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曆史回憶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zt :艦船曉軍 : 七年前的文章:伊拉克“重建”問題透視

(2010-09-01 09:23:38) 下一個
web address:艦船曉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5189d0100kpyp.html?tj=1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打響後,《艦船知識》網絡版發了很多文章,下麵這篇是2003年4月1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今天看來還有啟示。

伊拉克“重建”問題透視

  3月24日,位於科伊邊境的小鎮烏姆蓋斯爾仍在戰鬥,美國已經宣布將價值480萬美元的烏姆蓋斯爾港重建合同授予一家名為“美國搬運服務”(STEVEDORINGSERVICESOF AMERICA )的美國公司。

  早在戰爭開始前,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宣布將把伊拉克戰後“重建”計劃中“初始階段”價值約9億美元的8個大合同授予美國的大公司,其中包括貝克特爾集團、福陸公司和哈利伯頓公司等。這些公司在2000年美國大選中曾給了布什總統大量捐款,此時得到的合同是它們兩年前投入的回報(美國現任副總統切尼曾擔任過哈利伯頓公司的總裁)。白宮已授權USAID全權負責項目合同的分配工作。據悉,美國公司拿到合同後將赴伊拉克負責管理學校、道路、醫院和海空港設施的建設工作,以及藥品、食品和課本的采購和發放。

  有專家分析認為,戰後伊拉克重建需要資金250至1000億美元。

  美國發動侵伊戰爭前伊拉克正在重建

  由於最近很多美國政府的高官總把“重建伊拉克”這個詞掛在嘴上,很容易給大家造成一個誤區,仿佛伊拉克還沒有重建。在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 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伊拉克一直在重建。3月20日以來,美國投下的上萬枚炸彈的目標就是要炸爛13年來伊拉克重建的成果。

  重建問題的核心

  重建問題看似紛繁複雜,其核心問題隻有兩個:(1)誰來出錢重建。(2)誰將獲得重建合同。

  以伊拉克目前的重建工作為例,由於伊拉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伊拉克實行石油資源是國有化製度,所以重建伊拉克的資金主要來自於伊拉克石油出口。雖然目前伊拉克石油出口還受到聯合國製裁的限製,但伊拉克的重建工作從1991年停戰以後就開始了。除聯合國986號決議“石油換食品計劃”之外,廣泛存在的石油走私活動使伊拉克獲得大量資金,也使伊拉克周邊國家從中受益。所以即使聯合國不解除製裁,伊拉克的重建資金也是有保障的。一旦聯合國結束製裁,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伊拉克可以迅速恢複戰前的繁榮。從薩達姆掌權到兩伊戰爭前這段時期,伊拉克經濟增長率達到16%,這也是薩達姆政權長期存在的基礎。伊拉克人普遍認為一旦聯合國停止製裁,很塊就會恢複戰前繁榮富裕的生活。

  目前,重建伊拉克的大量合同主要由德、法、俄等國的公司獲得,而美國、英國由於長期與伊拉克敵對,所以自然分不到這塊蛋糕。由於美國對伊拉克采取遏製戰略,即使伊拉克以優厚的商業利益為條件,希望換取美國同意解除製裁,美國也不敢同意。13年來,美國既垂涎伊拉克的商業利益,又害怕伊拉克重新獲得武裝。這也是美國的遏製戰略與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潮流的自相矛盾之處,美國對伊拉克長期的禁飛和轟炸,除了薩達姆這個死敵以外一無所獲,相反,卻為德、法、俄等國增加了定單,盡管他們的產品和美國貨相比並無明顯的競爭優勢。

  正因為如此,美國現在孤注一擲,決心再次把伊拉克炸爛,然後在美國主導下再次“重建”。這就是美國一定要進行“政權更迭”的原因。然而,利用戰爭打掉德、法、俄在伊拉克的石油開采合同和重建定單是美國人一相情願的直線式思維的結果,不必說法國在聯合國表現出堅決的反對,俄羅斯雖然比較低調,但隨著美國軍隊向伊拉克腹地的推進,怪事頻頻發生,一向堅不可摧的M-1主戰坦克突然爆炸了,一向百發百中的GPS製導炸彈不知落到哪裏去了,美軍越來越體會到俄羅斯人的不悅。

  何謂“美國式重建”

