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在這個貼後的,zt,

(2012-04-09 00:19:23) 下一個
關於 [原創]“粟裕病”病理之分析 的評論精彩回複2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8 14:23:05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是他堅決辭去不評元帥,甚至不願評大將,毛主席堅決不允許,才評為大將,號稱“中華第一將”。如果按你說的,他能排位在那麽高?你還是好好的去看一看中國解放戰爭史吧,不要一知半解就出來亂說。[頂一下52][加為好友][引用]12樓 hellozhxy 空軍 中士  發表於 2011/10/9 20:08:59不能認同,山東可是重點進攻對象,雲集了74師、十一師、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主動退卻,甚至打敗仗都是很正常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還是殲滅戰,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頂一下29][加為好友][引用]78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2 22:44:09人民對粟裕的評價   粟裕智如張良(直接與國民黨軍決戰於長江以北);才如韓信(孟良崮之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義如關羽(兩辭司令,一讓元帥,死後與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征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領袖將帥評價粟裕   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澤東   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毛澤東(師哲《在毛主席身邊》)   粟裕 (粟裕領導的新四軍第一師)“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劉少奇   粟裕同誌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劉伯承   粟裕同誌素以能征善戰、愈戰愈奇著稱於世,尤以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聞名中外。——張震   粟裕盡打神仙仗。一般情況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隻有五六成把握,風險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會失去戰機,無仗可打!而粟裕同誌呢,長期遠離中央,長期孤軍作戰,一般情況都是在敵人包圍的態勢下打的仗,不冒險就無法生存,養成了他敢於冒險的特點。如豫東戰役,我看最多隻有五成把握。拿這次淮海戰役來說,沒讓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討和借鑒。——林彪   粟裕受過人家的打擊,決不會打擊人家。—— 陳毅   古往今來,兩種人最危險,一是功勞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這兩樣一樣都沒有,不會被整! ——陳賡   粟裕人格品德光彩照人,有一顆金子一般的心。—— 張聞天 對手對粟裕的評價   岡村寧次曾在南京設有研究粟裕的小組,專門探討粟裕的作戰特點和規律,得到的結論是:“此人打仗經常是破常規、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無規律可尋。”   有人問張靈甫:“你認為當今軍界誰能與你相比?”張靈甫答道:“粟裕。”   土木不及一粟。——胡璉(虛構張胡對話)[頂一下12][加為好友][引用]18樓 分兵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9 22:20:45四七年初,先是南征北戰,後來又是孟良崮,哪裏有一個勝利接著就是失敗的。還有七戰七捷的意義也是很重大的,46年末四期年初(具體時間有點模糊了)那時全國的形勢都是在退卻的,失敗的氛圍是很濃厚的,這個時候的勝利,意義有點類似平型關戰役[頂一下11][加為好友][引用]最新回複120樓 鐵血第60軍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2/3/20 19:08:49粟裕將軍好象沒上過專門的軍事院校吧?隻上過一個短期的葉挻24師教導隊,也算鐵軍出來的人。能打到大將之首,已經是輝煌燦爛了。評其戰事,你也算是有名了![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9樓 新黃芪陳皮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2/3/20 16:26:56粟裕戰功聊聊,搶功本事天下第一! 所以稱為“一將”,或者“累死千軍”[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7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2/3/19 13:08:26不懂無術之徒,不足以作為辯論對象。 讓裴鬆之與羅貫中辯論,豈不滑稽之極?[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3樓 afw43469744 07海軍 少尉  發表於 2012/2/16 13:21:11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111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血色的狐 在第110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109樓的發言:...... 拉倒吧,你還是去了解一下進門之戰的過程再說,在解放戰爭末期,戰役指揮權已經下放到了兵團指揮員身上了,而且打金門之前,粟裕曾交代過葉飛十兵團有“三不打”原則:1、沒有一次運載六個團的船不打,2、敵增援不打,3、要求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久經考驗的的船工支援十兵團,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和第三條是有關渡海作戰的。葉飛等指揮員沒有貫徹粟裕的這些指示,加上海戰的不熟悉,沒有掌握漲潮退朝的時間,判斷失誤,導致了金門戰役的失敗,葉飛為此愧疚終生。你說這個責任主要還是要誰來負責?這不是往誰身上貼金的問題。就好像你的上級要你按規程操作,你違反規程做錯了,這個黑鍋就需要誰來背?這下我明白了,國民黨的失敗與將介石無關,因為下麵的將領沒有貫徹將介石的指示,加上陸地作戰不熟悉,沒有掌握共軍指揮人員心裏是怎麽想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失敗。你還真是明白過了頭了,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不斷插手和修改下屬的戰鬥部署,淮海是這樣,東北也是這樣,杜聿明被弄得毫無辦法,敢怒不敢言,平津甚至想謀取傅作義的50萬大軍,我說你了解清楚了沒有?了解清楚了再來說話吧。互相掐架沒意思!回複你的那位仁兄說的也對啊,如果國民黨的下級真是完全按照蔣介石的部署去執行,就算敗也不會敗的這麽快,這麽神速啊。 [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2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2/2/16 11:51:07此人打仗經常是破常規、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無規律可尋 在那本書上有這個記載啊?[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1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2/2/16 10:32:26 以下是引用血色的狐 在第110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109樓的發言:...... 拉倒吧,你還是去了解一下進門之戰的過程再說,在解放戰爭末期,戰役指揮權已經下放到了兵團指揮員身上了,而且打金門之前,粟裕曾交代過葉飛十兵團有“三不打”原則:1、沒有一次運載六個團的船不打,2、敵增援不打,3、要求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久經考驗的的船工支援十兵團,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和第三條是有關渡海作戰的。葉飛等指揮員沒有貫徹粟裕的這些指示,加上海戰的不熟悉,沒有掌握漲潮退朝的時間,判斷失誤,導致了金門戰役的失敗,葉飛為此愧疚終生。你說這個責任主要還是要誰來負責?這不是往誰身上貼金的問題。就好像你的上級要你按規程操作,你違反規程做錯了,這個黑鍋就需要誰來背?這下我明白了,國民黨的失敗與將介石無關,因為下麵的將領沒有貫徹將介石的指示,加上陸地作戰不熟悉,沒有掌握共軍指揮人員心裏是怎麽想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失敗。你還真是明白過了頭了,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不斷插手和修改下屬的戰鬥部署,淮海是這樣,東北也是這樣,杜聿明被弄得毫無辦法,敢怒不敢言,平津甚至想謀取傅作義的50萬大軍,我說你了解清楚了沒有?了解清楚了再來說話吧。互相掐架沒意思![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10樓 血色的狐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2/2/16 9:36:18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109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血色的狐 在第10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覺得很搞笑!功勞往自己身上攬,過錯往別人身上推。如果粟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金門的失敗是推不了責任的,如果粟不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往身上貼金就是扯蛋!葉飛隻是一個前線指揮,一切作戰還是要聽命於總部和按總部作戰部署來開展的。金門的失敗就是軍事部署的失敗。拉倒吧,你還是去了解一下進門之戰的過程再說,在解放戰爭末期,戰役指揮權已經下放到了兵團指揮員身上了,而且打金門之前,粟裕曾交代過葉飛十兵團有“三不打”原則:1、沒有一次運載六個團的船不打,2、敵增援不打,3、要求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久經考驗的的船工支援十兵團,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和第三條是有關渡海作戰的。葉飛等指揮員沒有貫徹粟裕的這些指示,加上海戰的不熟悉,沒有掌握漲潮退朝的時間,判斷失誤,導致了金門戰役的失敗,葉飛為此愧疚終生。你說這個責任主要還是要誰來負責?這不是往誰身上貼金的問題。就好像你的上級要你按規程操作,你違反規程做錯了,這個黑鍋就需要誰來背?這下我明白了,國民黨的失敗與將介石無關,因為下麵的將領沒有貫徹將介石的指示,加上陸地作戰不熟悉,沒有掌握共軍指揮人員心裏是怎麽想的,判斷失誤,導致了失敗。[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9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2/2/15 22:32:39 以下是引用血色的狐 在第10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覺得很搞笑!功勞往自己身上攬,過錯往別人身上推。如果粟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金門的失敗是推不了責任的,如果粟不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往身上貼金就是扯蛋!葉飛隻是一個前線指揮,一切作戰還是要聽命於總部和按總部作戰部署來開展的。金門的失敗就是軍事部署的失敗。拉倒吧,你還是去了解一下進門之戰的過程再說,在解放戰爭末期,戰役指揮權已經下放到了兵團指揮員身上了,而且打金門之前,粟裕曾交代過葉飛十兵團有“三不打”原則:1、沒有一次運載六個團的船不打,2、敵增援不打,3、要求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久經考驗的的船工支援十兵團,船工不到不打,其中第一和第三條是有關渡海作戰的。葉飛等指揮員沒有貫徹粟裕的這些指示,加上海戰的不熟悉,沒有掌握漲潮退朝的時間,判斷失誤,導致了金門戰役的失敗,葉飛為此愧疚終生。你說這個責任主要還是要誰來負責?這不是往誰身上貼金的問題。就好像你的上級要你按規程操作,你違反規程做錯了,這個黑鍋就需要誰來背?[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8樓 拔都1119 07海軍 中士  發表於 2012/2/15 20:44:26請問,淮海戰役後,一連竄敗仗有哪些?你們這幫人就沒事幹瞎雞巴折騰吧,我算是看懂了,天底下就你們這幫貨色本事最大,個個都是當天蓬元帥的料[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7樓 血色的狐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2/2/15 18:34:19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覺得很搞笑!功勞往自己身上攬,過錯往別人身上推。如果粟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金門的失敗是推不了責任的,如果粟不是三野的軍事總指揮,那麽往身上貼金就是扯蛋!葉飛隻是一個前線指揮,一切作戰還是要聽命於總部和按總部作戰部署來開展的。金門的失敗就是軍事部署的失敗。[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6樓 jinfeng6089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2/2/15 11:08:59粟裕作戰失敗,總有托詞: 1、部下不力,例如葉飛; 2、下雨,例如南麻、臨朐; 3、敵情通報失誤,例如月浦之戰; 4、友軍配合不力,例如豫東戰役之劉扥、許譚; ... ... ...[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5樓 AD73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2/9 12:34:34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9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小弗丁 在第19樓的發言:黃伯韜的部隊是雜牌?在睢杞戰役後,升級為王牌了,因為有戰功在身嘛。黃伯韜的25軍本來就是國民黨的精銳部隊。[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4樓 湘西頭狼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2/9 11:29:37在樓主《談粟裕發起“小淮海”的真實心態》一文,本人就見識了什麽叫無中生有、以小人齷齪之心度大將之腹。在這篇狗屁文章的回帖裏樓主的一個強大的言論讓我感慨不已:針對我指出樓主“推翻了”毛主席關係粟裕在淮海戰役“立了第一功”的評價,樓主充分發揮了超強邏輯思維,要我到毛選中去找出毛主席說這句話的出處,否則就是毛主席沒有說。