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帖:抗美援朝--戰而不屈己之尊...

(2011-10-19 16:23:25) 下一個
標題:轉貼:戰而不屈己之尊

轉貼:戰而不屈己之尊



來源:百度一下:抗美援朝--戰而不屈己之尊

2010-4-25



有一種精神叫勇敢,  

有一種思想叫信仰,  

沒有了精神和信仰,我們還能剩下什麽?  

整整60年過去了,  

有誰還會記得那些長眠於異國他鄉得戰士!  

有誰還會記得那些最可愛的人!  

他們十八,九,二十一,二,如花一般的青春,毅然踏上異國征塵,用生命和鮮血為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重新贏得國家尊嚴!  

謹以本文獻給為祖國而犧牲的偉大英烈們!  

謹以本文獻給為祖國而戰的偉大英雄們!  

   

民族自信  

11年前也就是1999年,軍科院一位大學者(名字已經忘了)寫了一篇徹底否定抗美援朝的文章,認為我們打了一場非正義戰爭,沒有撈到好處,便宜了老毛子,等等。因為寫的有理有據,本野獸受到很大震驚,精神崩潰,信仰喪失。後來發生了另外一件事,讓野獸好幾年處於矛盾之中。那是一次獸的幾位同學的聊天,獸是旁聽者,其中主談的是位生意人家的孩子,有著生意人的精明和圓滑。他們談論的是朝鮮戰爭二次戰役東線作戰,西方史稱長津湖戰役。談到了美陸1師在此戰中是可以被殲滅的,但沒想到美國人的工業能力這麽強,居然用飛機空投架橋設備和材料,那麽短的時間就架好了,主談的同學直呼“可惜了”,對誌願軍的敬佩和曆史的無盡遺憾,從這三個字中深深地透了出來。幾年後,獸在地壇書市買了一本盜版的《遠東朝鮮戰爭》,才了解到這個戰鬥,王樹增的朋友,作家莫言這樣評價他:最好地曆史作品往往不是由曆史學家寫成的。王樹增絕對當得起這個評價。《遠東朝鮮戰爭》影響甚廣,盜版不計其數,獸也是從這部書開始結束那多年的迷茫。  

《遠東朝鮮戰爭》的結尾記錄了一位停戰前在炮火中穿梭傳遞停戰命令的通訊員,不幸失去雙腿,仍然將命令送達。實際上這裏記錄的是停戰前的一次大規模的炮擊,是我們精心蓄意準備的一次炮擊,薩蘇在他的博文中談到了這次事件,今天透過文字,獸感到的不僅是一種國家尊嚴,更多的是一種民族自信:



  

百戰鷹揚 -- 采訪誌願軍老兵難忘一頁  

載於 2009-03-29 薩蘇博克  

上次回京的時候,蒙朋友幫忙,得以采訪了原冀中九分區出身的劉居人將軍。他曾作為誌願軍的一員入朝作戰,參加指揮了金城反擊戰,此戰之後,雙方隨即簽署停戰協議,朝鮮戰爭至此結束。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97466
老將軍講的一段話讓我至今不知道該怎麽描述才能不失真,是朝鮮停戰之前的最後一戰。
當時離停戰還有一個小時,美軍韓軍開始走出隱蔽部來大大咧咧的滿山跑,和平啊,多讓人熱愛的世界。就在這時候,劉老他們的炮兵開火了,蓄謀已久。照劉老說38,67,68各軍的炮兵在這一個小時打出去的炮彈比幾個月的都多。  

劉老當時是師作戰科長,這場炮擊的直接策劃者之一,所以他最清楚戰果。
那一頓炮打得酣暢淋漓,中國軍隊罕見的萬炮齊發阿,所有標定的目標一塊兒打阿。轎岩山前線的美韓軍陣地一片火海。猝不及防之下,把整條戰線上的美國人韓國人全都活活悶回坑道裏去,當然,也丟下不少來不及隱蔽的。在王樹增等作家的作品中,也提到過這次炮擊,從他們的描述看,美軍是有還擊的,但基本是亂打,似乎觀通係統和指揮係統已經混亂。所以,當時誌願軍官兵都是站在外麵看炮擊。
美軍最後也沒有打出像樣的還擊,因為停戰時間到了,時間一到,中國方麵也立即停火。
說這頓炮酣暢淋漓可能會引來很多爭議,好像我們不熱愛和平似的,在戰爭的最後時刻,那邊一下子就扔下了幾百條“炮灰”,再也沒法回家跟親人團聚了。
但是,看了當時劉老的表情,我才理解這排炮背後的含義。
這次排炮之前多少年,我們和人家簽了和約,都是小心翼翼地自己不犯錯誤,千萬不要讓人家抓住了把柄,不要“釁自我開”,不要“打第一槍”。總之,我們要不刺激對方,避免引來豺狼虎豹。我們直到今天總是強調自己的自衛,反擊,或許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慣性思維。  