  美國曆史上,在戰爭中打敗對手之後常常要進行“重建”,例如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對德國的“重建”;第2次世界大戰後在歐洲實行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還有對日本的重建等等。對德國這樣的對手,甚至打倒了重建,再打倒再重建。

  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這是在美國傳統戰略思維中“製衡思想”指導下進行的。由於曆史上美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而且美國所處的地緣政治形勢和風帆時代英國的地緣政治形勢相類似(美國在北美大陸上沒有強敵,又有兩大洋與歐亞大陸隔開)。所以美國傳統戰略思維大部分來源於英國。從風帆時代直到二戰結束,英國對歐洲大陸上的強國總是采取聯弱打強的製衡戰略,使得歐洲大陸上的德國、法國都受到削弱,不足以威脅英國的海上霸主地位。

  美國對中東地區的控製也是采取類似的手段,在海灣地區,由於伊朗革命成功,推翻了國王,使美國喪失了在伊朗的石油利益,於是美國出售大量武器(包括生化武器)支持伊拉克對伊朗作戰,美國甚至否決過聯合國譴責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的決議。兩伊戰爭最終嚴重削弱了伊朗。兩伊戰爭結束後,在美國的培植下,伊拉克成了海灣地區頭號軍事強國,1991年美國又對伊拉克進行軍事打擊,消滅了伊拉克80%的軍事力量,並對伊拉克進行長期製裁。美國上述行動最終的目的是避免盛產優質石油的海灣地區出現一個軍事強國和美國抗衡。這次如果美國擊敗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美國就失去了製衡伊朗的一個重要籌碼,所以美國需要在獲勝後立即“重建伊拉克”,以對付美國在海灣的下一個目標——伊朗。

  “美國式重建”與侵伊戰爭

  “美國式重建”除製衡伊朗的長遠目的外,對於發動戰爭本身也有積極意義。

  第一,所謂“美國式重建”中的合同份額,可以用來當拚湊聯盟的誘餌。有些國家如西班牙、日本的確是為了拿到部分定單、振興本國經濟而聲明支持美國的。日本政府為了壓製國內反戰聲浪,也不斷有高官出來談論“重建伊拉克”中的利潤,而日本在野黨斥之為:“一麵殺人,一麵燒香”。

  第二,所謂“美國式重建”的許諾,有利於降低發動戰爭的門檻,從宣傳戰角度看,美國在投下炸彈的同時總是不忘談重建,這樣可以減輕世界輿論對戰爭造成破壞的壓力,特別是當美國使用子母彈、貧鈾彈等武器,並大量屠殺婦女、兒童時尤其重要。今天,由於美軍在戰場上遭到傷亡,美國會已經有議員提出為減小美軍傷亡而放鬆對戰爭手段的限製問題,在巷戰中這就意味著狂轟濫炸和使用化學武器。

  第三,所謂“美國式重建”,有可能使這場侵略戰爭合法化。這次美國繞開聯合國發動戰爭,遭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批評,因此美英兩國急需借“重建”問題獲得“聯合國外衣”。美國打著“人道”、“救援難民”等旗號問題把“美國式重建”提交聯合國討論,有可能使聯合國通過一項人道救援決議,並把主要執行工作交給美國,這樣美國的侵略行動就追加了聯合國的合法外衣。該提案已經遭到法國的明確反對。

  誰來為“美國式重建”出錢?

  以往美國財大氣粗的時代,美國采取的是“灑錢模式”。即美國出錢,美國打仗,美國“重建”。比如第1、2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建工作。美國兩次對重建德國投入大量資金,對日本大公司給了大量軍需定單。這種灑錢式重建,美國並不因此吃虧,因為重建活動為美國商品打開了市場,同時扶植戰敗國有利於對抗新的對手,如蘇聯、中國。

  1991年海灣戰爭,美國采取的是“雇傭軍模式”。這是一場日本、沙特出錢,美國人打仗,德、法、俄重建的戰爭。這是由於長期冷戰導致美國國力衰落的結果。戰爭中雖然美國的收入多於消耗,但由此也看出美國的經濟實力不如從前,美國已經淪落到雇傭軍的地位了。由於美國中東政策的錯誤,美國不但與伊拉克重建無緣,還為其他國家開辟了重建市場。