各位網友可以去看看原帖啊,都來見識下樓主的風采。 好了,廢話少說,本來作為粟裕大將的崇拜者,我很不屑與這樣沒頭腦的家夥辯論,但是看到鐵血裏總是有人無端抹黑粟裕,我忍不住又站出來了! 第一,樓主的說法“粟裕打仗,往往是勝仗後接著一連串的敗仗”,不知這“一連串敗仗”從何而來?通觀樓主的帖子裏所謂粟裕的“敗仗”,實在讓人感覺不出有“一連串”的意思。在這裏,樓主充分發揮了一貫的超強想象力,然後果斷地得出結論:“這一點,在軍界內部都有共識,俗稱“粟裕病”,即:輕敵。”懷著對樓主的極端敬佩之情,我到百度上搜了“粟裕病”三個字,結果“大失所望”,完全看不到 “軍界內部”有所謂“粟裕病”的“共識”的說法,倒是樓主的這篇雄文孤零零的讓我一眼看了出來,樓主,我佩服你! 第二,蘇中戰役,粟裕指揮華中野戰軍華中野戰軍3.3萬人迎戰李默庵國民黨軍12萬人,敵我傷亡1.6萬比5.3萬,連朱老總都說粟裕,“他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這樣的戰果在樓主眼裏竟然沒有“含金量”,可見樓主誌向之遠大絕非一般人可比!至於斃傷俘敵美式裝備交警總隊三千五百餘人,幾乎等於華中野戰軍十分之一兵力的丁林戰鬥在樓主眼裏當然不算一捷啦! 第三,至於漣水保衛戰,我在百度百科等資料看了下,華中野戰軍麵對敵優勢兵力,以傷亡6000餘人的代價殲敵1.3萬,最後被迫撤出漣水。當然啦,這個結果樓主肯定是不滿意的,在樓主這樣高明的人看來,粟裕應該帶領部隊和74師這樣的國軍五大主力決戰並殲滅之,這樣才揚眉吐氣嘛!撤出蘇中根據地就更不應該啦!最好華中野戰軍在老蔣的家門口不走,等著與老蔣的合圍部隊決一死戰嘛!跑到山東去與山東野戰軍合並搞什麽“集中優勢兵力”簡直是多此一舉,至於毛主席就更傻了,連延安都放棄不要了,簡直是打了最大的敗仗! 第四,說到南麻、臨朐戰役,不能不提七月分兵。這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我不想和樓主過多糾纏,但可以另外開貼討論,不知樓主是否有膽量?但要說明一點,粟裕是堅決反對七月分兵的,南麻、臨朐戰役的失敗以及因後方兵力空虛導致沂蒙山根據地丟失的根本原因就是七月分兵,把戰役失敗和根據地丟失的責任全部歸在粟裕名下,然後又引申出什麽“粟裕病”,樓主的人品可見一斑! 第五,睢杞戰役(豫東戰役),粟裕指揮華野殲敵9萬,俘敵7兵團司令區壽年,徹底改變了華野被動局麵,要不是張軫集團和胡璉兵團增援的快,黃伯濤早就被包圍幹掉了,何來被雜牌的黃伯韜部隊追著打?特別要指出的是,睢杞戰役(豫東戰役)正是在糾正七月分兵的錯誤決策後發動的。樓主把一場徹底改變被動局麵的重大勝利說成是大潰敗,實在無知到可笑的地步。某名人在罵粟裕的時候也來過這麽一句相當有“氣魄”的話:“隻有大野心家、大陰謀家,才會如此貪功,才會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打(豫東戰役)這樣的大仗!” 第五、樓主無視華野解放上海的事實,以戰役局部失利來否定粟裕,人品實在差勁! 第六,至於金門之戰,三野十兵團南下福建時,戰役指揮權已下放到兵團級,金門戰役的指揮權是在十兵團首長手中,亦即是葉飛司令員是戰役最高指揮官。請教樓主,把戰役發生時尚在北京開會的粟裕拉出來批判,是何居心?當然啦!樓主肯定會說,沒有粟裕點頭葉飛會打金門嗎?確實,粟裕是有領導責任,但是我倒要問問樓主,如果把金門失利的屎盆子扣在粟裕頭上,那是不是經毛主席批準過得敗仗都應該由毛主席來負主要責任?是不是可以說毛主席也有“輕敵病”呢? 第七,樓主在通篇顛倒黑白後,終於下了結論:“粟裕病”終於被人們所重視。可笑的很,在百度上除了看到樓主的這篇狗屁文章提到“粟裕病”這三個字外,我實在找不到其他了,不信各位網友可以試著搜索一下。至於說粟裕輕敵,好歹本人也在軍壇上泡了多年,除了看見寥寥幾個樓主之類的粟黑發幾篇亂七八糟的帖子之外,從未看見過一篇稍有水平的論證粟裕“輕敵”帖子,要不樓主幫忙找下讓我看看別人是如何說粟裕輕敵乃至嚴重到“粟裕病”的? 綜上,樓主在《談粟裕發起“小淮海”的真實心態》一文中,就已經雄辯地證明了自己的無知與狂妄,其生拉硬扯、顛倒黑白的作法更是讓人鄙視其陰暗人品。在《“粟裕病”病理之分析》這篇文章(姑且看做文章)中,更是充滿了以偏概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隻可惜,樓主的誌向和才能相比較懸殊實在太大,隻能通過無端臆測、牽強附會來抹黑粟裕,結果隻能是徒添笑料。最後再建議下樓主,千萬不要再像上次那樣叫我去翻《毛澤東選集》啊,本人邏輯思維能力太差了,無法領會樓主意圖,哈哈哈! [頂一下4][加為好友][引用]103樓 大漢子民阿進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2/9 0:09:49你認為你這樣說就能證明你很有文化嗎,你很有水平嗎,你很懂軍事很懂曆史嗎。那你是不是想連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水平也提出質疑呢,你知道淮海戰役的時候老毛給粟裕的電報是怎麽寫的嗎,怎麽放心的放權給他的嗎,而林彪在東北老毛又是怎麽給電報的。你這zhu回家再學學曆史再來亂寫好吧,再給你一句很土的老話,有一種勝利叫撤退,尼瑪 懂不啦。[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1樓 瀟灑笑嘻嘻 07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1/5 11:14:36山東戰場一開始雲集了國軍精銳,而且打得最凶,所以向北迂回撤退本身就是一種保存實力誘敵深入的辦法……[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100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9 10:42:11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神仙仗”說法,來自粟裕某親屬一篇報告文學,在林彪軍事著作,及相關人士回憶錄裏麵,都找不到這個說法的任何依據存在。[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9樓 吃狼的狼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7 16:05:41 以下是引用shiwenliting 在第85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hellozhxy 在第12樓的發言:不能認同,山東可是重點進攻對象,雲集了74師、十一師、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主動退卻,甚至打敗仗都是很正常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還是殲滅戰,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葉飛:"吳化文過去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竟然敢跟著我們的屁股追!我葉飛現在有了個外號,你們知道不?我叫麵包!"陶勇接過話來:"麵包雖然稀鬆了點,卻是幹貨。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點著名叫西瓜!"王必成直來直去:"過去的手下敗將,現在追得我們東奔西跑,到處躲藏。真他XX的丟人現眼!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麵的責任在粟裕同誌,陳毅同誌也有責任!" 戰士的意見就更大了:‘反攻反攻,丟了山東,手拿煎餅,口咬大蔥;大好形勢,思想不通,有啥意見,要回華中。" 這恰恰說明粟裕當初思路正確,粟裕起初是反對分兵的。再有毛澤東有一封反對陳粟幹涉外線作戰部隊指揮的命令,大家可以找來毛澤東軍事文集看看日期。再比較一下外線兵團這一日之前之後外線部隊戰績,看看得出什麽結果,事實說明一切。[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97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7 6:07:18 以下是引用小弗丁 在第19樓的發言:黃伯韜的部隊是雜牌?在睢杞戰役後,升級為王牌了,因為有戰功在身嘛。[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6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6 22:11:48 以下是引用雲邊月 在第72樓的發言:963586;看了你的囈語,把像你這種。。。險。。。惡。。。用。。。。心。。。之人從地球上刪除是多麽大快人心的事啊!讓世間充滿真,善,美。讓人們唾棄假,惡,醜。!!!你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清除企圖否定陳毅元帥嗬嗬戰功的人,確實很難------因為阻擋了出書者的財路[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4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6 22:08:05 以下是引用苯狐狸 在第87樓的發言:看了之後,感覺總有些人喜歡標新立異。刻意的標新立異不是獨到見解。獨到見解是深思熟慮厚積薄發的結果。比方說,大家都說,老鼠藥吃了會死人,你也這麽說,並不丟人。事實就是事實,粟裕打仗,風格如此。 人要承認曆史,說粟裕是常勝將軍,才能超過林彪、陳毅等老帥,甚至連毛都不能比肩的,才是真正的標新立異[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3樓 抱一式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5 21:40:49 以下是引用cycyc 在第74樓的發言:這文章的特點是用一係列的結論性語句對粟裕進行描述,但卻是有論點無論據。同感,而且是斷章取義,不分具體情況,就是垃圾一堆[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2樓 抱一式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5 21:37:59 以下是引用shiwenliting 在第84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至於朝戰有人說粟裕可掛帥,我想這絕對是個假設。以粟裕在軍中的威信他絕對不會去掛這個帥,因為連他自己的三野係將領都未被其征服,難道四野的驕兵悍將會服他嗎?再者,粟裕在淮海戰役慣用的戰法與彭德懷在朝鮮使用的戰法並無太大差別,那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圍點打援”,然而在美軍的空中優勢之下根本就無法複製淮海的傳奇 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麽直接與粟裕在一起工作的人比如陳總,彭總,聶總,譚老板,葉飛,陳士榘,許世友,韋國清等為什麽都對他不以為然。那正是因為粟裕的資格不夠,同樣是紅軍時期,粟裕幾乎默默無聞,到了解放戰爭忽然脫穎而出,讓誰能服呢?你就想想你自己,本來跟你同級甚至是下級的人,有一天忽然做了你上司,你以為你能平衡?粟裕完全是靠自己的實戰打出來的。葉飛,許世友這些人說的話,你也不要斷章取義,那不過是粟裕在調動敵人過程中,我軍反複跑路走動以換取主動的時候,許世友為體諒下麵戰士所說的話,並非是對粟裕不服。許世友在西征回來後還曾經大罵毛澤東呢?你說他是不服毛澤東嗎?也不看看什麽情況。 朝鮮戰爭,毛澤東第一個想到的人是粟裕,那是因為,粟裕在華東打的國民黨軍隊基本上都是美式裝備,他有豐富的對付現代武器裝備敵人的作戰經驗,派他去朝鮮是基於這麽一個現實的考慮,這一點都看不明白,還說什麽服不服呢? [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91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5 21:25:27“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 這可不是什麽民謠,而是粟裕手下兩位文化人的傑作。 《歌唱粟司令》的歌曲,... ... ...它的詞作者就是汪大年同誌。華中獨立第一軍的部隊與蘇中七縱隊55團合編,汪大年同誌到當時的華野政治部宣傳處任處長,我在55團工作(55團,後改為91團,29軍85師253團)。 這歌詞由張銳譜曲,並收錄在1947年6月的《自衛戰歌》第一輯中。原歌詞如下: 歌頌粟司令 汪大年 毛澤東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 三年反“圍剿”, 八年反“清鄉”, 七戰七捷威名揚。 你, 東打西擊神妙莫測, 果斷堅決機動靈活。 打垮了日本鬼, 殲滅了反動派。 你是百戰百勝的將軍, 毛澤東的好學生, 中國人民大功臣, 跟著你就勝利。 毛澤東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 三年反“圍剿”, 八年反“清鄉”, 七戰七捷威名揚。 嚴必成當時擔任“抗大九分校”教員,編寫後印成小冊子,發放給蘇中軍民。而當時的粟裕,擔任九分校校長和政委。 [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90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5 21:15:51粟裕創造的五大戰爭奇跡   (一)現代戰爭中的大兵團作戰以戰養戰的奇跡   (二)腹背受敵的殲滅戰孟良崮戰役   (三)孤軍深入的殲滅戰豫東之戰   (四)60萬對80萬的圍殲戰淮海戰役   (五)投鼠忌器的攻城戰上海戰役 解放戰爭創造奇跡   淮海戰役中的粟裕 解放戰爭國民黨軍全麵進攻階段,用於華東戰場的兵力為25個整編師68個旅,占其進攻總兵力的三分之一;而在其重點進攻時,用於山東戰場的兵力為60個旅,占其重點進攻總兵力的64%。   解放戰爭頭半年,我軍進行較大戰役22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3次,粟裕指揮了2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1次,為粟裕所指揮。   解放戰爭第一年,我軍進行較大戰役42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11次,粟裕指揮了6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8次,粟裕指揮了4次。   解放戰爭開始到渡江戰役前,不算三大戰役和太原戰役,我軍進行較大戰役103次。殲敵2萬人以上者35次,粟裕指揮了10次;殲敵3萬人以上者20次,粟裕指揮了8次。   作為華東戰場的統帥,對戰役指揮負主要責任的軍事首長,粟裕指揮的戰役大部分都有創記錄水平,並對戰區作戰以至整個戰爭進程具有重大影響。 粟裕的十條大兵團作戰思想   1、運籌主力兵團大規模作戰,戰區指揮員具有戰略頭腦、善於綜觀戰爭全局,敢於獨立思考,把戰役問題放到戰略高度去考慮。通過戰役勝利去實現統帥部的戰略意圖。   2、綜合考慮戰區內敵我雙方的兵力兵器對比和行動企圖、當麵敵軍各部的戰鬥力強弱和所處態勢、民情和地理條件、以及戰役發展各階段間的前後關聯等諸項因素,正確選擇作戰區域和攻殲目標,一切以便於殲敵為原則。   3、能動地創造和捕捉戰機。戰機通常是通過指揮得當,廣泛機動,誘使敵人因應而創造出來的。因此,既要善於捕捉戰機,更要善於創造戰機。   4、指揮的重心應在放在戰役的轉折點上。隻要在有決定影響的環節上掌握了主動,就能確有把握取得戰役全勝。指揮員應以極大精力,促使戰役轉折盡早來到。   淮海戰役粟裕(左)與鄧小平、劉伯承、陳毅 5、善於集中兵力。集中兵力的關鍵是選擇和判斷作戰的重點。要根據戰役的發展變化,適時轉用兵力,實行連續作戰,求得一支部隊頂幾支用。這樣,才能在戰區總兵力對比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在決定性的時間和部位形成對敵優勢。   6、戰爭規模的發展和戰場態勢的變化,必然引起作戰方式的轉變。戰役指揮員要適時實施作戰方式的轉換以及由此引起的戰術技術上的改變。   7、根據各支參戰部隊的不同特長,加以恰當使用,或用於野戰,或用於阻擊,或用於攻堅,等等。同時,合理使用地方武裝,與野戰兵團密切配合,協同作戰。   8、戰役過程中和戰役結束後,當敵情發生重大變化或出現新的戰機時,要果斷、巧妙地組織部隊撤離戰場,迅速轉移。這不僅關係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也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   9、大兵團作戰要嚴密組織,參謀機關應成為軍隊行動的“發動機”。