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 年 6 月 14 日海空上師在河南雲台山萬善寺開示
佛教的真精神是什麽?對我們學佛的人和佛學者,是必須從根本上弄清楚的問題。
首先對佛教、佛學、佛法、學佛的淺識,作一個介紹。作為佛教徒和佛教的信仰者,把佛的一言一行,都作為教化眾生的教材,作為對我們的啟示,作為範例、教戒、教導。因此,佛的教育、教義、教理、教規就稱為佛教!但是,通常所說的佛教,乃是指佛教徒的組織及製度結構的一種稱謂而已。
研究佛教的各種學術,稱為佛學。其範疇包括對於佛教的教理思想、教團分布、教製結構、曆史演變、文語音義、藝術遺產等各領域的研究。不過,通常所稱的佛學,僅指佛教的教理思想。佛學不是儒學、道學或神學,它是闡述宇宙人生的一切真相的學問。
佛所開示的觀念和方法、道理和施治,都是為了讓眾生達成離煩惱之苦而得解脫之樂的目的,故稱為佛法。而通常所說的佛法,是指佛教典籍中所用的名相,就是個名稱而已,或者也泛指佛教徒所認知的一切的經驗、境界,都可以稱為佛法。例如,所謂“佛觀一切法,無一非佛法” ;又如:“黃花翠竹、山光水色,無非如來所說法的廣長舌相。”
佛教徒由信仰佛法,而理解佛法,實踐佛法,從而出離煩惱、痛苦,得到解脫之歡樂,稱為學佛。大乘佛教對學佛的目的那就是成佛。因此,佛教極度重視信、解、行、證四個學佛的曆程。如果我們能持之以恒,以佛的言教、行為和心性,作為自己的楷模典範,勉勵自己,持續不斷的精進修學,這就是學佛法的人。
我們剛才講到了,佛教、佛學、佛法和學佛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狀況,那麽佛學的特色是什麽呢?
現在僅以佛教的教理思想來談佛學,由釋迦牟尼悟道成佛、說法度生、成立了教團。佛的思想特色,是因他證悟了萬法因緣生的道理。在佛之前,及佛之後,許多宗教家及哲學家,對宇宙人生的起源論,不外乎自然論、一神論、二神論、泛神論、無神論。釋迦牟尼的因緣論或緣起觀,則是他悟見了一切萬物都是需要相互依存而有成的現象,也是必然相互變遷而有壞的現象,不論是物質的或是精神的,既沒有孤起孤滅的,也沒有恒生恒滅的。對於相互依存間的關係,稱為因緣。
我們中國佛學的特點是什麽呢?所謂中國佛學,即是中國化了的佛學,就是根據我們中國的具體情況和曆史淵源,還有中國的文化,把佛教中國化了,它的特色是適應了中國人的思想。不少佛學者,曾用儒家及道家的言語來介紹佛學,這就叫格義佛教。尤其是用闡釋如來藏思想的經論、主張,而因此發展出現了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論,綜合上述的一些情況,就是禪宗。它主張一多相融、大小相攝、前後相應、內外相通,有如梵天宮中的珠網,珠珠相應相入,產生重重無盡的繁興大用。因為,中國人不願意滿足空寂狀態和在空寂狀態中的顯示形式。所以,這一般的論述,在中國哲學史中都有很多地方闡述到這個內容。
談到我們中國的佛學,到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學佛的人,一個是佛學研究的人。談到學佛的人和佛學研究的人,在此,要把它作為一個重點課題來講,因為,這關係到我們佛教今後的發展興衰的問題。那麽他們之間的關係和不共處是什麽呢?
