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標 題: [合集] update〖天涯頭條〗一個台灣70後的30年─成長,及眼中的30年(之九)
(2012-02-01 10:41:01)
下一個
(43)
1987年
民國76年 關鍵詞:
jie嚴 開放大陸探親 愛國獎卷停售 陸正案
長澤亞美 劉亦菲(?)都在這年出生了!!
民國76年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年,對台灣人來說,許多根本不可能,想都沒想過的
事都在這年發生了。先是年初時,當時行政院長俞國華公開表示反攻大陸不可能,由國
民黨的高層說出這種話,衝擊了許多人的價值觀;再來,ZF也在七月解除了長達38年全
世界最長的jie嚴令;年底時,終於開放大陸探親,照成老兵的返鄉潮。這一連串的事
件,常常讓人還沒對上件事反應過來,就已發生下件事;對已經習慣於國民黨統治,統
治之下已經形成既有思考模式的台灣人來說,甚至不敢相信是真的。
這一年外匯存底也達到新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當時十歲了,對於基本的政治
判斷能力雖然尚未成熟,但在大人的言談中似乎也嗅出不一樣的氣氛。
在娛樂方麵,這年的許多電影讓台灣民眾耳目一新也印象深刻,如《報告班長》;香港
的《倩女幽魂》及《監獄風雲》、《胭脂扣》等片。而前一年大受歡迎的《英雄本色》
中小馬哥的形象成為小學生爭相模仿的對象。此外,瓊瑤改編的連續劇《庭院深深》在
華視播映,造成40%的空前收視率,到現在為止,大家想到這件事都還津津樂道。
民國76年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年。
(44)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台灣是”自由的燈塔”、”反攻的堡壘”、”複興基地”。在
民族救星蔣總統的領導下,全國軍民同胞一切都是在為反攻大陸作準備。所以在早期台
灣,這種信念被當作金科玉律一樣,少有人敢質疑,少部份不識相者,都消失不見了,
真是一片和諧,可喜可賀。
所以,這個”反功大陸”的標語滿街的貼,連信封、香煙、米袋、火柴盒,生活中
處處可見,人民無時無刻感受到他老人家的心願而內心澎湃著;就像過去大陸不管什麽
東西上都會印上”最高指示”一樣。
在我父親的那個年代有首歌,是這樣唱的: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鄉親。
我們的國土,我們的鄉親。不能讓俄寇欺侮,不能讓血肉屈辱。
我們要反攻回去,我們要反攻回去,把大陸收複,把大陸收複!」
然後,老蔣提出的計劃是「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但老實
說,這對台灣本地人實在也沒什麽吸引力,因為大多數的台灣人也不知道大陸是什麽樣
。但當初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的人,一直都覺得他們很快就會回去了,不會在台灣久留,
可是沒想到,這一留就留了幾十年。
幾十年過去了,政治的環境是現實的,這反攻大陸的口號越喊越弱,當然也越來越
少被提起,有點腦袋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可是沒人敢明說。慢慢取而代之的是”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可憐的就是那些本來以為很快就會回去的那些人了;這些人之中,屬於統治階層的
人,覺得台灣不是他們的家,自恃身份而有些優越感,跟這個地方格格不入,但還是因
為身份和地位而能保有一定的既得利益。有許多人認為,”反功大陸”一直沒人敢懷疑
,就是因為他們不讓人去懷疑,利用這個信念來維持他們的統治正當性。但淒慘的就是
那些中下階層的人員,這裏麵有許多是軍隊裏的中下層軍士官。組成成份很複雜,很多
人是半輩子隻會打仗,有些是被強拉來當兵的。政府允諾並發給他們一張”戰士授田證
”,裏麵詳細記載未來反攻大陸後,會給他們在什麽地方,分多少畝田地耕作。
所以,幾十年來許多人是依靠”反攻大陸”這個信念在活下去的,這也成為一個沒
人敢挑戰的”神主牌”。所以當行政院長說出「反攻大陸不可能」時,你就可以知道,
這引起多大的震撼了。因為這個神話已經鬆動而瓦解,當他說出這句話時,等於為未來
許多事,開了一扇大門。
(45)
這一年的年底,老兵赴大陸探親的新聞佔滿了所有新聞媒體的版麵,在新聞裡看到
,大量的"老芋仔"瘋狂得搶進紅十字會的辦事處申請探親;也看到許多隔了幾十年重逢
相擁而泣的畫麵。儘管他們與我是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人,但看了也不得不為之動容。
有人說,要不是蔣介石帶了那麼多人來保護台灣,台灣老早就被中共給解放了;而
反駁者說,你以為他們是真的來保護台灣的嗎,他們是沒地方去,不得不到台灣來的,
要不是蔣介石不爭氣丟掉大陸,台灣根本就沒這些人。不管怎麼說,那些中下群體永遠
都是受犧牲最大的人,當初隨著國民黨來台的青年到了這時候也都年近半百;我永遠記
得,那一陣子我家樓下開著破摩托車賣饅頭包子的老頭,賣得更勤快了,勤快得有點浮
燥,問他是不是也要回去看看,他一幅就是急得快哭的樣子,恨不得每天多賣一些饅頭
,多賣幾個小時,好存更多錢回去更多次。
大陸探親的開放,了確了許都人幾十年來的心願,但隨之而來的更多現實問題產生
了,比如說有些老兵在家鄉已結婚生子,來台後覺得回鄉無望,又再台灣結婚,返鄉後
與原配產了些法律問題;而有些老兵沒錢,回家後家鄉人發現不符期望而遭到冷落,等
等問題,結果,大部份的老兵還是選擇回到台灣,隻有少部份的留在家鄉長住。
少小離家老大回,畢竟分離了幾十年,人事景物不復當年,思想看法也產生了很大
的分歧,就跟很多老兵說的一樣:「在台灣,他們說我們是外省人;在家鄉,他們說我
們是台灣人...」時代造成這些人與兩邊的社會都產生疏離,真是歷史的悲劇。
到現在,「大陸探親」一詞已經很少被提起了,開放之初的熱情已經慢慢冷卻,隨
著摯親的慢慢凋零,也越來越少回去了,許多人還是選擇老死在台灣,但故鄉對他們來
說,依然是夢裡都會回去的地方。
就如同我初中同學的父親,上海人,相隔十年後再見到他時,我開玩笑的用上海話
問候他「張家爸爸,長遠未見喔....」沒想到這老人激動得把我抱住,幾乎要流出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