指揮員必須高度重視司令部的工作與建設,以保證首長和司令部的不間斷指揮。   10、高度重視大兵團行動的後勤保障,特別要充分依靠戰區內黨和政權組織,動員廣大群眾支援前線,保證部隊供應。 [5][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89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5 21:14:36鬥膽直陳   1948年4月鑒於外線戰場形勢,毛澤東在城南莊及時召開了重要的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人員,除周恩來、任弼時外,還有朱德、陳毅、聶榮臻、李先念、張際春等同誌,大家在一起共商軍情大事。   4月28日,中央的軍事會議開了10天後,突然接到了粟裕從華東發來的一封電報,要求中央軍委重新考慮三個月前電令他率一、四、六三個縱隊渡江南進的指示,建議三個縱隊暫不過江,留在中原打一場大仗。   麵對這樣一封"抗命"來電,毛澤東感到很震驚,因為這封大膽的來電,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否定了黨中央和毛澤東關於組建解放軍第一野戰兵團渡江南進的命令。   毛澤東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來、任弼時、朱德、陳毅、聶榮臻等人一起商討此事。   在房間裏,毛澤東大口大口地吸著煙,抬眼問陳毅:"陳老總,你是怎樣看這個問題呀?"   陳毅不加思索地說:“粟裕將軍的戰役指揮,一貫保持其常勝記錄,計謀愈出愈奇,仗愈打愈妙照我看,華東軍事指揮主要靠他,我們黨能有這樣的人才,百把個就差不多了……”   “我是說他的這封電報!”毛澤東對在座的人強調說,"三個月前,中央決定將華東野戰軍的一、四、六三個縱隊調去黃河以北的濮陽地區休整,編成一個兵團,由粟裕擔任司令員兼政委,渡江南進,開辟東南各省,繼續發展戰略進攻,吸引國民黨軍隊回師江南,以便減輕劉鄧大軍在中原的壓力,可粟裕他來電不去江南,要留在中原,你們都怎麽認識呀?"   周恩來對粟裕的來電也深感震動,但他此時卻沉住氣冷靜地說:"主席,先不要著急。我的意見是請粟裕立刻來河北,向主席當麵匯報,講清他的想法為好。"   朱德也說:“可以叫他來一趟嘛!”   “那好!”毛澤東當機立斷,"立刻發電報,今日是4月28日,請粟裕務必於5月5日以前趕到這裏,向中央軍委當麵匯報。"   粟裕 5月4日,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中央書記處的五大書記正在花山村的一間房子裏開會,聽見外麵有人和警衛人員打招呼,毛澤東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驚喜地對大家說:"粟裕來了!"   在大家起身的同時,毛澤東已經邁開大步,跨過炭盆、迎到門外去了。   快步走出院子去迎接下麵來的將領,這在毛澤東還是第一次。   兩人一見麵,毛澤東首先發話說:“粟裕,我們在等你!”   粟裕立正敬禮,激動地說:“主席,我向你負荊請罪來了!不知我的電報是否幹擾了中央的決心?”   毛澤東笑容滿麵地說:"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何罪之有你提意見,又不是罵娘,我毛澤東雖算不上大肚彌勒佛,但容你粟裕三五條意見還是沒問題的!走,進屋去細細談麽!"毛澤東說著,拍一拍粟裕的肩膀,做出了讓粟裕進屋去的手勢。   站在院中的李銀橋向閻長林使了一個眼色,兩個人湊到一起,李銀橋說:“這回,老頭子又碰上一個‘陳賡’……”   “嗯···”閻長林搖搖頭說,"陳賡在小河村是單刀直入,這粟裕人稱'小諸葛',是陳老總的左右手;你別看他個子不高,可是陳老總身邊的第一員戰將,他才不會像陳賡那樣挨老頭的拍唬呢!"   這時,粟裕已經同毛澤東等人進屋坐下來,毛澤東說:"中央的決心如果是正確的,你粟裕就是有三頭六臂也是幹擾不了的;我們之所以重視你的建議,就是認為你的建議有一定的道理。你現在可以詳細談談你的理由。"   粟裕側目看一看周恩來和朱德,見兩個人都對他點點頭,鼓勵他開誠布公地講出自己的全部想法,便來了勇氣。   粟裕認為,華野渡江南下,自然會給敵人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和牽製,但卻未必能夠達到吸引蔣介石部隊南回的目的。相反,十萬大軍過江,勢必會削弱解放軍在中原戰場上的力量,增加解放軍在中原戰場打殲滅戰的困難,使解放軍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敵我雙方的兵力對比,難以打掉敵人的優勢,也難以在短期內進一步改善中原的戰局。粟裕之所以提出暫不過江,主要是想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幾個大仗。粟裕盡量殲敵於長江以北的建議,主要是基於以下四個方麵考慮的……   粟裕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著。他說得很激昂,講話內容嚴謹、邏輯性強,簡潔而明了。   粟裕說完了,室內依然靜靜的,隻有火盆中的木炭泛著紅光。粟裕看看毛澤東,見毛澤東稍側著身、仰著臉斜視著房屋的左上角,目光遊移不定,夾在手中的煙頭上留著長長的一截稍觸即斷的煙灰……   粟裕心緒不安地等候著毛澤東說話,等候著毛澤東對自己的見解做出評判。   好像是過了很長的時間,其實時間並不長--毛澤東轉身看一看門外即將西沉的紅日,終於站起身來發話說:"今天就談到這裏吧!"   粟裕 毛澤東並沒有表態。粟裕也隻好站起身來,眼睛望著毛澤東,希望能聽到毛澤東再講幾句話。   毛澤東似乎明白了粟裕的心思,又果斷地繼續說:"粟裕,今晚我請你吃辣子雞,明天接著說。"   粟裕不好再期冀什麽,隻得離開了毛澤東,在聶榮臻和葉子龍的陪同下,去房前的食堂吃辣子雞了。   當天晚上,在粟裕酒足飯飽之後,聶榮臻受毛澤東的委托,為粟裕安排了由晉察冀文藝劇社演出的專場晚會;江青和韓桂馨帶著李訥都去看了,粟裕也幹脆放下心來,坐在那裏心曠神怡地看起了文藝節目。   這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又坐在一起,通宵未眠,五大書記的中心議題就是粟裕今天下午的那一通發言。   經過一整夜的研究,第二天中央不僅完全接受了粟裕的建議,同時認為,要在黃淮地區排開戰場、打一場大的戰役,粟裕是指揮這場戰役的最好人選。   這次會議上,毛主席改變了原來馬上渡江的計劃,聽取了粟裕的意見,就有了後來扭轉中原戰局的豫東戰役,孟良崮戰役之後一周年,氣吞山河的毛澤東在西柏坡向粟裕麵授中原大戰機宜時問粟裕:“去年,也是在這個宜人的5月,你們在山東打了一仗···”   “在孟良崮。”粟裕回答。   “戰果如何?”   “全殲74師,擊斃敵酋張靈甫。”   毛澤東含笑鼓掌:“你們那樣果敢、迅猛地消滅了74師,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有兩個人沒想到,一個是···”   粟裕脫口而出:“蔣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銳之師遭此慘敗,實在沒想到’。”   毛澤東:“還有一個人呢?”   粟裕:“陳誠?”   毛澤東:“不足掛齒。”   粟裕:“何應欽?”   毛澤東:“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   毛澤東:“離題千裏了。”   粟裕:“那麽是誰呢?”   毛澤東:“第二個沒想到的就是我毛澤東!”   中央決定,調華東野戰軍的陳毅到中原局、中原軍區工作,由粟裕接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職務。但這個消息讓粟裕感到很意外,當即再三要求陳毅同誌仍回華野,在粟裕的堅持下,毛澤東同意陳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華野職務,由粟裕任華野代司令、代政委。 授銜讓帥   1955年,粟裕被授予共和國大將軍銜,位居十大將之首。此後幾十年中,他的軍銜問題,成為大家關心和議論的焦點。不少人認為,他應該評上元帥,還有人說,他曾為授銜一事鬧過意見,受到毛澤東的批評,事實究竟如何呢?幾十年來,有關粟裕授銜的問題,我接觸了各方麵的同誌,聽到了不少信息。多數同誌出於好意,認為粟裕戰功很大,消滅的敵人很多,中國革命戰爭勝利進程的加快同他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評他大將是低了,應該評他元帥。不光黨內、軍內不少同誌持這種看法,連黨外的高層民主人士邵力子等人,也有同感,都為他沒授上元帥而感到惋惜。甚至有的還埋怨到毛澤東那裏。也有人冤枉他,竟說他沒授上元帥後,不滿意,受到毛澤東的批評,他哭了。粟裕授銜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作為當時在他身邊工作的工作人員,我有必要將了解的情況作一介紹。(注:本段落內容選自粟裕秘書鞠開所作回憶文章)   大將粟裕(上色照片) 資曆、威望、戰功,是當時授元帥、將軍的主要依據。中央政治局考慮元帥、大將軍銜,上將至少將的軍銜,由中央軍委考慮。上將至少將的授銜問題,軍委確定了一個授銜原則,其中規定:正兵團級,原則上評上將,個別的可評中將和大將;副兵團級,原則上評中將,有少數可評上將,個別的可評少將。粟裕的行政級當時是大軍區正職,比正兵團高兩級,同野戰軍司令員一樣。因此,他的軍銜問題自然不能放在正兵團這一級考慮,而應放在大將、元帥這一級別予以考慮。   粟裕是戰功赫赫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在人民戰爭的大舞台上演出了許多摧枯拉朽、威武雄壯、氣吞山河的話劇,如:他指揮的蘇中戰役(七戰七捷)、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上海戰役以及他參與指揮的渡江戰役、淮海戰役等都是這些活劇的生動體現。把蔣介石以及國民黨的許多高級將領打疼了、打怕了。可以說到了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地步,沒有任何敵人可以阻擋粟裕發起的攻勢而逃脫被殲滅的命運,為不少中外誌士仁人所折服,所傾倒。毛澤東等中央領導,更是讚不絕口。   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同大家想法一樣,是要給粟裕授元帥銜的。據毛澤東身邊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中央在中南海頤年堂,討論解放軍高級將領軍銜問題,毛、劉、周、朱等參加了會議。在討論到粟裕軍銜問題時,毛澤東不僅要給粟裕授元帥銜,而且給予了粟裕極高的評價。毛澤東說:“論功、論曆、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呀?”周恩來說:“可是粟裕已經請求辭帥呢?”毛澤東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隻是未到授銜時,我們軍隊中有些人,打仗時連命都不要了,現在為了肩上一顆星,硬是要爭一爭、鬧一鬧,有什麽意思!”朱德笑了說:“肩上少一顆豆,臉上無光麽!同時當兵,誰也沒有少打,回到家中老婆也要說哩!”劉少奇說:“要做思想工作,黨在軍隊中的思想工作,這時候決不可以放鬆。”毛澤東還說:“難得粟裕!壯哉粟裕!竟三次辭帥,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又讓元帥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強千百倍麽!”周恩來也說:“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人才難得,大將還是要當的。”毛澤東補充說:“而且是第一大將。我們先這樣定下來,十大將十元帥。” [3]2002年11月8日,我陪《共和國大將粟裕》電視劇組總編導石征先訪問了李銀橋同誌,他和我們又談了毛澤東當時要給粟裕授元帥的一些情況。   從上述情況看,可以說明和澄清如下幾個問題:   毛澤東是要給粟裕授元帥的,是粟裕高風亮節,自己不要,把元帥讓了。   粟裕對軍銜是這樣一種態度,根本不存在對軍銜不滿意、毛澤東找他談話、把他批哭的問題。這裏我舉一個例子:我得悉黨外高層民主人士邵力子說粟裕應該評元帥的消息後,作為一個喜訊當麵報告他,並把材料指給他看,以為他會高興的,哪知他臉一沉,脫口而出:“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麽元帥呢?我隻嫌高,不嫌低。”然後他又進一步向我嚴肅指出,“這都是低級趣味,今後不要議論這方麵的問題了,沒有什麽意思。”   粟裕震大將   粟裕辭帥後,羅榮桓元帥也提出辭帥,被主席否定。在正式公布軍銜之前,消息已在將軍們中傳播,徐海東大將馬上提出自己軍銜太高,周總理批示:“不高,也不低,正好!”當得知粟裕辭帥為將後,許光達大將也要求辭掉大將軍銜。後來直爽的許世友上將找到總理,要求自己當大將,總理說:“粟裕也是大將呀!”許將軍就不再說話了。所以,後來人們說:“粟裕震大將”。 被錯誤批判後的歲月 被錯誤批判   1958年,劉伯承、葉劍英、粟裕、蕭克等同誌在軍委擴大會議上均遭到了錯誤批評!。   會議強加給粟裕的罪名是“反黨反領導的極端個人主義者”。主要根據:一是說粟裕“一貫反領導”,與陳毅、聶榮臻和彭德懷三位領導都搞不好;二是說粟裕“向黨要權”、'向國防部要權”、“爭奪軍隊領導權限”;三是說粟裕“告洋狀”。對此,粟裕一邊檢討,一邊也盡可能地做了實事求是的說明。主持軍委工作的彭德懷公平地說:“要把粟裕批倒批臭!”在會議上,彭德懷、聶榮臻、黃克誠(大將)、譚政(大將)等都猛烈批評粟裕,林彪、羅榮桓也沒有能夠主持公道。   當粟裕解釋自己從不爭權,堅持華野司令員由陳毅兼任時,彭德懷馬上說:“這正說明你陰險!”聶榮臻說:“作為總參謀長來講,有了嚴重的資產階級個人主義,這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盜,大盜盜國!”林彪為了使彭德懷得罪所有遭批鬥的同誌,甚至說:“這次會議,我們要緊密團結在彭老總身邊!”使得大會氣氛完全被彭德懷的衝動情緒感染,粟裕錯誤被無限放大,幾乎成了一無是處。在會議上,麵對巨大的壓力,粟裕被迫一次次的承認烏有的批評,一次次認錯。   當然,也有的士兵為粟裕辯白:“我在粟上校手下打了這麽多年仗,我怎麽就沒看出來粟上校有野心?!”也有人直接說:“軍委的意見我不能理解!”甚至同遭批評的葉劍英元帥也說:“粟裕怎麽會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我看最多是有些驕傲罷了。”毛澤東曾向被自己封為終身海軍司令的肖勁光(大將)征詢對粟裕的看法。肖毫不猶豫的說“粟裕為人正派,沒有二心,是好人。”主席搖頭表示不讚同。   此後,其實並不想完全整倒粟裕的毛主席講了句公道話:“粟裕同誌戰爭年代打仗打得好,是為公的。到北京以後是為公還是為私?不能說都是為私吧!”後來,在周恩來,陳毅,葉劍英等軍委成員的努力下,批鬥粟裕最終沒有成為敵我矛盾。   不過,粟裕並沒有因此得到解脫。軍委擴大會議雖然於7月2日結束了,仍有人繼續在中央領導中施加影響,把粟裕誣為“裏通外國”。這就使毛澤東對粟裕產生了嚴重的不信任。(主席後來說過:“隻要不是裏通外國,錯誤就還可以挽救。”)不久後,毛澤東甚至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把粟裕作為軍內的“壞人”點了名。結果,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了“解除粟裕總參謀長職務”的決定,並決定將他的“錯誤”口頭傳達到軍隊團一級、地方地委一級。   9月,粟裕向黃克誠交接了總長。總理會後馬上找到粟裕:“我不管你幹什麽,任何人讓你粟裕離開北京都必須經過我的同意!”這樣,粟裕就留在了軍委,沒有遭到一些同誌進一步的排擠,實際上後來的文革,粟裕也是被周總理保護而沒有太大衝擊的。此後,粟裕被派到軍事科學院給葉劍英當副手。   粟裕被錯誤批判和撤職一年後,彭德懷、黃克誠等就在廬山會議上被打成了“反黨集團”,粟裕也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時,劉少奇勸粟裕把1958年受到錯誤批判一事提出來。粟裕卻明確表示:“我不願在彭德懷受批判的時候提我自己的問題。我絕不利用黨內政治風浪的起伏。我相信自己幾十年的革命實踐足夠說明自己!”多麽光明磊落的大將軍呀!不知道彭老總知道後會怎麽想,是不是心裏會有愧意。   1960年1月,粟裕應邀參加中共中央在上海舉行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在會上講話時還特地轉過臉來朝著粟裕說:“粟裕呀,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那是彭德懷他們那個千人大會上搞的。”對此,粟裕十分興奮,認為這等於毛澤東代表中央給自己平了反。