可是無論你怎樣小心,日本兵在東北軍的刺刀上劃火柴張學良都不讓動手,人家照樣打你九一八。 要說張學良天生懦弱那也不對,歸根到底,他那支東北軍確實爛泥扶不上牆,後來在熱河和古北口的崩潰就是最好的注腳。他沒有底氣跟人家打。  

但是朝鮮停戰之前的排炮打完,中國的形象就完全不一樣了。劉老說這段話的時候你可以看出他滿臉的挑釁和張揚。那才是一支百戰雄師的威嚴,那是告訴美國人 -- 我就是打你了,怎麽著吧,你有種還手阿,不服,再打!
和平協議我們是簽了,我們也願意和平,也覺得這個和平合理。但是,我得告訴你,並不是我們打不過你,怕了你才和你簽和約。現在我就打你了,給你個機會推翻這個協議跟我再打一場,你來吧!  

轎岩山已下,金城以南美韓軍兩道防線已經洞穿,縱深根本來不及建新的防線,這時候急著簽字的是他們。
我不知道這是示威,前線將領的驕橫還是有計劃的心理戰,但效果是真出來了。   

就是一句話 -- 我不怕跟你再打過。
百年來,中國人從來沒有過的驕橫。  

這次美國人很大度地表現了自己的文明 -- 你打我?OK,我不是不想打你,但是按照咱們的協議,到停戰時間了,所以我不還擊,因為我是講規矩的人,咱們和平吧。。。
其實學曆史的都知道,美國人並不是那麽遵守規矩的模範,否則也就不會有美西戰爭了。   

這些年,接觸過不少現役軍人。他們對部隊的了解遠勝於我,其中的黑暗麵比我知道得更清楚,但我以為,這份曾經驕傲,在中國曆史上是無法磨滅的,也是屬於所有穿這身軍裝的人們的。
[完]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97466
附:當時采訪劉老,是和他一位老戰友劉線武劉老一起談這件事。劉線武將軍是當時的談判劃界代表,倆人都是冀中九分區出身,一個在前麵談,一個在後麵打,他們倆說起來兩方麵的情況都有了,堪稱珠聯璧合。  

劉線武將軍提到,他到美軍那邊去作越界處理談判的時候,就是剛停戰,對方雖然作了收拾,但過一座小橋的時候,橋邊草地上的血跡,腦漿,散發的腥氣至今難忘。

劉居人將軍年齡大了,有時候記憶力不太好,還要老戰友補充,但說到最後的炮擊一段,一提那個時間,突然砰地在桌子上猛擊一掌,推案而起,八十多歲的老爺子眼神淩厲得跟刀一樣,感覺房間裏的空氣都變了。  

附:日前討論這篇文章時候的一段說明,或可為一些問題的答複:
具體到這個戰例中,中方的炮擊並不可以稱為陰謀。美國士兵或韓國士兵,隻要沒有停戰就是敵國士兵。相信那邊也會同樣如此看待中國士兵。但是否一紙停戰協議就可以帶來太平?唐太宗是千古傳頌的名君,是否可以看看他怎樣擒獲的頡利可汗?後人對此又是怎樣的評價。  

和平要實力為後盾,這個實力包括物質實力,也包括精神決心。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097466/11這樣的炮火,我的看法無非是說明了一種決心也說明了中國對自己軍事力量的自信 -- 我不怕和你再打。這種決心足以讓對手在下一場戰爭之前更加謹慎地審視中國,從而避免無謂的戰爭。幾百名死者的價值是換得了在可能在未知戰爭中死亡的更多的人的生命。  

如果認為這是虛幻的理論,我們可以以朝鮮戰爭為例。
以朝鮮戰爭為例,起於三八線,終止於三八線,證明了雙方的力量其實是一個均衡,誰都沒有辦法改變對峙於此的局麵。可是,上百萬人已經死去無法重生。  