所謂不共處,就是它不同的地方在哪裏,不相共住的,不相共識的,不相共類的,不相共認的,不相共修的是什麽?佛教徒按照佛的教導,依教奉行,以佛的教化、啟示和教戒作為自己學佛的根本宗旨。把佛的教化和教戒融入到修行當中去,把自己的思想行為與佛和佛法融通,始終以恒,而達到成佛的目的。以佛的教導、方法掃蕩自己的業力和習氣,使身心清靜,斷除煩惱和痛苦,明悟心性,以光明覺性的妙明境界把握自己的覺路航程,而成就覺行圓滿的佛果。這就是佛教的真精神和靈魂!佛教的真精神和靈魂,就是要我們按照佛的教化去做,依教奉行,把自己的行為和佛的教化融為一體。佛教的真精神,就是要我們按照佛的教導去做,用這種方法來掃蕩我們的習氣,就能夠從煩惱和痛苦當中解脫出來,明悟我們的心性,得定開慧。令我們的人生,把握我們自己的利益目標,走到我們願望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成佛。
佛學的研究,是佛教的一種學習,是學術界對佛教了解的一種義相學說。真正的佛教、佛教徒,是以佛的教導和啟示去解釋世間的學問,而不是用世間的學問去闡述佛教。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特別是我們今天有不少的知識分子,用世間的學術與直觀所知去闡釋佛教,是不得實益的。如果說世間的學術能夠闡釋清楚佛教的教義,那麽博學多聞、精通一切世間學問的釋迦牟尼就沒有必要去出家悟道了。我們看了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和他的故事等書籍,通過學習和了解佛教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釋迦牟尼在當時,作為迦毗羅衛國的一個太子,無論是地位和學識,都是非常優秀的,而且是飽學多能的。世間所有的學問,他無一不通,他還武藝高強。當時他的武藝能夠達到什麽程度呢?就用一支箭,能夠射穿七重皮鼓。當時的皮鼓,就是用牛皮繃起來做的,他一箭能射穿七層,可想他的力量如此之大。但世間的一切學問,解決不了他要想尋求的問題。比如,他看到的世間現象,生老病死,這是世間學問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當時的釋迦牟尼佛,他就已精通五明。所謂五明:就是科學、哲學、醫學、語言文學,還有內學,就是內心世界的學問,他無一不曉。如果世間上所謂的這些學問,能夠解釋清楚世間上的這些情況,他還出家幹什麽?就是因為沒有辦法解釋清楚。到現在為止,我們有這麽現代化的進步的科學水平,也沒有把世間、宇宙人生這一切真相說清楚,隻是明白了一些,考察出來了一些,實踐出來了一些。但是,我們翻開曆史看一看,我們現在所證實的很多東西,都是兩千多年前,佛都已經知道的。如果說世間的學問,能夠把佛教的道理所闡述的東西,說清楚的話,那麽,佛教在這個世界上就不可能存在兩千多年。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人能夠超過佛的思想,這是有根據的。所以,對於佛學的道理,不是用世間的學問,能夠把他講清楚的。而我們可以用佛的智慧,佛明白的道理,來解釋現在世間上所存在的很多現象和問題,就能說清楚了,所以這個觀念我們要弄清楚。
在學佛和佛學這個問題上,從現在開始,在整個佛教界,我們要天天講。因為印度所經曆的非常慘痛的曆史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正法時期過後,佛教就受到當時印度的印度教、婆羅門教的影響,用世間的一些理論、方法來闡釋,來認識佛法。而佛法,在那個時候,由於廣泛的麵向社會,為適應當時的社會因緣,也融匯了當時印度教的思想,因此,就把整個佛法的真精神和靈魂丟開了。從那時起,印度佛法就滅度了,印度佛法的滅度就是因為這樣開始的。佛為了要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他出家修行去尋找真理,而且已經證得了這個真理。我們沒有必要再用世間學術、知見去闡釋佛教。
而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就要依教奉行,按照佛的教導去做,實修實證而達到大安樂自在,到覺悟的境界當中去,徹底地斷除煩惱和痛苦,知因識果,出離輪回,成就佛果。一個是用世間的俗世思想去了解佛教、認識佛教,用哲學思想去闡釋佛教,與自己本身的實修實行是毫不相幹的。這是學佛與佛學研究的不共處。甚至有不少佛教徒,在學佛的曆程當中,以佛的教導依教奉行、精進勇猛,認識上已有了一些成果,一旦進入世俗的學術思辨當中,就以世俗觀念和學術去認識佛教而墜入漏見偏識當中去了。又加上自己業力和習氣的幹擾,一落千丈而不能自拔。有很多學佛的人也都是這樣的誤入歧途,這是古往今來非常慘痛的教訓。我剛才講了,特別是印度,由於佛法被世間學術界闡釋而失去了佛教的真精神和靈魂,導致了滅度。換言之,佛教若不能承佛的教化、教規、教義,而被世俗的學術思辨闡釋,佛教就失去了它的根本宗旨和真精神。世俗化的學術思想對佛教的滲透本身就是使佛教失去靈魂而滅度的開始,這就是一個以前已經證實了的事實。這是多麽危險的狀況啊!