然而,中共中央此後卻並未就此發出任何指示和作出決定,因為有的元帥對粟裕仍舊持懷疑和不信任態度。毛澤東主席與粟裕 1965年,繼粟裕和黃克誠之後,又一位總長羅瑞卿(大將)受到錯誤批評,政治能力已經很出眾了的羅大將軍跳樓重傷,“將軍百戰身名裂”到“將軍一跳身名裂”的痛苦,證明總長實在不好當。   1966 年,文革開始後,周總理提名粟裕主持國防工業,但粟裕1970年就被江青等人排擠出來。後來周總理又提名粟裕主持交通,港口工作,終於使粟裕保全於文革。 1972年,周總理身邊的各部領導都害怕江青等,不敢向總理匯報工作,惟獨粟裕毫不顧及,每月都向總理匯報工作。總理曾經在公開場合說:“你們都應該向粟裕同誌學習!”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文革期間會議,會見外賓的電影資料,都可以看到粟裕坐在總理身邊。 [4]1972年,在陳毅追悼會上,毛澤東曾握著粟的手說:“井岡山時期的戰友不多了。”粟裕感動得淚流滿麵,這是毛主席給粟裕的一點安慰[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88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5 21:12:56粟裕戎馬一生,先後6次負傷。頭部兩次負傷,在武平戰鬥中,子彈從他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過;在水南作戰中,被炮彈炸傷頭部。手臂兩次負傷,在硝石與敵作戰中,他左臂負重傷留下殘疾;在浙西遂安向皖贛邊的轉戰中,他右臂中彈,新中國成立後才取出子彈。除此之外,1929年攻占寧都時,他臀部負傷;1936年在雲合開展遊擊戰中,他腳踝負傷。   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後,家人從他火化的頭顱骨灰中,竟發現了三塊彈片。   2003年,軍事科學院籌建院史館,粟裕大將夫人楚青公開了這三塊珍藏近20年的彈片。[2][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87樓 苯狐狸 陸軍 少校  發表於 2011/10/15 19:24:46看了之後,感覺總有些人喜歡標新立異。刻意的標新立異不是獨到見解。獨到見解是深思熟慮厚積薄發的結果。比方說,大家都說,老鼠藥吃了會死人,你也這麽說,並不丟人。[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86樓 shiwenliting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4 8:49:16 以下是引用ggguai 在第78樓的發言:人民對粟裕的評價   粟裕智如張良(直接與國民黨軍決戰於長江以北);才如韓信(孟良崮之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義如關羽(兩辭司令,一讓元帥,死後與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征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領袖將帥評價粟裕   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澤東   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毛澤東(師哲《在毛主席身邊》......哥們有才,跟寫小說似的,胡璉和範漢傑無奈的搖搖頭,我們與粟交手是贏了還是輸了呢?答曰內戰無輸贏,是民族的悲哀。胡璉坐地嚎啕大哭,我們輸了,因為我們沒有鐵血網[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85樓 shiwenliting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4 8:45:48 以下是引用hellozhxy 在第12樓的發言:不能認同,山東可是重點進攻對象,雲集了74師、十一師、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主動退卻,甚至打敗仗都是很正常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還是殲滅戰,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葉飛:"吳化文過去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竟然敢跟著我們的屁股追!我葉飛現在有了個外號,你們知道不?我叫麵包!"陶勇接過話來:"麵包雖然稀鬆了點,卻是幹貨。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點著名叫西瓜!"王必成直來直去:"過去的手下敗將,現在追得我們東奔西跑,到處躲藏。真他XX的丟人現眼!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麵的責任在粟裕同誌,陳毅同誌也有責任!"戰士的意見就更大了:‘反攻反攻,丟了山東,手拿煎餅,口咬大蔥;大好形勢,思想不通,有啥意見,要回華中。" [頂一下4][加為好友][引用]84樓 shiwenliting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4 8:43:37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至於朝戰有人說粟裕可掛帥,我想這絕對是個假設。以粟裕在軍中的威信他絕對不會去掛這個帥,因為連他自己的三野係將領都未被其征服,難道四野的驕兵悍將會服他嗎?再者,粟裕在淮海戰役慣用的戰法與彭德懷在朝鮮使用的戰法並無太大差別,那就是集中優勢兵力“圍點打援”,然而在美軍的空中優勢之下根本就無法複製淮海的傳奇 大家都不理解為什麽直接與粟裕在一起工作的人比如陳總,彭總,聶總,譚老板,葉飛,陳士榘,許世友,韋國清等為什麽都對他不以為然。[頂一下4][加為好友][引用]82樓 njhuhu 07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3 12:15:13丟山東?是啊,去山東的是74師、11師、七軍,五大主力去了兩,還有個鋼7軍,能殲滅74師已經不錯啦[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81樓 吃狼的狼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3 11:11:29 以下是引用ggguai 在第78樓的發言:人民對粟裕的評價   粟裕智如張良(直接與國民黨軍決戰於長江以北);才如韓信(孟良崮之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義如關羽(兩辭司令,一讓元帥,死後與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征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領袖將帥評價粟裕   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澤東   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毛澤東(師哲《在毛主席身邊》......土木不及一粟是胡璉兒子說的。在鳳凰衛視有胡兒子講話的什麽節目裏也有這句話,應該不假。張靈甫的話估計假的。[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79樓 thathe1976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3 1:10:09 以下是引用ggguai 在第78樓的發言:人民對粟裕的評價   粟裕智如張良(直接與國民黨軍決戰於長江以北);才如韓信(孟良崮之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義如關羽(兩辭司令,一讓元帥,死後與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征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領袖將帥評價粟裕   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澤東   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毛澤東(師哲《在毛主席身邊》......頂頂頂! 不過陳賡的話,是不是反話?嗬嗬,應該是:你老兄這兩樣一樣都不少,不免被整。[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78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2 22:44:09人民對粟裕的評價   粟裕智如張良(直接與國民黨軍決戰於長江以北);才如韓信(孟良崮之戰,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義如關羽(兩辭司令,一讓元帥,死後與先死的官兵同葬)   “毛主席當家家家旺 粟司令打仗仗仗勝”---蘇中民謠   “一生為民,兩讓司令,三次先遣,四渡長江,五虎戰將,六次負傷,七戰七捷,八省征塵,九死一生,十大戰役,百戰百勝,千將之首,萬古流芳。” 領袖將帥評價粟裕   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毛澤東   我的這些戰友中,就數粟裕最會打仗。——毛澤東(師哲《在毛主席身邊》)   粟裕 (粟裕領導的新四軍第一師)“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以第一師部隊作戰最多,戰果最大。”——劉少奇   粟裕同誌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 ——劉伯承   粟裕同誌素以能征善戰、愈戰愈奇著稱於世,尤以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聞名中外。——張震   粟裕盡打神仙仗。一般情況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隻有五六成把握,風險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會失去戰機,無仗可打!而粟裕同誌呢,長期遠離中央,長期孤軍作戰,一般情況都是在敵人包圍的態勢下打的仗,不冒險就無法生存,養成了他敢於冒險的特點。如豫東戰役,我看最多隻有五成把握。拿這次淮海戰役來說,沒讓杜聿明跑掉,就值得研究、探討和借鑒。——林彪   粟裕受過人家的打擊,決不會打擊人家。—— 陳毅   古往今來,兩種人最危險,一是功勞太大的人,一是不去迎合上司的人,你老兄這兩樣一樣都沒有,不會被整! ——陳賡   粟裕人格品德光彩照人,有一顆金子一般的心。—— 張聞天 對手對粟裕的評價   岡村寧次曾在南京設有研究粟裕的小組,專門探討粟裕的作戰特點和規律,得到的結論是:“此人打仗經常是破常規、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無規律可尋。”   有人問張靈甫:“你認為當今軍界誰能與你相比?”張靈甫答道:“粟裕。”   土木不及一粟。——胡璉(虛構張胡對話)[頂一下12][加為好友][引用]77樓 ggguai 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2 22:33:42蘇中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內線作戰的著名戰例,同時起到了戰略偵察作用,也是全麵內戰爆發後,解放軍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的戰役。   關於蘇中戰役的作戰經驗,由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起草,於八月二十八日致各戰略區首長電中指出:蘇中前線“我軍主力隻有十五個團。但這十五個團是很充實與很有戰鬥力的,沒有采取平均主義的補充方法。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個團打敵兩個團,二十七日集中十五個團打敵三個團),故戰無不勝,士氣甚高;繳獲甚多,故裝備優良;憑借解放區作戰,故補充便利;加上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並望轉知所屬一體注意。”毛澤東還寫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一文,專門舉了蘇中戰役的例子。之後,“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便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軍事原則的核心內容。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評價此次戰役說:“粟裕在蘇中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比他自己的兵力還多。”副總司令彭德懷也連說:“打得好,打得好,開了個好頭。”[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75樓 老山雲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12 20:58:15瞎說,粟裕是帥才,他兒子粟戎生是笨蛋,瞎指揮,造成199師595團重大傷亡失去戰鬥力。[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74樓 cycyc 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20:50:14這文章的特點是用一係列的結論性語句對粟裕進行描述,但卻是有論點無論據。[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73樓 步兵警衛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9:17:22樓主對粟裕將軍有仇?如此的抹黑將軍意在何為?感覺就像一些人抹黑許世友將軍一樣,你在抹黑粟裕將軍。眾多元帥都認可的將軍到你這裏就是一錢不值了?您應該穿越了。估計你翻過這些曆史和粟裕將軍在次打過他真的不會是常勝將軍了。兄弟祝你穿越成功。打破這個已成事實的稱號。希望我們在以後改版的中國軍史中看不到粟裕將軍是常勝將軍的稱號。[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72樓 雲邊月 07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2 16:33:20963586;看了你的囈語,把像你這種。。。險。。。惡。。。用。。。。心。。。之人從地球上刪除是多麽大快人心的事啊!讓世間充滿真,善,美。讓人們唾棄假,惡,醜。!!!你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本文內容於 2011/10/12 17:25:01 被小編a12編輯[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70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3:23:41 以下是引用新黃芪陳皮 在第69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鐵人唐吉柯德 在第58樓的發言:在臨朐之戰期間,華野收到中央軍委7月23日電示劉鄧、陳粟譚關於劉鄧出大別山、陳賡出豫西、陳唐出隴海線以北、葉陶出閩浙贛的軍事部署建議,27日,陳粟譚複電中央軍委,對上述軍事部署提出意見: 1、“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10至20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要求得在內線殲敵是完全可能的,僅是捕捉戰機問題”; 2、插入敵後“是能逼敵迅速回頭,減輕正麵壓力及解放區人民痛苦,但完全沒有根據地作依托,在目前大規模作戰是困難太大。葉陶進入魯南則受此困難特大,故不能久停尋機作......你就是把張教主的文章全部抄來,也隻能說明堂吉訶德,就是堂吉訶德抄又如何? 我手頭沒文字資料. 