簡單的一句話 -- 假如開戰之前雙方認識到與對方的均衡,何必打這一仗呢?
雙方決策的還都是絕頂的聰明人,還是要打了才知道。  

朝鮮戰爭之後,中國贏得了五十年的和平,我的看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國認識到了和中國開戰不是可以輕易獲得所求利益的。
OK,這最後的炮戰,似乎也是這個範疇吧,教育對方的前線官兵不要輕易挑釁,挑釁這邊並不會一味容忍的,因為這邊也喜歡沒事兒找事兒呢。  

挑釁可能造成流血,當然也可能釀成戰爭,那會死多少人,建議您好好計算一下,這應該也是不難的。  

對於最後一次炮擊,不同的材料來源有不同的說法。從寫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文章開始,我就抱著一個原則,即便有爭議的內容,隻要曆史的當事人提供這樣的材料,我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就寫出來。這是讓有爭議史料留存於世的一點努力。我們不是上帝,作為一個曆史愛好者,往往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審查一段曆史材料的真實,所以,我們隻是記錄者而已。   

如果把自己看得太高,那我以為還是看曆史係的論文比較好,但是,當事人離開世界以後,很多本來可能留存的史料也不會再有了,而我們留給後世的材料,可能隻有“正確”的。這中間的取舍,是否值得想一想?
最後的排炮,我認為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提問。正是因為幾十萬人的犧牲,這兩支軍隊間真正平等的鬥智鬥勇才能夠實現。否則,一邊嚴格地綁縛自己手腳的情況就會正常出現 -- 那是實力差距造成的被迫,而不是指揮員個人的勇敢與否。

也就是說,誌願軍不到停戰最後一刻不停火,因為它是一支真正有信心也有力量的軍隊。如果是鴉片戰爭最後一刻也有一個將領很瘋狂地對英軍開炮,結果可以想象。南宋末年,蒙古一度有在屈辱條件下保留南宋的傾向,但派來的使者在獨鬆關被一個愛國主義思想強烈的將軍所殺,此後引發的就是滅宋之戰。  

所以,誌願軍打出排炮不算什麽,打出排炮而且對方並不敢因此而撕毀和平條約重新開戰,證明了朝鮮一戰讓中國軍隊贏得了尊重和重視。這才是我認為這次戰鬥的意義之所在。

說一陣排炮打出了尊嚴之類的話,其實是一種曲解。如果這篇文章給大家這樣的看法,那是我沒有寫好而應該檢討的。  

   

精神之源  

軍旅作家李鋼林在異域雪原與一位陸一師的老兵約翰交談,讓他重新找到了精神歸宿。他們談論的就是獸文開頭獸的同學談論的那次戰役――朝鮮戰爭二次戰役東線作戰,西方史稱長津湖戰役。這是一次異常殘酷的戰鬥,由於極端惡劣的氣候,誌願軍武器的性能發揮不到平常的十分之一,10萬江南子弟兵,身穿南方的薄棉衣,在-30度的氣溫下,以優良的戰術與強大的對手進行殊死搏鬥,20軍59師175團政委沈雲章告訴前來采訪的葉雨蒙:“美陸戰1師是王牌部隊,戰鬥力算強的,但是在戰鬥中,美軍士兵沒有受傷而躺下裝死或是投降的人不少見到;可是我們的部隊呢,總是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孤膽作戰的屢見不鮮……”。其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讓對手長時間恐懼,從不承認打敗仗的陸1師也承認被誌願軍打敗了,也是他們唯一一次承認被打敗。從雪原逃生的約翰,此後幾十年一直在思考這種勇敢來源於何處,所以他一見到來自當年對手國度的軍人時,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隨著話題的展開,交談的深入,終於找到了精神之源――毛澤東思想。  

對,就是毛澤東思想,被我們踐踏和拋棄了的東西。  

現實的人已經沒有多少人對這個死人有多少好感,甚至麻木到連辱罵的勁都沒有了。大家整天就知道遠征軍,但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人依然叫我們時支那人,而朝鮮戰爭結束後,他們對我們才改了稱呼:中國人。兩種勇敢產生不同的結果,本身就是讓人思考的。  

在毛選第4卷中,有一篇被人們忽略的小文:  

   

