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摩爾多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Moldova, Republica Moldova)
【獨立日】8月27日(1991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2∶1。從左至右由藍、黃、紅三個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繪有國徽。摩 爾多瓦曾於1940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3年起采用帶有五角星、鐮刀、鐵錘圖案,中間有綠色寬條通過旗麵的紅旗。1990年6月改國名為 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1月3日啟用上述新國旗。1991年5月23日改國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
【國徽】為一隻鷹及鷹胸前的盾徽等圖案。鷹嘴叼著金色十字架,兩爪握著橄欖枝和權杖。雄鷹是摩 爾多瓦民族崇拜的圖騰,它象征著人民英勇頑強和不怕困難的性格特征,代表人民熱愛和平,追求光明和幸福。鷹胸前的盾麵上紅下藍,黃色的公牛頭象征公理和正 義,牛頭上方為一顆八角星,左右兩側為一朵五瓣鮮花和一彎新月。
【國家政要】前總統弗拉迪米爾·沃羅寧 (Vladimir Voronin) ,2001年4月任職,任期4年,2005年4月再次當選,2009年9月辭職;議長米哈伊·金普,2009年8月當選,總統一職金普代理。總理弗拉迪米爾·菲拉特,2009年9月任職。
【自然地理】 摩爾多瓦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內陸國家,麵積為3.38萬平方公裏。絕大部分國土介於普魯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間。西鄰羅馬尼亞,北、東、南與烏克蘭接壤。 地處平原,境內丘陵起伏,河穀和山穀相間,平均海拔147米。中部為科德臘高地;北部和中部屬森林草原帶,南部是遼闊的草原。最高點是西部的巴拉涅什特 山,海拔430米。河流眾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魯特河為境內兩大河流。地下水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麵積占全國領土的40%,三分之二的土地為黑鈣 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3℃至-5℃,7月為19℃至22℃。
【人口】356萬(2009年1月1日,不含“德左”和本得爾市人口)。其中摩爾多瓦族占75.8%, 烏克蘭族8.4%,俄羅斯族5.9%,加告茲族4.4%,羅馬尼亞族2.2%,保加利亞族1.9%,茨岡族0.4%,猶太族0.1%,其它民族0.5%。 官方語言為摩爾多瓦語,俄語為通用語。多數人信奉東正教。
【首都】基希訥烏(Chisinau / kishinev) ,位於摩爾多瓦中部,座落在德涅斯特河支流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曆史,人口78萬(2009年1月1日)。平均氣溫1月為-4℃,7月為20. 5℃。
【行政區劃】1999年3月,摩重新劃分行政區。現全國共劃分為10個縣、2個自治區(其中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區地位未變)、1個直轄市(基希訥烏)。
【簡史】 摩爾多瓦人的祖先為達契亞人。公元13至14世紀,達契亞人逐漸分為3支: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和特蘭西瓦尼亞人。1359年,摩爾多瓦人建立了獨立的 封建公國,後淪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1600年,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公國實現短暫統一。1812年,俄國將摩部分領土(比薩拉比亞)劃 入俄版圖。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並,稱羅馬尼亞。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再次隸屬俄羅斯。摩爾多瓦1918年1月宣布獨立,3月與羅馬 尼亞合並。1940年6月,蘇聯將其再次劃入版圖,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蘇聯解體後,摩爾多瓦於1991年8月27日宣布獨立。同年12月21 日,摩加入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1993年8月5日,摩議會曾否決了摩加入獨聯體的決定。1994年4月8日,摩議會重新批準摩加入獨聯體。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