大家在學佛與佛學的認識當中,一定要把握自己,不要被世俗的觀念牽著鼻子走,你能不能夠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能不能夠對佛教的認識和觀念與自己的修行相契合,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作為佛教徒,,首先要認識到,如果我們就僅僅把佛教當成一種信仰,學問或隻了解佛教的一些內容,將它作為一種學術知識來參考。那就沒有必要去皈依三寶了,那你就隻是一個研究佛教的學者。若你沒有皈依三寶隻能是個學者,佛教講什麽跟你沒有關係。如果說你是真正皈依了三寶的佛教徒,那就要把佛作為你的依靠、依止和歸宿。所以作為真正的佛教徒,皈依三寶的佛弟子,那就是不能把佛教當成一種學術來研究。因為,從古到今都是知道得多,障礙也多。如果我們不是因知道得多,而障礙也能夠因知識而轉化,那麽有一個前提,什麽前提呢?除非你得到了空性正見。如果你得到了空性正見,你就會對世間學問任何一個方麵的問題,都能夠方便善巧的去融會,去應用,去轉換它。換言之,方便善巧必須建立在空性和慈悲的基礎上。如果你沒有做到這一點,你沒有得到空性正見,你還是一個我見。還在我的認識,我的認為,我的思想,我覺得,我知道的,以我識別的範圍內觀察問題,那麽你所做的一切方便善巧全是知見,偏見,漏見。除非你真正的得到了空性正見,沒有得到空性正見的一切見解,都是我見,我的見解。是聽見別人說了個什麽見解,無正見識,就變成別人的那個見解,也就是張三說了個什麽見解就變成張三的見解,李四說的什麽見解,就是李四的見解,人家說得越好聽,你的興趣就越高。實際上你已經把自己忘掉了,不能自主了,你沒有自己的見解,而把別人的見解變成了自己的見解。為什麽會落入我執偏見的認識呢?這個問題,是我們學佛的人當中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見解被別人的見解轉變了。也就是說,我們本身具備的這一顆心,即自已的一顆靜心,被煩惱的、世俗的、雜亂的心攪亂了,這是非常危險的。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首先在學佛的觀念上,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上,在你學佛的目的上,要先打好你自己的基礎。要怎樣打好你的基礎呢?首先要樹起正念,求真務實,能否真正成為一名學佛的佛教徒,你對佛教的認識和觀念十分重要。
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認識到學佛的目的是什麽?你的目的要明確,方法要正確。要明白緣起性空、諸受是苦的道理,從而生起出離心,這是一切信願的基礎。
從以上的這些情況看,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願行的大乘修行者,應當以《佛法三根本要義的修持》作為核心。我們所進行的一切修持,都要圍繞著這三個根本來進行,那就是佛法的三個根本。它是三乘佛教總的宗旨,離開了“三個根本”的一切修行,都是在沙丘上建築的一個大廈,是不牢固的,經不住風吹雨打的,風一吹它就倒了。你看那沙丘上建築的高樓大廈,所建築的那些東西,因為它的基礎建在沙丘上,不穩固,它自己就會倒,根本用不著去吹它。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佛教三個根本”,作為我們修行的基礎,否則你的修行是不牢固的、有漏的、不究竟、不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