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

(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
  *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起草的對黨內的指示。
  部隊內部政治工作方針,是放手發動士兵群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目前在我軍部隊中熱烈進行的三查、三整⑴,就是用政治民主、經濟民主的方法,達到前兩項目的。
  關於經濟民主,必須使士兵選出的代表有權協助(不是超過)連隊首長管理連隊的給養和夥食。
  關於軍事民主,必須在練兵時實行官兵互教,兵兵互教;在作戰時,實行在火線上連隊開各種大、小會,在連隊首長指導下,發動士兵群眾討論如何攻克敵陣,如何完成戰鬥任務。在連續幾天的戰鬥中,此種會應開幾次。此項軍事民主,在陝北蟠龍戰役和晉察冀石家莊戰役中,都實行了,收到了極大效果。證明隻有好處,毫無害處。
  應當使士兵群眾對於幹部中的壞分子有揭發其錯誤和罪惡的權利。應當相信,士兵對於一切好的和較好的幹部是不會不加愛護的。同時,應當使士兵在必要時,有從士兵群眾中推選他們相信的下級幹部候選人員、以待上級委任的權利。在下級幹部極端缺乏的時候,這種推選很有用處。但是這種推選不是普遍的推選,而是某些必要時的推選。

   

這篇小文中所說的實際上就是老田所總結的扁平化管理,也是老人家終身追求和奮鬥的,這種管理模式時一種上下結合,以達到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的目的。對於管理者而言,他們天然具有反動,殘酷和鎮壓的性格,但在技術和管理上享有優勢,而廣大的群眾擁有製約管理者的偉大力量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偉大源泉,但也有短期個人利益和社會長遠發展的矛盾。如何時人民群眾有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管理和所在單位的管理和鬥爭,就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重大命題。這也是毛主義最精髓的部分,也是他老人家最後十年所進行的革命。馬賓提出的鞍鋼憲法能得到毛主席的讚同,就是因為這種模式是扁平化管理在社會建設中的一種有益嚐試,實際上,在戰爭年代,從井岡山到延安再到解放戰爭,毛主席一直推行類似的管理。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底層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其經濟利益和個人利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土改中,大批的共產黨幹部也被群眾打倒(現在的精英分子是不談這點的,隻談土改殺了多少多少的地主),這讓管理者自下產生很大壓力,必須保持強的工作能力,良好的生活作風以及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工作作風,才能在殘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在部隊中,情況也是一樣,很多共產黨的老幹部的回憶錄中都提到解放戰爭中的整風過程中無政府作風等產生的混亂,這種混亂是有破壞性的,但士兵在這一過程中,政治地位大大提高,個人利益得到保障,在幹部解決混亂的過程中,他們有切身的觀察,這些體驗和觀察會讓 他們作出判斷和選擇:對這支軍隊有很高的認同感,也就是信仰。因此,他們當然知道究竟為誰而戰,為什麽而戰。  

——順便說一句,共產黨的很多幹部是不願意接受這種管理模式的,老田對這個問題有過論述,這從很多人的回憶錄也可以看出來。現實的人因為對現政權和共產黨缺乏認同,30年的非毛宣傳,使大多數人對共產黨的印象壞到極點,他們把現在的共產黨等同於以前的共產黨,所以大多數人使拒絕接受這些的,即便使曆史事實。扁平化管理是個很大的話題,獸在這裏也是概括談了一下,且缺少實證,以後有機會,另文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  

如果我們真實明白了這點,那我們就能明白 那些誌願軍老兵對“保家衛國”理解得如此深刻,這是至死不渝的。也就明白這些老兵的敘述:  

27軍老人鄒世勇(時任79師235團3連副指導員)在 2007年12月12日 接受《世界軍事》采訪時,談到他們為什麽不怕死:  

   

主持人 :在這次戰鬥當中,給您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麽?您至今還記著某些戰役戰鬥當時的作戰情況嗎?   

鄒世勇:戰爭是非常殘酷的,一上戰場,每一個人都麵對死亡問題。有人曾經問過我,你怕不怕死?我們的戰士、幹部是不怕死的。為什麽?就因為我們的戰士、幹部都知道,為誰當兵、為誰打仗,戰爭勝負對國家、對民族、對個人和家庭有什麽利害關係,我們都有堅定的信念和理想。   

我給你們講一個小故事聽。在我們打下了1282高地第一個山頭,正在組織打第二個山頭的時候,有一個一連的副班長,帶著兩個戰士,找到了我和指導員,要求參加我們連的戰鬥。他們連摸錯了方向,他和連隊了失掉聯係了。他本來應該不用參加戰鬥,而是去找他們的連隊。但是在我們的戰場上,槍聲就是命令,槍聲就是戰鬥。他聽到我們1282高地上的槍聲,他就領了兩個戰士,到這個地方,要求參加我們連的戰鬥。我就把他編到一排去了。結果攻擊第二個山頭的時候,他右臂就負傷了,我曾經動員他下去,但是他說他還有左臂,還有兩條腿。等打到了第三個山頭,敵人就開始一次次地反擊,他的頭又負傷了,給他包紮了以後,動員他下去,還是不下去。第三次右腿負傷不能動了,他就坐起來打槍,一直堅持到陣地鞏固了以後,他才下去。難道他不知道這意味著死亡嗎?知道,但是我們的戰士不怕死。   