還有,隻有最後部分是我借了張同學的,其他都不是! 讀書要認真,同學.本文內容於 2011/10/12 13:33:48 被鐵人唐吉柯德編輯[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9樓 新黃芪陳皮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12 11:45:35 以下是引用鐵人唐吉柯德 在第58樓的發言:在臨朐之戰期間,華野收到中央軍委7月23日電示劉鄧、陳粟譚關於劉鄧出大別山、陳賡出豫西、陳唐出隴海線以北、葉陶出閩浙贛的軍事部署建議,27日,陳粟譚複電中央軍委,對上述軍事部署提出意見: 1、“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10至20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要求得在內線殲敵是完全可能的,僅是捕捉戰機問題”; 2、插入敵後“是能逼敵迅速回頭,減輕正麵壓力及解放區人民痛苦,但完全沒有根據地作依托,在目前大規模作戰是困難太大。葉陶進入魯南則受此困難特大,故不能久停尋機作......你就是把張教主的文章全部抄來,也隻能說明堂吉訶德,就是堂吉訶德[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8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39:56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31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cslj007 在第30樓的發言:哎,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其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地位是無人能及的。木秀於林,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氣質。這就不如彭大將軍了。不過低調好,好歹善終了。曆史沒法因個人而轉變,人往往無法確認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他要是穿越的也許更能把握機會。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 ------啥?謙虛?在二次曲阜會議上,他親手整治原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原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的時候,多謙虛啊! 一點都不鋒芒畢露《陳毅軍事文選》(P491):(三)這次曲阜會議是去歲轉入進攻大分兵以來第一次大會合,應利用這個會合和饒政委親臨主持,進行前委與縱隊負責同誌的檢討,持別對掌握政策與戰略和戰役的檢討十分重要。山東××同誌的錯誤,請饒政委做一傳達以及分兵前後的各種帶爭執的問題,應作出總結,特別各縱委與前委各同誌均應有簡略發言,作自我批評,以便造成更好的團結。在粟、譚領導之下,便利執行新任務。以上是我個人的想法。這次會議應依照軍委的指示,以部署淮南大戰役為重心。 --------------------------------------------- 注:山東××同誌的錯誤,是粟裕指揮的西兵團(粟兵團、陳唐兵團)將領。粟裕指揮不動他。[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7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35:14一師於八月二十一日晚十一時,以兩個團兵力攻占丁堰,激戰至二十二日上午十時,敵除一個大隊約三百餘人逃往東陳外,其餘全部就殲。陳草籍的敵人不敢來援,向如皋逃竄。六師亦於二十一日晚九時,以兩個團攻擊林梓,敵憑堅固守二十二日午後,乃集中四個團猛攻,下午五時將敵人全部殲滅。白蒲工事堅強,不易攻擊,未予進攻。我軍西開黃橋的一個團,二十二日進至加力附近,發現搬經有敵人,乃停止西進,準備殲滅該敵。五旅乘勝擴張戰果,於二十二日晚向東陳前進,二十三日拂曉以一個團開始攻擊,兩個團打如皋援敵。當時東陳有敵交警兩個大隊,我采取中央突破戰術,經三次猛衝,突人街中,但我軍未將敵人四麵包圍,下午六時,敵人就全部向如皋逃竄了。   這一戰鬥共殲滅交通警察七總隊、十一總隊共五個大隊及二十六旅殘部一個營,俘虜總隊副以下二千人,斃傷一千五百人,我傷亡九百餘人,自衛戰以來首次繳獲完整之美造十輪卡七輛;攻克了東陳、丁堰、林梓等據點,打開了突入敵後向西作戰的大門。 ------------------------------- 繳獲數據也證明了,交警總隊的確是美械部隊.[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6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33:49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綏遠將軍 在第6樓的發言:其他的不說了 樓主你可知道 交警總隊是幹嘛的不???? 那武器 連5軍 74師 都羨慕~! 是嗎? 那麽的話,估計美式155MM大炮,是大大的了,估計連槍都不必用。 交通警察總隊係原頑忠義救國軍和偽軍一部編成,美械裝備,由中美合建,名義屬交通部,實際上屬軍統指揮,純係特務武裝。這次殲其五個大隊(全國十八個總隊,每總隊四個大隊)。 ------------------------------------------------------------ 丁林戰鬥   李堡一戰,粉碎了敵人全麵“清剿”的計劃,但敵人仍企圖以六十五師、二十一師、九十九旅等“清剿”如(皋)黃(橋)路、如(皋)石(莊)路、通如路兩側及其據點周圍地區。當時,立發橋(海安東九裏)駐敵六十五師及一○五旅一個團,柴灣、孫公鋪(海安、如皋之間)駐敵七十九旅,如皋駐敵四十九師師部、九十九旅一個團、交警一部,陳草籍(如皋東南三十裏)駐敵九十九旅一個團,白蒲駐敵一四五旅兩個營、交警一部,丁堰駐敵交警七總隊兩個大隊及交警十一總隊兩個大隊,梓林祥駐交警十一總隊兩個大隊,東陳駐交警一個大隊。林梓、丁堰、東陳位於(南)通(贛)輸公路上,是白蒲、如皋之間的重鎮。我奪取之後,便可隨時插進敵人的後方通、如、靖、泰地區,而且可以孤立如皋等地的敵人,截斷其與南通、海門的聯係。   我們主力集結一倉河、三倉河,經過一星期休整,情緒很高。為打破敵人封鎖、“清剿”,對敵交通線展開攻勢,於是以一師一部攻取了堰,主力集結韓家莊、鬼頭街地區(丁堰西六裏),殲滅如皋來援的敵人,並相機殲滅陳草籍敵人九十九旅一個團。六師五個團攻取林梓,殲滅南通來援的敵人,並相機攻取白蒲,一個團向黃橋開進,配合一分區武裝圍攻黃橋。七縱隊猛襲海安、立發橋,並以一個營維護李堡至海安的交通。特務團集結石家莊(丁堰北十裏),五旅集結洪家橋地區(丁堰北二十五裏)為預備隊。九分區通、如、海、啟部隊襲擾南通,奪取敵人的薄弱據點。   一師於八月二十一日晚十一時,以兩個團兵力攻占丁堰,激戰至二十二日上午十時,敵除一個大隊約三百餘人逃往東陳外,其餘全部就殲。陳草籍的敵人不敢來援,向如皋逃竄。六師亦於二十一日晚九時,以兩個團攻擊林梓,敵憑堅固守二十二日午後,乃集中四個團猛攻,下午五時將敵人全部殲滅。白蒲工事堅強,不易攻擊,未予進攻。我軍西開黃橋的一個團,二十二日進至加力附近,發現搬經有敵人,乃停止西進,準備殲滅該敵。五旅乘勝擴張戰果,於二十二日晚向東陳前進,二十三日拂曉以一個團開始攻擊,兩個團打如皋援敵。當時東陳有敵交警兩個大隊,我采取中央突破戰術,經三次猛衝,突人街中,但我軍未將敵人四麵包圍,下午六時,敵人就全部向如皋逃竄了。   這一戰鬥共殲滅交通警察七總隊、十一總隊共五個大隊及二十六旅殘部一個營,俘虜總隊副以下二千人,斃傷一千五百人,我傷亡九百餘人,自衛戰以來首次繳獲完整之美造十輪卡七輛;攻克了東陳、丁堰、林梓等據點,打開了突入敵後向西作戰的大門。  [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65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24:17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3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看了你的回帖,我知道什麽叫“小說愛好者”了。 謹此而已,請回避曆史探討。既然你不喜歡小說,那麽就去看我的回帖吧.都是曆史電文,還有請停止胡說八道.![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4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21:50當日17時,華野陳粟譚致電陳士榘、唐亮、王建安並報劉伯承、鄧小平、中共中央,又一次提出,如敵再不西援,擬西向與陳唐、葉陶會師夾攻敵人(《粟裕年譜》第253頁)。同日21時,陳粟譚還有一電致中央軍委,《粟裕年譜》稱“暫缺”。 直到12日13時,毛澤東複電:“陳粟譚:你們手中各縱宜尋機殲擊黃百韜部。東裏店戰鬥後,你們是否向西移動須依情況決定:(一)如敵以一部西援,確有夾擊殲敵機會,則你們可移至利於夾擊之位置(不是與陳唐等會合),與陳唐等夾擊該敵,自屬有利。(二)如敵仍維持現狀,則你們西移與陳唐會師,無仗可打,且敵將全軍向西,迫你們處於背水地位。(三)如敵大部或全部西援,則你們西移亦不好打。總之,隻有第一種情況方可考慮西移,第二第三兩種情況均不可西移,而以位於東麵吸引敵人,並尋機多殲敵數部最為有利。東裏店勝利後,望再找殲敵機會。陳唐、葉陶則放手殲擊津浦線上各敵,愈多愈好。”(《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72頁)這是中央軍委在華野三次提出合兵以來,明確表示了不同意見。仔細分析,毛澤東電文中的(二)(三)兩種情況不大可能出現,而第(一)種情況卻是十分可能,但華野陳粟譚沒有再三提出己見,而是執行了中央軍委的決定。 合兵的想法不隻是陳粟譚有,陳士榘、唐亮也有,11日,陳唐致電陳毅、粟裕、華東局,建議集中兵力放手打大殲滅戰。而毛澤東則是要陳唐“迅殲72師等部,然後過湖西與劉鄧會師。”(《粟裕年譜》第253頁) 14日,華野判斷敵開始局部西援,決定乘敵為全部後撤前,首先殲滅南麻之敵整11師5個團,切斷整9、65、64師退路。次日發布作戰命令。 18日,發起南麻戰役,第2、6、9縱攻擊南麻,第7縱於南麻以南阻援。攻擊遭到整11師的頑強阻擊,我軍在敵人的子母堡以及密集的火力前進展緩慢。19日,敵援整25、46師到達南麻以南於家崮、牛心崮一線,受阻於第7縱隊。整25師師長黃百韜曾因孟良崮戰役受到處罰,此次作戰拚力進攻。21日,整25師突破7縱20師60團陣地。而此時南麻戰鬥已成膠著,當夜粟裕命令撤出戰鬥。 時任9縱25師73團團長兼政委的孫同盛回憶說:“戰後,聶副司令員(聶鳳智)對我說:‘瞎子(孫同盛外號)!華野粟裕副司令員表揚你們了,當時粟副司令員在山上觀察,他說:整個南麻全線戰況沉寂,惟有第73團方向戰鬥激烈,敵11師集中了全軍的炮火都傾瀉在73團陣地上,第73團打得英勇頑強!’”(孫同盛著《學習戰爭》第88頁) 22日,敵第8軍進占臨朐,企圖切斷南北交通,威脅華野後方,陳粟譚決定乘敵立足未穩,攻擊8軍。24日晨發布命令,黃昏發起戰鬥。以第2、9縱隊攻城,第7縱阻援。因雨中國濕,彈藥受潮,攻城受阻。粟裕急調6縱參戰,但因河水暴漲,6縱28日才抵達臨朐城外。29日晚,第2、6、9縱發起總攻,因彈藥受潮、器材不足、協同不力,不克。敵援整9、64師已經與7縱展開激戰,突破三岔店陣地。粟裕於30日下令撤出戰鬥,部隊向諸城地區轉移。 時任華野作戰科參謀的秦叔瑾回憶說:“當年軍中的紀律,上級不問下級部隊的傷亡情況,下級不能說,擔心影響上級決心,隻有上級問,下級才可以如實匯報。南麻臨朐戰役時,粟裕打電話問聶鳳智9縱傷亡如何?聶鳳智答傷亡已達5千。粟裕一聽,9縱是得最猛的縱隊,傷亡如此,於是就下令撤出。”(2010年3月20日采訪秦叔瑾記錄) 南麻、臨朐兩仗沒有達到預期目的,雖然殲敵整11師、第8軍1萬4千餘人,但傷亡21586人。4個縱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2縱大傷元氣(參見《華東解放戰爭紀實》297頁》)。 (《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1、326頁的注釋中稱:南麻殲敵1萬1千餘人,臨朐殲敵7千餘人。) 關於我軍傷亡人數還有一種說法:粟裕在1947年8月2日給軍委、劉鄧的電文中稱:“2、6、7、9縱隊經過南麻、臨朐兩仗,傷亡1萬6千人左右。” (《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7頁) “7月分兵”後作戰僅一個月,華野的傷亡如下: 第1、4縱隊:“我葉陶兩縱傷亡及非戰鬥減員約萬餘”(粟裕1947年8月2日致軍委電。《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7頁)劉統說近2萬人; 第3、8、10縱隊:毛澤東8月5日電報稱:“根據陳粟譚未(8月)支(4日)電,陳唐三個縱隊此次行動中僅減員5千餘”(《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6頁) 第2、6、7、9縱隊:粟裕電報稱1萬6千餘人,劉統說2萬餘人。 合計下來我軍傷亡應該在4萬到5萬餘人。而我軍殲敵除南麻臨朐外,筆者尚未見資料統計。 戰後,陳毅、譚震林提議由粟裕起草電文向中央軍委報告經驗教訓,文稿中粟裕認為: 一、在戰略指導上: 1、 對戰局的“過分樂觀而對蔣(介石)顧(祝同)繼續維持其重點進攻之判斷錯誤”,“隨之發生輕敵”; 2、“7月分兵,失去重點”,“因之,既無足夠打援部隊,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堅時間,於是南麻、臨朐、滕縣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戰鬥。” 3、全國各部隊均有戰績,而華野兩月無戰績,“輕敵而急於求戰,致有錯失。” 4、以前9個縱隊集中使用,每戰要求殲敵一個整師,與殲援敵一部。“此次分兵後,由於過分樂觀與輕敵所致,仍作殲敵一個師(南麻)與對付其援隊之打算,故兵力與要求不相稱,自不能取勝。” 5、“對敵人土工作業之迅速及其守備能力,認識不深刻。” 6、敵人增援較前積極。 二、在戰術上: 1、敵人普遍構築子母堡,“我戰術笨拙”; 2、我軍“忽視部隊戰鬥偵察”; 3、我軍“協同尚欠密切”; 4、我軍“對土工作業極忽視”; 5、“幹部傷亡很大”; 6、我軍“對防禦鉗製既少經驗,亦缺乏信心”。 三、時逢雨季,部隊無雨具,影響行軍;彈藥受潮,影響甚大,無糧無鞋,減員增加。(全文見《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8-331頁) 陳毅和譚震林不同意粟裕的觀點,認為戰略指導上沒有問題,而是“軍事部署上的錯誤與戰術上的不講究”。於是粟裕就未發上述電文,而是另外起草一電,以個人的名義,於8月4日致電中央軍委和華東局,引咎自責,請求處分,表示:“戰役組織上當有不少缺點及錯誤,我應負全責。為此,請求給予應得之處分。至整個作戰之檢討,俟取得一致意見後,再行詳報。”(《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32頁) 應該說粟裕這份沒有發出的電文,對分兵以來華野作戰失利的分析是中肯的、實事求是的。電文中,兩處提到因分兵使兵力不能集中(第2、4點),致使作戰失利,明確提出了對分兵的不同意見。可以想見,陳譚之所以不能接受粟裕的說法,關鍵是不同意粟裕指出了戰略指導上的失誤,而這一失誤是由於執行了中央軍委關於分兵的指示。如果說7月分兵時,陳粟譚沒有異議,沒有爭論,那麽一個月過後,不同意見產生了,爭論也產生了。說實話,這種不同意見在半個多月之前,至少粟裕就產生了,而且在電文中屢次提出,但被毛澤東否決。再退一步說,7月中旬,如果中央軍委同意粟裕關於合兵的建議,至少第1、4兩個縱隊不會那麽慘。遺憾的是,這份帶有前線指揮員第一手經驗教訓、具有真知灼見的電報沒有發出,毛澤東為首的中央軍委也沒有看到這樣的不同見解,因此粟裕才會有後來的“子養電”,乃至“鬥膽直陳”的“卯巧電”——這是後話。 順便說一下,上述未發之電文,《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31頁落款的時間為8月4日;《粟裕傳》第624頁也稱“8月4日,粟裕把電報稿交給陳譚審閱”,第627頁還附有原文影印件,不過台頭上的“(8月4日)”與電文筆跡明顯不同。而在《粟裕年譜》第258頁,粟裕起草該電的內容在“同日辰時”的小標題之下,而“同日辰時”是指7月30日。該電起草時間究竟為何時?——此事當存疑。 粟裕以個人名義的電報發出以後,“陳毅對此深感不安。他始終認為,幾仗未打好,彼此有責,不能由粟裕一人承擔責任。