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香港和內地的通脹.zt..11-12...

(2010-11-11 23:05:40) 下一個


Å菜餐飲全麵加價明年通脹料4%


 


  【明報專訊】內地最新公布的10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突破4.4%,創兩年新高,通脹升溫主因是食品價格急升10.1%,依賴內地食品進口的香港首當其衝,加上港元兌人民幣持續貶值,蔬菜、水果及雞蛋等食品較去年平均數漲價逾5%,較3年前增長雙位數。不但餐飲業事先張揚,聖誕新年全麵加價,街市Å菜也預料繼續貴。經濟分析員估計,香港明年的通脹會升至3.5%至4%水平。  

 


財政司長曾俊華昨 出席首爾G20峰會,回應記者提問時說,內地消費物價增長幅度相當大,本港會留意相關發展,尤其是整體食物物價方麵的增長,「這個對香港來說,尤其是比較 低收入的家庭是有影響的」。但他說,內地數周前開始加息,又調高準備金利率,反映當局已推出措施控製物價增長,他相信這會是有效的。


曾俊華﹕恐影響低收入家庭


不過,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估計,本港食品價格持續高企,加上有滯後效應的租金收入,開始反映在本港通脹數字上,香港明年的CPI最少會升至3.5%至4%水平。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內地上月通脹率4.4%,比上月急升0.8個百分點,是25個月新高,市場普遍預期,今年餘下兩個月的通脹難以回落,全年通脹 控製於3%的目標將失守。統計局說,10月份CPI ,食品「貢獻率」達74%,其中蔬菜漲價31%,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亦在記者會上慨嘆蔬果價格升幅出乎意料,即使10月的收割季節,亦未能令農產品價 格回落。


內地10月CPI 4.4% 2年新高


他解釋,雖然內地農產品收成維持穩定,但國外農產品減產,原油等原材料價格上升,令農耕成本增加,加上蔬菜重要供應地海南水災,推升食品價格。


港大部分食品由內地輸入,根據統計處資料,過去3年,各類食糧的價格大幅加價一成至四成(見表),主要靠內地供港的蔬菜,白菜、菜心等港人常食蔬菜,今年8月已較去年全年平均數升6.5%至7%。


港九罐頭洋酒夥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說,整體糧油罐頭貨品,過去10個月漲價5%至10%,罐頭豆豉鯪魚、午餐肉、五香肉丁等加價1至2元。至於 砂糖售價升幅更達一倍,去年一包30斤重砂糖售120元,現是240元。他坦言內地食品通脹,香港難以倖免,「物價還會一路升,很少能返轉頭」。


食材過去10月升15%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除了內地食材加價,人民幣升值導致港元弱勢,令進口食品成本不斷上升,「過去10個月至少升15%」。


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和港九新界海外漁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則稱,早前上海世博「搶貴食材」也是食品通脹原因之一,以飲宴常用青斑為例,正常每斤售110元,現是150元,一斤重的老虎斑亦加價二成,每斤90元加至120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