我講第二個故事。我們營重機槍班的一個班長,配合二連搶占1282高地主峰。這個班長本來是帶著一挺重機槍,結果上去後發現槍打不響,因為它裏麵有水,所以凍住了。他是來配合作戰的,沒有武器了就可以撤下去。但是他不,領著三個戰士,每人找兩個手榴彈,跟著部隊一樣衝鋒陷陣。占領了敵人陣地以後,他撿到了敵人一挺重機關槍,就在敵人的工事裏麵,把槍口調過來配合我們打,白天他一直和二連堅守在陣地裏頭,最後陣地隻剩下他和其他五個人,一直堅守到最後後援的部隊上去了。他也明明知道這意味著傷亡,但是他不怕。   

還有一個故事。11月27號,我們在攻擊1282高地的同時,兄弟部隊80師、81師打新興裏。美軍七師31團和32團的兩個營都在新興裏。有一個炮兵連的班長叫孔慶山,奉命帶一門92步兵炮,配合我們238團去攻擊敵人。結果238團在前進的路上,碰到了山腰上一棟房子,房子前麵是開闊地。敵人在這裏有個火力點,我們的步兵傷亡很大,衝不上去。連隊就命令用92步兵炮消滅敵人,消滅這個火力點。這個班長就帶著炮,想辦法找了一個地方,找到敵人房子的側後,這個地方敵人的火力打不到。這個炮有兩個炮腿紮在這個地下,平時要打炮,要把地下挖個坑。可是在這個山岡上呢,就沒辦法。   

主持人 :是因為地凍了,挖不動嗎?   

鄒世勇:是的,地全部是凍的,而且時間很急,到後來看看實在沒辦法,就把炮架上去,一條炮腿搞了一個鐵鍬,鐵鍬把鐵腿別住,再把這個鐵鍁壓到他的肚子下麵,另一條腿就拿肩膀子扛起來,命令戰士開炮。他們這個地方離敵人的火力點不到 30米 ,還在這個炮彈的火力圈之內。戰士不敢開炮,因為這一炮開出去,班長就會犧牲。可他命令開炮,戰士含著淚開炮了。一炮就把敵人的火力點炸毀了,美軍30多人都炸死了,可是他被這個炮的後坐力彈出去5、 6米 遠,又有一塊彈片打在肚子上,當場壯烈犧牲。這些戰士明明知道會死亡,但是沒有一個後退,相反都積極向前,這就是我們的幹部和戰士。  

   

63軍老人楊恩起在 2008年12月17日 新浪作視頻時談到了他對“保家衛國”的理解:  

   

現在在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書記為首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過上翻天覆地的幸福生活了,這對我們軍隊來說也提高了戰鬥力。原來穿的衣服不像衣服,拿著槍都是單打一隻槍,排長才拿衝鋒槍,現在都改成自動武器了。你們現在軍隊的幸福生活那是來之不易啊,過去老前輩給我們打下了江山,現在軍隊建設也強大了,我們的宇宙飛船也上天了,在世界樹立了軍威、國威,都樹立起來了。在世界上,我們的國家在政治威望上也提高了,翻天覆地的提高了,這都是來之不易的。  

希望你們今後在保衛祖國戰線上要立大功,向過去老前輩學習那種革命作風。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我們也不侵略別的國家,一不侵略,二不侵犯,但是毛主席說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他隻要打到咱們國家來,咱們絕不留情,一定把他消滅,不管哪個國家。  

現在我們中國威望在世界上都提高了,和100多個國家建立了大使的外交關係,這都是來之不易啊,希望你們加強保衛,再也不能過那種過去那種亡國奴的生活了。過去小日本跟西方國家管我們中國人叫“東亞病夫”,通過打抗美援朝五個戰役,打16個國家,都被我們打敗了,要求停戰,這提高了軍威,提高了國威,在世界上對我們的威信都空前提高了。希望你們加強保衛,我就說這些吧。  

   

