領是這樣產生的!不是鄧小平、朱鎔基的改革造成的。

朱鎔基的改革應當繼續下去

如果說,黑領階層的出現不是改革本身造成的,而是改革沒有到位造成的。那麽,這些不到位的改革是什麽呢?

這些不到位的改革應當包括:

所謂“國有企業”應當正名為“全體國民所有的公有企業”;

堅決扭轉是投資就要分紅,隻有共產主義不分紅的無恥社會現象。

讓錢流向人民,讓公有製下的利潤流向公有資本的投資者和擁有者——公民。任何國家都應當喚起國家公民對公有製企業的關心與監督精神。全體公民的分紅當然能喚起整個社會對於公有製企業的監督,黑領階層一定能夠在全體公民的監督下收斂起來,國家一定會更為和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