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人獨戰一車鬼子--張仁初 :轉貼

(2010-11-21 09:10:34) 下一個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張仁初,1927年參加革命的老紅軍,是我軍一代傑出戰將。抗戰時期,他率部馳騁在山東戰場,痛擊日偽軍,威震敵膽,戰功赫赫。日前,他的女兒張玉蘭,張康蘭姊妹接受采訪,向筆者介紹她的父親……


抗戰英雄張仁初將軍的傳奇人生


驍勇善戰人送外號“張瘋子”


當筆者來到我國著名婦產科教授張玉蘭和濟南軍區總醫院眼科專家張康蘭教授家中采訪時,兩姊妹一 說起父親張仁初,眼裏都閃爍著自豪和深情:“我很小的時候就聽那些叔叔伯伯們說,我父親打仗從來不怕死,一著急就擼起袖子往前衝,不要命的打法,所以大家 都喊他‘張瘋子’。”說到這裏,張女士嗬嗬笑起來,對父親的敬仰之情溢於言表。張仁初18歲在家鄉參加當地遊擊隊,從此便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大大小小無 數次戰鬥打下來,殺敵負傷,流血斬將,張仁初從不喊一聲苦累,他豪爽的性格和勇猛的戰鬥力使得戰友們十分敬佩他。1936年在陝北“直羅鎮戰役”中,敵人 來勢洶洶,戰士們久攻不下,張仁初氣得直跺腳,把衣服一扒,光著膀子拎著大刀就衝進了敵群,左劈右砍,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也隻有他幹得 出來,由此,“張瘋子”的外號便流傳開來。張女士說,小時候大家看到她就說:“這是‘張瘋子’家的小孩。”她覺得很不高興,但是後來她開始佩服父親的勇 敢。


機智突圍保護了115師師部


“七七事變”之後,全民族的抗戰統一戰線形成,張仁初所在部隊改編成八路軍115師,當時,張 仁初任686團3營營長。1937年9月,張仁初率3營戰士作為主力,參加了平型關阻擊戰。1939年3月1日,時任八路軍115師686團副團長的張仁 初,跟隨115師代師長陳光、政委羅榮桓進入山東,直到抗戰勝利,一直輾轉山東大地,積極抗戰。


115師主力部隊進入泰安以西,直接威脅當時由日寇控製的濟南、兗州及津浦鐵路,引起了日寇的 恐慌。5月上旬,敵人調集兗州、東阿、汶上等14個縣日偽軍8000餘人,汽車、坦克100多輛,火炮100餘門,兵分九路開進泰西地區進行“掃蕩”,尋 我主力決戰。5月11日清晨,115師駐地四麵槍聲大作,115師師部、686團、中共魯西區黨委、泰西特委及津浦支隊共3000餘人被日軍包圍在肥城東 南陸房一帶。陸房地形像個銅盆,縱橫不到10公裏,南北西三麵環山,東麵是丘陵。陸房距日軍尾高龜藏司令官指揮部駐地演馬莊僅10公裏,形勢十分危急。已 經任686團長的張仁初和政委劉西元再三研究部署後,對686團作了緊急動員,隨後按照部署,一營搶占最高點--陸房西側的肥柱山,特務連、偵察連占領牙 山、磨盤嶺。撤回到陸房的二營搶占南邊的鳩山、橫山。


敵人越來越近了,日軍在炮火掩護下發起全線進攻。張仁初帶警衛班跑到一營陣地肥柱山直接指揮, 敵人的炮彈射向肥柱山,山上彈片橫飛,碎石滾滾,硝煙彌漫,一營戰士麵對數倍於己的日寇,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陣地前日軍屍體橫躺豎臥。敵人第九 次衝鋒又被打退了。直到黃昏肥柱山絲毫未動。當天晚上,敵人在各道路關口燃起篝火,不時射擊,防我突圍。在張仁初、劉西元的建議下,師部決定趁敵夜間 收縮兵力,連夜突圍。686團官兵用布條和草團包住鍋碗瓢勺,騎兵以布裹馬蹄防止發出聲響,戰士胳膊上紮著白毛巾作為聯絡記號。是夜22時,張仁初指揮 686團在夜幕下掩護師部和地方黨政機關沿牙山莊、劉皮莊之間的山溝向西南方疾進,在敵人眼皮底下越過了封鎖線。12日拂曉,我軍已在距陸房六七十裏路的 無鹽村安然宿營了。天大亮時,日軍朝肥柱山和陸房猛烈炮擊,等日軍衝進村裏時發現空空蕩蕩,驚呼:“八路從天上飛了?!”


張康蘭告訴記者,後來,父親經常對她們姐妹們說起這一段兒,一想到日本人麵對空空的陣地時的樣子,一家人都開心地笑個不停。


單槍匹馬一人打死一車鬼子


在一次戰役中,部隊繳獲了一匹戰馬。戰後,征得羅榮桓政委同意,地方黨政領導特將一匹戰馬“花 斑豹”配發給張仁初,作為對他指揮果斷、作戰有功的獎賞。張仁初騎上這匹寶馬良駒真是如虎添翼。“花斑豹”載著這位勇猛的戰將馳騁在山東抗日戰場,屢建奇 功。1940年,在魯南天寶山根據地反“掃蕩”時,一鬼子頭目駕著汽車突圍逃跑,當時擔任八路軍魯南支隊隊長兼686團團長的張仁初飛身上馬衝了上去, “花斑豹”緊追不舍。前麵軍車上的鬼子回過身來向他開火,他伏身馬上,手握兩把匣子槍,左右開弓,車上的鬼子一個個中彈掉下車來,最後,就連駕車的司機也 被張仁初一槍幹掉,鬼子軍車趴在了路上,全車的鬼子全部斃命。他看著緊追而來的警衛員和騎兵班,一手勒著“花斑豹”,一手用力地拍著汽車蓬頂笑著說:“哈 哈,小鬼子,走山路看你快還是我的馬快,看到底誰厲害!”[page]


人物檔案


張仁初,1909年生於湖北省著名的將軍之鄉紅安縣,1927年參加革命,他出生入死,身經百 戰,先後負傷11次,立下了赫赫戰功。抗戰八年,他跟隨羅榮桓活躍在山東,積極抗戰,屢立戰功。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1962年任濟南軍區副司令 員。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軍首任軍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