偉大真義  

獸文開頭所提到的那位軍科院大家對抗美援朝的否定實際上就是現在流行的那些說法:什麽破壞人類和平,破壞國內經濟,孤立了自己,失去了發展空間,上了老毛子的當,等等。還有很多人認為能擋住美國大兵,完全是老毛子的武器的功勞,但土鱉把美國吊吊趕到38線,李奇微使出吃奶的力氣取得那點戰果的時候,土八路手裏麵拿的 是什麽武器,看看李奇微的回憶錄寫些什麽,這倒讓野獸想起了50多年後日本《軍事研究》雜誌《朝鮮半島:地理與戰爭》一文,日本人在文中對誌願軍的武器有這樣的敘述:  


美國軍事力量非常強大,擁有先進的裝備和充足的作戰物資,而中國軍隊的火力是以迫擊炮為主,甚至連飛機,坦克都沒有,補給能力也很差。從理論上講,中國軍隊與美軍交戰隻能被動挨打,但作戰結果卻不是這樣。  

   

抗美援朝的偉大意義,就是要理解毛主席在出兵決策時所說的“出兵利益極大”,這點,本野獸的理解主要就是兩點:保家衛國和爭取蘇聯對華經濟援助。  

其一:保家衛國最真實的詮釋,就是要維護國家地緣政治安全,隻有保證了地緣政治的安全,國家的安全才有保障。朝鮮半島曆來時我國北方的屏障,從漢武帝開始就不允許在朝鮮半島出現敵對政權,從楊廣他爹,到李世民他兒子,隋唐兩朝四代帝王曆時百年滅掉高麗,就是因為高麗已嚴重威脅了中原政權的安全,李鴻章這種廢物都知道朝鮮之重,出兵援朝,現在很多人連廢物都不如。毛主席他老人家繼承的是中國傳統的政治智慧和力量,也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這是“唇亡齒寒”的道理所在。  

其二:抗美援朝實際上把我國推向了對抗美國的最前沿,這對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安全及內部的團結有著重要的作用,蘇聯意識到要使中國承擔這個戰略重任,就必須使中國的筋骨強健,這是蘇聯大規模對華經濟援助的根本原因,沈誌華也承認:  

   

毛澤東和周恩來在莫斯科長達兩個多月的外交談判是成功的,達到了締結新盟約和爭取蘇聯援助的預期目的。不過,蘇聯被迫接受中國的締約條件,也的確在斯大林心中留下了對毛澤東不信任和不滿意的陰影。這對於中國期望從蘇聯得到大量經濟援助前景顯然是十分不利的。然而,中國出兵朝鮮的決策改變了一切。當美國在仁川登陸成功,朝鮮戰局發生急速逆轉的關鍵時刻,斯大林和金日成都把挽救北朝鮮政權的希望寄托在中國身上。而毛澤東在經濟麵臨重重困難,軍事裝備極其落後,特別是蘇聯拒絕出動空軍協同作戰的情況下,毅然在與莫斯科的談判中做出讓步,決心單獨出兵朝鮮與美國較量。毛澤東在危急關頭做出的決定,不僅解救了金日成,也使斯大林如釋重負——蘇聯由此擺脫了因做出朝鮮戰爭的輕率決策而在冷戰格局中所處的尷尬境地。其結果一方麵化解了中蘇同盟在剛剛形成時就出現的危機,一方麵也使莫斯科轉變了對毛澤東和中共的看法。對此,中國領導人深有體會。周恩來曾說過:“斯大林到抗美援朝時才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毛澤東也認為:“多少使斯大林相信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入朝作戰”。(《 建國初期蘇聯對華經濟援助的基本情況——來自中國和俄國的檔案材料》)  

   

和沈誌華他們模棱兩可不一樣,老田直截了當把這個話題挑明了:  

   

中國執行重工業優先戰略的外部條件是:在朝鮮戰爭時期中國處於與美國對抗的前哨位置,新中國工業特別是兵器工業的發展,是有利於社會主義陣營的整體安全的,由此蘇聯不僅自己援助建設了156個項目,而且發動東歐國家幫助中國設計了68個項目。這一援助並非出於蘇聯的善意,而且出於集體安全利益的實際存在。由於有外部的機器設備供應渠道,因此在一五期間國內的投資分配上重工業與輕工業的投資比例達到8:1,重工業優先政策沒有外部的機器設備供應,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老田《新中國經濟史綱》)  

  

