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希思:27年間26次訪問中國 敲開中英和解大門 2005-7-19
(2011-12-21 00:46:23)
下一個
2005-5-19
他敲開中英和解大門
圖2
27年間26次訪問中國 與三代中國領導人結下深厚友誼 在香港回歸中扮演重要角色———
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於7月17日晚在索裏茲伯家中逝世,享年89歲。因為他是英國曆史上從普通勞動家庭走向首相寶座的第一人,也因為他在擔任首相期間推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加速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政績,所以他被英國政界譽為“政治巨人”。
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英國前首相希思的名字並不陌生。在他的任期內,英國與中國全麵恢複了外交關係。在希思卸任首相後,他對中國的多次訪問對中國而言有著打破多年堅冰、恢複和西方世界交往的重要意義;在上世紀80年代,他的訪問對香港問題的解決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一個非常令人注目的數字是:在27年間,希思訪問中國26次。
■與三代中國領導人結下深厚友誼
希思與中國的三代領導人都打過交道,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希思眼裏,毛澤東作為開國領袖,統一了一個擁有好幾億人口的中國,並帶領中國人民搞經濟建設,功不可沒。希思曾用外交界很少見的詞“激動”來形容他與毛澤東的第一次會麵。他說:“當我1974年6月在北京第一次會見毛澤東的時候,我一下子就同他交上了朋友”。“他本人是一位非常令人愉快的人,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的熱情歡迎使我毫不拘束,而且,他不僅了解我愛好航海和音樂,而且還了解我向他介紹的我的一行中的每一個成員”。“在其後的會談中,雙方都開了許多玩笑。總之,同他談話既使人感到愉快,又使人感到興奮。”
希思與鄧小平結交始於1974年5月。兩位相隔萬裏的領導人不僅在二十年中多次見麵,還一直保持通信。鄧小平曾稱讚希思“是一個絕對一流水平的首相”。希思認為,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處理香港問題和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大業上展現出來的睿智,令世人矚目。在1974年和1975年訪華時,希思曾兩次與鄧小平單獨會談,到機場迎接希思、主持歡迎宴會和出席希思的答謝宴會的也都是鄧小平。鄧小平還陪同超級音樂發燒友的希思出席過在北京的音樂會。
希思還特別稱讚中國第三代領導人所表現出來的全球意識以及令人刮目相看的效率。
■27年訪問中國26次推動香港回歸
2004年8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希思回憶說,從1974年起的27年間,他先後26次訪華,到訪過包括拉薩在內的中國所有重要城市。
在與中國的交往中,最令他自豪的要數在他擔任首相期間,中英兩國於1972年3月建立了外交關係。
香港問題能夠順利解決,希思在中英交流之間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上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認為既然在1997年事情才會起變化,就不應該太早解決香港問題。鄧小平對當時來訪華的希思說:“您回國後應當告訴撒切爾夫人,現在隻剩下一年時間了。如果她不能在一年之內解決這個問題,我就將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希思說:“當時參加我和鄧小平會見的還有一些中國官員。我們最初談的是一般的國際形勢,他們都靠著椅背,微笑地傾聽著。但當鄧小平講到香港問題的時候,他們都往前湊,聽得非常專注。其中一位傾身向鄧小平說:‘您知道希思先生和撒切爾夫人關係不好。’鄧小平揮著手說:‘我當然知道,全世界都知道,誰都知道希思先生和撒切爾夫人關係不好。但英國駐華使館會向外交部報告,而外交大臣又會向撒切爾夫人報告,那麽撒切爾夫人就會知道。這就是我所說的采取行動。’於是,每個人都露出笑容,說當然會是這樣,事實也果然就像鄧小平說的那樣。”
1983年,當中英雙方經過三輪會談未取得絲毫進展,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英方首先著急。希思深感憂慮主動提出訪華,以調解雙邊關係。
■“中國是不能被忽視的大國”
希思有著很深的“中國情結”,這也是為什麽他如此頻繁地訪問中國。他說,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和藝術。當英國人拿出16世紀或18世紀的遺產進行“炫耀”時,中國就能拿出公元前4000年的文物與你“比試比試”,中國有太多值得人們探索的東西。所以即使處在高齡退休狀態,希思仍然積極致力於推進中英兩國的友好關係。
希思回憶說:早在20世紀60年代,他便意識到中國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大國,英國應該與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建立關係。這一想法使得他在執政期間向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中國伸出了“升格外交關係”之手,使英國與新中國恢複全麵外交關係。緊隨其後,日本、聯邦德國也很快與中國建交。而一貫善於“扯皮”的英國政界當時在希思的“中國立場”上居然保持了不可思議的高度一致,希思內閣、議會甚至是反對黨工黨,幾乎都聽不到反對意見,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對希思來說,他一生中最大的失望是中英沒能像自己希望和預見的那樣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往來,而他最大的遺憾是沒能作為首相去訪問中國。1974年5月首次踏上中國土地的希思已經從首相的位置上下來了。(石雨)
(責任編輯:徐睿珩)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7/19/content_3237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