5日夜與粟裕長談後,6日又寫了一份‘指人譯’的電稿報告中央軍委和華東局”,電文中稱“我認為我黨廿多年來創造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並肩邁進,這是我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獲”。“我們對戰役指導部署曆來由粟負責。過去常勝者以此。最近幾仗,事前我亦無預見,事中亦無匡救,事後應共同負責,故力取教訓以便再戰。軍事上一二失利實難避免,虛心接受必為更大勝利之基礎”。(《陳毅年譜》上冊第499-500頁)既肯定了粟裕的軍事指揮能力,又提出了責任共擔。 11日,毛澤東複電指出:“陳魚午電悉,所見甚是,完全同意。7月幾仗雖減員較大,並未妨礙戰略任務,目前整個形勢是有利的”,“陳粟率6縱及野直進至聊城待機與宋王會合,可能開展魯西南局麵,並利於直接策應陳唐、葉陶”,“總的意圖是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使我內線獲得喘息機會,以利持久。” (《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96頁)[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3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17:56 以下是引用thathe1976 在第52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朱大將 在第50樓的發言:在你眼裏睢杞戰役也是敗仗,基本上沒有勝仗了。 你認為打仗隻能進不能退,退了就是敗仗。 殲滅敵人後的轉移,就是失敗。 看來你不懂軍事,好好學習吧。 林彪有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沒有進退,那有幾進幾出,照你說這個也是失敗?我雖然是讚粟裕的,也沒有認為林彪這個是敗仗。9494 主席連延安都丟了,豈不是大敗。為了黑粟,怎麽牽強都要上的。對於華野的指示,中央軍委於8月4日連發3電,令粟裕速去魯西南指揮,午時(11-13時)的電文說:“山東主力(陳唐、葉陶5個縱隊)現在西邊,陳唐領導能力似較弱,請考慮粟裕帶炮兵主力迅去魯西南統一指揮該5個縱隊,積極策應劉鄧作戰。劉鄧南下作戰能否勝利,一半取決於陳唐、葉陶5個縱隊是否能起大作用。陳唐、葉陶休整地點是否在鄆、钜地區?且宜從速休整。8月15日以後,劉鄧出動,陳唐、葉陶亦須積極動作,勿誤時機。該5縱補給事宜,應即加強為要!”申時(15-17時)的電文說:“ 我們仍主張粟裕迅即繞道聊城去鄆城,指揮陳唐、葉陶5個縱隊在鄆城地區休整,就現有兵力在魯西南積極策應劉鄧作戰,不可喪失時機。粟未到前該5縱均歸劉鄧直接指揮,粟到後粟受劉鄧指揮。陳率6、9縱俟水退後,迅速轉至東邊與2、7縱會合,從反麵鉗製魯中、魯南之敵。但你們的供應重心應轉至魯西南。”(《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4頁)同日還電示:“西兵團指揮機構,提議粟裕為司令員兼政委,陳士榘為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唐亮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粟裕年譜》第260頁) 毛澤東此時的意圖是,以粟裕率第1、4、3、8、10縱隊和特種兵縱隊主力組成西兵團,執行外線配合劉鄧的作戰任務;以陳毅率第2、6、7、9縱隊組成東兵團,執行內線作戰任務。 8月5日,陳粟複電建議:“宜陳粟率華野野直及6縱渡黃河,經聊城與陳唐、葉陶會合,集中6個縱隊執行西線方針”,“另組東兵團司令部,以譚(震林)為司令,許世友為副司令,黎(玉)兼政委,統一2、7、9各縱的指揮”。(《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34頁) 6日,毛澤東複電稱:“你們速派粟裕西去,統一指揮5縱,將全軍供給重心經渤海轉至魯西南,爭取在魯西南立足,協助劉鄧作戰,否則有被敵驅過黃河危險,你們必須嚴重對付此種情況。”(《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6頁) 當日粟裕以個人名義複電再次提出:“當遵命迅速西去,唯因人事關係及指揮便利,故昨電建議職與陳軍長一同西去較為適宜”,又以第1、4縱隊各有一個師(指1縱獨立師和4縱10師),因掩護主力,尚留魯南,且減員甚大,“因此擬將6縱西開”。(《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36頁)當日,毛澤東再次複電“陳粟率鄆城5個縱隊,再加6縱”(《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8頁)表示了同意。 粟裕強調與陳毅共同西去的理由,電文中簡單的一句“唯因人事關係及指揮便利”,又給後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人事關係”一語讓人想到的是陳毅可協調各方麵的關係;“指揮便利”一語,經粟裕原作戰股長秦叔瑾老指點:是因為粟裕要將華野一整套指揮機關帶去魯西南,使“指揮便利”。即:如果粟裕隻身前往,隻能帶少許參謀人員,而將機關留給陳毅;陳毅同去,機關即可全部前往,這對於指揮作戰將帶來大大的便利。(2008年3月20日采訪記錄)[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2樓 cslj007 海軍 中校  發表於 2011/10/12 10:17:41 以下是引用曲弓 在第53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非也,林彪的所謂粟裕淨打神仙仗,是說粟裕所打的仗都是不可想像,包含些運氣成分的意思,並非是林彪真正稱讚粟裕的意思,從林彪對於粟裕的一些其它評價,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而在大多數對於我軍的軍事家評論裏,對於粟裕也頗多褒貶不一的議論,但我覺得對於粟裕的評價,最切合實際的是,粟裕是一個戰略家,而不是一個很好的戰役指揮員,比如渤海戰役的戰略構想,就是粟裕提出的,結果以六十萬人打敗了80萬國軍,但是,粟裕在具體戰役的部署上欠缺細致,處置不當,往往構想不錯,但是由於缺乏實施手段,結果造成了失敗。別的就不說了。你對淮海的過程缺乏基本了解。[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1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14:58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54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thathe1976 在第51樓的發言: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還軍界共識,強烈鄙視粟黑行為。 二戰漣水粟已去山東,譚老板坐鎮,結果王必成背了黑鍋。 南麻臨朐是7月分兵的結果,打整74師動用華野全部9個步縱加特縱,打整11師隻有4個步縱加半個特縱,因此攻堅沒占到便宜,阻援的也沒擋住。細分析起來,軍委責任更大。 打上海基本沒有用重武器,仁義之師。 打金門粟裕在南京上海,且交待了三不打,10兵團情報有誤,且不諳海戰吃了大虧,葉飛大意了......如此玩弄推脫責任的做法,是恨不負責的做法。 一切以曆史事實為準。 “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的說法: 這幾個戰役的前兩個,是二陳指揮為主、山東軍區部隊為主力的,粟裕北上所部是配合者; 萊蕪戰役中粟裕嫡係的王必成久攻不下,敵人突圍而出,並未全勝;後來在青石關下,才被九縱全殲。 而孟良崮後期作戰,是葉飛統一指揮的。 孟良崮之後,陳士榘等率部南下,馬上就是南麻、臨朐戰役,丟掉沂蒙山根據地。這是結局。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戰役的結果,誰都知道,被黃伯韜和邱清泉追著打,分兵逃路,主力奔山東,粟裕司令部奔南,連傷病員、支前民工、彈藥都放棄了,是勝仗嗎? 至於濟南戰役,是許世友指揮的,粟裕就是配合作戰。當然也可以說是勝利,因為由於濟南戰役迅速結束,敵人尚未集結,所以粟裕所部一槍都沒有放,一個兵員也沒有犧牲,卻得到了難得的休整機會。 淮海與渡江戰役,更不必說,是由同一個總前委指揮的。區別在於,前者,粟裕權限僅及粟裕西兵團,後者,華東局第一書記鄧,任命粟為三野代理前委書記。 粟裕原意乘勝攻殲敵第5軍,但由於敵固守鄆城南郊村莊,與我深濠對壘,加上地形開闊,且多水窪。12日,決定放棄攻擊計劃,10縱保持原有陣地,其餘各縱集結荷澤、钜野地區休整,相機攻擊曹縣。 21日,增援魯西南之敵整11師,進至曹縣以南的大義集、土山集。鑒於敵軍遠道而來,又是單獨北進,粟裕認為戰機不可失,當日下達命令,以華野10縱和中野11縱牽製敵5軍和整75師,集中5個縱隊圍殲整11師於土山集、大義集地區;以第3、8縱隊攻擊土山集。 23日晚,3縱8師從東麵,8縱22、23師從南、北、東三個方向同時攻擊土山集。敵工事堅固,火力密集,對我打開之突破口組織反擊有力,致使攻擊受挫。敵援第5軍已進至成武以北地區,24日晨決定撤出戰鬥。此戰第3縱隊殲敵1702人,傷亡1001人,失蹤591人,被俘6人;第8縱隊殲敵251人,傷亡1927人。(《山東雄師》第277、291頁)[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60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09:11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4樓的發言:請說一下,我說的這幾個事情,是否是粟裕的輕敵所造就? 扯小說,還是回家休養去吧9月2日,陳粟率華野指揮機關、6、10縱和特縱在山東陽穀、壽張地區南渡黃河。5日,與陳唐、葉陶會合於山東鄆城地區,此時西兵團第1、3、4、6、8、10縱以及配屬陳粟指揮的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1縱集結於鄆城沙土集南北地區。6日,陳粟主持召開縱隊以上幹部會議,統一思想,要扭轉戰局關鍵是打好一兩個殲滅戰,隻有打才能有力配合劉鄧。開始陳士榘不同意,後經勸解和說服才同意。首先殲滅較弱之敵整57師,然後看情況再殲擊第5軍一部或大部。當晚22時發出作戰命令。 7日,整57師積極北犯,與第5軍拉開20公裏的空隙,華野抓住戰機,發起攻擊。第3縱隊掃清沙土集外圍,第8縱隊由南麵,第6縱隊由西北接近沙土集,完成對整57師的包圍。8日黃昏發起總攻,3縱8師首先突破北門,6縱從西北角突破,8縱從東南方向突破,各部擊退敵人多次反撲。9日晨,沙土集戰役勝利結束。敵援第5軍被我第10縱和6縱17師阻擊於鄆城以南的王老虎、八裏河一線,聽到整57師被殲滅的消息後, 5軍向丁裏長收縮,整84師向钜野收縮,轉入防禦。此戰全殲整57師9500餘人,其中俘敵中將師長段霖茂以下7500餘人。(《粟裕年譜》第272頁)我軍傷亡2300餘人。(《粟裕戰爭回憶錄》第529頁)[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9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07:29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3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看了你的回帖,我知道什麽叫“小說愛好者”了。 謹此而已,請回避曆史探討。在臨朐之戰期間,華野收到中央軍委7月23日電示劉鄧、陳粟譚關於劉鄧出大別山、陳賡出豫西、陳唐出隴海線以北、葉陶出閩浙贛的軍事部署建議,27日,陳粟譚複電中央軍委,對上述軍事部署提出意見: 1、“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10至20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要求得在內線殲敵是完全可能的,僅是捕捉戰機問題”; 2、插入敵後“是能逼敵迅速回頭,減輕正麵壓力及解放區人民痛苦,但完全沒有根據地作依托,在目前大規模作戰是困難太大。葉陶進入魯南則受此困難特大,故不能久停尋機作戰”; 3、“由於上述理由,是否在內線殲敵一個月,至9、10月底,雨季已去,解決了棉衣,黃水已退,對我便利較多。” 4、“大兵未南下前,是否派出若幹先遣隊,首先進入大別山及閩浙贛”,“便利今後行動”。(全文見《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4-325頁) 7月29日,毛澤東致電劉鄧,陳粟譚及陳謝:“各電均悉。(一)在山東敵不西進及劉鄧所告各種情況下,劉鄧全軍休整半個月後,仍照劉鄧原來計劃,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後方接濟,爭取大量殲敵,兩個月後看情況,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二)陳謝集團照原計劃於8月出潼洛,切斷隴海,調動胡軍一部增援,相機殲滅之,以配合陝北之作戰。該部亦與太行、太嶽保持後方接濟。該部是否遠出伏牛、桐柏,依情況決定,有利則遠出,不利則縮回河北。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三)兩個月內山東全軍仍在內線作戰,兩個月後準備以葉縱再加他部取道皖西或蘇中,相機出閩浙贛,兩個月內派幹部或小支隊先去。”(《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1頁) 8月2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在趙家樓會議,召集各縱和冀魯豫、豫皖蘇軍區負責人會議,討論南進問題。多數人主張在魯西南再打一仗,補充足了再走。劉伯承、鄧小平力排眾議,堅持南下。 8月7日,劉鄧大軍兵分三路南下,挺進大別山。[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8樓 鐵人唐吉柯德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06:26在臨朐之戰期間,華野收到中央軍委7月23日電示劉鄧、陳粟譚關於劉鄧出大別山、陳賡出豫西、陳唐出隴海線以北、葉陶出閩浙贛的軍事部署建議,27日,陳粟譚複電中央軍委,對上述軍事部署提出意見: 1、“如果我們能在內線再殲其機動旅10至20個,將對外線殲敵有極大之便利,要求得在內線殲敵是完全可能的,僅是捕捉戰機問題”; 2、插入敵後“是能逼敵迅速回頭,減輕正麵壓力及解放區人民痛苦,但完全沒有根據地作依托,在目前大規模作戰是困難太大。葉陶進入魯南則受此困難特大,故不能久停尋機作戰”; 3、“由於上述理由,是否在內線殲敵一個月,至9、10月底,雨季已去,解決了棉衣,黃水已退,對我便利較多。” 4、“大兵未南下前,是否派出若幹先遣隊,首先進入大別山及閩浙贛”,“便利今後行動”。(全文見《粟裕文選》第二卷第324-325頁) 7月29日,毛澤東致電劉鄧,陳粟譚及陳謝:“各電均悉。(一)在山東敵不西進及劉鄧所告各種情況下,劉鄧全軍休整半個月後,仍照劉鄧原來計劃,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後方接濟,爭取大量殲敵,兩個月後看情況,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二)陳謝集團照原計劃於8月出潼洛,切斷隴海,調動胡軍一部增援,相機殲滅之,以配合陝北之作戰。該部亦與太行、太嶽保持後方接濟。該部是否遠出伏牛、桐柏,依情況決定,有利則遠出,不利則縮回河北。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三)兩個月內山東全軍仍在內線作戰,兩個月後準備以葉縱再加他部取道皖西或蘇中,相機出閩浙贛,兩個月內派幹部或小支隊先去。”(《毛澤東軍事文選》電子版第4卷第081頁) 8月2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在趙家樓會議,召集各縱和冀魯豫、豫皖蘇軍區負責人會議,討論南進問題。多數人主張在魯西南再打一仗,補充足了再走。劉伯承、鄧小平力排眾議,堅持南下。 8月7日,劉鄧大軍兵分三路南下,挺進大別山。[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7樓 小男孩-胖子 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10:04:16 以下是引用rockjablew 在第3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29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粟裕為何為此檢討? 