重工業優先的戰略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中國在朝鮮戰爭前後,呈現出對於社會主義陣營共同安全的巨大重要性,由此蘇聯支援中國進行了“156項”(實際上隻進行了150項)重點項目建設,並發動東歐國家幫助中國設計了68個項目,這些項目所形成的生產能力明顯與兵器工業相關。換言之,沒有社會主義國家陣營的共同安全目標的實際存在,重工業優先戰略根本就無法起步,新中國不可能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第一輪重工業工廠的建設,中國的重工業優先戰略是建立在蘇東國家先行工業化的基礎上的,這些技術和裝備都是蘇東國家以較為優惠的條件供應中國的,援助的起點和援助的終點都是服從這個共同安全目標的。(老田《毛澤東親手設計的資源分配規則和國家管理模式――重讀《論十大關係》和《正處》講話》)  

   

實際上,毛主席第一次訪蘇並沒有得到多少經濟援助,我國第一個重機廠——太原重機廠就是我們自己獨立設計建造的,它甚至也不在156項目之列。在莫斯科和斯大林交鋒兩個月的毛主席深諳此理,所以在出兵援朝上異常堅決。而且在入朝作戰不久,我國派出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赴蘇就援建中國航空進行談判,談判的進程和三,四次戰役的進程高度契合,這絕不是巧合。關於朝鮮戰爭和蘇聯大規模對華經濟援助的關係這個問題,在這裏限於篇幅,獸先不展開,將另文專門討論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獸對抗美援朝偉大意義的理解,也是對老人家“出兵利益極大”的理解,同時獸也認為抗美援朝的意義最重要的就是這兩點。前者是維護我國安全的基本保障,後者是我國工業化的重要一極(另一極就是扁平化的國家和社會管理,也就是廣泛的人力資源動員,這也是精英們整天批判的)。  

西方史學家公認朝鮮戰爭造就了西方50年代的繁榮,這場戰爭之所以能帶來西方的繁榮,就在於2戰結束後最初一段時間裏,西方各國的經濟還沒有擺脫戰時經濟,缺乏軍火單子,其經濟的發展很是艱難,朝鮮戰爭恰好提供巨額的戰爭訂單,使西方各國的工業生產有了資金保障,經濟轉型有了充分條件。對我國而言,道理是一樣的,國內大量的作戰物資的采購難道不能推動工業生產?沈誌華們一直喋喋不休朝鮮戰爭破壞了國內經濟,失去了發展空間。但他們從來沒有用數據來支持他們的觀點,使用的數據也是掩耳盜鈴。如果說1950年到1953年年均30%的工業增速也叫低速增長的話,那麽在他們看來,養婊子才叫高速增長。獸從《新中國50年統計匯編》中摘抄1950年-1953年的一些經濟數據放在下麵,讓辱罵者繼續去辱罵吧!  

表一:1950-1953年部分工業產品產量  

列表內容:
詳見( 百度一下:抗美援朝--戰而不屈己之尊)
  

1953     

表二:1950-1953年幾個經濟數據

1953  

   

忘卻先烈  

馮小剛在他偉大的《集結號》詮釋了一個又一個真理,這些真理折射了我們現在的精神狀態,所以讀了下麵的文字,已經很少有人能和薩蘇產生共鳴:  

   

打雪馬裏,我們繳了英國人三十多輛坦克  

…………………………  

老楊(楊恩起,獸注)入朝的時候,所在的連是誌願軍一八九師的尖刀連,所在排是尖刀連裏的尖刀排,個頂個的精兵,全排清一色的蘇聯造巴巴沙衝鋒槍,每人四百發子彈。  

“打完五次戰役,我們連是大功連,表彰大會,就去了我一個。全連一百八十五個人,還剩下十七個,能走得動的,就剩下我一個了。。。”
老楊說到這裏,眼睛看著窗外,看不出什麽表情,拿杯子,手卻有些抖。
我岔開話題 – 楊老,你們五次戰役打的都是美國人麽?
“不都是,”老楊說,“一過臨津江,打的是英國兵,二十九旅。”
“過臨津江的時候沒有橋,我們把棉襖,棉褲裏頭的棉花都掏出來了,淌水,沒到胸口,那水個冷,淌到一半,敵人的重炮就打過來了,就在我們旁邊哐哐的,水柱跟小山似的。我說打死就打死了,不打死了還得往上跑。過了江,一路打,一路跑,不停歇的跑了十幾裏,一下子衝進了雪馬裏。”  

