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排板凳跟個沒地圖的帖~~~~zt一個:
(2011-12-06 12:12:45)
下一個
英雄一夢終成真
——評“拉美加勒比共同體”誕生
拉丁美洲國家地圖
12月3日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閉幕的拉美加勒比國家第三次元首峰會,宣布拉美加勒比共同體正式成立。19世紀拉美民族獨立英雄玻利瓦爾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建立一個融合所有拉美國家在內的“大家庭”,這一夢想終於在近200年後成為現實。對於拉美和全球來說,這一共同體的誕生標誌著拉美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裏程碑,不僅因為它承載著拉美獨立先烈們的巨大期望,重要的是,在當下的曆史關頭,更具有鮮明的時代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在金融危機衝擊下,美歐國家實力衰減,包括拉美國家在內的新興發展中國家崛起態勢明顯,國際權力架構麵臨重整。但是,拉美地區缺乏統一外交、軍事和經貿協調機製,這也逐漸成為阻礙這一地區整體崛起的“掣肘”。拉美在金融體係重組、世貿談判、聯合國改革、氣候變化、以及一些地區熱點問題上難以形成合力,既無法抵禦美歐大國壓力,也無力與東盟、非盟等“兄弟”集團競爭,國際話語權處於下風。隨著“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關係協定”(TPP)呼之欲出,拉美地區普遍擔心被“邊緣化”或“肢解化”。加上近期歐債危機愈演愈烈,這一危局不僅傷及歐洲自身,還很有可能蔓延拉美,因此拉美各國迫切需要“抱團”抵禦外來風險。
“一個沒有美國和加拿大的地區一體化組織對於拉美非常重要”。曆史上,美拉關係一直在依賴與獨立、順從與鬥爭之間搖擺。“9·11”後,美對拉戰略關注和控製力下降,拉美整體經濟實力上升,再加上左派力量回潮,這些都是拉美各國“脫美”態勢日趨明顯的誘因。在巴西的率領下,南美國家獨立發展對外關係和處理地區內部事務的意願和能力均大漲。近幾年,美國在拉美既無力拉動地區經濟增長、也無法主導地區爭端處理,拉美“小兄弟”逐漸發現:第一,關鍵時刻“北方大哥”根本幫不上忙;第二,沒有美國,拉美國家自己也能做成“大事”。這種日益壯大的自信心使拉美敢於自己當家作主,對昔日霸主“說不”。奧巴馬上台後,麵對美拉實力對比的變化,以務實態度承認無力阻攔拉美“結群”。2011年3月奧巴馬對巴西等拉美三國訪問,更是首次希望與拉美建立“平等夥伴關係”。對於共同體的成立,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威廉·奧斯蒂克也不得不承認,“拉美共同體將是美國潛在的合作夥伴,這種夥伴關係將有助於以建設性方式解決各種問題”。
其實,拉美的區域和次區域一體化起步很早,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拉美經濟體係、一體化協會、拉美議會、裏約組織等泛地區組織,南方共同市場、加勒比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中美洲共同體等次地區經貿機製就日趨活躍。尤其南美國家近年來一體化進程飛速發展,2005年南美13國成立南美國家共同體,2008年正式更名為南美國家聯盟,此後又成立南美國家防務理事會、南方電視台、南方銀行等機製,為地區“大聯合”奠定堅實基礎。2010年2月在墨西哥坎昆舉行的裏約集團和拉美加勒比國家峰會,更是描繪了“拉美加勒比共同體”的藍圖,如果不是東道主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因病化療推遲會期,這一“200年來拉美最重要組織”甚至可以更早地夢想成真。
在此次峰會上,出現了很多積極跡象。首先,一體化機製逐漸夯實。在查韋斯的力推下,共同體設立了輪值主席國機製,確定未來數年的主辦國(2012年智利、2013年古巴、2014年哥斯達黎加),同時由前後三屆主辦國共同組成“三架馬車”協調共同體的具體事務。其次,一體化步伐更加深入。會議通過了包括《加拉加斯宣言》在內的22個文件,涵蓋了支持阿根廷馬島主權、古巴反對美國封鎖、地區糧食安全等各個方麵。尤其是在《加拉加斯宣言》中“民主條款”和“反對外來幹涉條款”,更是大大提升了共同體的政治力量。第三、各國為共同構建“和諧大家庭”,排除意識形態分歧。大會上,拉美激進左翼、溫和中左派與傳統右翼的元首共同攜手、和睦共處,罕見地沒有發生任何內部衝突。而主席國輪次的精心安排(激進左翼的委內瑞拉、右翼的智利、社會主義的古巴、中間溫和派的哥斯達黎加),充分顯示在地區一體化大旗下,意識形態分歧是可以超越的。
當然,我們也看到,共同體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執政模式、政治色彩、外交重心、戰略預期不盡相同。一些國家,如厄瓜多爾、委內瑞拉,希望能加快政治、經濟一體化步伐,最終實現“取代美洲國家組織”的重任;而有些地區大國,如巴西、阿根廷,擔心意識形態色彩過濃,更希望首先推動經濟和社會領域的一體化。在共同決策機製上,一些小國希望采取多數票決議製,以提高決策效率。而巴西、墨西哥等大國擔心,自身影響力受限,因此希望采取協商一致方式。“大家庭”裏各方分歧實屬正常,連歐盟經曆半個多世紀的一體化步伐,如今也難免遇到溝溝坎坎,更何況一個剛剛起步的、涵蓋33國的龐大地區組織。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人口5.6億、GDP4萬億美元、擁有豐富戰略資源的龐大市場”,未來將在世界政治經濟版圖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孫岩峰 作者單位: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