那時候粟裕已經是廈門(還是福州或泉州)的市長了,中央安排的,之前的攻打方案是粟裕定的,誰知那幾天漲潮,後麵的指揮員卻不知道改變計劃這才慘敗。好像粟裕是南京市長,葉飛在福州,打金門的的指揮是28軍副軍長[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6樓 thathe1976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9:56:24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54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thathe1976 在第51樓的發言: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還軍界共識,強烈鄙視粟黑行為。 二戰漣水粟已去山東,譚老板坐鎮,結果王必成背了黑鍋。 南麻臨朐是7月分兵的結果,打整74師動用華野全部9個步縱加特縱,打整11師隻有4個步縱加半個特縱,因此攻堅沒占到便宜,阻援的也沒擋住。細分析起來,軍委責任更大。 打上海基本沒有用重武器,仁義之師。 打金門粟裕在南京上海,且交待了三不打,10兵團情報有誤,且不諳海戰吃了大虧,葉飛大意了......如此玩弄推脫責任的做法,是恨不負責的做法。 一切以曆史事實為準。 “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的說法: 這幾個戰役的前兩個,是二陳指揮為主、山東軍區部隊為主力的,粟裕北上所部是配合者; 萊蕪戰役中粟裕嫡係的王必成久攻不下,敵人突圍而出,並未全勝;後來在青石關下,才被九縱全殲。 而孟良崮後期作戰,是葉飛統一指揮的。 孟良崮之後,陳士榘等率部南下,馬上就是南麻、臨朐戰役,丟掉沂蒙山根據地。這是結局。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戰役的結果,誰都知道,被黃伯韜和邱清泉追著打,分兵逃路,主力奔山東,粟裕司令部奔南,連傷病員、支前民工、彈藥都放棄了,是勝仗嗎? 至於濟南戰役,是許世友指揮的,粟裕就是配合作戰。當然也可以說是勝利,因為由於濟南戰役迅速結束,敵人尚未集結,所以粟裕所部一槍都沒有放,一個兵員也沒有犧牲,卻得到了難得的休整機會。 淮海與渡江戰役,更不必說,是由同一個總前委指揮的。區別在於,前者,粟裕權限僅及粟裕西兵團,後者,華東局第一書記鄧,任命粟為三野代理前委書記。 我看您是以顛倒事實為準,以黑粟為己任。我說那些戰役,哪個不是粟裕指揮與主導? 您看看,您最終還是認為總前委指揮了淮海,天下人都知道那是個笑話,都知道因為陳賡部的通訊設備較落後經常出故障,導致英明的總前委書記沒有辦法將指揮部署發出去。您看,這倒黴的陳賡,這不耽誤事嗎?[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54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2 8:51:42 以下是引用thathe1976 在第51樓的發言: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還軍界共識,強烈鄙視粟黑行為。 二戰漣水粟已去山東,譚老板坐鎮,結果王必成背了黑鍋。 南麻臨朐是7月分兵的結果,打整74師動用華野全部9個步縱加特縱,打整11師隻有4個步縱加半個特縱,因此攻堅沒占到便宜,阻援的也沒擋住。細分析起來,軍委責任更大。 打上海基本沒有用重武器,仁義之師。 打金門粟裕在南京上海,且交待了三不打,10兵團情報有誤,且不諳海戰吃了大虧,葉飛大意了......如此玩弄推脫責任的做法,是恨不負責的做法。 一切以曆史事實為準。 “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的說法: 這幾個戰役的前兩個,是二陳指揮為主、山東軍區部隊為主力的,粟裕北上所部是配合者; 萊蕪戰役中粟裕嫡係的王必成久攻不下,敵人突圍而出,並未全勝;後來在青石關下,才被九縱全殲。 而孟良崮後期作戰,是葉飛統一指揮的。 孟良崮之後,陳士榘等率部南下,馬上就是南麻、臨朐戰役,丟掉沂蒙山根據地。這是結局。“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戰役的結果,誰都知道,被黃伯韜和邱清泉追著打,分兵逃路,主力奔山東,粟裕司令部奔南,連傷病員、支前民工、彈藥都放棄了,是勝仗嗎? 至於濟南戰役,是許世友指揮的,粟裕就是配合作戰。當然也可以說是勝利,因為由於濟南戰役迅速結束,敵人尚未集結,所以粟裕所部一槍都沒有放,一個兵員也沒有犧牲,卻得到了難得的休整機會。 淮海與渡江戰役,更不必說,是由同一個總前委指揮的。區別在於,前者,粟裕權限僅及粟裕西兵團,後者,華東局第一書記鄧,任命粟為三野代理前委書記。 [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53樓 曲弓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8:31:16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非也,林彪的所謂粟裕淨打神仙仗,是說粟裕所打的仗都是不可想像,包含些運氣成分的意思,並非是林彪真正稱讚粟裕的意思,從林彪對於粟裕的一些其它評價,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句話的真實含義,而在大多數對於我軍的軍事家評論裏,對於粟裕也頗多褒貶不一的議論,但我覺得對於粟裕的評價,最切合實際的是,粟裕是一個戰略家,而不是一個很好的戰役指揮員,比如渤海戰役的戰略構想,就是粟裕提出的,結果以六十萬人打敗了80萬國軍,但是,粟裕在具體戰役的部署上欠缺細致,處置不當,往往構想不錯,但是由於缺乏實施手段,結果造成了失敗。[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2樓 thathe1976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3:05:11 以下是引用朱大將 在第50樓的發言:在你眼裏睢杞戰役也是敗仗,基本上沒有勝仗了。 你認為打仗隻能進不能退,退了就是敗仗。 殲滅敵人後的轉移,就是失敗。 看來你不懂軍事,好好學習吧。 林彪有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沒有進退,那有幾進幾出,照你說這個也是失敗?我雖然是讚粟裕的,也沒有認為林彪這個是敗仗。9494 主席連延安都丟了,豈不是大敗。為了黑粟,怎麽牽強都要上的。[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51樓 thathe1976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2 3:01:35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不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豫東、濟南、淮海、渡江,又是一係列連續勝戰? 還軍界共識,強烈鄙視粟黑行為。 二戰漣水粟已去山東,譚老板坐鎮,結果王必成背了黑鍋。 南麻臨朐是7月分兵的結果,打整74師動用華野全部9個步縱加特縱,打整11師隻有4個步縱加半個特縱,因此攻堅沒占到便宜,阻援的也沒擋住。細分析起來,軍委責任更大。 打上海基本沒有用重武器,仁義之師。 打金門粟裕在南京上海,且交待了三不打,10兵團情報有誤,且不諳海戰吃了大虧,葉飛大意了。 [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50樓 朱大將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1 20:41:44在你眼裏睢杞戰役也是敗仗,基本上沒有勝仗了。 你認為打仗隻能進不能退,退了就是敗仗。 殲滅敵人後的轉移,就是失敗。 看來你不懂軍事,好好學習吧。 林彪有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沒有進退,那有幾進幾出,照你說這個也是失敗?我雖然是讚粟裕的,也沒有認為林彪這個是敗仗。[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49樓 cslj007 海軍 中校  發表於 2011/10/11 20:39:05 以下是引用新黃芪陳皮 在第48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熱水器 在第40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讓銜的好象隻有徐向前,羅榮桓,徐海東,許光達,徐立清,孫毅這幾位同誌,沒聽過有粟副司令。粟裕根本就不會讓軍銜。 從他後來攻擊彭總依照軍紀對其進行處理看,搶軍銜,倒是很有可能。總比打輸了,裝病好。一說當書記,病就好了。[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48樓 新黃芪陳皮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11 16:39:27 以下是引用熱水器 在第40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讓銜的好象隻有徐向前,羅榮桓,徐海東,許光達,徐立清,孫毅這幾位同誌,沒聽過有粟副司令。粟裕根本就不會讓軍銜。 從他後來攻擊彭總依照軍紀對其進行處理看,搶軍銜,倒是很有可能。[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46樓 吃狼的狼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1 14:34:03 以下是引用rockjablew 在第37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29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粟裕為何為此檢討? 那時候粟裕已經是廈門(還是福州或泉州)的市長了,中央安排的,之前的攻打方案是粟裕定的,誰知那幾天漲潮,後麵的指揮員卻不知道改變計劃這才慘敗。順嘴胡說。查看電報就知道。方案十二兵團製定的,通過華野轉呈軍委並陳毅粟裕的。當時陳毅粟裕在北京。粟裕檢討是他負領導責任。總不成軍委也檢討吧。[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43樓 wangyan1979 07海軍 上士  發表於 2011/10/11 13:06:24樓主吃飽了撐著了吧,你還有資格給人家說三道四,你是誰?你要是在那時,說不定早就不知道哪去了,還黑上了開國元勳。[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41樓 小邁 07海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1 12:46:19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38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小邁 在第34樓的發言:LZ有失公允,如果照你這麽說粟裕吃了那麽多敗仗,華東野戰軍怎麽會越打越強?毛先說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後來害怕陳毅礙手礙腳,幹脆把他調到中野任個閑職?又怎麽敢把淮海戰役這麽大的指揮交給他,要知道淮海如果失敗將失去整個華東甚至中原,中共就隻好退保東北了,不是小事啊。華東野戰軍怎麽會越打越強? 拜托啊,學點曆史吧。什麽叫越戰越強? 請看粟裕在睢杞戰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吧: 西兵團七個縱隊,自開封、睢杞兩戰役後,所補俘虜不夠補償傷亡,部隊極不充實(每連隻四至六個步槍班),尤其幹部傷亡太大,至今無法補充,許多營連有政幹無軍幹,有軍幹無政幹,而營連排幹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補充之新兵已當副連長),班排幹部俘虜成份不少,因此團級(老的多)與營以下脫節現象甚嚴重。團以下各級對個人前途悲觀的傾向亦較普遍)。依部隊軍政情況,東兵團打一個月至兩個月進攻無問題,但西兵團擔負一個月阻援,則很難完成任務 ------所補俘虜不夠補償傷亡,部隊極不充實。 越戰越強的是許譚兵團,而不是粟裕兵團。您曆史真實學得好啊,幹嘛不全引用出來呢?隻引一段總結報告中的缺點,有什麽意思。寫總結總會寫到優點是什麽,缺點是什麽,典型的斷章取義。根本不能說明問題。俘虜不夠補充隻能說明生擒敵軍較少,能說明什麽?如果對方是日軍,恐怕要寫“俘虜一個也不能補充吧。[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40樓 熱水器 07陸軍 上士  發表於 2011/10/11 12:42:19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讓銜的好象隻有徐向前,羅榮桓,徐海東,許光達,徐立清,孫毅這幾位同誌,沒聽過有粟副司令。[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38樓 jinfeng6089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1 11:44:55 以下是引用小邁 在第34樓的發言:LZ有失公允,如果照你這麽說粟裕吃了那麽多敗仗,華東野戰軍怎麽會越打越強?毛先說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後來害怕陳毅礙手礙腳,幹脆把他調到中野任個閑職?又怎麽敢把淮海戰役這麽大的指揮交給他,要知道淮海如果失敗將失去整個華東甚至中原,中共就隻好退保東北了,不是小事啊。華東野戰軍怎麽會越打越強? 拜托啊,學點曆史吧。什麽叫越戰越強? 請看粟裕在睢杞戰役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吧: 西兵團七個縱隊,自開封、睢杞兩戰役後,所補俘虜不夠補償傷亡,部隊極不充實(每連隻四至六個步槍班),尤其幹部傷亡太大,至今無法補充,許多營連有政幹無軍幹,有軍幹無政幹,而營連排幹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補充之新兵已當副連長),班排幹部俘虜成份不少,因此團級(老的多)與營以下脫節現象甚嚴重。團以下各級對個人前途悲觀的傾向亦較普遍)。依部隊軍政情況,東兵團打一個月至兩個月進攻無問題,但西兵團擔負一個月阻援,則很難完成任務 ------所補俘虜不夠補償傷亡,部隊極不充實。 越戰越強的是許譚兵團,而不是粟裕兵團。[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37樓 rockjablew 07陸軍 上等兵  發表於 2011/10/11 11:42:06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29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粟裕為何為此檢討? 那時候粟裕已經是廈門(還是福州或泉州)的市長了,中央安排的,之前的攻打方案是粟裕定的,誰知那幾天漲潮,後麵的指揮員卻不知道改變計劃這才慘敗。[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36樓 吃狼的狼 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1 11:21:04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31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cslj007 在第30樓的發言:哎,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其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地位是無人能及的。木秀於林,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氣質。這就不如彭大將軍了。不過低調好,好歹善終了。曆史沒法因個人而轉變,人往往無法確認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他要是穿越的也許更能把握機會。