戰史記載,臨津江五次戰役時是“聯合國軍”重點防禦陣線,沿江30裏設置堅固防禦工事,設防的英軍29旅和比利時營共有四個遠射炮群和九十二輛自行榴彈炮。由於誌願軍動作迅速,戰術突然,從英軍認為需要架橋的地點徒涉過江,猝不及防的英軍大亂,主力在奔逃中被分別截擊於土橋廠,雪馬裏等地,各自為戰,遭到極大損失。
“我們連是打的雪馬裏,把他外圍的部隊一打,街裏就亂了,衝進去抓了幾十個英國俘虜,有男有女,原來這是他的後方機關所在地。一片空場上停著三十多輛坦克,英國人連炸都來不及,全讓我們給繳獲了。
繳獲了可是不會開,正在這時候過來四野的一個汽車團。太好了,讓他們幫著開吧,就這樣把三十多輛坦克給拉回來了。“
“雪馬裏的英國兵亂是亂,都是胡子兵,能打,槍法好得很。好多我們的戰友就是讓他們的狙擊手打死的,直接打在這裏(指額頭正中)。我們連長李敢胸口中了一槍,打下雪馬裏彈藥繳獲了一批,糧食和醫藥沒有,沒有藥他疼得受不了。這個人性子暴烈,布置好讓副連長指揮,他對通信員說,你出去。通信員出去,他就在隱蔽部裏拉了手榴彈。。。”
“過了臨津江,腳都凍得沒知覺了,司務長好心,給大家燒了熱水燙腳,這下子好,第二天沒一個人能穿上鞋了,都凍傷了,不能用熱水。”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97122 “可是任務在那兒呢,不能讓英軍29旅跑了,穿不上鞋,拿布條把腳裹上,接著往前跑,敵人看見了,說我們是叫花子部隊。。。”
“後來他們一聽 ‘叫花子部隊來了’,掉頭就跑,打都不用打。”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97122 “抓住俘虜一問,說怕穿膠鞋的(當時誌願軍穿解放鞋,就是膠鞋,朝鮮人民軍穿皮靴),更怕中國叫花子兵,不穿鞋穿裹腳布的。”  

。。。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97122戰史記載,這一仗,英軍兩次大戰的英雄部隊格洛斯特雙徽營全軍覆沒,連番號都打沒了。
“打到議政府,看漢城得回頭(原話),已經一個星期沒糧食吃了,路邊有發芽的蔥,拔一把來吃。路上泥裏看見英國坦克壓爛的麵包,也不管有毒沒毒了,抓過來就吃。。。”
小理山阻擊戰
“英國人槍法好,打的人抬不起頭。來個坦克上不來,遠遠的打了一炮,正打在我下邊機槍陣地上,六個機槍兵,當場陣亡了三個。。。就打了一炮。。。
我們那個副排長光了膀子,一個一個地甩手榴彈,我按他 – 趴下,趴下。他衝著我們喊 – 我死不了你們就都死不了!接著扔。一下子大夥兒的心就定下來了。副排長是前額中彈的,後半個頭都沒了。。。班長,我正壓子彈的時候一低頭,一個子彈從頭上過去,他正在我後麵,打在頸部大動脈上,當事人就不行了。。。“

鐵原阻擊戰,血戰種子山
“美國兵和加拿大兵(加拿大二十五旅)被打亂了套,跑反了衝我們來了,還有人喊中國話,袁子蘭(排長)還在喊 – 對麵是不是三連的?我一把按下他,什麽他X三連的?那麽大的鼻子。一梭子三十五發子彈就打過去了。。。“老楊說他打過五個國家的兵。老楊說無後坐力炮太沉了,我扛不動,隻好給他扔那兒了。老楊說在東北一聽說美國要借朝鮮作跳板來侵略咱們,當兵的都紅了眼,要打,要打!那一瞬間,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情景,恍如隔世。
那一仗之前,蘇聯和美國喝回咖啡,就能決定外蒙獨立。  

那一仗以後,沒有一個國家敢再進中國來侵占我們哪怕一個縣城。
都知道中國人不好惹了啊。采訪老楊,我覺得自己是被震動了。  

………………………………………..   

   

一群叫花子啊,他們打出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生存空間,但卻湮沒在俗世的塵埃中,現在的人們沒有多少興趣去關注他們,隻知道哪些衣著鮮亮的遠征軍。剩下少數如獸般的異類孤獨行走在這條狹窄的小路上。  

   

   

夢裏關山千百回,故國山河仍猶在。  

陽關古道空無人,綠水悠悠踏征程。  

跨鴨綠,  

戰清長,  

越三八,  

阻鐵原,  

修坑道,  

攻白馬,  

上甘嶺上鬼神嚎,金城平地響天雷。  

將士百戰身已死,守的家園歲平安。  

馬革裹屍何日還,青山處處埋忠骨。  

  

   

   

  2010-4-24   


關鍵字: 抗美援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