  1999年科所沃戰爭,美國采取的是“合夥人模式”。雖然沒有聯合國授權,但戰爭得到了北約國家的支持,科所沃和南聯盟的“重建”工作獲得了歐洲國家的支持,當然比起美國轟炸造成的巨大財產損失,南聯盟從北約獲得的所謂“援助”實在是杯水車薪。

  2003年的美伊戰爭美國采取的是“強盜模式”。這次美國缺乏聯合國支持,英國、澳大利亞等盟國也榨不出多少油水,戰爭費用隻好由美國自己負擔。由於美國使用製導武器比例高達90%(1991年製導武器隻占10%)所以戰爭經費猛增,戰前預計2000億美元,開戰3天後就要求追加780億美元。而目前美國國內經濟不景氣,背負著高額財政赤字還要負擔戰爭開銷,美國顯然沒有能力再負擔戰後重建費用。

  最近,美、英宣布由伊拉克的石油收入支付戰後重建費用,並凍結伊拉克在美國財產,美國官方表示首先用伊拉克的財產支付戰爭經費,剩下的重建伊拉克,美國維持駐軍需要500億美元,發動戰爭需要2000~2800億美元,伊拉克被凍結的財產還能剩下嗎?英國隻宣布將其凍結的6億多美元的伊拉克財產用於戰後重建。為了欺騙世界輿論,美國宣傳機器還把被凍結的伊拉克國有財產說成是薩達姆的私有財產。

  根據國際法,美、英作為侵略的一方,伊拉克重建費用本該由侵略者來承擔。但是美、英不但計劃著要被侵略的伊拉克自己負擔美、英破壞的費用,而且伊拉克還要自己出一部分炸彈錢。

  “重建大餅”如何瓜分

  眾所周知,伊拉克是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如果伊拉克的石油資源全部用於戰後重建,伊拉克很快就會恢複元氣。但實際上,在美、英占領下的伊拉克,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對於伊拉克的石油資源,美國的石油公司早就垂涎三尺,早在1960年之前,美國石油公司50%的海外石油利潤來自於伊拉克,正是由於伊拉克革命推翻了親美賣國的國王,建立了共和國,實行了石油資源國有化,伊拉克才一度成為海灣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國。雖然法國和俄國都在伊拉克有開采石油的合同,但是由於伊拉克政府擁有主權,這種國際合作是在正常的商業合作範圍內進行的,其利益分配比較合理。目前,美國石油公司正在醞釀伊拉克石油資源私有化計劃,在美國軍隊占領下的伊拉克,毫無主權和平等可言,這種外國武力和資本共同控製的石油開采實際上就是掠奪。可以說,如果美國占領伊拉克,那麽伊拉克出口石油的大部分利益都會流如美國石油商的腰包。

  就在美伊雙方的士兵們還在戰場上浴血拚殺,無辜的老人、婦女和兒童們還在炮火下哀號的時候,美國的石油公司已經在著手瓜分伊拉克的油田了。

  據新華社4月6日報道,美國國務院官員6日在倫敦主持召開了一個由伊拉克各反對派和美國各大石油公司代表參加的秘密會議,討論並製訂伊拉克戰後“過渡政府”同美國石油公司進行石油交易的計劃。據伊最大反對派伊拉克國民會議的人士稱,美國與大約6個月到2年內可能成立的伊新政府簽訂的石油合同大多數為合作形式。會議產生的結果將遞交給美國退役將軍領導的“過渡政府”或可能會產生的“任何過渡政府”。

  即使大部分石油收入被美國石油商奪走,如果伊拉克戰後政府能合理地使用剩餘的少量石油收入的話,由於伊拉克石油出口總量很大,伊拉克仍然能得到緩慢的重建。但是,在美國所謂“過渡政府”控製下,大部分訂單都會落在美國大公司手中,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不是公平競爭和自由貿易,而是壟斷。在這種指定交易中,合同的價格就無疑由被指定的美國公司決定。因此,未來伊拉克被美國石油商瓜分過的剩餘的少量石油收入還要被美國其他行業的公司再瓜分一次。