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 ------啥?謙虛?在二次曲阜會議上,他親手整治原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原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的時候,多謙虛啊! 一點都不鋒芒畢露拜托,宋時輪是粟裕向他問明情況,並上報毛澤東。並作保,才使宋時輪免遭撤職處分。這次會議是陳士榘與宋時輪之間鬧問題,和粟裕什麽關係?[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34樓 小邁 07海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1 11:14:29LZ有失公允,如果照你這麽說粟裕吃了那麽多敗仗,華東野戰軍怎麽會越打越強?毛先說戰役指揮交粟負責,後來害怕陳毅礙手礙腳,幹脆把他調到中野任個閑職?又怎麽敢把淮海戰役這麽大的指揮交給他,要知道淮海如果失敗將失去整個華東甚至中原,中共就隻好退保東北了,不是小事啊。[頂一下5][加為好友][引用]32樓 cslj007 海軍 中校  發表於 2011/10/11 9:37:27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31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cslj007 在第30樓的發言:哎,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其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地位是無人能及的。木秀於林,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氣質。這就不如彭大將軍了。不過低調好,好歹善終了。曆史沒法因個人而轉變,人往往無法確認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他要是穿越的也許更能把握機會。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 ------啥?謙虛?在二次曲阜會議上,他親手整治原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原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的時候,多謙虛啊! 一點都不鋒芒畢露本文內容於 2011/10/11 15:02:33 被小編a12編輯[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31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1 5:31:11 以下是引用cslj007 在第30樓的發言:哎,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其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地位是無人能及的。木秀於林,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氣質。這就不如彭大將軍了。不過低調好,好歹善終了。曆史沒法因個人而轉變,人往往無法確認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他要是穿越的也許更能把握機會。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 ------啥?謙虛?在二次曲阜會議上,他親手整治原新四軍兼山東軍區參謀長陳士榘、原山東野戰軍參謀長宋時輪的時候,多謙虛啊! 一點都不鋒芒畢露[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30樓 cslj007 海軍 中校  發表於 2011/10/10 20:32:09哎,粟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謙虛了。其在解放戰爭中的軍事地位是無人能及的。木秀於林,但沒有舍我其誰的氣質。這就不如彭大將軍了。不過低調好,好歹善終了。曆史沒法因個人而轉變,人往往無法確認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他要是穿越的也許更能把握機會。[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29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0 19:46:42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8樓的發言: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粟裕為何為此檢討? [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28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0 12:51:40再說一下,金門海戰的實際指揮者不是粟裕,是三野10兵團葉飛上將,當時是因為10兵團輕敵冒進,準備不足就發起進攻,加上不熟悉搶灘登陸戰,導致3個團9000人成建製被殲滅,主要責任是葉飛上將。如果是粟裕親自指揮,你說會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國民黨軍隊指揮者胡璉將軍,算是國軍中的智者。是後來的四野吸取教訓,打海南島就沒有發生同樣的事情,攻破薛嶽苦心經營一年多的“伯陵防線”。[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25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10 10:39:17 以下是引用風中之旗 在第20樓的發言: 以下是引用分兵 在第17樓的發言:樓主分明在貶低粟裕,別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關於孟良崮戰役以後的情況,粟裕是準備休整,並且是保持部隊的集中優勢的,老毛一開始也非常同意,但為了配合劉鄧挺進中原,老毛突然改變了主意,強迫華東野戰軍分兵(這裏在毛澤東軍事文選第四卷有很明白的表述的),這導致了華野七月分兵的失敗。如果隻從殲滅敵人的數目來看,老毛在四七年春夏時候,對於南線兩支軍隊的調動是失敗的。可能他是為了緩解陝北的壓力,我個人的玩笑似的看法是,老毛在陝北過了十幾年的安穩日子,胡宗南一進攻延安把他嚇壞了,哈哈沒有常勝將軍,我很反感現在某些人為了標新立異站在片麵的角度看問題。更反感的是,表麵上捧一個打一個,而實際目的就是為了最後全部打倒!你就是其中之一!黃百韜是原25師師長,不是黃埔係的,後來因為軍功升至第七兵團司令官,在豫東戰役裏曾經以兵團司令身份帶頭衝鋒反襲,打退華野的進攻,第七兵團是由25師,63軍、64軍和中央軍100軍組成,共12萬萬餘人,63軍、64軍原來是餘漢謀所部,抗戰以血戰聞名,25師的戰鬥力就是華野7縱、11縱也不是對手,這是華野首長也認同的,裝備是差了一點,但戰鬥力強,尤其100軍因為是嫡係,全員美式裝備,是原李天霞83師,戰鬥力也很強悍。第七兵團雖是雜牌,但確實是雜牌中的王牌。 黃百韜雖然不是黃埔係的,但是卻擁有很多黃埔係沒有的特權,可以隨時麵見老蔣,可見蔣介石對他的信任。[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24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10 9:57:25 以下是引用jingpu 在第21樓的發言:作者另有企圖。近年來,有一些先輩後代,想抬高老子功績給自己貼金,於是要不自我吹捧,要不貶低別人。大家要注意。 以下是引用jingpu 在第21樓的發言:作者另有企圖。近年來,有一些先輩後代,想抬高老子功績給自己貼金,於是要不自我吹捧,要不貶低別人。大家要注意。有此心者,來自某無冕侄子的自我吹捧。確實值得注意[頂一下4][加為好友][引用]23樓 不老的狼 07陸軍 中尉  發表於 2011/10/10 9:55:46山東根據地47年受到老蔣的重點進攻,國軍精銳雲集,大兵壓境,解放軍進行戰略上的退卻不能說是失敗吧!樓主刻意去貶低一代名將粟裕是否有其他用心呢?對一代名將的評價不能總是舉敗仗的例子,要知道,名將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會有失手的可能。所以請樓主客觀的去看待曆史,客觀的去評價每一個曆史人物。[頂一下4][加為好友][引用]21樓 jingpu 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10 9:14:28作者另有企圖。近年來,有一些先輩後代,想抬高老子功績給自己貼金,於是要不自我吹捧,要不貶低別人。大家要注意。[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20樓 風中之旗 07陸軍 少尉  發表於 2011/10/10 1:07:14 以下是引用分兵 在第17樓的發言:樓主分明在貶低粟裕,別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關於孟良崮戰役以後的情況,粟裕是準備休整,並且是保持部隊的集中優勢的,老毛一開始也非常同意,但為了配合劉鄧挺進中原,老毛突然改變了主意,強迫華東野戰軍分兵(這裏在毛澤東軍事文選第四卷有很明白的表述的),這導致了華野七月分兵的失敗。如果隻從殲滅敵人的數目來看,老毛在四七年春夏時候,對於南線兩支軍隊的調動是失敗的。可能他是為了緩解陝北的壓力,我個人的玩笑似的看法是,老毛在陝北過了十幾年的安穩日子,胡宗南一進攻延安把他嚇壞了,哈哈沒有常勝將軍,我很反感現在某些人為了標新立異站在片麵的角度看問題。更反感的是,表麵上捧一個打一個,而實際目的就是為了最後全部打倒!你就是其中之一![頂一下5][加為好友][引用]18樓 分兵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9 22:20:45四七年初,先是南征北戰,後來又是孟良崮,哪裏有一個勝利接著就是失敗的。還有七戰七捷的意義也是很重大的,46年末四期年初(具體時間有點模糊了)那時全國的形勢都是在退卻的,失敗的氛圍是很濃厚的,這個時候的勝利,意義有點類似平型關戰役[頂一下11][加為好友][引用]17樓 分兵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9 22:15:57樓主分明在貶低粟裕,別的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關於孟良崮戰役以後的情況,粟裕是準備休整,並且是保持部隊的集中優勢的,老毛一開始也非常同意,但為了配合劉鄧挺進中原,老毛突然改變了主意,強迫華東野戰軍分兵(這裏在毛澤東軍事文選第四卷有很明白的表述的),這導致了華野七月分兵的失敗。如果隻從殲滅敵人的數目來看,老毛在四七年春夏時候,對於南線兩支軍隊的調動是失敗的。可能他是為了緩解陝北的壓力,我個人的玩笑似的看法是,老毛在陝北過了十幾年的安穩日子,胡宗南一進攻延安把他嚇壞了,哈哈[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16樓 280962 07陸軍 列兵  發表於 2011/10/9 21:44:13再英明的戰將也有失誤的地方和弱點,粟裕是常勝將軍,但不是沒打過敗仗的將軍。解放戰爭前沒有帶過大的部隊,上有陳毅下有葉王陶等。他也是從勝利和失敗中走過來的,粟裕是令人尊重的名將,但不是神。[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13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9 21:04:29 以下是引用hellozhxy 在第12樓的發言:不能認同,山東可是重點進攻對象,雲集了74師、十一師、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主動退卻,甚至打敗仗都是很正常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還是殲滅戰,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的話,沒有正當出處。[頂一下5][加為好友][引用]12樓 hellozhxy 空軍 中士  發表於 2011/10/9 20:08:59不能認同,山東可是重點進攻對象,雲集了74師、十一師、第七軍等精銳部隊。在敵我力量對比懸殊的情況下,主動退卻,甚至打敗仗都是很正常的。能夠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還是殲滅戰,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連林帥都誇“粟裕淨打神仙仗”。[頂一下29][加為好友][引用]10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9 13:23:49 以下是引用hzq-0001 在第9樓的發言:過於求全了。 沒有常勝的將軍,即便是天才若毛主席,最終頁也沒有守住延安,有什麽好責備粟總? 就戰爭的藝術來說,粟大將還是領會的很深的,在“駕馭戰將”方麵,有些缺陷,但是,無損於戰功。不隻是“駕馭戰將”吧,粟裕能駕馭戰場嗎? 粟裕上戰場,就是勝則驕,敗則餒類。[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9樓 hzq-0001 陸軍 大校  發表於 2011/10/9 0:00:39過於求全了。 沒有常勝的將軍,即便是天才若毛主席,最終頁也沒有守住延安,有什麽好責備粟總? 就戰爭的藝術來說,粟大將還是領會的很深的,在“駕馭戰將”方麵,有些缺陷,但是,無損於戰功。[頂一下1][加為好友][引用]8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8 21:54:39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4樓的發言:請說一下,我說的這幾個事情,是否是粟裕的輕敵所造就? 扯小說,還是回家休養去吧你說的這些,小說,或者教主的教義上,才能找得到。[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7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8 21:43:50 以下是引用綏遠將軍 在第6樓的發言:其他的不說了 樓主你可知道 交警總隊是幹嘛的不???? 那武器 連5軍 74師 都羨慕~! 是嗎? 那麽的話,估計美式155MM大炮,是大大的了,估計連槍都不必用。[頂一下0][加為好友][引用]4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8 14:53:23請說一下,我說的這幾個事情,是否是粟裕的輕敵所造就? 扯小說,還是回家休養去吧[頂一下2][加為好友][引用]3樓 963586 陸軍 上尉  發表於 2011/10/8 14:50:03 以下是引用過客1970 在第2樓的發言: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看了你的回帖,我知道什麽叫“小說愛好者”了。 謹此而已,請回避曆史探討。[頂一下3][加為好友][引用]2樓 過客1970 07陸軍 下士  發表於 2011/10/8 14:23:05一家之言,樓主還是好好的修習一下曆史吧,粟裕打仗可是連林彪都服的,在東北的時候,一、二野戰軍的戰報林彪是不重視的,唯有華野(即第三野戰軍)的戰報他一定過目,還感歎說:“粟裕盡打神仙仗”,不知道你的“輕敵”的說法從何而來?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時,想到的第一個指揮者就是粟裕。隻是因病未能成行。如果他輕敵,會派他去?在華野,實際的指揮者和戰略製定者就是粟裕。陳毅雖然是正司令,但是沒有實際指揮權。如果他不行,中央軍委會把幾十萬人交給他指揮?在1955年評軍銜時,在13個軍委委員裏排第五,是元帥的人選,隻是他堅決辭去不評元帥,甚至不願評大將,毛主席堅決不允許,才評為大將,號稱“中華第一將”。如果按你說的,他能排位在那麽高?你還是好好的去看一看中國解放戰爭史吧,不要一知半解就出來亂說。[頂一下52][加為好友][引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