  除了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的瓜分計劃外,美國財政部也有自己的瓜分計劃,在美國財政部為“重建”伊拉克發行新貨幣的計劃中,美元成為伊拉克“過渡時期” 的主要貨幣。表麵上看是為了取消伊拉克第納爾上的薩達姆頭像,實際上是另一種掠奪方式。在曆次戰爭中,占領軍利用貨幣兌換掠奪占領區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軍國主義者就在占領區強行推行它們的軍用票。這是美國對伊拉克石油收入的第三輪瓜分。

  上述三層瓜分,其實也是不同利益集團主導美國政治的一個明顯例證。

  除美國的三層瓜分外,英國、澳大利亞等直接出兵的仆從國自然也希望分得自己那一份,但是美國目前正由極端保守勢力掌權,其推行的單邊主義政策也損害著英國的利益,在瓜分伊拉克問題上,美國不會完全滿足英國的期望值,這就是美、英在戰後安排問題上最根本的分歧,英國提出聯合國參與重建,實際上就是因為在美國主導下分利太少的緣故。小布什親自飛往北愛爾蘭和英國首相布萊爾會談,表麵上對這個盟友給足了麵子,但實際利益卻分毫不讓。按照獵人們古老的規矩,參與圍獵的獵人無論出力多少都要平分獵物的皮毛和肉,而獵狗隻能分得獵物的內髒。看來英國至今也沒搞清自己的地位。

  隨著美軍在戰場上的推進,在反戰的德、法、俄三國內部也有人認為應該加入美國陣營分一杯羹,殊不知連一向緊緊追隨美國的英國都不能如願,何況其他國家呢?

  唯一清醒的國家是土耳其,在土耳其拒絕了美國借道攻伊要求後,美國宣傳機器一致宣布土耳其損失了上百億美元的援助雲雲。然而土耳其政界主流意見認為,實際上土耳其什麽也沒有損失,因為即使土耳其允許美國借路,戰勝伊拉克後,美國也根本不會兌現上百億美元的援助,到頭來美國還要找個“人權”之類的借口把土耳其羞辱一番,然後再取消援助。即使美國兌現部分援助,也不足以支付對抗庫爾德分裂勢力的軍費,美國對伊拉克的侵略,從根本上損害了土耳其的國家利益。事實上,1991年海灣戰爭之前美國承諾給土耳其的援助至今仍未兌現。

  按照美國的計劃,伊拉克人民的石油財富首先由美國的金融家和石油商吃第1口,大約吃掉2/3;剩下的1/3,主要由拿到重建合同的美國包工頭們吃第2 口;然後還要由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幾個仆從國來吃第3口;餘下的還要養肥美國委任的總督和偽政權;最後剩下一點殘渣剩飯才留給伊拉克人民,當然還要貼上“人道主義援助”的標簽。

  為什麽美國需要軍政府?

  雖然開戰前美國宣傳機器一直在唱在伊拉克推行“民主”的高調,但是隨著戰局越來越明朗,美國在伊拉克建立殖民政府的計劃也逐漸暴露出來。

  早在2002年10月11日,美國《紐約時報》披露:“白宮已經製定了一項周密計劃,在美國推翻薩達姆·侯塞因之後,將在伊拉克按二戰後日本模式,建立一個由美國控製的軍政府。在最初階段,伊拉克將由一名美國將軍來統治,這位將軍很可能是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湯米·弗蘭克斯將軍。”也有消息指出,美國將派一名五角大樓的前三星將軍加納將出任過渡政府“最高行政長官”。這個過渡政府下設23個部委,各部部長全都由美國人來擔任,伊拉克人隻能擔任副職。

  上述情況說明,美國所謂的“民主伊拉克”“自由伊拉克”其實是個典型的殖民地政府,美國甚至連一個李承晚,汪精衛之類的遮羞布都不要了。

  伊拉克石油這塊大餅雖然豐厚,但也容不下眾多貪婪的大嘴,如果美國人、英國人、未來的伊拉克“過渡政府”都來咬上一口,那麽伊拉克延續多年的福利製度就難以保證了。特別是伊拉克人民不幸處於多級瓜分後的漏鬥型食物鏈的末端,取消福利政策會帶來伊拉克人民的不滿。這種經濟利益的根本衝突,就是美國無法接受一個真正民主的伊拉克政府的根本原因。

  綜上所述,由美國這個炸彈國家來“重建”伊拉克,實際上和由本·拉登來重建紐約世貿中心一樣荒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